计算机总线分类.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算机总线分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总线分类.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总线分类计算机总线部分1、计算机总线的分类按照总线内部信息传输的性质,总线可分为 数据总线:D B用于传送数据信息 地址总线:A B是专门用来传送地址的 控制总线:C B控制总线包括控制、时序和中断信号线 电源总线:P B用于向系统提供电源按照总线在系统结构中的层次位置,总线可分为 片内总线(O n-Ch i p B u s)在集成电路的内部,用来连接各功能单元的信息通路 内部总线(In t er n a l B u s)用于计算机内部模块(板)之间通信外部总线(Ex t er n a l B u s):又称通讯总线用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设备之间通信根据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总线可分为并
2、行总线:每个信号都有自己的信号线串行总线:所有信号复用一对信号线2、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总线频率即总线工作时钟频率,单位为M Hz,它是影响总线传输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线宽度又称总线位宽,是总线可同时传输的数据位数,用b i t (位)表示,如8位、1 6位、3 2位等。显然,总线的宽度越大,它在同一时刻就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总线带宽又称总线传输率,表示在总线上每秒传输字节的多少,单 位 是M B/S o影响总线传输率的因素有总线宽度、总线频率等。一般的,总 线 带 宽(M B/S)=1/8 X总线宽度义总线频率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在同步方式下,总线上主模块与从模块进行一次数据传
3、输的时间是固定的,并严格按照系统时钟来统一定时主模块、从模块之间的传输操作,只要总线上的设备都是高速的,就可达到很高的总线带宽。总线复用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减少总线的数目。信号线数表明总线拥有多少信号线,是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电源总线的总和。信号线数与总线性能不成正比,但一般与复杂度成正比。总线控制方式包括并发工作、自动配置、仲裁方式、逻辑方式、计数方式等。3、总线的两种控制方式集 中 式 将 控 制 逻 辑 集 中 在 一 处(如 在CP U中)。集中控制是单总线、双总线和三总线结构计算机主要采用的方式,常见的集中控制方式主要有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和独立请求总线控制方
4、式。分布式将总线控制逻辑分散在与总线连接的各个部件或设备上。4、P CI局部总线的主要技术特点和性能指标-P CI(P er i p h er a l Co m p o n en tIn t er c o n n ec t,设备部件互连总线)是一种高性能局部总线,它 是9 2年 由In t el公司带头制定的设备总线标准-支持6 4位数据传送、多总线主控模块、线性猝发读写和并发工作方式-具有即插即用功能(P n P,P l u g a n d P l a y,可自动找到一个不冲突的中断和I/O地址分配给外部设备)-最高传送数据1 3 2 M b p s-兼容性强、成本低 P C I局部总线已形
5、成工业标准。它的高性能总线体系结构满足了不同系统的需求,低成本的P C I总线构成的计算机系统达到了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水平。因此,P C I总线被应用于多种平台和体系结构中。P C I总线的组件、扩展板接口与处理器无关,在多处理器系统结构中,数据能够高效地在多个处理器之间传输。与处理器无关的特性,使P C I总线具有很好的I/O性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类C P U/R AM的局部总线操作系统、各类高档图形设备和各类高速外部设备,如S C S I、H D T V、3 D等。P C I总线特有的配置寄存器为用户使用提供了方便。系统嵌入自动配置软件,在加电时自动配 置P C I扩展卡,为用户提供了简便
6、的使用方法。5、P C I-E x p r e s s的结构、主要技术特点以及与P C I的主要区别-P C I E x p r e s s和P C I不同的是实现了传输方式从并行到串行的转变。-P C I E x p r e s s是采用点对点的串行连接方式,这个和以前的并行通道大为不同,-允许和每个设备建立独立的数据传输通道。不用再向整个系统请求带宽,这样也就轻松地到达了高带宽要求。P C I-E总线主要特点-串 行的点对点互连-差分信号传送-采用交换开关互连多台设备-P C I E x p r e s s事务与包 P C I E x p r e s s的事务分成两类:(1)非转发事务,即
7、请求者发送请求包给完成者,完成者返回完成包给请求者,如存储器读事务;(2)转发事务,即只有请求者给完成者发送请求包,而完成者不用返回完成包给请求者,如存储器写事务-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率-错误处理-具有优先级的传送-两种中断方式 一 种 是 类 似P C I-X的M S I协议,P C IE x p r e s s设备启动一个写存储器包,向根复合体发送一个中断向量,根复合体再中断C P U。另一种是使用中断消息事务向根复合体传送传统P C I总线上的IN T X#信号的跳变情况,这种中断方式 只 对 具 有 传 统 功 能 的 端 点 设 备 和 P C IE x p r e s s-P C I
8、桥的系统有用。-支持热插拔(即带电插拔,允许用户在不关闭系统,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取出设备)PCLE总线结构用dI3 PCIE卬ress总统结构KI Express设善A H l*I Express极善86、R S 2 32 c 的电气特性,最简单的R S 2 32 c 通信结构电气连接方式:T T L 电平:+5V 为逻辑“1”,0 V 为逻辑“0”;E IA 电平:3 1 5V 为逻辑“1”,-3 T 5V 为逻辑“0”主要特点:-非平衡的连接方式-采用点对点通信-公用地线电气参数引线信号状态 RS-232C标准引线状态必须是以下三种之一,即 SPACE/MARK(空号/传号)、或 ON/O
9、FF(通/断)、或逻辑0/逻辑1。引线逻辑电平 用 一 3-15V表示逻辑1 用+3+15V表示逻辑0短路抑制性能RS-232C的驱动电路必须能承受电缆中任何导线短路通信速率-最高通信速率为115200bps-RS-232C标准规定通信距离应小于15m。最简单的RS-232C数据通信7、RS422和 RS485的主要特性和相互区别RS-422A标准接口:RS-422由RS-232C发展而来R S-42 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的总线标准R S-42 2标准规定了双端电气接口型式,使用双端线传送信号。它通过传输线驱动器,把逻辑电平变换成电位差,完成始端的信息传送;通过传输线接收
10、器,把电位差转变成逻辑电平,实现R S-42 2的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传输。R S-42 2有4根信号线,两根发送、两根接收,R S-42 2的收与发是分开的,支持全双工的通讯方式。R S-42 2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 2 0 0 m,最大传输速率为 1 0 M b p s oR S-42 2 A接口电路R S-48 5标准接口:-R S-48 5是一种多发送器的电路标准,它是R S-42 2 A 性能的扩展,是真正意义上的总线标准。-允 许 在 二 根 导 线(总线)上 挂 接 3 2台R S 48 5负载设备。负载设备可以是发送器、被动发送器、接收器或组合收发器(发送器和接收R S 48
11、 5具有以下特点:R S-48 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 V +6V 表示;逻 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 V -6V 表示。R S-48 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 0 M b p sR S-48 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增强。R S-48 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 2 0 0 m,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 2 8 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和多机通信功能。R S-48 5与 R S-42 2 的区别在于:硬件线路上,R S-42 2 至少需要4 根通信线,而 R S-48 5仅需2 根通信方式上,R S-4 2 2 可以全双工,而 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总线 分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