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案(第四版).pdf
《电工基础教案(第四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基础教案(第四版).pdf(1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案(一)授课日期:年 月 日 星期课 题1-1 电流和电压课 时教 学目 标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教学重点电流,电压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教学难点电位的基本概念及计算课 型理论课 时数2更新、补充删减内容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教 学过程设计一、电路1 .电路及其组成(1)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2)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负载和导线。2 .电路图用电气符号描述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电路原理图,简称电路图。3 .电路的功能(1)进行能量的转换、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传输示意图(2)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扩音机电路示意图教学过程设计二、电流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移
2、动的电荷又称载流子。2 .电流的方向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电流的方向实际上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在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的直流电路时,经常会遇到某一电流的实际方向难以确定的问题,这时可先任意假定电流的参考方向,然后根据电流的参考方向列方程求解。如果计算结果/0,表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如果计算结果/1=7GR4的 阻 值 为:4R4的 额 定 功 率 为:P 4=Z4/2=7 X 1 =7W所 以,曲 应 选7Q/7W的 电 阻。混 联 电 路 上 功 率 关 系 是:电 路 中 的 总 功 率 等 于各电阻上的功率之和。【四、小 结】1 .画等效电路的方法2 .计
3、算等效电阻的步骤教 案(十)授课日期:年 月 日 星 期课 题2-3混 联 电 路(二)课 时教 学目 标掌握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及计算教学重点将混联电路改画成直观的等效电路教学难点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课 型理论授课时数2更新、补充删减内容无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教 学过程设计 复 习 :电阻串并联的 基 本 特 点 和 重 栗 性 质。新课:电阻的混联一.混 联-既有电阻的串联又有电阻的并联。二.混联的计算步骤:(1)把电路进行等效变换:(2)先计算各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等效电阻值,再计算电路的总的等效电阻值;(3)由电路的总的等效电阻值和电路的端电压计算电路的总电流;(4)利用分压分流关系,计算
4、各部分电压及电流。三.进行电路等效变换的两种方法:方法一、利用电流的流向及电流的分合,画出等效电路图。例 1 :已知:R1=R2=8Q R3=R4=6Q R5=R6=4Q R7=R8=24Q R9=16Q U=224V求:通 过R9的电流和R9两端的电压。昨山R3解:上R 1R6口=(眼和9亡吟I6 八R建R8R5设 计9-产 如 下 图:s R7I9二 乙 式 工U9=I9U9=32V例2:求下图中的AB等效电阻(1)AR 1B R2解:RAB=(R3+R4)/(R1+R2)R3|R4I工R 1PR2R3R4B解:RAB=(R2/R4)+R1)+R4方法二、利用电路中各等电位点分析电路,画出
5、等效图。例 3:、求 RA B教学过程设计RI2.电路等效变换的两种方法教案(十一)授课日期:年 月 日 星 期课 题实 验 二.直 流 电 阻 电 路 故 障 的 检 查课 时教 学目 标1.练 习 使 用 直 流 电 流 表 和 直 流 电 压 表,合 理 选 用 量 程。2.用测电位、测电压和测电阻等方法检查直流电阻电路的故障教学重点用测电位、测电压和测电阻等方法检查直流电阻电路的故障教学难点用测电位、测电压和测电阻等方法检查直流电阻电路的故障课 型实验授课时数2更新、补充删减内容无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教 学过程设计一、实验仪器及器件1.直流电压源 2.电阻元件3.万用表 4.直流电
6、流表、电压表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用直流电压表检查电阻串联电路(1)按图连接电压,接 通9V直流电源,测量各点电位和各段电压。(2)断开任一电阻,重复上述测量,并记录数据。(3)将电阻R1短接,重复上述测量并记录数据。图1图2(4)测量完毕后,断电。被 测 数 据型状态U AU BU CU A BU B CU C A正常断开故障短路故障教学过程设计2 .用直流电压表检查电阻混联电路(1)接 通1 2 V直流电源,测量各点电位和各段电压,记录在表中。(2)断开并联支路中任一支路,重复上述测量,并记录数据。(3)短接并联支路中任一支路,重复上述测量,并记录数据。测数据状态U AU BU CU A
7、 BU B CU C A正常断开故障短路故障实验注意事项1.使用电流表时,直流电流表必须串在电路中,接线时注意,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端流入,“一”流出。2.使 用 电 压 表 时,应 将 电 压 表 并 联 在 被 测 元 件 的 两 端,电压表的红表笔接高电位点,黑 表 笔 接 低 电 位 点。3.要 选 择 合 适 的 量 限。三、实验报告要求完 成 实 验 测 试,数 据 列 表。教 案(十二)授课日期:年 月 日 星 期课 题2-4直流电桥课 时教 学目 标熟 悉 直 流 电桥的结构,什 么 是 电 桥 平 衡。了解直流电桥的应用教学重点电桥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电桥平衡条件课 型理论
8、 授课时数 2更新、补充删减内容无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教 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混联电路等效变换的步骤【二、引入新课】电桥是测量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电路形式。本节只介绍直流电桥。【三、讲授新课】一、直流电桥平衡条件图中的四个电阻都称为桥臂,R x是待测电阻。B、D间接入检流计G调 整R1、R2、R三个已知电阻,直至检流计读数为零,这时称为电桥平衡。电桥平衡时B、D两点电位相等,即物 B=D 6BC=6DC因此*/1=故/2 应/1=R/2可得 RR=RIRK电桥的平衡条件是:电桥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利用直流电桥平衡条件可求出待测电阻R x的值。了测量简便,R 与应之比常采用十进制倍率,/?则用
9、多位十进制电阻箱使测量结果可以有多位有效数字,并且选用精度较高的标准电阻,所以测得的结果比较准确。教学过程设计二、不平衡电桥电桥的另一种用法是:当Rx为某一定值时将电桥调至平衡,使检流计指零。当Rx有微小变化时,电桥失去平衡,根据检流计的指示值及其与Rx间的对应关系,也可间接测知Rx的变化情况。同时它还可将电阻Rx的变化换成电压的变化,这在测量和控制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利用电桥测量温度把 箱(或铜)电阻置于被测点,当温度变化时,电阻值也随之改变,用电桥测出电阻值的变化,即可间接得知温度的变化量。2.利用电桥测量质量把电阻应变片紧贴在承重的部位,当受到力的作用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就会发生变
10、化,通过电桥电路可以把电阻的变化量转换成电压的变化量,经过电压放大器放大和处理后,最后显示出物体的质量。【四、小结】1 .直流电桥平衡的条件2 .不平衡电桥的应用教 案(十三)授课日期:年 月 日 星 期课 题2-5 基尔霍夫定律(一)课 时教 学目 标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两个网孔的电路教学重点节 点 电 流 定 律、回 路电压定律、支路电流法教学难点回路电压定律绕行方向和电流方向与电压正负的关系课 型理论授课时数2更新、补充删减内容无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教 学过程设计【一、复习】直流电桥平衡条件【二、引入新课】【三、讲 授 新 课】如 果 要 求 计 算 不 平 衡
11、 的 直 流 电 桥,也 会 遇 到 同 样 的 困 难。不 能 用 电 阻 串、并 联 化 简 求 解 的 电 路 称 为 复 杂 电 路。分 析 复 杂 电 路 栗 应 用 基 尔 霍 夫 定 律。电路的基本术语1 .支路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称支路。它由一个或几个相互串联的电路元件所构成。含有电源的支路称有源支路,不含电源的支路称无源支路。2 .节点3 条或3 条以上支路所汇成的交点称节点。3.回路和网孔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都称回路。一个回路可能只含一条支路,也可能包含几条支路。其中,最简单的回路又称独立回路或网孔。教学过程设计一、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节点电流定律。它指出:在任
12、一瞬间,流进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即Z/进=Z/出对于节点0 有/1+/2=/3+/4+/5可将上式改写成/1+/2-/3 -74-/5=0因此得到Z/=0即对任一节点来说,流 入(或流出)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在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求解未知电流时,可先任意假设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列出节点电流方程。通常可将流进节点的电流取正,流出节点的电流取负,再根据计算值的正负来确定未知电流的实际方向。有些支路的电流可能是负,这是由于所假设的电流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例题 下图电路中,/k 2A,/2=-3A,/3=-2 A,试 求/40解:由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可知教学过程设计/1
13、-/2 +/3-/4 =0代入已知值2-(-3)+(-2)-/4=0可得/4=3 A式中括号外正负号是由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根据电流的参考方向确定的,括号内数字前的负号则是表示实际电流方向和参考方向相反。例题 电路如下图所示,求 电 流/3。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可以推广应用于任一假设的闭合面(广义节点)。上图电路中闭合面所包围的是一个三角形电路,它有3个节点。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可以列出/A=/AB-/CA/B=/BC-/AB教学过程设计/C=/CA-/BC上面三式相加得/A+/B+/C=0 或 Z/=0即流入此闭合 面 的 电 流 恒 等 于 流出 该 闭 合 面 的 电 流。【四、小 结】1 .支
14、路,节 点,回 路,网孔的概念2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定义教案(十四)授课日期:年 月 日 星 期课 题2-5基 尔 霍 夫 定 律(二)课 时教 学目 标掌 握 基 尔 霍 夫 定 律,能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两个网孔的电路教学重点节 点 电 流 定 律、回 路 电 压 定 律、支路电流法教学难点回路电压定律绕行方向和电流方向与电压正负的关系课 型理论授课时数2更新、补充删减内容无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教 学过程设计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基 尔 霍 夫 第 二 定 律 又 称 回 路 电 压 定 律。它 指 出:在 任 一 闭 合 回 路 中,各段电路电压降的代数和恒等于零。用公式表示为0电
15、源电动势之和二 电路电压降按虚线方向循环一周,根据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可列出例B+6BC+ZD+6DA=0即1一/1*+2-/2 应=0或 1+2=/1*+I2R2由此,可得到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教学过程设计E=Y.IR即在任一回路循环方向上,回路中电动势的代数和恒等于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在用式z=o 时,凡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回路循环方向一致者,该电流在电阻上所产生的电压降取正,反之取负。电动势也作为电压来处理,即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压取正,反之取负。在用式Z F=Z/?时,电阻上电压的规定与用式工=0 时相同,而电动势的正负号则恰好相反。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可以推广应用于不完全由实
16、际元件构成的假想回路上图电路中,A、B 两点并不闭合,但仍可将A、B 两点间电压列入回路电压方程,可得Z =ZAB+I2R2-/1*=0例题 下图电路中,1=2=17V,*=2 Q,应=1Q,R3=5 0,求各支路电流。1.标出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和独立回路的绕行方向,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1+/2=/3教学过程设计2 .应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列出回路电压方程对 于 回 路1有对 于 回 路2有整理得联立方程/2=2/1/23 .解联立方程得/1 =1 A曰=/1*+I3R3El=I2R1+/3 咫/3 -/1+5/3 =1 7+5/3 =1 7/2 =2 A/3 =3 A电流方向
17、都和假设方向相同。这 种 以 支 路 电 流 为 未 知 量,依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 程,然 后 联 立 求 解 的 方 法 称 为支 路 电 流 法。支 路 电 流 参 考 方 向 和 独 立 回 路 绕 行 方 向 可 以 任 意 假 设,绕行方向一般取与电动 势 方 向 一 致,对 具 有 两 个 以 上 电 动 势 的 回 路,则 取 电 动 势 大 的 为 绕 行 方 向。【四、总 结】教案(十五)授课日期:年 月 日 星 期课 题2-6叠加原理课 时教 学目 标掌握叠加原理分析计算两个网孔的电路教学重点叠加原理单电源作用图教学难点假设电流与实际电流课 型理论授
18、课时数2更新、补充删减内容无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教 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基尔霍夫定律【二、引入新课】分 析a中电路,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分别为日和 2,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可得我们现在换一个思路,假 设1单独作用,而将2置 零(图b),则电路中电流为再假设2单独作用,而将1置 零(图c),则电路中电流为电路中的实际电流应为两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即/=/-1=1.5-0,5=1A(方向与厂相同)教学过程设计启示:解含有几个电源的复杂电路时,可将其分解为几个简单电路来研究,然后将计算结果叠加,求得原电路的实际电流、电压,这一原理称为叠加原理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即电路的参数不随外加电压及通
19、过其中的电流而变化的电路;而且叠加原理只能用来计算电流和电压,不能直接用于计算功率。例题 电路如下图所示,用叠加原理求各支路电流解:(1)将原电路分解为日和2分别作用的两个简单电路,并标出电流参考方向,如下图所示。(2)分别求出各电源单独作用时各支路 在上面右图中,2单独作用时电流在上面左图中,1单独作用时【三、总结】叠加原理的解题步骤教 案(十六)授课日期:年 月 日 星 期课 题期中复习课 时教 学目 标复习前面所学内容教学重点串联电路,并 联 电 路,基尔霍夫定律教学难点基尔霍夫定律课 型练习授课时数2更新、补充删减内容无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教 学过程设计填 空 题:1.自然界中只有
20、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两种电荷。电荷间存在_ _ _ _ _ _ _ _ _力,同种电荷互相_ _ _ _ _ _ _ _ _ _,异种电荷互相_ _ _ _ _ _ _ _ _ _ _。2.电场强度具有 和 两个重要特性。3.把 的能转换成 能的设备叫电源。在电源内部电源力把正电荷从电源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极移到电源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极。4.在外电路,电流由_ _ _ _ _ _ _ _ _极流向_ _ _ _ _极,是_ _ _ _ _ _ _ _力做功;在内电路,电流由 一
21、 _ _ _ _ _ _ _ _ 极流向_ _ _ _ _ _ _ _ _ _极,是_ _ _ _ _ _ _ _ _ 力做功。5.物质根据导电性能可分为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O6.在无线电技术中,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状态叫做负载匹配。7.既有电阻_ _ _ _ _ _ _ _ _ _ _ 又有电阻_ _ _ _ _ _ _ _的电路叫混联电路。计算题:1.两个点电荷,电荷量ql=2X 10C,q2
22、=-3X l()6C,距 离r=400CM求两个点电荷间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3.如图电路中,Ri=14Q,R=2 9 Q,当开关S与1接通时,电路中电流为1 A,当开关S与2接通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5 A,求电源地电动势和内阻。教学过程设计3.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30V,内电阻不计,外电路电阻Rl=240Q,R2=R5=600Q,R3=R4=200Q。求通过电阻RI,R2,R3的电流分别是多大?教 案(十 七)授课日期:年 月 日 星 期课 题期中考试课 时教 学目 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 型考试授课时数2更新、补充删减内容无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教 学过程设计一.填 空 题(26)
23、1._ 流通的路径称为电路,通常电路由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和_ _ _ _ _ _ _ _ _ _组成。2.电荷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形成电流。它分为_ _ _ _ _ _ _ _ 电流和_ _ _ _ _ _ _电流两大类。3.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电源内部由_ _ _ _ _ _ _ _ _ 指向_ _ _ _ _ _ _ _ _ _o4.导体对电流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作用称为电阻。电阻率的倒数称为_ _ _ _ _ _ _ _ _ _ o5.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
24、电动势成_ _ _ _比,与电路的总电阻成_ _ _ _ _ 比。6.电路通常有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三种状态。7.通常把通过_ _ _ _ _ _ _ _的负载称为小负载,把通过_ _ _ _ _ _ _ _ _ 的负载称为大负载。8.电能的另一个单位是:_ _ _ _ _ _ _ _,它和焦耳的换算关系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9 .电 流 通 过 导 体 时 使 导 体 发 热 的 现 象 称 为,所产生的热量用字母表示,单位是 01 0 .电路
25、中元件既有 又有 的连接方式称为混联。二.判 断 题(1 0)1 .电路中的参考点改变,各点的电位也将改变。()2 .当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时,外电路负载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3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与外电路无关。()4 .电阻两端电压为1 0 V 时,电阻值为1 0。;当电压升至2 0 V 时,电阻值将为2 0()5 .电压和电位都随参考点的变化而变化。()6.当电路开路时,电源电动势的大小为零。()7 .导体的长度和截面都增大一倍,其电阻值也增大一倍。()教学过程设计8 .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阻大的负载是大负载。()9 .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满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 基础 教案 第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