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题04光现象复习学案.pdf





《2015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题04光现象复习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题04光现象复习学案.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光现象一、考点知识梳理(-)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1)光源:本身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光源的分类光源的种类很多,按产生的方式可分为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等);按发光原理可分为冷光源(如萤火虫、荧光灯等)和热光源(如太阳、白炽灯等)。注意:我们看到的月亮,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是同种或不均匀,光线就会发生弯曲。例如,早晨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I I食、月食、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手影
2、、小孔成像、队列等。练习:中华成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夺目的瑰宝之一,寥寥几个字,内涵却十分丰富,有许多成语鱼物理知识相关连,如“立竿见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等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直线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注意:光是真实存在的,但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情况的方便而引入的,是一种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模型。4、光的传播速度(1)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约 为c=3 xl()8 m/s,而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它慢。
3、(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取3 xl()8 m/s。注意:(1)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很多,打雷时,雷声和闪电虽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特别注意: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I(二)光的反射1、概念: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界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注意: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不是物体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而是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2、光的反射定律同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 平 面 内:两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等角:
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注意: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练习: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 0,则反射角为跄;若入射角增大1 0,反射角将增大度。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的镜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壬红光线的反射现象。(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是向至色m传播的。注意:(1)发生镜面反射时,光不一定都是向着个方向平行反射的,只有平行入射时才会平行反射。(2)反射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向着各个方向,但每一条光线仍遵守反射定律
5、。练习:现在的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像原理:光的反射(2)成像特点虚实:成的像为虚像:大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对称: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注意: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两处用到了等效替代法(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成像;2(2)用后面的蜡烛通过重合来代替前面蜡烛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平面镜的应用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制作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成像(如制作各种镜子)练习: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某同学向镜
6、子走近0.5m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将减少也,镜中自己的像的大小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2、虚像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因此没有光从虚像射出来。人眼看见虚像时,射入人眼的光线不是从虚像上射出的,而是镜前物体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只是觉得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虚像射来的,其实并不是,用光屏不能承接到虚像。注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可用光屏接收(如小孔成像);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用光屏是接收不到的。练习:在平板玻璃前放一个物体,用白纸做屏幕,放在
7、玻璃后面,无论怎么移动,白纸上都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到物体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凸面镜: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特点: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从凸面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要比大小相同的平面镜中观察到的范围大。应用: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或盘山公路拐角处的镜子。(2)凹面镜凹面镜:利用球血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特点: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太阳能焊机、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医生观察耳道用的医用反光镜。注意:被凸面镜和凹面镜反射的所有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练习:太阳灶和手电筒的发光装置都是凹面镜,太阳灶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用来烧水煮饭;手电筒的
8、发光装置将灯泡发出的光经反射后几乎变成诩光,这样可以增加它传播的路程。在这两种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四)光的折射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注意: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有:“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海市蜃楼”等。2、光的反射定律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角不相等: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水或其他介质从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丕变;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可逆: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注意:光发
9、生折射时,一定发生了反射,但光发生反射时,不一定发生折射。练习:阳春三月,漫步于蝴蝶泉湖边,你会看到“蝶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蝶在水中飞”中 的“蝶”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鱼在云中游”中 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练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中有一句“潭清疑水浅”,从物理学的角度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分析:”潭清疑水浅”的意思是:透过清澈的潭水看到潭底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是潭底射向空气的过程中,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变得更加偏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到潭底变浅了,这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答案:当光从潭底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
10、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就会感到潭底变浅了。(五)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换句话说,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是复色光,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屏上形成 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董、绿、蓝、靛、紫。练习:白光通过三棱镜之后,在屏幕上形成彩色的光带,这是因为各种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角度不同。偏折最小的是红光,最大的是紫光。(2)彩虹是太阳光在空气中传播时,被空中的水滴折射而形成的,这是光的色散现象。4(3)把纽、缝、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
11、产生各种颜色的光,人们把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4)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迪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练习: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黑色的“光”字。分析:绿色的“光”字只能反射绿光,纣光照在上面将被吸收,这样 ”字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便感到他它是黑色的。2、看不见的光(1)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在光谱的红光之外的是红处线,紫光之外的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故称之为不可见光。(2)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
12、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灯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烤箱烤食品,浴室内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是利用打外线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如可用于红外线遥感。红外线还可以传递信息,如电视机的红外线遥控器。(3)紫外线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人体的健康都有好处。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里经常
13、用紫外线灯来杀菌。应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进行防伪。除验钞机上利用这种效应外,利用不同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的特点,可以鉴别古画,并可用紫外线摄影。练习:验钞机,遥控器,全自动感应节水龙头,医院对手术室进行消毒,浴室的取暖浴霸。以上用到了红外线的有,用到了紫外线的有。二、重点难点解读例1.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5(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说 明 像 与 物 的 大 小;若用光屏代替蜡烛 B,在玻璃
14、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 能 或 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 虚 或 实).(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答案:(I)确定像的位置;(2)重合;相等;不能;虚;(3)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解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是,在物体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蜡 烛 A 和 3 的要求是完全一样,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3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平面镜成虚像,移上醋烛3,并在其所在的位苴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不能承接到像.(3)若将
15、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工成方格纸进为,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 冢 及 其 方 案例 2:(2 0 1 4 锦州)(多选题)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B.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6答案:A B C解析:A、日食、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匕.故此造工是正确力B、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自忆多发射十一种人阳二不见的红外线.故此选项是正确的;C、这是由于光的折射
16、的原因,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到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玻璃底面的像,而由于折射所形成的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 二巨反,所以看到的厚玻璃变薄了.故此选项是正确的,D 红政魂只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色光,工j 此它是纣岂的;故此2项是错误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即不及其应田,物体的皈色;红外线例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答案:C解析:R、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哆成的,不符合题意;3、地上的树影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树挡住,在光照不到地面上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冢,不符合题意;c沙漠蜃景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7、不属于光的亘线传播现尹万告题意;日食现象是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抨苫一一无,地球上公人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例 4:(2 0 1 4河南)如图,一束光从玻璃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7c解析: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堞万向不变 当光从玻巧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在作图时,注意先做出法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三、巩固练习热身:1.(2014厦门)如图是丰子恺的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其中呈现的光学现象是()A.光 的 直 线
18、 传 播 B.光 的 反 射 C.光 的 折 射 D.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诗句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加株看中的“一株当作两株看是桃树在水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考点:平面镜的应用2.(2013梅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答案:A解析: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沿直
19、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3、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小孔的形大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学科叫安近墙的方仁片口,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则木板与小孔距离越小,像也越小,该选项说法一.L.沁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该选项比法不正确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3.(2013湛江)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蜡烛在镜中的像B.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C.铅笔好像 断 了D.手影答案:D解析:A、蜡烛在镜中的像,是尸面镜成笠现家,町F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3、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的是凸面镜,它属于并尸人射现冢,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
20、铅笔好像惭了,是光的折句一亡,不符合题意手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一百题意.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行播;光的匚射;光的W射现冢及其应用4.(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9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该车后面的其他车辆B.匕钢勺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车子在水中形成倒影点燃的蜡烛通过小孔成像答案:3解析:A、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该车后至的其仲二辆,屈h尤的反射现象;故 A 错误,3、钢勺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W 3 正确;C、车子在水中形成倒彩,属于光的反射现导 4C 错误;。、点燃的蜡烛通过小孔成像,属于光色a 爱传播,故 D 错误.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
21、其应用5.(2014荆州)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10答案:A解析: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正确;3、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用反射形成的;故 3 错误;C、嘴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医区制成的,掩 者民。、电影院的荧幕做的很粗糙,光线射到丸工发生漫反射史坐在电影院的任一角落里,都能看清屏幕上
22、的图象,故。错误.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漫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6.(2014随州)艾梅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D.在水面上方25cm处悬枚硬币A,将同样的硬币B 置于水面下,当从水面上看到B 与A 的像重合时,真实的B 与水面的距离也是25cm11答案 A解析:A、玻璃有两个面,并且
23、都会将蜡烛的像反射回来,这时便会有两个重盆的像,所以是由平板玻璃的两个反射面成像造成的,故 A正确.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妆镜,/一的原巴就是梳妆镜不透明,不便于确定像的位M.故 3错误.c、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邰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厂“: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C错误.1、在水面上方二m:处悬枚硬币A,将件的硬币二直于水面丁,当从水面上看到3与 R的像重合时,此时像的位置偏高,因 此 3与水面的距离小h 二 m,松 D错误.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冢及其实验方案7.(2 0 1 4咸宁)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
24、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 0。,界面右侧是空气C.入射角为3 0。,界面左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 5。,界面右侧是玻璃D.折射角为4 5。,界面左侧是玻璃12答案:D解析:(1)已知CD是界面,则由图可知 一A0C=6C,则NR*=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而NCOE=45,则折射角为90-45=45 因折射声弋于入射%,所 以CD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2)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0E一定为圻射光线,B0为入射光线,0A为反射光线,综上所述,故只有选项D正确.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8.(2014宜昌)下列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游泳池注水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中考 物理 重点难点 专题 04 现象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