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H?与 I C1 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碰的是OE立注.A.反应比要容易发生是因为反应活化能大B.反应和均为放热反应C.H2(g)+2 I Cl(g)=I2(g)+2 H Cl(g)AH=-2 1 8 kJ m o r1D.反应和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CH g)+4F2(g)=CF4(g)+4H F(g)的反应热”为化学键C-HC-FH-FF-F德能/(kJ-m ol-1)414489565155A.-1 940 kJ -m o r1 B.1 940 kJ -m o l-1C.-48 5 kJ -m o l_ 1 D.48 5 kJ -m
2、 o l-13.实验室中可利用Fe CCh 和 0 2 为原料制备少量铁红,每生成1 6 0 g 固体铁红放出1 3 0 kJ热量,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 Fe CO3(s)+1 /2 O 2(g)=Fe2O3(s)+2 CO 2(g)A H1 3 0 kJ-m o lB.4Fe CO3(s)+O 2(g)=2 Fe2O3(s)+4CO 2(g)B H =+2 6 0 kJ m o LC.4Fe CC)3+O 2(g)=2 Fe 2 O 3(s)+4CO 2(g)A H 2 6 0 kJ m o LD.4Fe CO3(s)+O 2(g)=2 Fe 2 O3(s)+
3、4CO 2(g)AH =+1 3 0 kJ-m o L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 H (aq)+O H (叫尸H 2 O(l)AH=-5 7.3 kJ m o l L 则 H 2 s o 4和 Ba(0 H)2 反应的 AH=2 x(-5 7.3)kJ-m o r B.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0H(g)+-O2(g)=CO2(g)+2H2(g)AH=-192.9kJ mol 则 CH30H(g)的燃烧热为 192.9kJ moHC.H2(g)的燃烧热为 285.8kJ moH,2H2O(g)=2H2(g)+O2(g)AH=+571.6kJ mol-D.葡萄
4、糖的燃烧热是 2800kJ-molL 则;C6Hl2C)6(s)+3O2(g)=3CO2(g)+3H2O AH=-MOOkJmol-1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开发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我国从2000年起逐渐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因为二氧化氯杀菌、消毒能力强,持效长氧化镁可用来制造耐火砖和用烟等明帆能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可做为净水剂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给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器,可减少光化学烟雾的发生A.B.C.D.全部6.已知:(l)Zn(s)+g c)2(g)=ZnO(s),=-348.3 kJ/mol(2)2Ag(s)+
5、g O2(g)=Ag2O(s),/=-31.0 kJ/moL则 ZnO(s)+2Ag(s)=Zn(s)+Ag2O(s)的等于A.-317.3 kJ/mol B.317.3 kJ/mol C.-332.8 kJ/mol D.-379.3 kJ/mol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已知C(石墨,s尸C(金刚石,s),H 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同温同压下,H2(g)+Cb(g尸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不同8.氨气还原法可用于消除NO对环境的污染。放电已知:N2(g)+O2(g)=2N O(g)/,=+180.5
6、0 kJ mol-4NH3(g)+5O2(g)=4NO(g)+6H2O(g)A/72=-905.48 kJ 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反 应 使 用 催 化 剂 时 的 不 变C.反应、均属于氮的固定D.4 N H3(g)+6 NO(g)=5 N2(g)+6 H2O(g)A/=-1 8 0 7.98 kJ m ol-19.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2 4 LCO2与足量Na z Ch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ONAB.l m ol CH4与足量的C b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 c l分子数为NAC.已知反应 2 s o2(g)+O
7、2(g)0 2 SCh(g)A/7=-a kJ/m ol,当生成 NA 个 SO3 分子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0.5 a kJD.在ILO.l m 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O.INA1 0.2 5,l Ol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Im ol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5 7.3 kJ/m ol;辛烷的燃烧热为5 5 1 8 kJ/m 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 H3COOH(a q)+Na OH(a q)=CH,COONa(a q)+H2O(l)AH-5 7.3 kJ/m olB.Ba(0 H)2(a q)+H2 s o4(a q)=Ba SC)4
8、J+2 H20 a)AH=-1 1 4.6 kJ/m olC.2 C8HI8(1)+2 5 0,(g)=1 6 C0,(g)+1 8 H2O(1)AH=-1 1 0 3 6 kJ/m ol2 5D.C8H1 8(l)+yO2(g)=8 C0,(g)+9H2O(g)AH=-5 5 1 8 kJ/m ol1 1.2 5、1 0 1 kPa下,3 2 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时,放出7 6 3.3 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 c H3 0 H+3 O2(g)=2C O2(g)+4 H2O(g)AH=7 6 3.3 kJ/m olB.C H3OH(1)+-O2(g)=C
9、 O2(g)+2 H2O(g)AH=7 6 3.3 kJ/m ol2C.2 CH3OH(1)+3 O2(g)=2C O2(g)+4 H2O (1)AH=7 6 3.3 kJ/m olD.CH,OH(l)+-02(g)=CO2(g)+2 H2O (1)AH=7 6 3.3 kJ/m ol21 2.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I2(g)+H2(g)籥 2 HI(g)AH=-9.4 8 kJ m ol-1L(s)+H 2(g)解 为2 HI(g)A H=+2 6.4 8 kJ m 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产物比的产物稳定B.I2(s)=I2(g)A H =+1 7.0 0 kJ m ol-C
10、.的反应物总能量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Im ol k(g)中 通 入1 m ol H2(g),发生反应时放热9.4 8 kJ1 3.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J/p 更ft(2i88A.反应过程a 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A HC.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日+E21 4.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L(g)+H2(g)潘 2 2 HI(g)A=-9.4 8 kJ m ol-L(s)+H2(g)解飞 2 HI(g)A7/=2 6.4 8 kJ m 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产物比的产物稳定B.Im o
11、l LG)转化为Im ol L(g)需要放出热量C.的反应物总能量比 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Im ol L 中通入l m ol H2(g),发生反应时放热9.4 8 kJ1 5 .已知在 2 5 时:2 c(s)+0 2(g)=2 c o(g)z xHi=-2 2 2 kJ/m ol2 H2+02(g)=2 H2 0(g)A H2=-4 8 4 kJ/m olC(s)+O2(g)=CO2(g)A H3=-3 94 kJ/m ol则 2 5 时,CO(g)+H2 O(g)=CO2(g)+H2(g)的反应热也为A.-8 2 kJ/m ol B.-4 1 kJ/m ol C.-3 1 2 kJ/m o
12、l D.+8 2 kJ/m ol1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贝 IJC(石墨,s)=C(金刚石,s)AH0,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可知ASv O1 7.下列化学用语的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因 H(a q)+0 出(a q 尸 氏0(1)H=-a kJ-m ol L 故 Im ol Na OH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B.因 CuSO4-5 H2O(S)=CUSO4(S)+5 H2O(1)AH=+b kJ-m ol-1,故 Im ol CuSC)4(s)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为b kJC.因氢气的燃烧热为c kJ-m oH,故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
13、 H2 O(l)=2 H2(g)+O2(g)H=+c kJ m or1D.因 N2(g)+3 H2(g:=2 NH3(g)AH=-d kJ-m ol-1,故在某容器中通入 l m ol N2 与 3 m 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dkJ1 8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已知:H2(g)+F2(g)=2 HF(g)V H=-5 4 6.6 kJ-m ol-1 则 Im ol 氢气与 Im ol氟气反应生成2 m oi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5 4 6.6 kJB.5 0 0 C、3 0 M P a 下,将0.5 m ol (g)和 1.5 m 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
14、反应生成N H j(g)放热19.3 k 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 H2(g)2NH3(g)H=-3 8.6 k J m o r1C.H+(a q)+O H-(a q)=H2O(1)V H =-57.3 k j-m o ,则H2S O4(a q)+C a(O H)2(a q)=C a S O4(s)+2 H2O(1)V H =2 x(57.3)k J .m o l1D.在 101 k P a 时,2g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 85.8 k 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 H 2(g)+。2(g)=2 H2O(l)V H =-571.6 k J.m o 二、多选题
15、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键能越小,表示化学键越牢固,越难以断裂B.成键的两原子核越近,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牢固,性质越稳定C.破坏化学键时消耗能量,而形成化学键时释放能量D.键能、键长只能定性地分析化学键的强弱三、填空题2 0.根据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化合物A X 3 和单质X 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 X s,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 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A 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 X3与气体X 2 反应生成I m o l A X s,放出热量12 3.8 k J。该 反 应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在 2 5、101 k P a 下,一
16、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 J,其燃烧生成的 C0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CaCC)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在一定条件下,将 ImolNz和 3 m01氏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 5%,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N2与 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能量E增加(4)化学反应N 2+3H 2I1为 2N%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 m o l N+3 m o l HA E=a k J/m o l N 2(g)+*m o l H 2(g)A E=b kJ1 m o l NH3(g)tA E=c k J1 m o l NH3(1)试写
17、出N2(g)和 H2(g)反应生成NH3(1)的热化学方程式:。(5)NaBH4(s)与 H2O(1)反应生成NaBC)2(s)和氢气,在 25、101 kPa下,已知每消耗3.8g NaBH4s)放热21.6 k J,该 反 应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是。2 1.如表中的数据是破坏I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物质Cl2Br2I2HCIHBrHIH2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H2 B.Cl2 C.Br2 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HF B.HCi C.HB
18、r D.HI(3)X2+H2=2HX(X代表Cl、Br、I)的 反 应 是 吸 热 反 应 还 是 放 热 反 应?。(4)相同条件下,X2(X 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 出 或 吸 收 的 热 量 最 多 的 是。2 2.工业上制二甲醛是在一定温度(230280)、压强(2.0 10.0 MPa)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反应器中发生了下列反应:CO(g)+2H2(g)(CH30H(g)M产-90.7 kJ moH 2cH30H(g)皤为 CH3OCH3(g)+H2O(g)W3.5 kJ moH CO(g)+H2O(g)篇(CO2(g)+H2(g)A,3=
19、-41.2 kJ mor1 反应器中的总反应可表示为3co(g)+3H2(g)皤 为 CH30cH3(g)+CO2,计算该反应的H=。四、实验题2 3.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装 置 中 碎 泡 沫 塑 料 的 作 用 是。(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生 成 1 mol氏0。)时的反应热为-57.3 kJ mol :(3)取 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填写表格中的空白:温度次数起始温度t!/终止温度t/c温度差平均值(t2-t|)/H2SO4N
20、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近似认为0.50 mol-L-NaOH溶液和0.50 m o lf 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0 g mL“,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JC)L则生成1 mol由0 时的反应热AH=(取小数点后一位)o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 有偏差,产 生 偏 差 的 原 因 不 可 能 是(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 a O 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 a O 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
21、温度计测定N a O 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 2 s 0 4 溶液的温度(4)若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 ol-L-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A H”A H2.AW,则 AHI、A H?、的大小关系为2 4.5 0 m L 0.5 0 m ol/L 盐酸与5 0 m L 0.5 5 m ol/L N a O 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温海也藤 纸 板碎纸条(1)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碎纸条的作用是;(3)实验中(填“能”不能”
22、)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4)某同学用0.2 5 m ol/L 的稀硫酸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c终止温度t/C温度差平均值H 2 SO 4N a O H平均值(t2-t!)rc12 5.02 5.22 5.12 8.53.422 4.92 5.12 5.02 8.33.332 5.62 5.42 5.52 9.03.5近似认为0.5 5 m ol/L N a O H 溶液和0.2 5 m ol/L H 2 s。4 溶液的密度都是l g/c 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 8 J/(g-).则中和热(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结果的数
23、值与5 7.3 k J/m ol 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在量取N a O 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 a O H 溶液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4溶液的温度参考答案1.A【详解】A、反应比反应的速率慢,说明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较大,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较小,故 A 错误;B、根据图象可知,反应和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都大于生成物,则反应、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 B 正确:C、反应、反应总的能量变化为218kJ,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反应的烙变之和为 H=-218kJm o H,故 C
24、正确;D、反应中氢气参与反应,反应产物中都是化合物,则一定存在化合价变化,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生成物中有碘单质生成,则也一定存在化合价变化,所以反应剩余氧化还原反应,故 D 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盖斯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2.A【分析】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减去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值即为反应热,依据化学反应的焰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得到反应的焙变。【详解】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含有4 个 C-H键,Imol甲烷含有4moi碳氢键,同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化学 化学反应 能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