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阅卷人、单 选 题(共15题;共30分)得分1.(2分)真核细胞中大分子物质与其组成单体、合成部位,对 应正确的是()A.淀粉:蔗糖、叶绿体基质 B.糖原:葡萄糖、线粒体内膜C.蛋白质:氨基酸、核糖体 D.DNA:脱氧核糖核酸、核孔【答案】C【解析】【解答】A、淀粉的单体为葡萄糖,一般合成部位在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B、糖原的单体为葡萄糖,合成部位一般在肌肉细胞和肝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C、蛋白质的单体为氨基酸,合成部位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C正确;D、DNA的单体为脱氧核甘酸,合成部位主要在细胞核,D错误。故答案为:Co【分析】
2、生物大分子都是多聚体,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合成部位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其中淀粉主要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糖原主要在肌肉细胞和肝脏细胞细胞质基质中合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甘酸,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氨基酸、葡萄糖、核甘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2.(2分)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按照序号填入下图中,隶属关系不正确的是()B.B内容序号选项1346A生物自养生物原核生物颤蓝细菌、硝化细菌B细胞质细胞器具有膜结构溶酶体、液泡C细胞真核细胞已分化细胞肠上皮细胞、受精卵D可遗传变异突变染色体变异三
3、倍体西瓜、猫叫综合征A.AC.CD.D【答案】C【解析】【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物根据同化作用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颤蓝细菌属于光能自养型生物,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且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B、细胞质包括细胞基质和细胞器,细胞器根据生物膜的有无分为具有膜的细胞器和无膜的细胞器,溶酶体和液泡属于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B正确;C、肠上皮细胞和受精卵都属于真核细胞,但是受精卵属于未分化的细胞,C错误;D、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倍体西瓜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类型,D正确。故答案为:Co【分析】1、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
4、胞真核细胞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遗传物质 都是DNA细胞核无核膜、核仁,遗传物质DN A分布的区域称拟核;无染色体有核膜和核仁;核中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细胞壁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形成的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举例放线菌、蓝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增殖方式 一般是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
5、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3、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和 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醵,能分解衰老、损伤的
6、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
7、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添或缺失,或以染色体组数成倍的增添或缺失。3.(2分)有科学家提出,线粒体可能起源于被真核细胞吞噬的原始需氧细菌,下列叙述可作为支持上述观点的证据是()A.线粒体内膜和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B.线粒体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C.线粒体和细菌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D.真核细胞和需氧细菌的遗传物质均为DNA【答案】B【解析】【解答】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因此
8、线粒体内膜和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但是这不能作为上述观点的证据,A不符合题意;B、线粒体属于半自主性的细胞器,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而需氧细菌的DNA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可以支持上述观点,B符合题意;C、线粒体和细菌都可以进行分裂增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不符合题意;D、真核细胞和需氧细菌的遗传物质均为D N A,但是不能说明线粒体可能起源于被真核细胞吞噬的原始需氧细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1,线粒体:(1)双层膜结构,基质中有酶,含有少量的DNA和RNA。(2)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能产生A T P,是半自主性细胞器。2、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线粒体属
9、于生物膜系统。4.(2分)下列过程中不会发生“A T P-t-A n P +Pi+能量”这一化学反应的是()A.线粒体内膜上。2和 H结合 B.叶绿体基质中Q被还原C.胰岛B细胞向外分泌胰岛素 D.Ca2+向细胞外的主动运输【答案】A【解析】【解答】A、线粒体内膜上O2和 H结合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的A T P,因此该过程发生了 ATP的合成,A符合题意;B、叶绿体基质中C 3被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 T P,因此该过程发生了 A T P的水解,B不符合题意;C、胰岛B细胞向外分泌胰岛素属于胞吐,需要消耗A T P,发生A T P的水解,C不符合题意;D、
10、C a?+向细胞外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 T P,因此发生A T P的水解,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o【分析】A T P与ADP可相互转变。A T 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 T 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 T 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 T 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 T 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放能反应一般与A T 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 T P的水解相联系。5.(2分)小麦籽粒颜色受多个基因影响。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 i、B i均能使籽粒颜色加深,
11、且具有累加效应,每增加一个基因,颜色加深一个单位。但它们的等位基因A 2、B 2不能使籽粒增色。现有深红色(AIAIBIB D 和白色(A 2 A 2 B 2 B 2)纯种亲本杂交,F i自交,在F Z中籽粒颜色的种类和比例为()A.3 种,1 :2 :1 B.4 种,9 :3 :3 :1C.5 种,1 :4 :6 :4 :1 D.3 种,1 2 :3 :1【答案】C【解析】【解答】依照题意可知,小麦籽粒颜色受多个基因影响,基因A i、B i均能使籽粒颜色加深,且具有累加效应,每增加一个基因,颜色加深一个单位,但基因A 2、B?不能使籽粒增色。深红色(AIAIB B)和白色(A 2 A 2 B
12、 2 B 2)纯种亲本杂交,B的基因型为A 1 A 2 B 1 B 2,其自交的后代中:含4个颜色加深单位的基因型和比例为l/A i A i B i B,;含3个颜色加深单位的基因型和比例为2/1 6 A.A 1 B 1 B 2,2/16AIA2BIBI;含2个颜色加深单位的基因型和比例为1/1 6 A1AIB2B2,I/I 6 A 2 A 2 B 1 B 1,4/I 6 A 1 A 2 B 1 B 2;含1个颜色加深单位的基因型和比例为2/I 6 A 1 A 2 B 2 B 2、2/1 6 A 2 A 2 B 1 B 2;含0个颜色加深单位的基因型和比例为1/1 6 A 2 A 2 B 2
13、B 2。由此可得,R自交,在F 2中籽粒颜色的种类有5种,比例为1 :4 :6 :4 :1。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 o【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6.(2分)下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像。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为 B.图像 时期的细胞中出现四分体C
14、.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图像对应的时期D.图像的每个子细胞中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答案】D【解析】【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减数分裂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为 ,A错误;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而图像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图像,C错误;D、图像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由于减数分裂的结果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该生物为二倍体生物,减半后细胞内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的每个子细胞中具有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I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分裂I:前期:联会,
15、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分裂n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 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7.(2分)控制猫毛色的基因XB为黑色,Xb为黄色,Y染色体上无对应基因。雌性个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浓缩为巴氏小体,雄性无此现象。因此,正常情况下,雄性表现黑色或黄色,雌性表现黑色、黄色或黑黄相间。下列叙述不无建的是()A.黑黄相间的雌性个
16、体为杂合子B.雄性体细胞中可以观察到巴氏小体C.浓缩导致巴氏小体上的毛色基因不表达D.雌雄个体中X 染色体上基因表达量相近【答案】B【解析】【解答】A、雌性个体细胞中的X 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浓缩为巴氏小体,不同细胞浓缩为巴氏小体的X 染色体可能不同,表达的基因可能为B 基因或b 基因,在一个个体上就会同时出现黄色和黑色,故雌性猫中黑黄相间的猫一定是杂合子,A 正确;B、雌性个体细胞中的X 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浓缩为巴氏小体,雄性无此现象,故雄性体细胞中不可以观察到巴氏小体,B 错误;C、浓缩为巴氏小体的X 染色体缺乏遗传活性,故巴氏小体的X 染色体上的毛色基因不能表达,C正确;D、雌性个体细胞中
17、有两条X 染色体,若有一条X 染色体随机浓缩为巴氏小体,只有一条X 染色体是正常的,雄性个体中只有一条X 染色体上且不会浓缩为巴士小体,二者表达量相近,D 正确。故答案为:Bo【分析】1、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2、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的控制,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精细地调节者生物的性状,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18、8.(2 分)下图所示为DNA复制过程中的一个复制泡,代表相应位置。下列叙述不乏硬的是A.DNA的两条链均为复制模板B.该复制泡的DNA解旋是双向的c.DNA分子的双链是反向平行的,为 3,端D.若该片段碱基T 占20%,则复制后碱基C 占30%【答案】C【解析】【解答】A、DNA复制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A 正确;B、识图分析可知,DNA分子可以进行双向复制,因此DNA解旋也是双向的,B 正确;C、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使子链由S 3 方向延伸,因此图中为子链的3,端,而模板链正好相反,故 为 5端,C 错误;D、若该片段碱基T 占2 0%,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T,C
19、=G,因此A=T=20%,贝 I C=G=30%,复制后子代DNA中碱基与亲代相同,碱基比例不变,D 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有关DNA分子的复制:(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2)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3)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4)条件: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游离的4 种脱氧核甘酸;能量:ATP;酶:解旋酶、DNA聚合酶。(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C-G,T-Ao9.(2 分)下图所示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代表不同的结构或成分,I 和H代表过程。下列叙述不无碗的是()A.表示解
20、旋酶和DNA聚合酶B.与 、与之间都存在A-U 配对C.一个RNA结合多个使过程II快速高效D.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答案】A【解析】【解答】A、该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表示催化转录的R N A 聚合酶,A错误;B、为 m R N A,为 DNA链,与 之间存在A U配对,m R N A 与IR N A 之间也存在A U配对,B正确;C、一个RNA 结合多个使过程H翻译过程快速高效,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蛋白质,C正确;D、(7)是肽链,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可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性,D正确。故答案为:A o【分析】1、转录:以DNA的一条
21、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R N A 聚合酶合成mRN A的过程。(1)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2)过程:解旋、原料与DNA碱基互补并通过氢键结合、R N A 新链延伸、合成的m R N A 从 D N A链上释放、DNA双链恢复。(3)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C-G,T-A。2、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 R N 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1)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2)模板:m R N A。(3)原料:2 1 种游离的氨基酸。(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C-G,U-A o1 0.(2 分)下图
22、为五倍体栽培棉的培育过程,字母A、D、E均代表一个染色体组,每组有1 3 条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陆地植 X 索马里植(AADD);(EE)h x潮附|(AAID)A.该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B.栽培棉含有6 5 条染色体C.秋水仙素可抑制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D.栽培棉减数分裂时可形成3 9 个四分体【答案】B【解析】【解答】A、识图分析可知,图示是两个二倍体品种先杂交,后经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因此属于多倍体育种,A错误;B、AADD与EE杂交,其中A、D、E各代表一个染色体组,所得R染色体组成为A D E,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F2为AADDEE,F?与AADD杂交,最终得到的栽培棉染色体组成应为
23、AADDE,A、D、E所代表的每一个染色体组中各含13条染色体,故栽培棉AADDE应含有5个染色体组,共65条染色体,B正确;C、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并未被抑制,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栽培棉染色体组成为A A D D E,减数分裂时AA、D D可各自正常联会,共形成13+13=26个四分体,而E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无法联会,故栽培棉减数分裂时可形成26个四分体,D错误。故答案为:Bo【分析】1、四种常见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一自交一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
24、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举例高杆抗病与矮杆抗病小麦杂交产生矮杆抗病品种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抗病植株的育成2、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级,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11.(2分)从图1酶切结果分析,图2中目的基因(长度为2.0kb)插入方向正确的重组质粒序号和作出该判断所用的限制酶是()A.,BamH IC.(2),EcoR 1D.,EcoR I Hindlll【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重组质粒被EcoR I 酶切后,能得到
25、5.8kb的片段;被BamH I 酶切后能产生3.8kb和 2.0kb两种片段;被 EcoR I 和 Hindlll两种限制酶同时酶切后,产生了 4.5kb和 L3kb的片段。而重组质粒被EcoR I 和 Hindlll两种限制酶同时酶切后,产生的片段为2.3kb和 3.5kb,与图1酶切结果不符合。综上所述,B 正确,A、C、D 错误。故答案为:Bo【分析】“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醉(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甘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甘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3)结果:经限制酶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海淀区 2021 2022 学年 上学 生物 期中考试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