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药学三基题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度中药学三基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度中药学三基题库.pdf(1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3、4、5、6、7、8、三基题库 1 分 国内现存最早本草专著是:中药学中药来源与中药学A:开宝本草 B:嘉祐本草C:神农本草经原则答案:C 1 分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本草著作是:A:本草拾遗 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拾遗E:本草经集注原则答案:E 1 分 国内最早中药炮制专著是:A:雷公炮灸论 B:本草拾遗C:炮炙大法D:神农本草经E:新修本草原则答案:A 1 分 国内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E:神农本草经原则答案:C 1 分 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办法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 B:名医别录C:徐之
2、才药对D:李当之药录E:新修本草原则答案:E 1 分 宋代本草代表著作是:A:开宝本草 B:本草纲目C:嘉祐本草D:证类本草E:本草衍义原则答案:D 1 分 集国内16世纪此前药学大成本草著作是:A:本草品汇精要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E:本草原始原则答案:B分 本草纲目载药数是:A:载药365种B:载药730种 C:载药844种 D:载 药 1500种 E:载药1892种原则答案:E9、1 分 本草经集注载药数是:A:载药365种 B:载药730种C 载药844种D:载 药 1500种E:载 药 1892种10、11、12、13、14、15、16、原则答案:B口分 明代知名食疗
3、本草是:A:本草纲目B:本草原始原则答案:C 1 分 明代知名地方本草是:A:本草纲目 B:本草原始原则答案:D 1 分 成书于宋代本草专著有:A:本草拾遗 B:开宝本草原则答案:BD 1 分 官修本草有:A:新修本草 B:开宝本草原贝II答案:ABDE口分 忽思慧所著是:A:炮炙大法原则答案:B 1 分 缪希雍所著是:A:炮炙大法原则答案:AC:B:饮膳正要B:饮膳正要 救荒本草C:救荒本草C:本草经集注 证类本草D:滇南本草D:滇南本草D:证类本草E:本草从新E:本草从新E:本草纲目D:C:两者均是C:两者均是口分 以 本草纲目为基本,由博返约著作是:A:本草备要B:本经疏注C:两者均是
4、嘉祐本草E:本草品汇精要D:两者均不是D:两者均不是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A17、1 分 注释发挥 神农本草经著作是:A:本草备要B:本经疏注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原则原则答案:B中药产地与采集1、口分 历史悠久、产地适当、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区特点药材,老式被称为:8、1 分 拟定道地药材重要因素有:A:特产药材 B:名产药材C:道地药材 D:稀有药材E:贵重药材原则答案:C2、口分 二八月最宜采集药材是:3、A:叶类 B:花类原则答案:E 1 分 道地药材产于四川是:C:全草类D:果实类E:根及根茎4、A:黄连、附子 B:薄荷、苍术原则答案:A 1 分 道地
5、药材产于东北是:C:细辛、五味子 D:阿胶E:地黄5、A:黄连、附子 B:薄荷、苍术原则答案:C 1 分 道地药材产于甘肃是:C:细辛、五味子 D:阿胶E:地黄6、A:枸杞 B:当归原则答案:B 1 分 道地药材产于山西是:C:阿胶D:牛膝E:党参7、A:枸杞 B:当归原则答案:E口分 四川道地药材有:C:阿胶D:牛膝E:党参A:地黄 B:黄连原则答案:BCDC:川尊D:乌头E:茯苓A:产地B:品种C:质量D产量E:疗效原则答案:ABCDE9、口分 辛夷采收应在:A:含苞欲放时 B:果实成熟后原则答案:A10、口分 枳实采收应在:A:含苞欲放时 B:果实成熟后原则答案:D11、口分 花类药材采
6、收宜在:A:花蕾未开放时 B:花朵刚开放时原则答案:C12、口分 根类药材采收宜在:A:花蕾未开放时 B:花朵刚开放时原则答案:D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中药炮制4、1 分 醋炙香附目是1、1 分 将不容入水药物研成细末后再入水中搅匀或研磨炮制办法称为A:润 B:漂 C:水飞 D:淬 巳2、原则答案:C分 清水漂洗海藻目是A:消除烈性 B:清洁药物,去掉盐分 C:便于制剂D:便于贮藏 E:变化性能3、原则答案:B 1 分 巴豆制霜目是A:消除毒性 B:增强药效 C:变化药性D:便于贮藏 E:纯净药材原则答案
7、:AA:增强疗效 B:减低毒性 C:变化药性D:便于服用 E:有利贮藏原则答案:A5、1 分 生首乌制熟目是A:减低毒性 B:变化药性 C:增强疗效 D:便于服用 E:有利贮藏原则答案:B6、1 分 将药物迅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及时取出炮制办法,称为A:煮法 B:蒸法 C:炖法原则答案:D7、1 分 为了增强药物活血作用,宜采用A:蜜炙 B:酒炙 C:醋炙原则答案:B8、1 分 为了增强药物补肾作用,宜采用A:蜜炙 B:酒炙 C:醋炙D:法E:淬法D:姜炙E:盐炙D:姜炙 E:盐炙原则答案:E9、1 分 漂法属于A:修制法 B:水制法原则答案:B10、口分 淬法属于A:修制法 B:水制法原则
8、答案:D11、口分 中药炮制重要目是A:增强作用,提高疗效E:便于定向用药C:火制法D:水火共制法E:其她制法C:火制法D:水火共制法E:其她制法B:减少毒副作用C:变化性能和功能D:便于调剂原则答案:ABCDE12、1 分 惯用炮制办法有A:修制 B:水制C:火制D:水火共制E:其她制法原则答案:ABCDE13、1 分 水火共制法有A:炙 B:蒸C:淬 D:E:煨原则答案:BCD14、1 分 水制法有A:煮 B:润C:漂 D:淬E:原则答案:BC15、1 分 炙法惯用液体辅料有A:蜜 B:蛤粉C:醋 D:酒E:姜汁原则答案:ACDE16、口分 属于其她制法是A:喷洒 B:发酵C:制霜 D:水
9、飞E:药拌原则答案:BCE17、口分 煨法目是A:使药物质地松脆,易于粉碎B:除去药物中某些挥发油及刺激性成分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A18、1 分 煨法目是A:使药物质地松脆,易于粉碎B:除去药物中某些挥发油及刺激性成分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B19、口分 炒黄目是A:收敛止血 B:缓和药性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B20、1 分 炒炭目是A:收敛止血B:缓和药性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C药性理论1、1 分 四气拟定是A:从人体感官感觉出来 B:从疾病性质中总结出来C: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反映和所获得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D:从季节不同变化总结出
10、来 E:以上都不是原则答案:C2、1 分 寒凉药作用是原则答案:AA:暖肝散结 B:温里散寒C:清热解毒D:补火助阳E:回阳救逆3、原则答案:C 1 分 苦味药作用是A:能和能缓 B:能燥能泄C:能下能软D:能收能涩E:能行能散4、原则答案:B 1 分 淡味药作用是A:能和能缓 B:能下能软C:能燥能泄D:能收能涩E:能渗能利5、原则答案:E 1 分 治疗筋脉拘急疼痛药物多具备A:辛味 B:甘味C:酸味D:苦味E:咸味6、原则答案:B 1 分 具备收敛固涩作用是A:酸味 B:咸味C:辛味D:苦味E:淡味7、原则答案:A 1 分 辛味药临床普通治疗A: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B:呕吐呃逆C:久泻久痢D
11、:寝疡、瘦瘤、痰核E:大便燥结8、1 分 涩味药多用于治疗A:胃热消渴 B:水肿、小便不利C:胸胁苦满D:恶心呕吐 E:虚汗、遗精滑精原则答案:E9、1 分 芳香药多具备A:辛味B:甘味C:苦味D:酸味E:淡味原则答案:A10、1 分 具备沉降性质性味是A:苦温B:辛温C:苦寒D:甘寒巳咸温原则答案:C11、1 分 具备升浮性质性味是A:甘、辛、凉B:辛、苦、热C:辛、甘、温D:淡、甘、寒 E:以上都不是原则答案:C12、1 分 归经是指A:药物具备升降浮沉作用趋向B:药物具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C:药物具备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D:药物对于机体某某些选取性作用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原则答案:D
12、13、1 分 拟定归经学说理论基本是A:阴阳学说 B:脏腑经络理论C:药性理论D:药味理论 E:五行学说原则答案:B14、1 分 拟定归经学说根据是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脏腑经络理论D:药性理论E:所治病证原则答案:E15、1 分 胁痛易怒、抽搐惊悸等症当选用A:归心经药物 B:归肝经药物 C:归肺经药物 D:归肾经药物 E:归脾经药物原则答案:B16、口分 运用药物归经理论还须考虑A:药物用量B:药物用法C: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浮沉D:药物采集E:药物炮制原则答案:C17、1 分 中药副作用是指A1配伍不当浮现反映B:药不对证浮现不良反映 C:达不到常规用量不能控制病情D:超过常规用量时
13、浮现不适反映 E:在常规剂量时浮现与疗效无关不适反映原则答案:E18、1 分 古代以为 毒性 含义是A:药物毒性 B:药物偏性C:药物副作用 D:药物疗效 E:药物总称原则答案:B19、口分 甘味药作用是A:发散、行气、行血 B:收敛固涩原则答案:DC:软坚散结、泻下 D:补益、和中、缓急 E:渗湿利水20、1 分 辛味药作用是A:发散、行气、行血B:收敛固涩 C:软坚散结、泻下D:补益、和中、缓急原则答案:AE:渗湿利水21、1 分 表达药物作用部位是A:四气 B:五味原则答案:CC:归经 D:毒性 E:升降浮沉22、1 分 反映药物作用趋势是A:四气 B:五味原则答案:EC:归经 D:毒性
14、 E:升降浮沉23、1 分 属于 疗寒以热药 治疗原则是A:用附子、干姜治疗腹中冷痛、脉沉无力B:用猪苓、茯苓治疗水肿、小便不利C:用黄苓、板蓝根治疗发热口渴、咽痛D:用山茱萸、五味子治疗虚汗、遗精E:用麻黄、薄荷治疗表证原则答案:A原则答案:ABCDE24、1 分 属于 疗热以寒药 治疗原则是A:用附子、干姜治疗腹中冷痛、脉沉无力 B:用猪苓、茯苓治疗水肿、小便不利C:用黄苓、板蓝根治疗发热口渴、咽痛 D:用山茱萸、五味子治疗虚汗、遗精E:用麻黄、薄荷治疗表证原则答案:C25、1 分 朱砂能治疗心悸失眠,具备重镇安神之功,其归经为A:归心经 B:归肝经C:归脾经D:归肺经 E:归肾经原则答案
15、:A26、口分 杏仁能治疗胸闷喘咳,具备止咳平喘之功,其归经为A:归心经 B:归肝经C:归脾经D:归肺经E:归肾经原则答案:D27、1 分 中药性能基本内容涉及A:四气 B:五味C:升降浮沉D:归经E:毒性原则答案:ABCDE28、1 分 苦味药作用是A:清泄火热 B:坚阴C:通泄大便D:泄降气逆E:燥湿原则答案:ABCDE29、1 分 温热药功能是A:清热解毒 B:凉血解毒C:温里散寒D:补火助阳E:回阳救逆原则答案:CDE30、1 分 影响升降浮沉重要因素是A:四气 B:五味C:药物质地D:配伍E:炮制31、1 分 升浮药物作用有A:升阳刊登B:消导积滞C:温里散寒D:涌吐E:开窍32、3
16、3、34、35、36、37、38、39、原则答案:ACDE 1 分 沉降药物作用有A:泻下B:清热C:重镇安神D:收敛E:止咳平喘原则答案:ABCDE 1 分 产生中药毒性重要因素有A:剂量过大B:误服伪品C:炮制不当D:制剂服法不当E:配伍不当原贝塔案:ABCDE 1 分 辛味药作用是A:行气、行血原则答案:A 1 分 芳香药作用是A:行气、行血原则答案:CB:辟秽、化湿、开窍B:辟秽、化湿、开窍 1 分 能泻火存阴药物多具备A:苦味B:咸味C:两者均是 1 分 能软坚散结药物多具备A:苦味B:咸味C:两者均是原则答案:B口分 五味中属阳是A:酸、苦、咸B:辛、甘、淡原则答案:B 1 分 五
17、味中属阴是A:酸、苦、咸B:辛、甘、淡原则答案:AC:两者均是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C:两者均是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AD:两者均不是D1两者均不是D:两者均不是40、口分/中药毒性是指A: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映C:两者均是原则答案:A41、口分 中药副作用是指A: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映C:两者均是原则答案:BB:在惯用剂量时浮现与治疗无关不适反映D:两者均不是B:在惯用剂量时浮现与治疗无关不适反映D:两者均不是中药配伍1、口分 相须、相使配伍可产生A:协同作用,增进疗效 B:拮抗作用,减少疗效C:减毒作用 D: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原则答案:A2、口分
18、黄黄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黄补气利水功能,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原则答案:B3、口分 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功能,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原则答案:E4、1 分 两种药物配伍能产生激烈毒性反映或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反 D:相杀 E:相恶原则答案:C5、口分 人参配莱腋子,莱瓶子能消弱人参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杀原则答案:D6、1 分 麻黄与桂枝配伍属于A:相须B:相使C湘畏D湘杀E:相恶原则答案:A7、1 分 生姜与
19、半夏配伍属于A:相须 B:相使C:相畏D湘杀E:相恶原则答案:D8、1 分 全蝎与螟蚣配伍属于A:相须 B:相使C湘畏D:相反E:相恶原则答案:A9、口分 枸杞子与菊花配伍属于A:相须 B:相使C湘畏D:相反E湘恶原则答案:B10、口分 中药配合目是A:增强疗效 B:减轻毒性C:扩大治疗范畴D:适应复杂病情E:变化药物味原则答案:ABCD11,1 分 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应考虑配伍办法是A:相须 B:相使C湘畏D:相杀E:相反原则答案:CD12、1 分 属于相杀配伍关系是A:金钱草与雷公藤 B:绿豆与巴豆 C:生姜与黄苓 D:黄连与木香 E:麝香与杏仁13、口分 临床应用时应充分运用配伍关系是
20、A:相须 B:相使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C14、口分 临床应用时应避免应用配伍关系是A:相须 B:相使 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D15、1 分 表达减效配伍关系是A:相恶B:相使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A16、1 分 表达增效配伍关系是A:相恶 B:相使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B中药用药禁忌1、口分 与乌头相反药物应除外A:玄参 B:白及 C:贝母D:瓜篓E:半夏2、原则答案:A 1 分 属于十八反配伍药对是A:甘草与海藻 B:木香与郁金 C:人参加五灵脂D:三棱与莪术E:川茸与牛膝3、原则答案:A 1 分 属于十九畏配伍药对是A:川乌与草
21、乌 B:桃仁与红花 C:官桂与赤石脂D:乌头与贝母E:甘草与甘遂4、原则答案:C 1 分 妊娠禁用药应除外A:牵牛 B:桃仁 C:巴豆 D:莪术E:水蛭5、原则答案:B 1 分 妊娠慎用药应除外A:牛膝 B:白术 C:大黄 D:红花E:附子6、原则答案:B 1 分 属于十八反是A:陈皮配半夏 B:石膏配牛膝 C:乌头配半夏D:生姜配黄苓E:丁香配郁金7、原则答案:C 1 分 属于十九畏是A:陈皮配半夏 B:石膏配牛膝 C:乌头配半夏D:生姜配黄苓E:丁香配郁金原则答案:E8、1 分 不适当与瓜篓同用药是A:乌头 B:甘草原则答案:A9、口分 不适当与牙硝同用药是A:乌头 B:甘草原则答案:C1
22、0、口分 不适当与砒石同用药物是A:海藻 B:贝母原则答案:D11、口分 不适当与硫黄同用药物是A:海藻 B:贝母原则答案:E12、口分 用药禁忌涉及A:配伍禁忌 B:妊娠禁忌原则答案:ABCE13、口分 与藜芦相反药物有A:人参 B:细辛原则答案:ABCDE14、口分 不适当与白芍同用是A:藜芦 B:五灵脂原则答案:A15、口分 不适当与赤石脂同用是A:藜芦 B:五灵脂原则答案:DC:三棱C:三棱C:玄参 D:水银C:玄参C:饮食禁忌C:玄参 D:沙参C:两者均是C:两者均是16、1 分 与犀角相反药是D:芒硝E:藜芦D:芒硝E:藜芦E:朴硝D:水银E:朴硝D:炮制禁忌E:证候禁忌D:两者均
23、不是E:丹参D:两者均不是17、18、19、1、2、3、4、5、A:川乌原则答案:CB:草乌 1 分 与瓜篓相反药是A:川乌B:草乌原则答案:C 1 分 胸痹患者最应忌食是A: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原则答案:B 1 分 皮肤病患者最应忌食是A: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原则答案:A 1 分 入汤剂需先煎药物是A:薄荷、白豆蔻原则答案:DB:薄黄、1 分 入汤剂需后下药物是A:磁石、牡蛎原则答案:CC:两者均是C:两者均是B:肥肉、脂肪、动物内脏B:肥肉、脂肪、动物内脏中药剂量与用法海金沙 C:人参、阿胶B:薄黄、海金沙 C:薄荷、白豆蔻口分 薄黄、旋覆花等药入煎剂宜A:包煎B:后下C:先煎原则答案:A
24、 1 分 宜饭后服用药是A:峻下逐水药原则答案:BB:对胃肠有刺激性药 1 分 中药老式给药途径是D:两者均不是D:两者均不是C:两者均是C:两者均是D:磁石、牡蛎D:洋化C:驱虫药D:两者均不是D:人参、鹿茸D:两者均不是E:以上均不是E:冲服E:芒硝、阿胶D:安神药 E:截疟药A:舌下给药 B:直肠给药 C:口服和皮肤给药 D:粘膜表面给药 巳吸入给药6、7、8、9,原则答案:C 1 分 钩藤入汤剂宜A:先煎原则答案:BB:后下 1 分 西洋参入汤剂宜A:先煎原则答案:DC咆煎D:另煎E:惮化B:后下C咆煎D:另煎E:洋化 1 分 细小而含粘液质各种子类药入汤剂宜A:先煎B:后下C:包煎D
25、:另煎E:冲服原则答案:C口分 贝壳类药入汤剂宜A冼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冲服10、11、12、13、原则答案:A 1 分 临床上拟定中药用量重要根据是A:服药季节 B:所用药物性质C:患者年龄、体质、病情D:剂型 E:配伍原则答案:ABCDE 1 分 宜冲服药物是A:矿物药B:胶类药C:芳香药D:汁液性药E:贵重药原则答案:DE 1 分 煎药器具最宜选用A:砂锅B:瓦罐C:铁锅D:不锈钢锅E:铝锅原则答案:AB 1 分 车前子入汤剂宜A:先煎B咆煎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原则答案:B14、1 分 砂仁入汤剂宜A:先煎 B:包煎原则答案:D15、1 分 鹿角胶服用应A:一化原则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度 中药学 题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