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pdf
《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阅卷人得分1.(2 分)下列能源中,A.天然气【答案】D-、单选题(共15题;共3 0分)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B.石油 C.煤炭 D.太阳能【解析】【解答】A B C.天然气、石油、煤炭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BC不符合题意;D.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 1 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2 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5mB.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100gC.人洗澡感觉舒适的水温
2、约为40CD.初中生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1 min【答案】C【解析】【解答】A.楼房的层高大约为3 m,教室的高度约为3m,A 不符合题意;B.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10g,B 不符合题意;C.人的体温在37左右,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应略高于体温,约为40C,C 符合题意;D.初中生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3 5min,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质量、长度、温度和时间,结合数据解答。3.(2 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B.把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答案】A【解析】【解答】A.将玻
3、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蒸发,A 符合题忌;B.把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会减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减慢蒸发,B 不符合题意;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会减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减慢蒸发,C 不符合题意;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会减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减慢蒸发,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分析】加快蒸发的方法: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提高液体温度。4.(2 分)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C.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D.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答案
4、】B【解析】【解答】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A 不符合题意;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大,B 符合题意;C.将冰块放入热饮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C 不符合题意;D.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5.(2 分)在图描述的四个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将回收的铁块化成铁水B.阿姨擦过的地面很快变干C.Mkj刚出锅的馒头冒出的“白气”【答案】D【解析
5、】【解答】A.将回收的铁块化成铁水,由固体变成液体,属于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B.擦过的地面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C.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的液化现象,C不符合题意;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固体的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凝华是物体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6.(2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来到,积雪熔化 B.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深秋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D.寒冷的冬天,水面结成冰【答案】A【解析】【解答】A.春天来到,积雪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A符合题意;B
6、.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B不符合题意;C.深秋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是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C不符合题意;D.寒冷的冬天,水面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此过程放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分析】熔化需要吸热,液化放热;凝华放热,凝固放热。7.(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adL皮影在幕布上形成影子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D.人透过水球成的像【答案】B【解析】【解答】A.皮影在幕布上形成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
7、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符合题意;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人透过水球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时,会发生反射,常见的反射现象有: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倒影等。8.(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B.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角为40。D.漫反射的光路不具有可逆性【答案】C【解析】【解答】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所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即入射角为0。,A 不符合题意;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
8、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B 不符合题意;C.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因此反射角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角为40。C 符合题意;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行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漫反射的光路具有可逆性,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行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9.(2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四位同学在方格纸上用“”记录了蜡烛与其像
9、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N 为玻璃板,M 为方格纸,则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同的,A 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CD的距离都不相等。A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10.(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蜡烛通过小孔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C.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D.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答案】D【解析】【解答】A.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
10、种均匀介质中,A不符合题意;B.蜡烛通过小孔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属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形成的倒立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C.凹透镜对任何不过光心的光线都具有发散作用,C不符合题意;D.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不同的颜色的光透过三棱镜时的折射角度不同,所以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通过小孔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凹透镜对任何不过光心的光线都具有发散作用;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11.(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甲 乙 丙 丁A.乙和甲 B.丙和甲
11、 C.乙和丁 D.丙和丁【答案】B【解析】【解答】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对光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由乙图可知,成像于视网膜之后,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丁图)进行矫正。由丙图可知,成像于视网膜之前,是近视眼,应 佩戴凹透镜(甲图)进行矫正。综上所述,A CD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
12、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矫正。1 2.(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是由于吸收了热量B.物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酒精的热值是3.0 x 1 (H/k g,表示1 k 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 X 1 0 7 JD.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答案】C【解析】【解答】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由于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A 不符合题意;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 不符合题意;C.热值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所以酒精的热值是3.0 x 1 0 7 1/,表
13、示i k 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 x l 0 7 j,C符合题意;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多少无关,一杯水的比热容和一桶水的比热容相同,D不符合题.二k,总、o故答案为:C o【分析】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由于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热值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多少无关。1 3.(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0 的冰比0 C 的水含有的内能少D.实验室常用的
14、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答案】D【解析】【解答】A.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到遇冷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不仅仅是气体分子,也包括液体、固体分子,B 不符合题意;C.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只根据温度、状态不能判定物体内能的大小,所以0的冰含有的内能不一定比0的水小,C 不符合题意;D.实验室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属于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到遇冷液化形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不仅仅
15、是气体分子,也包括液体、固体分子;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实验室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属于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14.(2 分)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的温度变化量小于乙液体的温度变化量B.温度变化量相同时,甲液体的加热时间大于乙液体的加热时间C.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D.根据质量、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信息,可以推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答案】C【解析】【解答】A.由图像可知,加热器相同
16、,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不同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即甲液体的温度变化量大于乙液体的温度变化量,A 不符合题意;B D.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由Q0LcmAt可知,质量相同、要使温度变化量相同,比热容小的液体吸收的热量少,则甲液体的加热时间小于乙液体的加热时间,BD不符合题意;C.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热时间越长,表示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越多,而放出的热量又是被液体所吸收。故加热时间越长,被加热的液体吸收的热量就越多。所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
17、可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根据图像信息,判断温度变化;由Q 或 fm A t可知,质量相同、要使温度变化量相同,比热容小的液体吸收的热量少;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15.(2 分)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B.若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此
18、时像距和像的大小都变大C.若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看到烛焰倒立的像D.在图中,把透镜B 放在蜡烛与凸透镜A 之间适当位置(图中未画出),将光屏向凸透镜A 的方向移动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透镜B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答案】D【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u=5().0cm-20.0cm=30.()cm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烛焰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照相机,A 不符合题意;B.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35cm刻度线处,即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同时像也变大,B 不符合题思;C.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u=5.0.
19、0cm-45.0cm=5.0cmu 2 f,烛焰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照相机;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同时像也变大;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看到烛焰正立的像;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阅卷人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得分1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相对较小,主要原因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有关B.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C.两种燃料比较,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的功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A,D【解析】【解答】A.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
20、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A符合题意;B.物质的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铅板和金板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B不符合题意;C.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越多,因放出的热量还与燃料的质量有关,C不符合题意;D.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D【分析】比热容大的物体
21、,温度变化慢;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放出的热量除了根热值有关,还与燃料的质量有关;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17.(2分)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根据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内能逐渐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B.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增加C.管口出现大量“白气”属于汽化现象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答案】B,D【解析】【解答】A.试管内的内能增加,是由于酒精灯加热,使得试管内温度升高,通过热
22、传递使得内能增加,A 不符合题意;B.水温逐渐升高,试管内的内能增加,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增加,B 符合题意;C.水蒸气对外做功,推出橡胶塞,同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C 不符合题意;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推出橡胶塞,同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o【分析】对物体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越剧烈;物体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18.(2 分)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
23、小团硝化棉,用力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活塞与玻璃筒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因为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气体的温度升高,所以点燃了硝化棉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增加,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答案】A,B,C【解析】【解答】A.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被压缩,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气体体积减小,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A 符合题意;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被压缩,压力逐渐增大,筒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B 符合题
24、意;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因为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气体的温度升高,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所以点燃了硝化棉,C 符合题意;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Co【分析】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压力逐渐增大,筒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气体的温度升高,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所以点燃了硝化棉;筒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1 9.(2 分)小阳根据表一、表二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比热容,得出的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B.钢块去掉一半后,剩余部分的熔点不变C.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吸收相同
25、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多D.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C 吸收的热量是4.2x103J【答案】B,C【解析】【解答】A.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表一可知铜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因此加热过程中,铝会比铜先达到熔点而熔化,因此用来熔化铜的器皿不可以用铝制成,A 不符合题意;B.在压强相同时,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因此钢块去掉一半后,剩余部分的熔点不变,B 符合题意;C.根据公式Q殁=cm dt可推出a=电,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较cm大,由表二可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因此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多,c 符合题意;D.比热容是指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房山区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下学 物理 期末考试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