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动力学图像问题及动力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讲)(原卷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pdf
《第3讲 动力学图像问题及动力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讲)(原卷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讲 动力学图像问题及动力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讲)(原卷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讲动力学图像问题及动力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讲)I 命题探究命题分析:动力学图像问题及动力学方法问题,高考命题中选择题多与图像相结合,计算题与运动学规律结合考查多对象多过程问题,试题难度中等。趋势分析:重点考查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及灵活应用。涉及临界、极值并与图像相结合等的综合应用、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应用数学方法解题的能力等要求较高。|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理解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科学思维:整体法与隔离法、数形结合解决动力学问题、控制变量法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I 知识
2、梳理一、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l常见的动力学图象及问题类型v-1图象(I一1图象F_,图象F-a图象F-九图象2解题策略数形结合解决动力学图象问题山运动图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由力的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山已知条件确定某物理茧的图象(1)在图象问题中,无论是读图还是作图,都应尽量先建立函数关系,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规律”|,司的关系;然后根据函数关系读取图象信息或描点作图。(2)读图时,要注意图线的起点、斜率、截距、折点以及图线与横坐标轴包围的“面积”等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尽可能多地提取有效信息。二、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1两个或多个物体相连组成的物体系统叫做连接体,连接体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考点
3、。命题特点如下:(1)通过轻绳、轻杆、轻弹簧关联:一般考查两物体或多物体的平衡或共同运动,要结合绳、杆、弹簧特点分析。(2)两物块叠放:叠放问题一般通过摩擦力的相互作用关联,考查共点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3)通过滑轮关联:通过滑轮关联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一般是物体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可分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联立求解。2解决连接体问题的两种方法外力系统之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内力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把加速度相同的物体若成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方法求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把一个物体隔离出来单独研究的方法连接体加速度相同,求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时可采用“先整体,后隔离
4、的方法三、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1.临界或极值问题的关键词(1)“刚好”“恰好”“正好”“取值范围”等,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临界点。(2)“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极值。2产生临界值和极值的条件(1)两物体脱离的临界条件: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加速度相等。(2)绳子松弛(断裂)的临界条件:绳中张力为零(最大)。(3)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4)加速度最大的条件:合外力最大。(5)速度最大的条件:应通过运动过程分析,很多情况下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3.临界或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1)假设分析法。(2)数学极值法。I 突破命题点1 命题点l动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讲 动力学图像问题及动力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讲原卷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 动力学 图像 问题 方法 综合 应用 原卷版 2022 年高 一轮 复习 讲练测 新高 江苏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087569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