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扫盲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扫盲1.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研扫盲1又快到一年一度考研的时间了毕业班中没有动考研念头的恐怕是少数。的确,现在考研的热度是越来越高了,每年报名的人数都在创历史纪录。而且对于这么一件关系到自己前程的事情,很多同学考虑得也越来越早了,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是很普通的,一些人甚至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确实对于这个大的问题,是否做,如何做,多花些调时间来考虑是必要的。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早安排,计划周详。根据我的理解,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
2、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1、招生简章。一般在7 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因此可
3、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 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
4、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c opyri g h tb y 3 7 9 7 8.c om)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 也 要 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
5、,你绝不会后悔。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二、先期准备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三、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 1月,这儿年都是1 0 T 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
6、试。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你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想去就去吧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是:1,非常多的在职人员报名时单位不同意报考而不给开介绍信。他们很多在招你工作时就说明必须为单位服务N年,在此期间不得调动或者考研究生。如果档案所在单位不同意开介绍信,如何解决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事情。很多同学找了一个别的有熟人的单位开,有的人甚至到街上找刻公章的偷偷刻一个也报上名。但是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为初试通过后,学校要发函到档案所在单位调档案,这时候如果单位一生气不给,将很难办。而且学校一般都规定,凡是
7、报考时出具介绍信的单位和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话,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2,另一个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 0 0 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 0 0 3年9月人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 0 0 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 0 0 2年1 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证书,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
8、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c o p y r i g h t b y 3 7 9 7 8.c o m)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半,进 行5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五、调剂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 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能够读自费和委培,
9、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六、复试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七、录取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
10、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硕士研究生的分类1:全国统考的,一般是公历1月份考试,春节前两周左右。毕业以后发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也即一般说的双证。2:各校单考的,m b a,在职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等。这些都是各校自己出题,毕业以后只发硕士学位证,没有毕业证。即通常说的单证。3:毕业后,若想继续考博,两种无区别。但若
11、求职,单证比较受歧视,即和本科生求职相反,本科求职用人单位重视学位,研究生求职招聘方重视学历,即毕业证。注:下面所说的,全是关于统考的信息。二:关于考研的资格问题1:有本科毕业证即可 2:大专毕业两年,有两种理解,A是报考时毕业两年,B是到考上入校时有两年,一般的学校不会在这点卡大家,也就是说B即可,当然最保险的是你报考之前先问清楚,别万一发生了 B考上没录取骂我3:成教自考一般都承认注:以上三种情况皆有例外,某些牛校要求学位,更牛的在复试中有某些程度歧视非重点本科的毕业生,如今年法学院北大教授歧视自考生。三:关于考试科目共 考4门,政治、英语为任何专业必考,每门总分10 0;专业基础和专业每
12、门15 0分,专业课学校出题,专业基础要看情况。一般而言,理工科专业基础全是数学,是全国统考。具体科目,查阅报考学校的简章。考研英语数学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本科课程,英语和6级大体相当,数学暴难,比原来课本习题的难度要上n个台阶。这个问题到后面再说。(c opyr i g h t by 想去就去吧)四:分数线的划定1:34所,具有独立划线资格,即不按国家线走。有些非34所,如国防科大(很让我流口水的学校)也是单独划线,这个就不知道为什么了,也许是因为军校的缘故吧?2:a b c类地区:非3 4所按地理位置划分a b c三类,分数依次递减,要知道自己学校是哪类,一言难尽,只有自己去查了。3:分数线:
13、不管是3 4所还是非3 4所,有一个总分线,还有每科的单科线,即有5条线,任何一条线未到者o v e r,当然你有关系能够可以破格特招。特此提醒:很多高分考生因单科挂而含恨,因此要特别注意数学和英语的复习。4:关 于3 4所和非3 4所:3 4所多半是综合大学,但 非3 4所也有极好的学校,如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学西电,西南政法,上海财经等。附:3 4所名单 想去就去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 林 大 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14、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 南 大 学、武汉 大 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 庆 大 学、四川大学政治:真的千万别上辅导班,极其藐视政治老师,丫的就靠这个骗点钱了,每次贴海报吹的牛响,哪年押中多少分,我呸,丫的把他自己出 的1 0多本书上万道题只要和真题擦一点边就算押中,鄙视一万次!政治就自己老老实实看书,从1 0月份开始看都足够,看早了也没用!也不用多背,做数学做烦了,晚上要睡觉了,就抱着政治看看,看熟了就行,上了考场后自己多发挥,别偏离大方向反党反社会就行。有几本书很重要,一个是红宝书,这本
15、书就规定了标准答案,很多多选题你觉得a也对b也对、但偏偏标准答案中这些都不对,为什么?因为红宝书中有儿项就只能选儿项。第二本推荐林代昭的宝典,挺厚也挺全,很多模拟题,平常没事看看,看个两三次就行了。最后重点推荐,特别推荐,考前各个名家出的任意一本时事政治,今年我用的恩波的,感觉还行。大家千万别小看了以为时事才1 0分,不对!其实政 治n多大题都是按当年发生的时事要你去解析!这个是重中之重,比红宝书还重要,千万记住了!政治复试战略:毛选要做到不丢分,邓论和三个代表少丢分,马哲和马经只有多理解靠运气了。说实话如果这儿门都不看了去考试,毛选得分率最低马哲最高,就因为毛选的东西一定要背要记的,但真正看
16、了几遍后,毛选一般不会错。最后提醒大家,千万别轻信研友上了什么政治辅导班会多知道试题一眼红心跳就脑子发热给那些所谓名师抢着捐钱,我呸,你要信了那些海报广告,考完后骂这些名师的人中保证你骂的最凶,留着儿百大元最后几天好好改善生活效果好的多!数学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有一句话送给各位:英语决定你是否上线,而数学不但决定你是否上线,还决定你的公费自费。决定你生死的是英语,数学却不但决定了你的生死,还决定你公费o r自 费o r再来n年?这次我数学考砸了,刚超过数学线一点,用了 n大的代价才有自费的资格,想想也觉得难受,平时复习数学用的时间最多,考的却最差。北京师范大学这一段数学好的同学可以跳过不看,因为
17、都是我自己的揣测。相比所谓政治名师,我不敢对数学老师有任何不敬。我做的是阿灯的书,反复做了 n次,书都翻烂了,但这几年二李的势头比阿灯要强很多了,网上盛传命题组刻意避开阿灯的套路,很多高分战友都是强烈推荐用二李的书,尤其是最后模拟的用二李的4 0 0题,这个东西一定要反复做,最迟在1 2月中旬前一定一定要做完第一次!然后是对数一研友的告诫:线代和概率难度低,争取少丢分,抓住这两块就能过国家线了,考试时不妨先做这两部分,今年我就是被高数第一个大题重积分搞晕了搞的线代和概率丢失大量时间和分数。高数上册是基础,下册是重点和难点。每 次5个高数大题中至少有三个半出在下册,其中微分方程及应用、多元微分积
18、分尤其是线面积分(重中之重!)、级数是每年必考,每年都至少一个大题,剩下一个大题一般是上册中导数、极值点、最值或者等式不等式。英语:单词方面看星火系列的,最好能买两本,一本是按字母次序的,另一本买乱序的,原因大家能够知道,背按字母次序的多了以后会有机械效应,看到一个单词就会记得下一个单词是什么,但在阅读中遇到却又不敢肯定。因此重点推荐星火的 记忆指南。难句突破。精题精练(c o p y r i g h t b y 3 7 9 7 8.c o m)阅读方面强烈推荐考试虫系列,王若平的书真的绝对值得好好读。要强烈批判的是石春桢的2 2 0篇,题型改变n年了,石春桢的书还是老样子,除了前面1 0多篇
19、每篇5个问题,后面的全是每篇4个问题,做他书做多了,你做真题会很不习惯,我原来就很别扭做每篇4题的习惯后再作每篇5题的文章。这些小问题都算了,关键是老石的书题材比较狭隘,为了突出水平超纲单词n多(多为专业方面词汇),其实考研很简单,多考常用词的偏僻意思和整个文章的意思,真正超纲的单词在真题中反而不多。另:对吴老的书不敢妄评,但吴老都去世n久了,出版社还挂着吴老的名字卖书,太不厚道!作文:新东方的或者考试虫的万能作文,1 0月份以后就开始背吧,把以前的真题范文和模拟作文都背下来,今年我就是靠这个过关,到写大作文只有1 0分钟了,就把背的原来禁烟的原题换了几个单词,当然英语好的不屑这个方法 真题和模拟题:还是推荐考试虫的。曹其军的模拟题千万别买,超烂,曹其军的真题解析看着好像挺好,可这次着实让我恶心了一回,今年教育部公布标准答案比较迟,曹急急忙忙出了本真题解析,最后教育部一公布答案,我靠,错了 n个,然后急着出勘误,本来阅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一定教育部的答案就一定很对,但曹为了抢占市场的嘴脸让我太恶心,亏他还是考研名师,哪个考生这么急就开始做真题?搞出这么大笑话让人看!另外也别把毕金献吹的太牛,老毕也离开命题组n年了,当然做做老毕的题也好,至少老毕号称考研的人手一本老毕,但他的题难度较大,不必把分数太往心里去,心情太好或者想休息想玩时做做,可以打击一下自己 想去就去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