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巩固阶段基础试卷(含答案).pdf
《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巩固阶段基础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巩固阶段基础试卷(含答案).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巩固阶段基础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学生哪一方面的学习,是掌握前人总结与概括起来的经验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活动。()A、知识B、品德C、能力D、技能【参考答案】:A【解析】:学生的知识学习,是掌握前人总结与概括起来的经验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活动。2、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O OA、难度B、可信度C、效度D、区分度【参考答案】:B【解析】:效度是
2、一个测试能够测试出它所要测试的东西的程度,即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可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它反映测试工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难度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所测试的属性的鉴别力,也就是测试的效度。3、()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现场教学D、班组教学【参考答案】:B4、德育的价值属性和对平行教育子系统的作用是德育的()功能的两大含义。A、社会性B、个体性C、教育性D、享用性【参考答案】:C【解析】:】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包括德育具有“教育”或价值属性,发挥着对学生价值追求的引导作用;同时作为教育子系统发挥着平衡系统的作用,对智育、体育和
3、美育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包含动机作用、方向作用及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等三方面。5、在校园文化的多种表现形态中,核 心 是()oA、校园物质文化B、校园环境文化C、学校精神文化D、校园组织制度文化【参考答案】:C6、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A、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作用C、教育的作用D、环境的作用【参考答案】:A【解析】: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7、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哪三个阶段进行?()A、导入、详述和汇总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参考答案】:A【解析】:
4、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8、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A、(美)克伯屈B、(美)杜威C、(法)卢梭D、(德)福禄贝尔【参考答案】:B【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 主 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9、”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论点出自()A、洛 克 的 教育漫话B、卢 梭 的 爱弥尔C、康 德 的 论演说家的培养D、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参考答案】:B【解析】:卢梭的教育思想体现在 爱弥尔一书中,他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人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后天不好的环境和教育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应该
5、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教育。1 0、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参考答案】:A【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不能“拔苗助长”。n、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属于()。A、道德素质教育B、思想素质教育C、政治素质教育D、心理素质教育【参考答案】:C【解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12、单项选择题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oA、教育实体B、学校C、学校教育系统D、终身教育【参考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13、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
6、点的教学形式是()oA、现场教学B、复式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参考答案】:C【解析】:题干所指是分组教学最突出的优点。1 4、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o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参考答案】:C1 5、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参考答案】:D【解析】:为了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16、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o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参考答案】:A【解析】:孔子最
7、先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17、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oA、柏拉图B、毕达哥拉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参考答案】:D【解析】:与心理学的结盟是课程论形成独立学科的主要条件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教育史的研究公认,亚里士多德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理论的第一人。18、被 誉 为“课程评价之父”的 是()A、斯密斯B、泰勒C、科尔伯格D、皮亚杰【参考答案】:B【解析】:泰勒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19、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参考答案】:A【解析】:一个测验经
8、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信度。2 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A、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参考答案】:A【解析】:学生已有的品德水乎与教师对其要求的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的矛盾。2 1、“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 世 纪 初 的()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参考答案】:B【解析】:导生制的管理模式属于典型的个别教学制度,最早出现于19 世纪初的英国,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分别创立的一种个别教学形式,也被称作
9、为“贝尔兰卡斯特制”,在以后的实际运用中逐渐消失。因此,正确答案选B。2 2、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O OA、动力B、动机C、条件D、基础【参考答案】:A【解析】:正是社会对个体的客观需要,才促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发生。2 3、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参考答案】:C【解析】:见大纲中道尔顿制的介绍。2 4、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这就是()A、教学目标B、教
10、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的【参考答案】:A2 5、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oA、洛克B、华生C、柏拉图D、施泰伦【参考答案】:C【解析】:略。2 6、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OA、认知过程B、决策过程C、认知方式D、认知特征【参考答案】:C2 7、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划分依据是()A、课程制定者B、课程任务C、课程目标D、课程内容【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课程制定者和管理层次,基础教育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 8、教学管理的核心是()oA、教学思想管理B、常规管
11、理C、教学质量管理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参考答案】:C【解析】: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2 9、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o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参考答案】:C【解析】:夸美纽斯在 大教学论 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阐述了班级管理的优势,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3 0、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人与人的关系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参考答案】:A【解析】: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3 1、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其明显不足在于O OA、不利于教师
12、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参考答案】:D【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她学习。3 2、中国历史上,主张兼爱、非攻,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重视使用技术传授的是O O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参考答案】:C【解析】:题干中所述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33、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A、探究一研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参考答案】:D【解析】:“纲要信号
13、”教学法是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倡导的。它是由关键的字、词、句,醒目的图示(或图表)、符号(箭头)组成的教学信号系统。调动学生视觉这个分析器,加工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较与鉴别。34、()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A、教案B、课时计划C、教学方法D、课题计划【参考答案】:B【解析】:由课时计划的作用而知。3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A、内容型策略B、方法型策略C、形式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参考答案】:C【解析】:这是形式型策略的定义,见大纲中相关部分。36、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除了受教育权之外,还 有()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权【参考
14、答案】:D【解析】: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除了受教育权外,还有人生权。37、1 9 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 编 教育学的教育家是()O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参考答案】:A【解析】: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主编了 教育学。38、愉快教学法的首先倡导者是上海特级教师()oA、李吉林B、倪谷音C、刘京海D、邱学华【参考答案】:B39、有关入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都属于德育内容中的()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心理教育D、道德教育【参考答案】:A【解析】:略。4 0、()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
15、广泛的基本方法。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锻炼法【参考答案】:B【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它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有()A、教师修养B、教师义务C、教师良心D、教师公正E、教师荣誉【参考答案】:B,C,D,E2、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A、归属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符号学习D、概念学习E、命题学习【参考答案】:C,D,E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而归属学习和并
16、列结合学习是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划分的。3、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o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参考答案】:C,D设计教学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学习过程。4、课程管理有审定制、固定制和多样化自由选择几种模式.统整各自优势,课程一般结构发生了变化,体现在O OA、保持原有特色的优势B、强调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C、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D、采用导向式管理E、建立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相一致的课程结构【参考答案】:B,C5、布鲁纳的教学原则包括()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
17、、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参考答案】:A,B,C,D6、学生管理的方法有()oA、班级管理法B、自我管理法C、思想教育法D、行政管理法E、制度管理法【参考答案】:A,B,C,D,E7、班级常规管理建立的检查监督系统,包括以下检查监督方式()A、自检B、互检C、班干部检查D、班集体检查E、班主任抽检【参考答案】:A,B,C,D,E8、”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具有这样的特点()o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及能动性B、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C、课程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D、课程联系学习者个人的经验E、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凌驾于学习者之上【参考答案】:A,C,D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为杜威,主要观点为:课
18、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考虑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9、以下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oA、年龄差异B、学习方式差异C、兴趣差异D、性别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参考答案】:A,D,E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1 0、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O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参考答案】:A,B,C,D,E三、填空题1、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和,前者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19、【参考答案】:顺向迁移逆向迁移2、根据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叫_ O【参考答案】:教学原则3、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_o【参考答案】:科技进步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的是教学中要善于运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性教学原则。【参考答案】:启发5、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三个主要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 O【参考答案】:动作技能领域6、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知、情、意、行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 的统一过程。
20、【参考答案】:社会规范个体化7、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 和主体设计。【参考答案】:具体材料8、义务教育是国家用 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参考答案】:法律9、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o【参考答案】:上课10、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等几个方面。【参考答案】:有领导的认识1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O【参考答案】: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2、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是基础,“行”是关键。【参考答案】:知13、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其教育对象是 岁的青少年,中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 考试 资格考试 中学 教育学 巩固 阶段 基础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