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教学教案(沪科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教学教案(沪科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教学教案(沪科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教学教案第 三 章 声 的 世 界第 一 节 科 学 探 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 经验的联想),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2.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3.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4.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重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2、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2.难点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扬声器、音叉、音乐芯片(或小闹钟)、瓶口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的广口瓶,装有色儿的玻璃缸、抽气机、鼓、小纸人。教学过程一、声音的世界播放根据课本P34图 3 1、图 32、图 33 素材制作声形并茂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世界。师:在这声音的海洋中,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里?我们足如何听到声音的?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先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每位同学用;乒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头有什
3、么感觉?生: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播放蟋蟀呜叫的录像片或光盘,让学生观察正在呜叫的蟋蟀翅膀在振动。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呜叫时的姿态?生甲:蜜蜂快速扇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生乙:鸟呜叫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生丙:青蛙鸣叫是靠气囊的振动发声的。生丁: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说明你们对生物很感兴趣,观察很仔细。你们知道有一种树叫笑树吗?笑树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原来笑树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就像人的笑声。师:根据以上例子,
4、你可得出什么结论?生: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师:下面请大家看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小纸人在播声的扬声器上跳动;小纸人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师:由以上演示实验的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论?生甲: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生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师:由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师: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相应部位振动而发音的。如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与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请你再举出一些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生:.探究点拨:师: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或学习过程中,
5、你产生了什么疑惑?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将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感受你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一一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平时观察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一一猜想或假设,对问题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进行实验一一这是科学探究的第四部,得出结论一一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五步。三、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师: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生:思考、讨论。演示实验2:演示课本P 3 6图3 7,探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瓶内有空气时,我们可以听到闹钟或音乐芯片的发出的声音,当用抽气机抽气时,闹钟声或音乐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师:这个实验的实验现
6、象说明了什么?生甲:空气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生乙: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问题:如果我在水面上拍手,玻璃鱼缸中的金鱼会怎样?现象:金鱼听到拍手声赶紧游向水底。师: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生:水可以传声。两人一组进行随堂小实验:教 材P 3 6图3 9,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固体可以传声)师:空气、水、丝线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可见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声音传到我们耳朵,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 3 7图3 1 1入耳的结构及配文后回答以上问题。生: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
7、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师:如果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如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你会有什么感觉?生活中会出现什么不便?生甲:车的喇叭声听不到,会发生车祸。生乙:不能与人方便的交流。师,大家平时应该关心、爱护残疾人。请大家阅读课本P 3 7、P 3 8表格,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生甲: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生乙: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是v固 丫 Q v气。生丙:声音
8、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只有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 5 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3 4 0 m /s0师:对表格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讨论、交流后提出: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怎么测出来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什么测出来的?3.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为什么比在水中传播快?师:大家很认真思考、讨论,问题提得很好。学会提出好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你还知道哪些利用固体、液体传声的实例?生甲:医生利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诊断疾病,是利用固体传声。生乙:渔民捕鱼时,在渔网上装电子发声器,播放鱼喜欢听的声音,吸引鱼群,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捕鱼产量,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生丙:钓鱼的人从
9、不聊天,怕说话声把鱼给吓跑。说明水可以传声。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8信息窗:天坛回音壁。生:阅读。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天坛回音壁,并用课件展示天坛的回音壁。师:为什么平时在教室里讲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的响亮?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发射,如果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以上,人耳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如果回声到达入耳,比原声晚不到0.1s,人耳就会不出回声和原声了,回声就使原声加强,使声音听起来更响亮。教室里的声音鼓四周墙壁反射,回声到达入耳比原声晚不到0.1s,回声使原声加强,所以听起来响亮。而在操场上讲话,比较空旷,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回来,传播时间太长,声音变得很小几乎听不到回声
10、,只能听到原声,所以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响亮。课堂归纳小结师:本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本节课我们学到了: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v 附 1/版”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小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5 C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v=340m/so板书设计第 一 节 科 学 探 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2)v v#v 气。在1个标准大
11、气压下,1 5 空气中v声=3 4 0 m /s。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核心概念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状态。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想突破难点,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认识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后,再次提供音叉,让学生设计实验,用视觉看到物体的振动。这样处理,使探究“振动”的内涵由易到难,由显到隐,由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逐步丰富概念外延。思维的顺应和激活,实现了教学的“层递性”。第二 节 声 音 的 的 特 性教学目标1 .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一一响度、音调和音色,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2 .
1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3 .进行简单的专项社会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教学重、难点1 .重点(1)能对生活中声音的三个特性加以辨别。(2)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2 .难点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一一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教具准备粗细不问的若于条橡皮筋、疏密不同的梳子、硬纸片、尺子、鼓、小纸人、吉他、音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激昂的进行曲令人精神振奋,婉转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却使人紧张、烦燥。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噪声,这节课我们
13、就来探究乐音与噪声。新课内容一、响度、音调、音色演示实验: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面或拔动琴弦,大家听到的声音大小不一样。师:物理学中把入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板书1 .响度。演示实验:再请一位同学用力敲打鼓面,鼓声越大,鼓面上的小纸人跳得越高。师:鼓声越大小纸人跳得越高,说明了什么?生:说明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动幅度简称振幅)生甲:用一只手将一根橡皮筋张紧,另一只手拔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现场表演:生乙:将一把尺子压在桌边,露出桌面一部分,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拔动尺子,尺子
14、振幅不同,声音的响度也不同。尺子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现场表演:生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音叉的振幅可从悬挂的乒乓球被弹开角度大小看出来。现场表演,响摩与振幅的关系生丁:用大小不同的力拔动吉他,琴弦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师;大家讲得很好,懂得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理现象,规律,概念的理解。以上的实验说明了什么?生:讨论、归纳得出: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板书师: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dB)来表示。请同学们看课本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表格。2.音调o师:板胡、笛子,男女高音的声音高亢噫亮,大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的世界 物理 年级 上册 第三 世界 教学 教案 沪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