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教案三篇.pdf
《爬山教案三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山教案三篇.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ake control of your own desting.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实用的爬山教案三篇实用的爬山教案三篇爬山教案爬山教案 篇篇 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 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生长部位。2 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3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具准备:文字教材、多媒体课
2、件教学具准备: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思想:创设审美情景,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美。教学思想:创设审美情景,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设问激趣,整体感知(一)设问激趣,整体感知出示谜语A 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B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种蔓生植物,它搭架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展开形象思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25 课 爬山虎的脚 看看叶圣陶爷爷是如何把爬山虎怎样爬墙的这一幅美丽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二)理清条理,扶放结合(二)理清条理,扶放结合自读
3、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以下四种学习方法自学:1、整体感知:学生的自学(1)问答法(2)提问法(3)朗读法(4)画图法2、理清条理:汇报学习情况,师给予适当地点拨。3、课件出示:指导朗读,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三)结合课件,披文入情(三)结合课件,披文入情直奔重点,播放课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1、把握整体:学生快速跳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2、深入部分:你认为这部分描写中那些语句写得好,好在哪儿?找出有关词句。3、课件演示:动画感受,让语言的描述升华为形象的感性认识。4、指导朗读:感受爬山虎如何爬墙,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四)(四)指导学法,指导学法,领悟爬山虎触着墙和没
4、触着墙的不同情况。领悟爬山虎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1、总结学法:针对课堂上相关学法加于小结。2、指导自学:这一段描写哪几种情况下的爬山虎的脚?找词句来分析,用学习上一部分的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3、汇报自学:理顺条理的基础上完成对黑板板书的补充。4、教师小结:结合课件,指导体会作者的喜欢、愉快的心情。(五)总结评价延伸课外(五)总结评价延伸课外1、编儿歌或谜语(1)生畅所欲言A 小小叶儿多又多B 爬山虎呀真厉害C 是虎不是虎春风吹来会跳舞高楼大厦任你爬有脚只会爬几根细丝长茎上不怕高来不怕累紧贴墙上绿使你疑是小蛟龙勇往直前不退缩离墙便枯死2、展示生活中的其他蔓生植物(1)生上台展示(通过简介
5、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2)教师综合性评价。(结合观察方法、写作运用几方面来谈)3、总结评价后布置作业(1)按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方法展开想象写你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有关动物、植物为适应周围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相关的生理调节(沙漠中的骆驼、仙人掌;猫的脚垫等等)(2)课堂所得,课后的采集编绘成小报或设置展览角组织学生浏览。(结合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教育)爬山教案爬山教案 篇篇 2 2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 1992 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_,回忆了 1963 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
6、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_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补充课外资料,自主练习修改句子中的问题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
7、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三、教学准备三、教学准备学生练习朗读、背诵第6 课爬山虎的脚,了解有关爬山虎的知识以及叶圣陶的生平。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字词卡片,一张画像的修改稿,搜集有关资料。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8、文。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教学重点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二)自学生字新词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9、(三)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形式读词。2自由读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莫名其妙愣住意外认真平和质朴第一组写肖复兴。第二组写叶圣陶。(四)理清课文结构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 15邀请做客 610)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二)全班交流1第三自然段翻到
10、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2第四自然段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4)师生合作读整段。(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3第五自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爬山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