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阅卷人得分1.(2 分)天工开物A.棉线织布【答案】B一、单选题(共10题;共24分)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解析】【解答】A、棉线织布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忌T*r.;B、粮食酿酒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楠木制舟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沙里淘金是物质的分离,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2.(2 分)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
2、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A.胰液7.5 8.()B.胆汁7.1 7.3C.血浆7.35 7.45 D.胃液0.9 1.5【答案】D【解析】【解答】解:A、胰液的pH为7.5 8.0,大于7,显碱性.B、胆汁的pH为 7.1 7.3,大于7,显碱性.C、血浆的pH为 7.35-7.45,大于7,显碱性.D、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故选:D.【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 时,呈酸性,且 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 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2 分)中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人工合成葡萄糖(C6Hl2。6)。下列说法
3、正确的是()A.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B.葡萄糖中含有水分子C.葡萄糖属于有机高分子D.葡萄糖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答案】A【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由葡萄糖分子构成,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碳原子、1 2 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不含水分子,不符合题意;C、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2 x 6+1 2+1 6 x 6=1 8 0,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葡萄糖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x 6):1 2=6:1,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
4、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4.(2 分)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 a C l 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解答】A、取用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试剂,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忌;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祛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C、读取液体体积,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D、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o【分析】A、取用药品时,试剂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C.用量筒
5、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在量筒内配制溶液。5.(2 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答案】A【解析】【解答】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于生产铅笔芯,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分
6、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D.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6.(2 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稀释浓H2so4将水倒入浓H2s04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鉴别NaOH和 NH4NO3固体取样,分别溶于水中,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C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H4cl加入Ca(OH”固体,研磨D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答案】B【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
7、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镂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C、加入氢氧化钙固体,研磨,氢氧化钙和氯化镂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题意;D、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镂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易分”;D.在
8、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液体出现,可以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7.(2分)KC1和KNO3的溶解度(见下表)和溶解度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1()2030405060溶解度/g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KC127.631.034.037.040.042.645.5溶解度g甲2o ti k温度9cA.曲线甲代表KC1的溶解度曲线B.40时KNCh饱和溶液中KNCh的质量分数为63.9%C.却的值在在30之间D.将t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12 c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答案】C【解析】【解答】A、曲线甲溶解度受
9、温度影响大,所以甲曲线对应的是K N C h,选项不符合题意;B、40时KNCh饱和溶液中KNCh的质量分数为:祢 舞 爵 丽*100%*3 9.0%,选项不符合题意;C、t/C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由表格可以看出在只有在2030之间,才有相等的溶解度,因此ti的值应2030之间,选项符合题意;D、tiC 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也相等,将 t 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1 2 c时,由于溶解度都增大,溶液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仍相等,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结合表中数据,曲线甲代表KN03溶解度曲线;B.
10、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浴解X 100%;100g+溶解度C.t/C是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 L 的值在20-30之间;D.改变温度,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中不会析出固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8.(2 分)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酬溶液,溶液显红色。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酸溶液,溶液显红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 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C.实验三中生成
11、的沉淀为Ba(OH)2 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答案】D【解析】【解答】实验一说明溶液呈碱性;实验二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溶质中含有碳酸钠;实验三加入足量的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氯化钢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钢沉淀,且加入足量的BaCE溶液,已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过滤沉淀后,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配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故答案为:D。【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酸溶液变红。9.(2 分)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太
12、阳能H:0太阳能A.反应 I 的化学方程式:I2+S02+2H2O=2H1+H2SO4B.理论上每生成2 g H 2,同时生成3 2 g o 2C.反应I H 中生成S O 2 和 0 2 的分子个数比为2:1D.反应I、I I 和I I I 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解答】A、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B、反应I 生成H I 和 H 2 s 0 4 的分子个数比为2:1,根据反应I I 和反应I I I 方程式可知,2个 H I 分子能生成1 个氢气分子,而 1 个 H 2 s C M 分子只能生成0.5 个氧气分子,氨分子和氧分子比值为2:1,设生成的
13、氧气质量为X,笠 =?,x=1 6 g,则生成2 g 氢气的同时生成1 6 g 氧气,符合题意;C、根据反应I I I 的化学方程式,生成S 0 2 和 0 2 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D、反应I 中碘元素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改变,反应n中氢元素和碘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均改变,反应 n i 中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改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再对选项进行判断。1 0.(6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制取单质钛的化学方程式为4 N a +7 0 0 -8 0
14、 0 TiCl4 二 H+4/V a C Z o 将钛和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钠元素和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1)(2 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2 个钠原子:Na2B.3 个氯离子:3C1C.NaCl中Na元素的化合价:7/aCZD.钠原子结构示意图:28 1(2)(2 分)由金属钠制取单质钛的化学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2 分)下列有关钛的说法错误的是()A.钛的原子序数为22 B.钛属于金属元素C.钛合金抗腐蚀性比铁好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答案】(1)D(2)C(3)D【解析
15、】【解答】1 (1)A、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个数则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个钠原子表示为2 N a,不符合题意;B、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表示为C h 离子个数则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3 个氯离子表示为3C1-,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中钠元素失去电子显+1价,不是-1价,不符合题意;D、钠元素是第11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1)8 1,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由题目已知方程式可知,金属钠制取单质钛,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Co(3)A、周期表示意图中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合题意;B、钛
16、元素的元素名称中带“车”,所以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C、根据题干“将钛和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而铁很容易生锈,可以证明钛合金抗腐蚀性比铁好,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1)元素符号加上前具体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钠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表示原子;(2)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阅卷人二、填空题供2题;共12分)得分1 1.(6分)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化学功不可没。(1)(2分)冬奥会环保人
17、员的服装面料是利用回收废弃的塑料瓶加工制成。塑料属于(填字母)。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回 收 废 弃 塑 料 可 缓 解(填字母)。a.酸雨 b.白色污染 c.温室效应(2)(1分)冬奥会火炬“飞扬”首次采用液氢作燃料。关于氢气液化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氢分子的体积变小b.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氢分子的数目变少(3)(2分)冬奥会上提供经过二氧化氯消毒处理的直饮水。二 氧 化 氯 的 化 学 式 为。证明该直饮水是软水的实验方案为。(4)(1分)冬奥会为运动员提供的某运动饮料包装标签部分说明见图。其中能预防骨质疏松、佝 偻 病 的 阳 离 子 是(填离子符号)。
18、阳离子C a t i o n s m g 1 0 0 m LN a*(t f i)4 9K*(W 21C r,(K 2【答案】(1)c;b(2)b(3)C 1 02;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泡沫(4)C a2+【解析】【解答】(1)塑料属于合成材料;回收废弃塑料可缓解白色污染。(2)氢气液化是由气体变为液体,体积变小,原因是分子间间隔变小。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 1 0 2,证明该直饮水是软水的实验方案为加入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泡沫则为软水,否则为硬水。(4)骨质疏松、佝偻病是因为缺钙,则能预防骨质疏松、佝偻病的阳离子是C a 2+。【分析】(1)塑料属于合成材料;回收废弃塑料可缓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连云港市 2022 年中 化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