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一)(北京版)(解析版).pdf
《2023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一)(北京版)(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一)(北京版)(解析版).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一)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 小题,共 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一5 题。材料一目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超过7000种,此类疾病患者多达3.5亿人。有些人携带突变的基因并不表现出病征,但他们的后代则可能要承受严重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
2、。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解决这些疾病的终极武器,有望将致病的突变基因“拨乱反正”,终于,他们从细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编辑”工具,让这个根治人类遗传病的美好愿景希望变为现实。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在DNA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辑文字那样修改DNA链编码。CRISPR心as9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从它诞生以来,就因强大的功能,对生物科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编辑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成为可能。CRISPR其实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防御系统,它是DNA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
3、这些DNA之间存在“spacers”(间隔)。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DNA最终成为CRISPR序列中的“spacers”。总是位于CRISPR附近的基因,被称为Cas基因,他们会产生与CRISPR共同进化的酶。在激活状态下,这 些Cas酶能够充当切割DNA的“分子剪刀”,人们熟知的Cas9就是一种有强大切割作用的酶,它在向导RNA的指引下能够对各种入侵的外来DNA分子进行切割。CRISPR可以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记住这种病毒并发送RNA和Cas酶来定位和破坏病毒,从而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有“基因魔剪 的美称。它在切割
4、DNA后,可以把携带特定基因的新DNA序列嵌入新的“spacers”。自2012年8月“擎旗”以来,它经常登上生物科技领域的“今日头条”。从修改植物基因,到改变蝴蝶翅膀的图案,从编辑蚊子抗疟基因,到精确剪切艾滋病病毒它高效、稳定、廉价的修改和设计能力受到世界各地实验室的热捧,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界冬于可冬的“大将军”。虽然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像地铁入口处的三叉旋转杆,时不时敲打一下CRISPR/Cas9技术的膝盖骨,提醒着别卓?理可。但毋庸置疑,以此为重要核心技术的生命科学,已经迎来了爆炸式发展的大时代。2015年,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时,还在考虑是否限制将之用于修改人类胚胎;201
5、7年初,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需要限制用于增强人类功能的胚胎基因修改与设计。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在食品、医药、农业等多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相关产品也逐步投入使用。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存在多种类型,譬如基因删除、基因插入、突变等,如何做到检测准确、高效且多样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各行各业应给出符合自身行业要求的、精准的、具有操作性的检测标准,以便监管的高效展开。“基因魔剪”已少年甘,但还远没有达到雄霸天下的程度,刚刚起步5年 的CRISPR/Cas9技术,还有巨大的应用空间。阻断遗传病,消灭肿瘤,延长寿命乃至物种升级,才是人们的希望之巅。因此,在变成“双刃剑 之前,基因魔剪”还可以大胆地坐个亭楂
6、。(取材于房琳琳等人的文章)材料二电 影 蜘蛛侠中,主人公彼得帕克被一只神奇的蜘蛛叮咬后,他 的DNA发生变异,成为了一个运动和感知能力超乎常人的存在。在那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的感召下,帕克化身为拯救世界的蜘蛛侠。当然,这样的“变种人 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但 当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日益成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时候,人类将迎来怎样的挑战,是每个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2018年11月9日,国内首份 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正式公布。这项调查揭示了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为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如何理性、健康地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7、。报告指出,被调查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持积极态度,但较少与家人或朋友谈论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科技议题,也较少接触相关的信息,因而,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素养的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被调查公众认为自己需要补充和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信息,且有较高意愿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2018年11月2 6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爆了一轮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实际上,早在基因编辑技术诞生不久,此项技术在改造人类基因上的应用就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约 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史学家C教授提醒人们别低估了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即使是严重疾病背后的基因也可能拥有预计不
8、到的功能。无论我们能多么精确地编辑基因,有些东西也不是我们能一编了之的,更别提这项技术本身的安全性了。目前,基因编辑技术亟需在脱靶效应、基因导入系统等方面作出突破。对于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R 教授指出:“体细胞改造是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而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他强调,个人无权决定应该对性细胞中的哪个基因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清楚一个基因突变到底会引发哪些疾病,又会带来什么好处。而且,疾病或缺陷的定义也是在改变的,今天大家觉得不好叫疾病,但再过两百年可能又觉得是好的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W 教授则认为一项有颠覆意义的新技术引发争论是非常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专
9、家、公众一起参与,会综合考量基因编辑技术的一些所谓危险因素。W 教授还认为人们对于所谓的缺陷基因的定义是非常模糊和不确定的,未来很有可能会随着认识的深入而改变看法,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是否可以编辑生殖细胞的基因是无解的”。尽管科学家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讨论莫衷一是,但是不可否认,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这项技术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促进了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产品也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取材于陈晓雪等人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CRISPR”的解说,不氐的一项是(3 分)A.是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产生的免疫武器。B.是 DNA分子中存在“间隔”的重复序列。C.
10、可以将入侵病毒的DNA替换为自己原有的DNA。D.可以发送向导RNA和 Cas酶来发挥其防御作用。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CRISPR/Cas9”技术的解说,不氐砚的一项是(3 分)A.有切割并修改动植物基因的“魔力”。B.受到了“脱靶效应”等问题的困扰。C.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技术,发展迅猛。D.被禁止用来修改与设计人类胚胎基因。3.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很大,难以接近。B.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C.小试牛刀:本领很大,却只用在了小事上。D.攻城略地:文中指不断弥补技术漏洞。4.对材料二中三位科学家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看法,下列说
11、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A.C 教授认为,在编辑导致严重疾病的基因时应该关注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B.R 教授认为,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因此不应该对性细胞做基因改造。C.W 教授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将会消失。D.三位教授都认为,认识的局限性会给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带来不确定的结果。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析我国基因编辑技术应如何做到理性、健康发展。(6 分)【答案】1.C 2.D 3.B 4.D5.科学工作者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开展基因编辑技术的研发工作,避免急功近利。不断克服技术难关,在“脱靶效应”、基因导入系统等方面做出突破,使基因编辑技术更加精准
12、。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人类基因的编辑,不使基因编辑技术越过伦理红线。有关部门应制定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标准,对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产品实施有效监管。加强对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的科普工作,促进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产品的了解。【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C.“可以将入侵病毒的DNA替换为自己原有的DNA”错误。由原文“,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DNA最终成为CR1SPR序列中的spacers”可知,CR1SPR”并不能将入侵病毒的DNA替换为自己原有的DNA。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D.“被禁止用来修改与设计人类胚胎基因”错误。根据原文
13、“2015年,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时,还在考虑是否限制将之用于修改人类胚胎;2017年初,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需要限制用于增强人类功能的胚胎基因修改与设计“可知,CRISPR/Cas9技术并没有被明令禁止用来修改与设计人类胚胎基因。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包括成语)含义的能力。A.炙手可热: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从原文“它高效、稳定、廉价的修改和设计能力受到世界各地实验室的热捧,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界炙手可热的,大将军,”来看,文中的意义指新 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非常受生命科学界欢迎。解释错误。B.急功近利:指急于追求成效,
14、贪图眼前利益。从原文”虽然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像地铁入口处的三叉旋转杆,时不时敲打一下CRISPR/Cas9技术的膝盖骨,提醒着别急功近利”来看,文中指“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时常提醒CRISPR/Cas9技术不能急于追求成效,解释正确。C.小试牛刀: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彩。从原文 基因魔剪 已小试牛刀”来看,语境指“基因魔剪 已经得以初步的应用,不是“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解释错误。D.攻城略地:指攻打城市,掠夺土地。从原文“基因魔剪 还可以大胆地攻城略地”来看,语境指“基因魔剪”还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不
15、是“攻打城市,掠夺土地“,解释错误。故 选 B。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在编辑导致严重疾病的基因时应该关注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错误,原文“即使是严重疾病背后的基因也可能拥有预计不到的功能。无论我们能多么精确地编辑基因,有些东西也不是我们能一 编 了之的“可知,并不是只有在“编辑导致严重疾病的基因时 才应该关注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选项缩小范围。B.“因此不应该对性细胞做基因改造”错误,原文“体细胞改造是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而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他强调,个人无权决定应该对性细胞中的哪个基因进行改造”可知,不是不应该对性细胞做基因改造,而是“个人无权决定对性细胞做基
16、因改造C.“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将会消失“错误,原文“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家、公众一起参与,会综合考量基因编辑技术的一些所谓危险因素”可知,危险因素”并不会消失,而是会被“综合考量”,选项歪曲文意。故 选 D。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内容,提出见解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段”虽然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像地铁入口处的三叉旋转杆,时不时敲打一下CRISPR/Cas9技术的膝盖骨,提醒着别急功近利”可知,我国科研人员应该追求科学和理性,不能因为贪图名利而让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脱离轨道;根据材料二“目前,基因编辑技术亟需在脱靶效应、基因导入系统等方面作出突破“可知,我国基因编辑技术
17、的发展应该着重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优先进行在脱靶效应、基因导入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根据材料二“2018年 11月 2 6 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爆了一轮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可知,我国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人类基因的编辑,不能越过伦理的红线;根据材料一“如何做到检测准确、高效且多样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各行各业应给出符合自身行业要求的、精准的、具有操作性的检测标准,以便监管的高效展开”可知,我国有关部门应该抓紧制定相关检测标准,对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产品实行有效监管;根据材料二“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素养的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被调查公众认为自己需要补充和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
18、信息可知,我国在加紧技术研发进程的同时,也应该做好技术相关的民众普及工作,提高公民们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认识,让公民更容易接受基因编辑产品。二、本大题共5 小题,共 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共 18分)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与在滁也,自号醉翁,作亭琅那山,以醉翁名之。晚年又字号六一居士,目:“吾 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自为传,刻石,亦名其文曰 居士集。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后以诸子赠太师,追封兖国公。公之于文,天材有余
19、,丰约中度,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义理自胜,短章大论,施无不可。有欲效之,不诡则俗,不淫则陋,终 不 可 及。是以独步当世,求之古人,亦不可多得。公于六经,长 于 易 诗 春秋;其所本岁,多古人所未见。尝奉诏撰唐本纪表志,撰 五代史二书本纪,法严而词约,多 取 春秋遗意,其表、传、志、考,与迁、画 1 洞上下。公骂于朋友,不以贵贱生死易意。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悔圣俞既没,皆经理其家,或言本朝廷,官其子弟。尤奖进文士,一有所长,必极口称道,惟恐人不知也。公前后历七郡守,其政察而不苛,宽内不弛,吏民安之,滁、扬之人,至为立生祠。昔孔子生于衰周可识文武之道,其称目:“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虽一
20、时诸侯不能用,功业不见于天下,而其文卒不可掩。孔子既没,诸弟子如子贡、子夏,皆以文名于世,数传之后,子思、孟子、孙卿,并为诸侯师。秦人串以涂炭平之,不能废也。及汉祖以干戈定乱,纷纭未已,而叔孙通、陆贾之徒,以 诗 书 礼 乐弥缝其阙矣。其后贾谊、董仲舒相继而起,则西汉之文后世莫能仿佛。盖孔氏之遗烈,其所及者如此。自汉以来,更魏晋历南北,文弊极矣。承唐贞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燕 许 之 流,便举其间,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同其颓波,东注之海,遂复西汉之旧。自退之以来,五代相承,天下不知所以为文。祖宗之治,礼文法度,追迹汉唐,而文章之士,杨、刘而已。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於 乎
21、!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得二人焉。夫岂偶然也哉!(取材于苏辙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注:【1】固:班固,东汉史学家。【2】燕许:中国唐朝诗人张说和苏颁的并称。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氐刑的一项是(3分)A.其所发明 发明:独到阐发B.功业不见于天下 见:被C.秦人虽以涂炭厚之 遇:对待D.倔强其间倔强:努力振作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公之在滁也或言之朝廷B.宽而不弛昔孔子生于衰周而识文武之道C.皆出涕相吊与迁、固相上下D.秦人虽以涂炭遇之虽唐贞观、开元之盛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不诡则俗,不淫则陋不是怪异就
22、是俗气,不是杂乱就是浅陋B.以 诗 书 礼 乐弥缝其阙矣用 诗 书 礼 乐补救政教的缺失C.阙其颓波,东注之海阻挡那每况愈下的颓势,使它像水入大海一样回归正途D.天下不知所以为文天下人不知道写文章的原因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生硬的一项是(3 分)A.欧阳修因喜欢颍州而居住在那里,去世后凭借儿子的显贵被追封为兖国公。B.欧阳修行事从容不迫,喜怒不形于色,所写文章繁简得当,当时无人能及。C.欧阳修在经学、史学方面均有建树,五代史的成就可与 史记等媲美。D.欧阳修先后做过七郡太守,为官严明又不失宽厚,在世时百姓就为其立祠。1 0.文章最后一段说“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请根据最后两段
23、,说明“文章废而复兴 的几次变化。(6 分)【答案】6.B 7.D 8.D 9.B1 0.孔子时代至西汉,文章注重表现文武之道。汉代以后,文风凋敝,至南北朝达到极点。至唐,韩愈变革,文风复古。五代,未能继承韩愈的文风。至宋,等到欧阳修的文章流行天下,才无愧于古人。【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见:被”错误。句意:他的功业未能在天下显现。“见”,通“现”,显现。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句意:欧公在滁州。代词,指这件事;句意:或向朝廷上言。B.连词,表转折,但是;句意:宽简却不
24、废弛。连词,表转折,但是;句意:过去孔子生于衰败的东周却懂文武之道。C.代词,偏指一方,他;句意:都流泪哀悼他。副词,互 相;句意:和司马迁、班固的不相上下。D.均为连词,表假设,虽然;第一个句意:秦人虽然使儒者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第二个句意:虽然有唐代贞观、开元的盛世。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所以”翻译为“的原因”错误,应翻译为“用来的(方法)”,这句话应理解为:天下人不知道怎么写文章。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欧阳修行事从容不迫,喜怒不形于色”错误,原文为“公之于文,天材有余,丰约中度,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义理自胜,短章大论,施无
25、不可”,意思是“欧公在文学上,天才有余,繁简得当,从容不迫,文字蕴藉,以义理胜,无论长短,无所不能”,“不大声色 是指他的文章,不是他的为人。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分析题干可知,“文章废而复兴”的几次变化要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故答题时要注意“文章废而复兴 的变化要对应时代。根据“昔孔子生于衰周而识文武之道”可知,孔子时代至西汉,文章注重表现文武之道。“自汉以来,更魏晋历南北,文弊极矣”可知,汉代以后,文风凋敝,至南北朝达到极点。“惟韩退之一变复古,阕其颓波,东注之海,遂复西汉之旧”可知,至唐,韩愈变革,使文风复古。“自退之以来,五代相承,天下不知所以为文“可知,五代,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语文 学期 期中 模拟 评估 北京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