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育教案20篇.pdf
《中班社会教育教案20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社会教育教案20篇.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社会教育教案中班社会教育教案 2020 篇篇这是中班社会教育教案 20 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第 1 1 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找春天教案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找春天教案(附教学反思附教学反思)活动意图:活动意图: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是充满着神秘变化的季节,是让孩子积极参与探索,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能力的好时机。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找春天。让幼儿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寻的小草、小花、小树的细微变化。让我们从春天开始,共同快乐学习每一天。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知道春天大自然的变化。2、感受春天的美丽。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
2、能力。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相机、卡纸、记号笔。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发现春天。1、一起到户外看一看春天的景色。2、到户外参观幼儿园春天的春景。二、找一找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季的不同。1、春天带来了哪些礼物?这是什么季节?太阳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觉?2、花草树木与小动物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发现。观察树叶;迎春花和蝴蝶花等。3、把春天带来的礼物记录下来?三、春天的变化。1、介绍自己找到的春天。2、播放教师拍摄的春天美景。教师总结:春天的变化花开、草长、树叶变绿、小动物(冬眠苏醒、南迁、换毛)、天气变暖活动延伸:活动延伸:描绘春天的景色。活动反思:活动反思:通过活动,
3、幼儿知道了最先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的是“迎春花”,接着桃花开了,蝴蝶花也开了,树枝上长出了嫩嫩的绿芽。萌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喜爱小动物的情感。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一个孕育着新生命的季节。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特征,从而了解到它们的生活习性,知道春天是小动物们开始新生命,汲取养分的季节,既萌发了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又增强了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第第 2 2 篇、中班社会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反思篇、中班社会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反思活动设计背景活动设计背景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节日,过年是孩子们最向往最高兴的事,抓住这机会,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和感受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民间习
4、俗。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了解一些有关过新年的风俗习惯。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3、感受节日的气氛。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我国节日的传统文化,体验节日的气氛。教学难点:能表述在以往过新年一些习俗,还能大胆表达自己迎新年的想法。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新年环境布置。2、音乐磁带新年好。3、对联、红包、手工爆竹、挂历、糍粑等教具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认识新年(1)、出示日历讨论:“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2)、你们知道这个节日是什么意思吗?(是我国新历的新年)二、经验交流价值取向: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
5、感受新年的欢快的气氛。1、师:新年就要到了,我们宝宝过年时会和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指名幼儿表述)2、师:你看到了人们是怎么庆祝新年的?(幼儿自由交流)提升:过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贴上对联,燃放烟火、互相拜年,宝宝还会得到很多压岁钱,来庆祝新年,新年里,每个人都觉得非常高兴。3、师:宝贝们怎样使用压岁钱?(自由交流)师提醒幼儿应该怎样合理的安排使用压岁钱。4、教师和幼儿分别送上新年的祝福。三、歌表演:新年好过新年的时候大家会做很多的事情,都是为了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迎接新的一年。来,让我们也一起唱起歌,跳起舞,庆祝新年吧!活动反思活动反思在本次孩子们的参与是积极
6、的,情绪是热烈的。首先是教室环境,不少孩子都带来了有关新年的物品来布置教室。幼儿大胆地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过年的习俗,渲染了新年的气氛。在新年环境和新颖教具的影响下孩子们热情高涨。最后环节我们是歌表演,进一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第第 3 3 篇、中班社会我的家教案反思篇、中班社会我的家教案反思设计背景设计背景在平时与幼儿谈话交流中,当我问“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有好几个小朋友的回答是不爱,因为爸爸妈妈会打他,不给吃零食。孩子还小,他不懂得父母的爱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怎样能让孩子们感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这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孩子内心的
7、情感,教会他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使幼儿能够较清楚地说出父亲、母亲和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以及工作地点。2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3体验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受。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会观察图书,从中分辨人物的身份,引发对图书阅读的兴趣。我主要通过引导幼儿阅读大书来达到此目的。活动准备活动准备一张合家福照片。操作卡片我的家。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1小朋友们每天早上谁送你来幼儿园的?你是从哪里到幼儿园的?下午又是谁接你回家的?你是从哪里到家的?2你家都有谁?有几口人?他们在哪里做什么工作?
8、(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家人,教师给予适当的语言补充)3.请幼儿手拿自己的全家福向同伴和老师介绍自己的一家人。介绍相片里都有谁姓名和家庭住址?用“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语言表达。提问:你的照片上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你家住在什么地方?你们家有什么好东西?你喜欢你的家吗再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照顾自己的。(幼儿讨论)4.请幼儿看操作卡片,巩固刚刚获得的新知(爸爸 妈妈)5.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有很多人关心你们爱你们,你们真的很快乐很幸福。二欣赏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生:喜欢。师:为什么?生:幼儿园像我家。师:你们真棒!(指大拇指)那
9、你们爱老师吗?生:爱。师:那老师像你们的什么?(像我们的爸爸妈妈)师:你们真可爱。(顶呱呱 做个笑脸)三结束部分开展“我的家”角色游戏活动,分别由 3 名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在活动中,我找准了教学活动关键的切入点“爱亲人,爱家,体会到家人的爱”,让幼儿自主交流,能够有更多的表达机会。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人人想说,人人想讲,还特别愿意说。因此,在活动中,还要加强小组讨论交流,让幼儿有更多的展示机会。第第 4 4 篇、中班社会活动我不怕黑教案反思篇、中班社会活动我不怕黑教案反思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以游戏的口吻和形式导入活动1教师:“小猫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那边森林里去玩,
10、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走吧!”(伴随找小猫的音乐,幼儿做律动进入场景)2教师:“草地上真舒服,小猫们和妈妈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妈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3播放动画片小兔迷路了: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兔跟着妈妈一起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看到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蝴碟可开心了。它一会儿去闻闻鲜花,一会儿扑蝴蝶,结果找不着妈妈啦。走啊走,小兔来到一个山洞里,里面黑得什么也看不见,小兔害怕极了,太阳落山了,夜深了,小兔找不着妈妈多伤心呀,它大声地哭起来:“妈妈,妈妈”。(二)营救小动物,鼓励幼儿不怕黑1发现情况通过小动物的呼救声及教师对黑洞内发生情况的描述,让幼儿感知发生的事情,激起幼儿救小动物的欲望。(1)(伴随
11、着音乐,以远处传来一阵阵小动物的呼救声)教师:“咦,好象有什么人在哭,你们听,是谁在喊救命?小猫们,你们千万别动,妈妈去看看。(2)教师慢慢走到山洞口,仔细往山洞里看,说:“呀,这里有个山洞,里面很黑,什么也看不见。对,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哎呀,这个洞口这么小,我钻也钻不进去,怎么办呢?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黑洞洞的山洞里到底是谁在哭呀?小猫们,你们谁愿意帮妈妈进去看看。”2鼓励幼儿克服怕黑心理,勇敢地钻进山洞(1)请胆大的幼儿做示范(34 人),并说说自己害怕不害怕,以及自己是怎样克服害怕的(2)交谈,了解害怕的幼儿的心理状况,教师对他们进行疏导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黑
12、”,并学习用各种方法克服怕黑的心理障碍。2鼓励幼儿平时积极动脑,不胆怯,不退缩,勇于克服各种困难。3培养幼儿独立入睡的好习惯,提高自理能力。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将活动室一端用黑布、大型木板等布置成黑乎乎的山洞。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玩具,小猫头饰若干,猫妈妈的胸饰一只。3音乐磁带一盒。4课件动画片小兔迷路了讨论: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害怕呢?归纳如下方法:a先站在洞口往里看一看,等自己的眼睛渐渐习惯了黑再慢慢走进去,一边走,一边摸,就不会摔跤,也不会害怕。b.进去的时候想想高兴的事,一边走,一边唱唱歌,就不会害怕。c.你就想里
13、面的小动物多可怜,我一定要帮助它,其它什么也别想,就不会害怕了。d.里面虽然黑,但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慢慢走,就不会出危险,这们也不会害怕。(3)请愿意去救小动物的幼儿一个一个爬进山洞,每人只救一个小动物。(4)教师对还不敢进去的幼儿再次进行疏导,启发他们找上好朋友一同进去救小动物。(5)请胆子特别小的幼儿借助一些器具(如木棍、玩具刀、手电筒等)和好朋友一同进山洞。(6)教师亲亲每一个救小动物的幼儿,夸奖他们是勇敢的孩子。3教师小结,结束活动。(1)、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幼儿在活动中所尝试的各种克服怕黑的方法,使幼儿明白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有很多克服困难的方法,鼓励幼儿平时要积极动脑。(
14、2)、鼓励幼儿努力养成自己独睡的习惯教师:“现在,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哪些小朋友在家是和爸爸妈妈睡在一个房间的?为什么不一个人睡?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黑房间里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我们有各种方法战胜黑暗。你们以后敢不敢一个人睡觉啦?敢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3)表扬敢于独睡或已经养成独睡习惯的幼儿,给每天独睡的幼儿贴一朵小红花。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第第 5 5 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玩具大家玩教案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玩具大家玩教案(
15、附教学反思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活动设计背景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他们拥有许多玩具,但常因缺少玩伴而不会与人分享玩具,和别人一起玩。本次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玩具带到学校和同伴一起玩,使其体会分享的快乐,并从中激发幼儿交往的愿望,培养幼儿初步的交往能力。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逐步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2、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学习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玩家大家玩。2、友好地玩。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每人自带一件玩具。2
16、、皮球若干。3、与大班老师联系,拟订和大班幼儿共同玩皮球的计划。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激发情绪,介绍玩具,看别人玩-体验情绪,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乐。一、情境一1、介绍个人的玩具。(1)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教师可让幼儿边介绍边示范,以激发幼儿玩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可边介绍边将玩具归类。2、玩玩具。(1)幼儿相互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老师观望不提示,让幼儿自然地交换玩具,相互交往。(2)讲评请玩得多的和玩得少的幼儿来做一下情景表演,让幼儿讨论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办?老师小结。(3)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二、情境二1、组织中班幼儿观察
17、大班幼儿玩球。2、大、中班幼儿结对子一起玩。3、两对幼儿在一起玩球,三对幼儿在一起玩球。4、全体幼儿排成四行练习在操场里滚球。每个幼儿两腿分开,并排成一纵队。每排第一个是大班幼儿,他双手捧,从两腿间往后滚球。最后一个幼儿双手把球接住,并跑到队前往后滚球。以此类推,直到全体幼儿均轮滚发球完毕。三、延伸活动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都可进行这类活动教育。幼儿只有在不断的情绪体验中,才能形成正确的观念。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培养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这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与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意识。活动通过介绍玩具、玩玩具、观察活动等形式,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主体验到要与他人分享。但在整个活动
18、中,我在组织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时,没能指出观察的方法、重点等具体内容,这样一来,幼儿会觉得茫然,看着别人游戏只是会觉得开心,并不懂得去记忆、模仿。第第 6 6 篇、中班社会活动废纸要珍惜教案反思篇、中班社会活动废纸要珍惜教案反思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布布手偶、布布的信件。2.图画纸、彩笔、杂志纸、废纸。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出示布布手偶,他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老师问布布为什么不高兴,布布拿出一封信,原来是小松鼠写给布布的信,老师把信的内容读出来。亲爱的布布:我们要搬家了。这两天有一大群人带着像怪兽一样的锯刀来砍伐我们的家。听他们说树木是制造纸的材料,因为人类需要大量的纸张,所以要砍伐很多很多的树
19、木,森林里的树木变得越来越少。我家住的那棵大树昨天也被人类砍倒了,整个森林就快被砍伐完了,变得光秃秃的,我和森林里的动物们只好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你在人类的社会里生活,请为我们做点事,提醒人类节约用纸吧。小松鼠上2.布布与幼儿讨论:为什么小松鼠要搬家?纸是用什么制造的?没有了森林,对动物有什么影响?对人类也有影响吗?3.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节约用纸的方法。(一张纸两面书写、用手帕代替纸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了解节约用纸的方法,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2.利用废纸进行创作,培养节约用纸的意识和习惯。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巾、礼
20、物的包装尽量简单。)请幼儿在图画纸上把自己想到的方法画下来。4.请幼儿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5.向幼儿出示准备好的各种废纸,请幼儿利用废纸自由创作,例如做拼贴画、剪纸、折飞机等。活动评价活动评价能用绘画方式表达节约用纸的方法,懂得珍惜用纸。能利用废纸进行创作。活动建议活动建议讨论节约用纸的方法时,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加以提示和引导。如: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在使用这些纸制品时,有什么办法能节约用纸?活动反思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活动,从引导启发幼儿感知废纸的用途,进而引出故事,揭示故事中蕴涵的利用废纸、爱惜废纸的情感教育,逐渐过渡到让幼儿自主探究尝试利用废旧报纸。第第 7 7 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帮
21、玩具找家教案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帮玩具找家教案(附教学反思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活动设计背景最近中午在园内吃饭的幼儿没有午休,都是玩玩具的情况下,很多幼儿都来园较早,就是为了早点分得自己喜欢的玩具,由于没层楼只有一个值班老师,所以有时候小朋友将玩具到处乱扔乱放,甚至到后来有争抢玩具的行为出现。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收放玩具的习惯。2.引导幼儿拿玩具时轻拿轻放,不乱扔乱放玩具,知道玩结束之后能把玩具放回原处,能给玩具归类。3.有玩具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分享。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小朋友能将自
22、己喜欢的玩具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共同分享。活动准备活动准备课件,班级桌面玩具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出示课件,引出主题。2.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要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3.玩玩具;根据本班幼儿情况引导幼儿怎样玩玩具,怎样将玩具分类收好,并对正确收放玩具的幼儿进行表扬。4.再次发放玩具,实践操作对玩具进行归位。5.让小朋友将玩具摆放在指定的位置。6.小结: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玩具?为什么要帮玩具归类找家?(让幼儿养成整理爱护玩具的习惯)活动延续:活动延续:在中午玩玩具的时候,老师多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玩具掉地上的及时提醒捡起来,收玩具时没有分好类的要及时提醒幼儿分类,对来得迟的小朋友要相互分享玩
23、具,有好东西大家一起玩,以暗示引导的方式提醒幼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很多幼儿学会了爱护整理玩具,知道和同伴共同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加强了同伴之间的团结友爱。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想加入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享受和朋友一起分享的快乐!第第 8 8 篇、中班社会活动购物袋真有用教案反思篇、中班社会活动购物袋真有用教案反思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与同伴分享使用购物袋的经验。2.乐于演唱歌曲,并能即兴表演。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幼儿搜集塑料袋带到幼儿园。
24、2.不同款式的购物袋。3.歌曲购物袋(歌曲及音乐欣赏 CD 或磁带)。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幼儿出示带来的塑料袋,一起讨论:这些塑料袋是从哪里来的?家人怎样处理这些塑料袋?你有什么方法减少使用塑料袋?2.出示不同款式的购物袋,请幼儿互相分享与家人用购物袋购物的经验。3.播放歌曲购物袋,与幼儿一起唱歌曲:4.再次播放歌曲,请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活动评价活动评价能与小朋友分享使用购物袋的经验。能演唱歌曲购物袋。活动建议活动建议幼儿做的动作可以是在活动 8 中创编的动作,也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节奏和旋律即兴创编适宜的舞蹈动作。活动反思活动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活动中,幼儿
25、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活动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讨论袋子的做法,独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购物。总之,幼儿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情绪一直非常饱满。第第 9 9 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神奇的筷子教案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神奇的筷子教案(附教学反思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活动设计背景很多家长在与我们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常常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就餐时,喜欢用勺,不喜欢用筷子,或不会用筷子,而科学证明,长期使用筷子会对幼儿小手肌肉的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促进大脑相应功能区的完善和发展,家长很希望老师能说服孩子多用筷子,因为孩子们最听老师的话。为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这个综合实践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社会教育 教案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