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试复习内容.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内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考试复习内容.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 立 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 曰:制,岩 邑 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 京,使 居 之,谓之京城大叔。从 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 武 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 此 给 他 取 名 叫 寤 生 ,很厌恶他。武姜偏爰共叔 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 公 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
2、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祭 仲 日: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 之 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 制 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 日: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 之 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 曰:多行 不 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 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 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 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庄 公 说:姜氏想要这样,我
3、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 蔓 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爰的弟弟呢?庄 公 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 弗 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 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縻延。子 封 曰:可矣!厚将得众。公 曰:不义不瞳,厚将崩。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 太 叔,那么我就去服事他
4、;如 果 不 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两属的心理。庄 公 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腹延。子 封 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 公 说:多行不义之事,别人就不会亲近他,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大叔完聚,缮 甲 兵,具 卒 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日:可 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
5、,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辛丑那一天,太叔段逃到共国。书 曰:郑伯克段于鄢。段 不 弟,故不言弟;如 二 君,故 曰 克;称 郑 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春秋记 载 道:郑伯克段于鄢。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所 以 用 克 字;称庄公为 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便不写共叔段自动 出 奔,这么处理含有责难郑庄公的意思。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 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 日:
6、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 曰:尔有母遗,繁我独无!颖 考 叔 日:敢问何谓也?公语之 故,且告之悔。对 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曳;曳!遂为母子如初。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颖,并且发誓说:不到地下泉水(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 再 见 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颖考叔的,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颖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颖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
7、去送给她吃。庄 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颖 考 叔 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颖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 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想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 诗 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 相 得 啊!武姜走出地道,赋 诗 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 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君 子 曰:颖考叔,纯 孝 也,爱 其 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 不 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君 子 说:颖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既醉篇 说
8、: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颖孝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齐桓公伐楚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 溃,遂伐楚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楚子使与师言日: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 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 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 曰:贡之不 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徵 通征)楚成王派使节到诸侯之师对齐桓公说:您
9、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双方相距 遥 远,即使是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姜太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 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 国 使 臣 回 答 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师 进,次于隆。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隆。夏,楚子使屈完如
10、师。师 退,次于召陵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 侯 曰:岂不毂()是 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毂同好,何 如?对 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 侯 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 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 众,无所用之!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 桓 公 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
11、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 桓 公 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眼?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屈完及诸侯盟.后 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宫之奇谏假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 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舐。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 所 谓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 国,是虞国的外表。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
12、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 话 说 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公 曰:晋,吾 宗 也,岂害我哉?对 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 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偏乎?亲以宠偏,犹尚害之,况以国乎?虞 公 说:晋 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
13、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藏在盟府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公 曰:吾享祀丰絮,神必据我。对 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 亲,惟德是依。故 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 日: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 曰:民不易物,惟德馨物如 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虞 公 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祐我。宫子奇回答
14、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 以 周书里 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祐他。又 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 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 此 看 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弗 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官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 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
15、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冬,十二月丙子朔,晋 灭 虢,虢公醮奔京师。师 还,馆于虞。遂袭 虞/灭之。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国,虢公醺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 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 矣,无能为也已。公 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 郑 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
16、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 国 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 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 文 公 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 之 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
17、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在夜晚(有 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 之 武 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 国 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 东 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 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
18、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 国,怎么会满足呢?(现 在 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 伯 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子犯请击之。公 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 仁;失其所与,不 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 文 公 说:不 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 伯)的 力 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
19、这是不仁义 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 局 面)代替整齐(的 局 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蹇叔哭师冬,晋文公卒。庚 辰,将殡于曲沃。出 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冬 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 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日: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
20、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 叔 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
21、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你现在离中寿都过去多少年了,早已昏耳贵)。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靖。有二陵 焉:其 南 陵,夏后皋之墓地;其 北 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靖山抗击我军,靖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秦师遂东。于是
22、秦国军队东行。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厚敛以膨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躅不孰,杀 之,真 诸 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 谏,士 季 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 请 先,不入,则 子 继 之 三 进 及 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 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 如 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 曰:袁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 补 过,袁不废矣。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入,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墩熊掌没有墩熟,
23、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 季 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 有 采 纳,您再继续劝说。士 季 往 前 走 了 三 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 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 季 叩 头 答 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 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田门
24、有所依靠呢0 诗经又 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犹不改。宦子骤谏。公 患 之,使 贼之。晨 往,寝门癖矣。盛服 将 朝,尚 早,坐而假寐。鹿 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 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短鹿暗杀他。as鹿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as鹿 退 出 来,感 叹 地 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 是 不 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
25、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 撞 死在槐树上。秋 九 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 登 曰:臣侍君宴,过 三 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赘焉。明搏而杀之。盾 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秋 九 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 乎 礼 仪 接 着 扶 赵 盾 下 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 盾 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 面 搏 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初,宣子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考试 复习 内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