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绝句教案合集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绝句教案合集5篇.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rust is good,but monitoring is more important.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关于绝句教案合集关于绝句教案合集 5 5 篇篇绝句教案绝句教案 篇篇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李清照高尚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同学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同学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3、鼓励同学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同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前准备课前准备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和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同学兴趣,
2、了解历史背景。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同学兴趣,了解历史背景。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严酷的战争局面给同学以强烈的震撼)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3、同学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如同学介绍不完整,可补充:李清照:(1084约 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
3、,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保守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同学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靖康耻: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由于本课涉和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安排同学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同学理解全诗大有协助,同时也培养了同
4、学的自学能力。)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浸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 1127 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谁来试着读一读?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同学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
5、,同学读得非常有感情。)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同学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同学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3、考虑讨论:(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酷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身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6、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 岁。(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假如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
7、,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四、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同学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对同学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诗句内容较简单,同学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考虑题让同学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
8、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4、配乐朗读全诗,让同学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六、作业六、作业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在古诗教学中注重“情境交融”,不只能促进同学理解诗意,更能协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绝句教案绝句教案 篇篇 2 2一、设计意图一、设计意图绝
9、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作画、感情朗读、课外延伸等五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10、,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画,尽情地读,轻松地评,任意地写,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二、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弄清诗句含义,展开想象,作画配诗,感受诗人的心境。3、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三、学习重、难点三、学习重、难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验诗人作诗时欢快的心情。四、教具准备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流程六、教学流程(一)感受画面,激发兴趣。1、课件展示。2、看到画面,想起哪些相关诗句。3、小结,揭示课题。(二)流利朗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2、交流读。3、齐读。(三)领悟诗意,
11、想象作画1、师激趣: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生动、形象的好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给这首诗配上画,大家想画些什么?2、出示学习目标。逐句朗读诗句,参照课后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哪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为标题。小组交流展示画作。3、生自主、合作学习。4、展示评议学生的画。重点理解翠鸣上含千秋雪泊等关键词语。5、展示课件。比较课件与学生画作的不同之处。(色彩、声音、动态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的画面。(四)体会意境,感情朗诵1、如果你是诗人,此时此际会想些什么?心情又是如何?2、指名生朗读,点评。3、录音范读,生在课本上标出重音、停顿。4、对照朗读示意图修
12、改、练读。5、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全班读)6、了解对仗。这首诗对仗工整,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找找诗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地方。7、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古诗。8、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读擂台赛。9、让生配上动作诵读这首诗。10、小结。(五)体验生活,延伸拓展课后用几句话描写我们的美丽家园,能写诗的更好!板书设计:绝 句鸣动态上含静态泊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以画为媒,读写结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创设情境,诱发热情上课伊始,教师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并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
13、诗情画意之中。迷人的自然景观伴着轻快流畅的乐曲,学生埋藏于心灵深处的情感被拨动,诗兴喷涌而出,大家跃跃欲试,争先说出与画面相关的诗句,学习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二)白描画面,引入诗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作画配诗,以画为媒介,为学生走向古诗搭一座美丽的引桥。画仅仅是手段,目的是把学生领到诗人面前,完成一次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在白描画面后,让学生图诗对照,对画进行点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也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
14、图画,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三、反复吟诵,升华诗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绝句教案绝句教案 篇篇 3 3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学生交流资料)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板书课题及古诗,学生随老师板书念).二二:整体感知古诗整体感知古诗1.师
15、范读古诗.2.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3.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三三:利用网络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理解古诗内容(一).理解前两行诗句.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找两三名学生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5.现自己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1.齐读后两行诗句.2.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16、?(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师:善于提问时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指示,这节课老师就把问题交给你们,利用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有信心吗?3.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3).自己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学生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学生交流资料)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5)提问: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赞颂及刚才咱们了
17、解到的资料,你认为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6)后两行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7)读诗,读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学生自读、同桌读、指明读,并互相评议)四:了解写作背景体会感情。(1)、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女词人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谁把课前搜集到的作者所处年代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给大家念一念?(学生交流资料:靖康之变及写作背景。)教师播放一段带有解说的“靖康之变”的
18、电影资料。(2)、师: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远。此时,作者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学生说: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3)、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气愤、伤心等)(4)、再度,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5)师:处于封建时期的李清照,虽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仅在文学上能流芳百世,同时,能有如此的英雄气节,实在令人佩服。(6)、再读诗,读出作者报效祖国的气节。(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7)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激励后人的,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南宋统治者的贪生
19、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一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8)在次读诗,读出自己的感受。五:可外延伸(1)上网搜集李清照其他诗词,读一读,并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读给同学听。(2)教师推荐另一位绍兴女英雄秋瑾。课后上网查找秋瑾资料及他写的诗句。绝句教案绝句教案 篇篇 4 4【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第一句是草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第二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
20、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设计理念】【设计理念】1、以的游戏导入,使学生在课堂中吟诵的古诗,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激发学生学习新古诗的兴趣。2、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延
21、伸的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领悟诗的意境,走近诗人。3、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体现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4、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5、鼓励学生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
22、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难点: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外自由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教学间时】【教学间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1、通过昨天的朗诵比赛,陈老师知道了我们四甲班的同学们最拿手的就是背古诗,很多同学一口气背诵了好几首古诗呢!同学们还认识了许
23、多伟大的诗人,对吗?今天,陈老师就请来一位被尊为诗圣的大诗人,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吗?(CAI 出示杜甫图片)2、陈老师叫大家课后查找有关杜甫的资料,都找了吗?谁来介绍一下大诗人。3、学生介绍杜甫。4、老师小结。(杜甫是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 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 1400 多首,被誉为诗圣。)5、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过杜甫写的古诗吗?(江畔独步寻花)6、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同学们记性真好,肯定平时及时复习了,是吗?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二、出示图片,学生描述。1、杜甫大诗人当年在杜甫草堂内研读诗文,从窗户内往外看,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大家请看。(CAI 出示图片)
24、2、大家觉得这幅画面怎么样?(很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吗?(早春)3、那么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图上的内容吗?4、指名说。(近处的柳树抽出嫩绿的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绿枝条间蹦来跳去,在枝头快乐地鸣叫声,门前整齐地停靠着木船,远处是一群队列整齐的白鹭,展开洁白的双翅,身姿优雅地向蓝天飞云。远处还有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雪山。)老师相机板书:黄鹂、白鹭、柳树、船只、雪山、蓝天。说得真美!这使我不由地联想到诗人贺知章咏柳中的两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十分赞赏地)你说得也很棒!学习能积极联想到相关内容,是主动学习的好习惯。(相机介绍白鹭
25、: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5、同学真棒,把这幅画面说得美极了!老师深深地吸引住了。刚才我们用了那么多的词句描绘的画面,而诗人杜甫仅仅用了 28 个字,就把这样的画面描述出来了,大家想不想不读一读呢?三、学生自读自悟古诗。1、自由读。2、小组之间比赛读。3、指名读。4、齐读。5、你们刚才在描述画面的时候,讲到了黄鹂、白鹭、蓝天、柳树,那杜甫在诗中有没有描写到呢?是哪几句呢?请你找出读一读。6、指名读,(CAI 出示一、二句古诗)齐读。7、请同学来讲一讲这两句诗主要写了什么?(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
26、的天空)8、你能从这两句话中找到描写色彩的词吗?(黄、翠、白、青)老师根据学生说的,CAI 将字相机变色。9、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文字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我们试着用最美的语言来读出画面的美。10、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那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配乐)1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你们能不能背下来呢?指名背,齐背。12、看看木船、雪山,诗人又是怎么描写的呢?把诗句找出来读一读。13、指名读,CAI 出示后两句。14、想一想,这两句诗你都读懂了吗?说说你的是怎么理解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15、生质疑,生解答。16、老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千秋、含。四、拓展活动。四、拓展活动。1、
27、小结。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 4 句,每行 5 字或 7 字。)2、大诗人杜甫还写了两首绝句诗,大家想读一读吗?CAI出示另外两首古诗。3、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读大量的古诗,吸取祖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绝句教案绝句教案 篇篇 5 5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放录音:、放录音: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请学生根
28、据画面,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引出本课题。课题。二、朗读古诗二、朗读古诗、张挂本课放大插图:、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学生齐读古诗:、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自由读课文:、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三、品悟古诗三、品悟古诗、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学习
29、“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四、欣赏古诗四、欣赏古诗、欣赏古诗,展开想象:、欣赏古诗,展开想象: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感受意境,精炼强化:、感受意境,精炼强化: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