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化学58个考点解析考点49苯酚.pdf
《化学高考化学58个考点解析考点49苯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高考化学58个考点解析考点49苯酚.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49苯酚1.复习重点1.苯酚的结构特点及与爵结构的区别;2.苯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检验方法及用途。2.难点聚焦一、乙苯酚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注意强调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分 子 文:C6H6。结构式结 构 荷 或:OH 0H、C6H50H物理性质:无色晶体(因被部分氧化而呈粉红色)、有特殊气味、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小,高于65C时与水混溶。但易溶于有机溶剂。苯酚的官能团是羟基一O H,且与苯环直接相连,二者相互影响,因此苯酚的性质比乙醇活泼。二、化学性质:苯酚的官能团是羟基一O H,与苯环直接相连6-3 6-4 少r t诺酚,加水浑浊加 热,变涕清冷却后,又浑浊NaOH溶液通入C0 2又浑浊
2、-A1.弱酸性比H2c。3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又名石炭酸。C6H50H 6H5。+H*C6H50H+NaOH-C6HsONa+H20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强调不能生成 Na2cO3)苯酚和乙醇均为燃的衍生物,为什么性质却不同?分析:对比苯酚与乙醇的结构,了解不同煌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响。6-5 6-62.串代反应一常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 定量测 定O H 0 H+3Br2 f B r o yB r|+3HBrB r米 3 .显色反应苯酚溶液遇F e C L;显紫色三、苯酚的用途:阅读课本P 1 6 9 小字。1 .苯酚产环对羟基的影响:一0H更活泼,与活
3、泼金属、碱等反应的性质便基对苯环的影响:苯环易与溪发生取代反应2 .苯酚的鉴别方法。一、苯酚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注意强调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物理性质:无色晶体(因被部分氧化而呈粉红色)、有特殊气味、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小,高于6 5 C 时与水混溶。但易溶于有机溶剂。二、化学性质:苯酚的官能团是羟基一0H,与苯环直接相连1 .弱酸性比 H 2 c。3 弱2 .取代反应3 .显色反应苯酚溶液遇F e C I3显紫色四.苯环上的取代定位规则大量实验事实表明,当一些基团处于苯环上时,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会变得容易进行,同时使再进入的基团将连接在它的邻位或对位。例如,当苯环上已存在一个甲基时(即甲苯),它的
4、卤化、硝化和磺化等反应,反应温度均远低于苯,且新基团的导入均进入苯环上甲基的邻或对位:甲基的这种作用称为定位效应。在这里甲基是一个邻、对位指向基,具有活化苯环的作用,称为活化基。类似的活化基团还有许多,它们也被称为第一类取代基,并按活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下:o-NH2,-NHR,-N R2I-0 H-NHC 0 R,-O R,-O C R _R,-Ph-X处于这一顺序最末的卤素是个特例。它方面是邻、对位指向基,另一方面又是使苯环致钝的基团,这是由于卤素的电负性远大于碳,因此其吸电子效应已超过了本身的供电子能力,这就使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卤素进入前有所降低,因而使亲电试剂的进攻显得不力。此称
5、为钝化作用。还有许多比卤素致钝力更强,而且使再进基团进入间位的取代基,它们被称为间位指示基或第二类取代基,按其致钝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下:-NR;,-NO”-C F3,-C C 13-C N,-S03H,-C H=0,-C OR,-C OOH,-C OOR常见的取代基的定位作用见表由于取代基的指向和活化或钝化作用,在合成一个指定化合物时,采取哪种路线就必须事先作全面考虑。如:欲合成下列化合物时,显然b-路线是合理的。邻对位定位基间位定位基活化苯环钝化苯环-N R2(-H)-N O2-N R2(-H)-C N-NHR-C H2 cl-SO3 H-N H2-C H2C 1-OH-F-C HO-
6、0 C H3-C l-C OC H3-NHC OR-B r-C OOH-C H3-I-C OOR-C 2 H5-C ONHv-C I K C HB),-C(C H3)2-A r(-H)如果以苯为原料,欲合成对-硝基苯甲酸(此物质在后面章节将学到)时,则应该先对苯进行甲基化后再进行硝化,最后将甲基氧化:3.例题精讲例 1、A、B、C三种物质分子式为C H O,若滴入F e C L,溶液,只有C呈紫色;若投入金属钠,只有B 没有变化。在 A、B中分别加入溪水,浪水不褪色。(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 ,B ,C(2)C的另外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一,一解析:利用性质推断有机物结构式。从
7、分子式C i H Q 看,应属含一个苯环的化合物,可能为酚,芳香醉或芳香酸。滴入F e C h 溶液,C 呈紫色,C应为甲基苯酚;投入金属钠,B没有变化,C应为苯甲醛;在 A、B中加入澳水,澳水不褪色,说明A为苯甲醇。OH OH例 2、怎样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解析:在溶液中加入滨水,再过滤除去生成的三澳苯酚即可。事实上,三溪苯酚为白色不溶于水的沉淀,却溶于有机物苯中,根本不能过滤出来。正确的解法:在溶液中加N a O H 溶液,再分液。OH+NaOH-*ONa+H2O例 3、摄影胶卷上涂布的感光材料主要是A gBr。在照相时按动快门一瞬间,进入相机的光使光A gBr 发生了分解反应2 A g
8、B r =2 A g+B e。由于进光量极少,分解出的A g极少,所以必须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显影才能看到底片上的影像。对苯二酚是一种常用的显影剂,在显影时发生了如下变化:(1)曝光时所产生的微量A g在显影过程中(A)是氧化剂(B)是还原剂(C)起催化剂的作用(D)不起什么作用显影液中如果只溶有对苯二酚,显影速度则非常缓慢。为提高显影速度,可加入(A)N a 2 S 04(B)N a2S 0 3 (C)N a2C03 Q DN a z S B(3)溶于显影液中的氧气能与对苯二酚反应,最终生成棕褐色的污斑,影响底片的质量。为避免形成污斑,可向显影液中加入 o(A)N a z S O i(B)N a
9、2S O3(C)N a2C03(D)N a 2 s解 析:(DA g不是反应物,它不可能是氧化剂或还原剂。如果微量A g不起作用,显影后的底片就会漆黑一片。曝光时产生的微量A g能催化反应,因底片各处的曝光程度不同,分解出的A g 的量也不同,催化作用就有强弱之别,这样才能使底片上出现黑白有致 小 也(2)由苯酚的弱酸性可联想到对苯二酚也是弱酸,加碱(N a 2 c。3)可促其电离,增大 K j 的浓度,提高显影速度。Yo-(3)可加入还原性比对苯二酚更强的物质,以消耗显影液中的6。N a f O s和 N a&O a 虽都有还原性,但后者能与A gBr 发生配合反应(是定影剂),应选(B)。
10、例 4、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颜色发生变化的是()A.Na2sOa B.苯酚 C.NaO2 D.Ca O解析:这四种物质在空气中都易变质。2Na2SO3+。2 =2Na2SO4CaO+H2O=Ca(OH)2Ca(OH)2 +CO2=CaCO3 J+H2O2%勺。2(黄色)+2”2。=4。”(白色)+。2 T2NaO2+2CO2=2NaCO3+O2(黄)(白)苯酚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粉红色物质。答案:B C例 5、A和 B 两 种 物 质 的 分 子 式 都 是 它 们 都 能 跟 金 属 钠 反 应 放 出H2O A不与N a O H 溶液反应,而 B 能与N a O H 溶液反应。B 能使适量的
11、滨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不能。B 的一溟化物(G l M k O),有两种结构。试推断A和 B的结构。并说明它们各属于哪一类有机物。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酚和醇的结构及性质的区别。由题意:由于A、B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玲,且这两种物质分子中都只含有一个氧原子,所以它们的结构中有羟基,即它们是酚或醇。A不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A为醇,分子式可写为GHQH。B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B为酚,分子中必含有苯环,分子式可写为:(CH3)CCH,(OH)从A的分子组成看,具有极大饱和性但A不能使滨水褪色,说明分子中不含有不饱和链煌基,应该含有苯环,即A是芳香醇分子式写为:C6H5cH20H苯甲醇。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高考 58 考点 解析 49 苯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