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游戏教案:跳竹竿教案民间游戏教案.pdf
《民间体育游戏教案:跳竹竿教案民间游戏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体育游戏教案:跳竹竿教案民间游戏教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间体育游戏教案:民间体育游戏教案:跳竹竿教案民间游戏跳竹竿教案民间游戏教案教案民间体育游戏跳竹竿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设计思路,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民间体育游戏课,快来看看跳竹竿教案吧。活动目标: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设计思路:纸(木)棒是幼儿身边常见又熟悉的物件。这个活动利用最简单的纸棒,进行民间游戏”跳竹竿”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
2、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观看过录像物质准备: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 1 米)。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反思: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2、基
3、本部分:(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导语: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1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队形:两路纵队(见附图)(2)学习”跳竹竿”游戏 A、讲解游戏玩法导语:刚才小朋友用纸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队形:梯形队(见附图)(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队形:四散(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4、合作、交往方面)导语: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队形:梯形队(见附图)(5)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导语: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队形:四散反思:基本部分中,先鼓励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师生双方共同提升经
5、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4、游戏”叫号接棒”队形:四散反思: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两点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2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基本部分中,先让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
6、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
7、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编辑推荐民间体育游戏民间体育游戏踩高跷 1、目标:1)幼儿练习平衡能力。2)发展幼儿腿步肌肉能力,以及手脚协调能力。2、材料:绳、铁罐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双脚踩在铁罐上面,双手拉着绳子,自由练习。第二阶段:两名幼儿或者分组进行踩高跷比赛。第三阶段:加设障碍物,幼儿练习。咕碌碌 1、目标:1)发展幼儿手部肌肉能力。2)发展幼儿手、眼、脚互相协调能力。2、材料:易拉罐、竹、铁丝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用手拿着咕碌碌,沿着直线进行向前推动。第二阶段:两名幼儿或者分组进行比赛。第三阶段:加设障
8、碍物,幼儿练习。玩轮胎 1、目标:1)幼儿练习双脚跳。2)幼儿练习由高往低跳。3 2、材料:轮胎、竹梯 3 玩法:第一阶段:让幼儿把轮胎排成一条直线,幼儿利用轮胎练习双脚跳。第二阶段:将轮胎叠高,幼儿从轮胎高处往下跳。第三阶段:在两个轮胎之间搭上竹梯,幼儿沿着竹梯条往前走。二人三足 1、目标:1)培养幼儿合作能力。2)尝试两名幼儿同时往前走。2、材料:绳子 3、玩法:第一阶段:细鳞自主两两结伴,用绳子将一名幼儿的左脚与另一名幼儿的右脚绑在一起,进行二人三腿走的练习。第二阶段:细鳞右分若干小组进行比赛,先到终点者为胜。捉老鼠 1、目标:1)幼儿练习钻的动作。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2、材料:报纸
9、球、篮子、儿歌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由几名幼儿扮老鼠,练习钻洞洞。第二阶段:在圆圈里放一篮子报纸球,扮老鼠的幼儿把球从圈里运到圈外,听到教师“咔嚓”指令后,圆圈马上蹲下,谁运得多而又没有留在圈里面就为胜。盲人走路 1、目标:1)幼儿练习蒙眼听指令走路。2)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2、材料:红领巾、木棒、鼓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蒙着眼睛,四散练习走路。第二阶段:由两名幼儿合作游戏,一名幼儿蒙着眼睛,手执木棒,根据第二名幼儿发出的指令往前走,先敲到鼓者为赢。石头、剪刀、布 1、目标:1)训练幼儿脚的灵敏性。2)幼儿根据儿歌指令进行游戏。2、准备:幼儿学习儿歌4 3、玩法:第一阶段
10、:幼儿利用脚来做石头、剪刀、布的动作。第二阶段幼儿找同伴,然后用脚进行石头、剪刀、布进行游戏。第三阶段:幼儿念儿歌,每停顿一次变换一次动作,若相同,则 B 下到队尾,C 上,再次开始,依次类推,动作皆不同,B 成赢家,A 到队尾,C 继续游戏。盲人走路 1、目标:1)幼儿练习蒙眼听指令走路。2)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2、材料:红领巾、木棒、鼓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蒙着眼睛,四散练习走路。第二阶段:由两名幼儿合作游戏,一名幼儿蒙着眼睛,手执木棒,根据第二名幼儿发出的指令往前走,先敲到鼓者为赢。毛毛虫运货 1、目标:1)幼儿练习背物向前爬。2)锻练幼儿四肌的协调性。2、材料:箱、绳子、垫子 3、
11、玩法:第一阶段:幼儿背好纸箱由起点往终点爬去,先到达终点者为赢。第二阶段:幼儿以接力的形式进行练习。第三阶段:幼儿以接力的形式进行比赛,第一个幼儿先把货物装进纸箱,然后背着纸箱迅速向第二名幼儿爬去,第二名幼儿接到货物后往终点爬去,先到终点者为胜。跳房子 1、目标:1)幼儿练习双脚跳以及单脚跳。2)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游戏。2、准备:教师游戏前画好的房子结构图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自由练习在房子结构图上双脚或单脚跳。第二阶段:幼儿根据教师指令逢单数或双数跳。第三阶段:幼儿根据教师指令单数的用单脚跳,双数的用双脚跳。跳圈 划龙 1、目标:1)幼儿练习蹲着往前走的动作。2)幼儿练习青蛙跳。5 2、
12、材料:呼啦圈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两个人为一组,每组两个幼儿都蹲下,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往前走,哪一组幼儿先走到终点为赢。第二阶段:在地上摆上若干呼啦圈,幼儿排队蹲下,一个一个地跳进圈中往前跳。第三阶段:幼儿分成两个人一组,每组两个幼儿都蹲下,后面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学青蛙跳,从起点一个个地跳进圈中往前进,哪组最先到达终点哪组就为赢。大班优秀游戏教案 3 篇民间体育教案一:玩泥巴活动目标: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胶泥的特性。2、通过游戏掌握摔泥、团泥、捏泥、压扁等基本技能。3、在玩泥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准备:红色胶泥若干,一处供幼儿玩耍的场地。活动过程:一、师生共同玩泥
13、,体验玩泥的乐趣。1、教师随意取泥放于手中,通过看、揉、捏,说出自己的感觉。泥巴捏在手中是什么感觉?捏一捏,有什么变化?2、幼儿自由玩泥,鼓励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的感受。二、民间游戏:摔泥巴 1、教师边念儿歌边摔泥巴,引起幼儿的兴趣:”东洼里,西洼里,都来看我放啪哩!”教师将涅好的泥巴甩下,发出”啪!”的响声。2、师生共同游戏,启发幼儿掌握摔泥方法:捏好小碗状,用力快出手。(教师巡回指导,活动中注意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渗透。)3、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才能让泥巴发出响声?发出响声的泥巴,会在顶部出现一个大洞。打响的幼儿要再次说儿歌:”东胡同,西胡同,都来给我补补丁。”其他幼儿要从自己的泥巴上掰下一块
14、,捏扁把洞补上。如果泥巴未发出响声,对方幼儿要从其泥巴上挖三下:”泥花花,挖三挖。”4、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1)在未摔之前,检查泥巴窝窝底部是否完整。(摔泥的幼儿应尽量将泥碗破口摔大。)6 (2)一定要补住泥巴窝窝的破口。(补泥的幼儿,将泥压扁、压薄,能补起破口即可。)三.游戏结束整理场地。教案二:电羊活动目标: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动作较灵活的四散追逐跑。2、通过游戏,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电。3、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不与同伴碰撞。活动准备:大灰狼头饰一只:适合年龄:大班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动物模仿操幼儿能跟着老师做操。2.基本部分 (1)
15、游戏:”电羊”介绍游戏玩法、规则、边讲边示范。(教师请小朋友扮小山羊,这当中有老师事先指定的几名”电羊”。小羊在场地上一边玩耍,一边念儿歌:”头上两只角,身上长白毛。爱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另选一幼儿扮大灰狼,背对”羊群”站立。儿歌念完,”大灰狼”转身喊:”我来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开。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带出场外。如果”大灰狼”抓住电羊,电羊就发出”的铃铃”的声音,”大灰狼”触电,站着不能动。千万注意,不能让”大灰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谁是电羊。)(2)让幼儿学念”小山羊”儿歌数遍。(3)幼儿玩电羊游戏数遍后,教师鼓励小山羊不要被大灰狼抓住,
16、表扬没被抓住的幼儿。而”大灰狼”抓”小羊”越多越能干。3.活动结束:玩民间游戏”炒蚕豆、炒豌豆”数遍。教师简单小结,表扬机智、勇敢的小朋友。教案三:跳皮筋一、活动背景跳皮筋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把跳橡皮筋游7戏和童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根据大班孩子的动作发展情况,我选择了”跳皮筋”活动,并制定了不同阶段的目标,希望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在身体动作、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合作意识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二、活动目标 1.学习一些简单的跳牛皮筋的基本动作 2.通过幼儿自主活动,相互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体验自主活动的快乐三、活动准备牛皮筋、会念儿歌小皮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间 体育 游戏 教案 竹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