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备教案及习题(冀教版) .pdf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备教案及习题(冀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备教案及习题(冀教版) .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备教案及习题(冀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组长:组员: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生活中的智慧”为主题编排了 5篇课文。孩子有孩子的心思,锁不住的心就是孩子对妈妈说的心里话。诗中的孩子也许就是更多的孩子的缩影,他的话也代表了很多孩子的心声。这样,学生与诗中的“我”就很容易产生共鸣。此时的学生就成了“我”,那么,谁该来听呢?读给妈妈听,说给妈妈听,也许,这样语文才融入了生活。小溪流的歌写的是小溪流,但是,小溪流的歌却更像是人自己的歌。小溪流是流动的,是跳跃的,它一路歌唱,当然,要听懂它,也需要我们,需要学生跟着它的脚
2、步一路走,也跟着它的歌声一路想。认识了乌塔,成长中又介绍了一个叫“约翰”的意大利男孩儿。约翰靠自己的劳动有了收入,但是,他却从不奢侈。也许,只有劳动换来的钱才更珍贵。那么中国的孩子呢?接 受 过“自食其力”教育的又有多少?懂得珍惜的又有多少?如果缺了这一课,那么就通过这个叫约翰的男孩的故事来补上吧。不再做些什么,更重要的是想不想做,愿不愿做。有的时候,智慧是通过比较才获得的。差别中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拿同样的薪水,最后的发展却不同。原因是什么?找到了人就聪明。那是课文中的人物。如果我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点什么,那么读它的人也就聪明起来。阅读能丰盈人的心灵,此话不假。给予的故事中
3、那种面临的抉择在生活中也许不多见,但是,生活中需要做出选择的情况却是非常多的。故事中的旅行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因为,他相信别人,同时也是因为,他考虑得不仅仅是自己。让学生读懂这个故事很重要。当然,当勉励选择时,也许还有别的角度要考虑,别急,那就慢慢让学生变得更富有智慧吧。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联系语境理解新词。2、积累优美语句。背诵指定的篇章和段落。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要告诉人们的道理。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表现人物的品质。3、通过朗读、默读、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形象,并留意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感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鼓励与家人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更深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思路:在教学本组课文时,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继续培养阅读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团结协作,以读为主通过感情朗读、表演读、想象读、配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除此外,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鼓励与家人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更深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课题:n.锁不住的心组长:主备人:2课时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本课二个生字,学会书写五个生字。2、诵读诗
5、歌,透过语言文字,领会孩子盼望到大自然中区无拘无束顽耍、体验、获得知识的急迫心境;3、结合自己的学习、生存现实,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情感,并尝试着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换。新-课-标-第-网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2、以读为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孩子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体会诗歌的情感,理解父母的初衷和良苦用心,并教学生尝试着用恰当的方式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情感,并尝试着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换。教材分析;锁不住的心是一首现代儿童诗,诗歌以儿童和
6、妈妈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孩子热切的渴望:世界也是一本书,大自然是广阔的课程,请不要锁住屋门,放我到大自然中去拥抱蓝天白云,亲近小鸟、青蛙,在那里,我同样可以获取知识,获得营养。教学思路: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在童话语言的运用上要讲解清楚;分角色朗读体会小溪四个阶段的歌声特点;学生联系生活谈体会。复备: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正确认读本课二个生字,学会誉写五个生字。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第二课时:1、诵读诗歌,透过语言文字,领会孩子盼望到大自然中去无拘无束顽耍、体验、获得知识的急迫心境。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存现实,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情感,并尝试着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导入:平时你有没
7、有自由自在玩耍的时间?在玩耍与学习的问题上你的父母和你有没有不同意见?你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自学导航:第一课时:按预习常规目标完成。第二课时:1、你以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用词语概括。2、我在屋里做些什么?我的心是怎样飞翔的?小组交流:1、小组交流、发表、讨论。2、对学,互查。3、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学生发言。合作探究:1、理解诗句“天下也是1本书”。可以结合自己的生存现实谈,也可以援用名家名言或名流事例加以申明。2、妈妈原来是怎么样想的?假设妈妈认识了“我”的想法,他又会怎么样呢?我的收获:小组归类整理,可分条列出,也可以用板书设计的形式。课外拓展:小练笔:写封信,申明自己的想
8、法。标题可以是 锁不住的心 爸爸妈妈,我想说 我盼望等。达标训练:第一课时:见同步练习册:口、锁不住的心1、2、3第二课时:见同步练习册:1 1、锁不住的心4、5教学反思:课题:1 2.小溪流的歌组长:主备人:2课时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3、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进一步学习总分段的写法。4、会认8个生字,会 写12个生字,理 解10个词语。过程与方法:1、复述、朗读中训练合作探究能力,认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2、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2、学习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
9、步的精神教学重点:1.分角色诵读兼演出;2.通过商讨认识小溪流成长进程及主题。教学难点: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教材分析:小溪流的歌是一篇童话,作者以柔和的心写就诗意童话,富有哲理,文章抒情性极浓。这篇文章不仅有诗情画意的动态描写,还有作家气势恢弘的构思,生动准确的形象和哲理性语言。教学思路:教学中,要以读为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小溪流的过程;品读赏析形象,讨论深究主题,学习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复备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2、了解第2 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法。熟读这一段中的几个拟人句第
10、二课时: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导入:听歌曲 泉水叮咚响。说说你想知道什么?自学导航:第一课时:按预习常规目标完成。第二课时:1、这篇课文主要讲谁,讲他做了些什么?2、小溪流的心情怎样?给你的感觉如何?小组交流:1、学生互相提问生字词。2、学生分角色朗读。3、对学,互查。合作探究:1、小溪流遇到哪些阻挡,他是怎样继续前进的?2、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怎样?我的收获:小组归类整理,可分条列出,也可以用板书设计的形式。课外拓展:学 唱 泉水叮咚响阅读童话故事书 安徒生童话。达标训练第一课时:见同步练习册:1 2 小溪流的歌1、2、3第二课时:见同步练
11、习册:1 2 小溪流的歌4、5教学反思:课题:1 3*成长组长主备人1课时本课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1 2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课文,了解约翰是个自食其力的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感情,培养少年儿童自食其力的意识与独立生活的能力。重难点:重点:了解约翰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体会课文的思想。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自己自食其力的意识与独立生活的能力。教材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生活和经历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社会、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
12、的成长。那么一个人的童年应该怎样度过?一直在父母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是自立自强,从小练就一身生存的本领?读一读成长这篇课文,或许能对我们有所启发。课文共分十四个自然段,记叙了意大利小男孩约翰虽然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却坚持用劳动一一为居民点送报纸,来挣的自己的零用钱。故事告诉我们:让孩子在劳动中磨炼自己,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教学思路:课文的第一至六自然段写小约翰给我的最初印象,很可爱,很节俭。可爱的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永远重复的两句话,重复的购买行为引起了“我”的好奇。由此我推测约翰的父母可能不太喜欢他,也可能是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伏笔。七、八自然段写一个下雪天,
13、一个在妈妈开车陪伴下送报纸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九至十四自然段写“我”终于明白了真相。那孩子不是没有钱,妈妈也不是不爱他,家长以为,这样做更有利于他的成长。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可爱的少年,作者通过外貌、神态、语言、环境等描写手段,活画出一个懂事、勤劳、节俭、向上的少年形象。文中的“妈妈”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她是文章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妈妈的形象揭示了约翰成长的环境和背景。文章在铺垫、渲染,层层设悬、步步解惑的基础上,皆为顺利成章地点出主旨“因为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这既是作者的人生感悟,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联想空间。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掌握本课12个生字,认 识12个生字,理 解“亲昵、
14、尴尬、不卑不亢、恍然大悟”等词语。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约翰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1、通过学习课文,得到启示:要培养自食其力的意识与独立生活的能力。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独立生活方面还缺少些什么。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自学导航:第一课时:按预习常规目标完成。第二课时:1、默 读 课 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2、体会第7-1 3自然段(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
15、然大悟?(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小组交流:小组采用的是对学、互查、检查自学任务完成情况。小组采用的是组学和互说的形式交流问题。合作探究:1、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2*集体探究,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提示:(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
16、来。(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3、体会第7T3自然段(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3 )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4、*齐 读 第1 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5、*总结全文(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教案 习题 冀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