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pdf(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一 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1第 二 章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的 康 复 治疗.7第 三 章 糖 尿 病 的 康 复.11第四章 冠心病的康复.19第五章高血压患者的康复.37第 六 章 癌 症 患 者 的 康 复.47第 七 章 癌 的 康 复 治 疗.54第 八 章 老 年 病 的 康 复.57第一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病因 不明,但一般认为是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招致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复 变。病变呈多发性,同一患者身上可以有新旧病灶并存,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病灶并 存,甚至在同一关节内也可同时存在病。一
2、、周身及关节症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多迟缓,关节症状出现前,可有乏力、低热、食欲减退、手足发冷等全身前驱症状。虽然少数病人最初症状可为单一的关节痛或关节炎,但 从多数患者为对称性的多关节炎。受累的关节以双方关节(尤其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 关节)、腕、膝、足关节最为多见,其次为肘、踝、肩、髓关节等。关节肿胀,伴有 疼痛、压痛和僵硬。关节肿乃由于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变厚和滑膜积液,以浮沉触 诊法可区分二者的不同程度。关节僵硬以晨间起床后最为明显,活动后减轻,称为 晨僵。晨僵程度及持续时间可作为对病情活动性判断指标之一。关节肿时温度增加,但表皮很少发红。近端指间关节肿使手指呈梭形肿胀。由于疾病本身对肌肉的
3、侵犯 或废用,关节周围肌肉(尤其大小鱼际)呈现萎缩、肌力减弱。慢性晚期患者,由于 关节软骨丧失,韧带、腱鞘和关节被膜的破坏或减弱,肌力的不平衡以及患者关节 活动时用力的不同,出现关节的不同畸形。最常见的是掌指关节的半脱位和手指的 尺侧偏斜。近端指间关节过度伸展,可使手呈所谓之“天鹅颈”畸形。重症病例关节 最终出现纤维性强直,膝、肘、腕多固定在屈位,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活动,甚至 生活不能自理。除四肢关节外,颗下颌关节及颈椎也易累及。二、关节外症状类风湿关节炎是一全身性疾病。除关节炎及一般周身症状外,关节外表现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类风湿结节出现于15%25%的患者,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经常受压
4、处(如肘关节鹰嘴突)。结节可粘附于骨膜、肌腱或腱鞘上。结节直径自数mm至数c m,数量不多,有时只 有 个。结节多出现于类风湿因子效价高的患者,多反映病情有活动性。(-)类风湿血管炎血管炎多发生于病情较重、关节炎表现明显、类风湿因子效价高的患者。由于 严重血管炎,患者血补体可减低,冷球蛋白增加,血管壁可查见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沉枳,血管炎被认为是免疫复合物引起。(三)心虽然本病引起临床的心脏病不多见,但尸检及超声波检查发现心脏异常并不少.例如检示约一半病人,超声检查示1/3病人有心包炎,但临床上明显心包积液或缩 窄性心包炎并不多见。心肌、传导系统、心内膜(主动脉瓣、二尖瓣)也可受损。冠 状动脉炎
5、及栓塞可引起心肌梗塞。(四)肺通常有以下四种病变:胸膜炎及胸腔积液最为常见。胸水葡萄糖含量明显减低,补体减低,可见所谓“类风湿细胞”,实即吞噬风湿因子免疫物及补体的巨噬细胞(滑 液中亦有之),不应误认为瘤细胞。胸水中可查见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渐进坏死 性结节(necrobiotic nodule)多发于类风湿因子效价高,同时有皮下结节的患者。结IJ 多位于肺的外周,故常无症状。结节大小不一,呈多发性,但也可为单一的,结节 很大或形成空洞,或腐蚀到气管、胸腔时,可引起咳嗽、咯血或胸腔积液。类风湿 尘肺(Caplan综合症)最初于患本病的煤矿工人中发现,但从事石棉、矽尘、陶凌、也焊等业的工人中也
6、可发生。肺中有多发性结节,大小不一,可融合、空洞形成或 钙化.结节可在关节炎之前,同时或其后出现。8(1%患者血中有高效价类风湿因子。结节的病理类似风湿肉芽肿。粉尘可能有佐剂作用,刺激抗体(类风湿因子)产生,同时又可能是一局部的刺激与损伤,有利于类风湿肉芽肿的形成。慢性纤维性肺泡 炎多发生于晚期病例,预后不良。轻病例症状及X线表现不明显瞄能测定帮助诊断。(五)肾本病很少引起肾损伤。有肾损伤者应首先排除淀粉样变及治疗后药物(金、青 霉胺等)引起的可能。有严重血管炎者肾也可累及。二、评价1X光片 功能活动I期(早期)无骨破坏,有少量骨萎缩 与健康人无区别,关节活动完全正常I I期(中期)有骨萎缩和
7、轻度软骨破坏关节活动受限少,附近肌肉萎缩无关节变形可有关节外病变出现(结节、滑膜炎等)可做一般活动in期(晚 期)x光片可见骨萎缩,有软骨和患者的一般作业能力和生活能骨的破坏关节变形,但无纤维性或骨性 强直力都非常困难大范围的肌萎缩有关节外的病发IV期(末期)纤维或骨性强直 生活几乎完全不能自望或卧床,须利用步行走。2.临床评价指标(1)晨僵持续(2)6(3)3(4)发 热1周以上,体温高于37.5(5)握力,男25Kpa,女【9Kpa(6)血沉 27mm/h。(7)类风湿因子测定1:4 0以上(免疫乳胶法)以上指标中,前5项中有3项及后2项 中13(1)3个月以内没有用激素,血沉 30mm/
8、h,C反应蛋白(一),粘蛋白值正常;最适宜康复诊疗.(2)100mm/h血沉60mm/h。C反应蛋白(+),在一定注意下可进行康复,(3)血沉100mm/h。C反应蛋白(+),粘蛋白值增高,此时治疗重点放在一三、治疗原则、目标及不同时期的治疗重点(1)(4)2(1)(4)3(1)急性期:此期康复治疗的重点是关节休息,尽可能使关节处于接近功能位(2)亚急性期:此期以维持关节活动度,进行适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不加 重:疼痛为度。(3)慢性期:此期以预防和矫正畸形为主,可以通过体力训练,增加关节活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非特异的对症治疗药,包括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非将体类抗炎
9、药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丙酸衍生物(如布洛 芬、蔡普生)及炎痛喜康等。第二类药为改变病情或慢作用药,包括金制剂、青霉胺、雷公藤、免疫抑制剂、左旋咪哩、氮噬等。药物治疗应及早,应在患者未发生骨破1、安静制动:分为全身和局部安静,急性期尤其需要。但所谓的安静必须要 保证适当的运动,即“安静和运动的动态平衡”。在急性期或IIIIV期需要全身安静。卧硬板床,在卧床中要尽量保护各关节处于接近功能位的舒适位置,防止股、膝关 节屈曲。卧床时,也需进行最小限度的运动。I HI期保持局部安静,可用护膝、2,温热疗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晨起肢体僵硬也有效。可分为全身应用和局部应用。全身温热疗法,传
10、入的热度较大,对全身的影响也较 大。对于衰弱、体温38八 疾病急性期、出血倾向明显、贫血严重、非代偿性心脏 病等病患慎用。主要方法有温泉浴、热水温浴、哈巴德水槽浴、全身热泥浴、全身3、冷疗:在急性炎症很明显、关节的疼痛明显时可用,有冷泉、冷水浴、冰、4、适当的运动训练:在有轻微疼痛和关节发硬时,可做轻微的主动运动进行 关节活动训练。开始时会有轻微疼痛,但坚持活动会改善血流而消除局部淤血,多 数能收到良好的止痛效果。运动量因人而异。如果训练后疼痛和疲劳持续1-2小时,意味着运动量过大,应慎重。5、避免负荷:尽量避免疼痛部位负重。如足底前方疼痛可用趾骨支持皮垫等。6、按摩:先用温热的方法使局部发暖
11、,采用轻手法在关节周围进行按摩,避六、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改善1、关节的活动,若仅靠肢体维护良好位置及安静制动,爱累关节亦可能发生2、肌力的训练:R A患者可因疼痛而不坚持活动,继而导致废用性肌萎缩和3、支具、夹板等的应用:如膝关节屈曲,可先用牵引或沙袋压迫,以后用夹 板固定。髅关节位置不良者可用牵引矫正:腕和手指畸形可用支持带、夹板 分指4对R A患者,自我的残存功能评价较低,因此,心里治疗应放在首位。其次 因病变在四肢,日常生活能力、受损,需要使用支具或自助器以使病者独立完成日 常生活所需的动作。八、外科手术治疗12、软组织松懈术:使用于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多关节受累患者和有挛缩畸形倾3、截骨术:
12、用来矫正颈椎及胸腰椎、脊柱屈曲畸形,对四肢非功能位强直亦4、关节置换术:用于上、下肢九、治疗举例如双肘、双腕、双侧掌指及指间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功能障碍。(1)治疗目的预防畸形,减轻丧失的功能,维持最大能力。(2)检查结果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1 0-3 0;腕关节伸0-4 0,屈0-7 0;掌指 关 节1 0-8 0;近端指间关节1 0-1 1 0。肌力检查:屈肘:4级;伸肘:3+级;腕伸:3+级;腕 屈4级;握力:4级;指伸肌:3+级;拇指;5级。结论:肌力减退,部分关节活动受限,潜在性畸形,部分生活自理困难,耐力减弱。(3)治疗方案急性期对肌无力者:通过适宜的肘、腕练习,以维持肌力。方法:
13、对肱二 头肌、肱三头肌、棱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和槎侧腕伸肌、尺侧腕伸肌进行等长收 缩练习,不抗阻3次/d,每个动作重复3-1 0次,逐步增加练习。对关节活动受限 者:通过适当的功能锻炼,以维持受累关节的功能。方法:对肘、掌指关节和近侧 指间关节作主动和被动肋力活动,包括屈伸、梯侧屈、尺侧屈。主动活动可在温水(漩 涡浴)中同时进行。若进入亚急性期,可逐步增加主动活动和轻柔的主动和被动牵引 练习。对潜在畸形者:可应用固定夹板以防止关节进一步损伤和畸形出现。方法:晚上和白天不活动时可用夹板固定;在活动和自理生活时去除夹板,并逐步减少固 定时间。对生活自理能力减退者:在急性发作用间隙期,尽可能生活自理
14、。方法:自我进食,使用长软把柄的器具,口腔卫生可用电动牙刷或特别加宽、加大把柄的亚急性或稳定期肌无力者:应通过运动和生活活动,要求提高受累部位肌 力半级以上。方法:对肘和腕屈、伸肌和滨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伸肌作抗阻等长 练习,每一动作重复3-1 0次,5次/d。可用人工阻力,可增加练习 作业治疗:如 熨衣服、擦灰、洗碟子,逐步增加活动量。对活动受限者:要求通过合适活动,维持或改善活动功能。方法:对肘、腕、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进行主动活动,对肘 关节的屈伸、掌指关节的屈伸和近侧指间关节伸展进行被动牵伸。对潜在畸形者:给予保护关节的指导,以防止或延缓畸形的发生。第二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慢性阻
15、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个综合症,对其概念,国内外存在着不同认识,诊断本病的范围也不一致,一般认为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小气道的疾 患及不可逆的气道阻塞概称为慢阻肺。(COPD)继发的慢性呼吸衰竭近年来日渐增 多。由于呼吸功能障碍逐渐加重,可发展为呼吸残疾,并且常因急性并发症如继发 感染、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等加重病情而反复住院,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负担。因此目前,OOPD的康复治疗已越来越受重视。通过合理的康复治疗:提高了病患美国胸科学会曾为进行性COPD病人提出的康复定义为:肺康复是一种医疗 实施的技艺,通过正确的诊断、治疗、感情上的支持和医学知识教育,个别地进行 多项训I练,使
16、患者从肺部疾病的病理生理与精神状态方面得到稳定或逆转,试图在 病人原有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此定义已普遍得到承认。为了达到上述目 的,其具体康复目标为:(1)(2)清除支气管腔内分泌物,减少引起支气管炎症或刺激的因素,保持呼吸道(3)(4)提高心功能和全身体力,尽可能气短、气促症状,减轻精神症状如压抑、紧张等,提高运动耐力、日常生活自理能 力和恢复工作的可能性,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从而自觉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控制症 状能力。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因呼吸功能恶化所导致的死亡率。以上 效果虽以阻塞性肺疾病康复为主,但同样亦可见于其它肺疾病的康复中。二、康复评定主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包括肺容
17、量测定、残气容积、通气功能检查、换气功表:肺功能障碍的分级肺功能障碍程度MMV+点预计值临床表现分级基本正常80%无稍减退60-79%活动耐力差,无紫维轻度明显减退40-59%快步、上下楼、中度劳动后气短,可有轻度紫络严重减退30-39%平地步行,轻劳动后气短,中度紫绡中等极度减退或衰竭30%休息时气短,不能平卧,明显紫州重度注:MMV+一1、肺活量(VC)尽力吸气缓慢而完全呼出的最大空气量,肺活量常随限制性及2、最大用力肺活量(FVC);是利用最大强力快速呼气的一种试验,其结果并不3、FEV1:用力呼吸后第一秒内的用力呼气量,正常时大于最大肺活量的75%.1、阻止或延缓肺部病变的进展,有效地
18、充分利用残存的功能,2、提高体力活动能力,改变心理状态。四、治疗措施】、心理治疗COPD患者的心理特征是抑郁、绝望、无价值感、疑病,因此,医务人员应热 情、耐心,以充满自信的服务态度及友好爽朗的性格对待医疗病患,在治疗中,对 病人取得的任何成功都应给予赞扬,并随时鼓励病人,增强其信心。对病人及家属,应让他们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康复计划及具体技术,生活指导(如戒烟、节省能量、适应环境)2(1)抗生素的应用:对于急性感染期的病人,需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的选 用,应遵循及早、足量规则用药的原则。感染彻底控制后,及时停药,以免因长期(2)支气管扩张剂:大多数COPD患者合并气管痉挛,可使用氨茶碱、
19、舒喘灵 等药物以缓解症状。(3)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皮质激素,(4)祛痰、镇咳药物:大部分COPD患者有气道分泌物滞留不易清除,使用祛3、呼吸训练慢肺疾病患者,由于勇气障碍,加上横膈活动受限,常形成不正确的呼吸方 式,多为胸式呼吸,呼吸快而用力。但这样并不能纠正低氧状态,因此,有必要对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也可叫做摘膈膜呼吸。此种呼吸方式有 意识地利用腹肌延长呼吸时间,即呼气时收缩腹肌,使腹壁下陷,抬高横膈:吸气 时最大限度地隆起腹壁使横膈F沉,扩大胸腔,即“吸鼓呼瘪二这样可以增加呼吸 深度,减慢速度,改善肺泡通气,降低氧耗量。
20、开始练习时,从仰卧位开始,熟练 后按坐位、立位、行走中的顺序进行。简要介绍仰卧大硬板床上平2,头呈水平位,或彩头启略低的(约1 5 度)头低位,避免左心左手放在胸部,右手放在上部,闭嘴后用力鼓起腹部用鼻吸气:嘴略张开呼气,呼气末1/3时右手向上后方用力,使腹部缩回。(2)鼓肋式呼吸(pursedlips breathing):慢阻肺疾病时由于肺和支气管失去弹性,减少了从肺部挤出空气所需要的胸腔正压,普通呼吸中呼气时支气管壁塌陷闭塞,气量减少。此时将嘴形缩小,双唇仅开一条名建,使之产生2-5cmH2Q的阻力,缓慢 呼气同时发轻微的呼气声。这样由于口腔内压和支气管内压升高,呼气时支气管仍其它的呼吸
21、方式还有胸式呼吸,2 段呼吸和44、体位引流痰量较多的患者,有时还要进行体位引流(poslursl drainage)呼吸道疾病时,呼吸道内粘液分泌量明显增长。由于策略的影响,使分泌物多积聚于下垂部位,因此,改变患者的体位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又有利于改善肺通气和血流的比例。(1)体位引流常规;明确病变部位后,选用相应的引流体位;凡分泌物少者,每天上、卜午各引流I 次,痰量多者,宜每天引流34 次,多在饭前进行;每一 次一个部位,引 流 5-I0m in,若有数个部位,则总的时间不应超过30-45m in,以免 引起疲劳;体力差者可采用改良法,即仅采取上体完全倾出床边的倒置体位:引流中可作胸壁
22、按摩,有助于排痰。其手法为治疗者的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依 靠腕的力量在引流部位的胸壁上双手轮流叩击拍打30-45下,叩打力量视患者耐受 程度而定。(2)体位引流适应症:由于身体虚弱(特别是老年患者)、高度疲乏、麻痹或有 术后并发症而不能咳出肺内分泌物者;慢性气道阻塞,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 以及在急性肺脓肿时;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如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等。(3)体位引流禁忌证:内科或外科急症;疼痛显著或明显不合作者;明显呼吸 困难及患有严重心脏病。年老体弱者慎用。%(4)拍打与颤动禁忌证:近期急性心 肌梗死;近期脊柱损伤或脊柱不稳;近期的骨骨折;近期略血,除非出血原 因是支气管扩张造成
23、急性感染;严重骨质疏松。%(5)(a)头低45(b)头低45度左右侧2(c)头低45度仰卧位,引流左右下叶前(d)头低30(e)5、氧疗慢阻肺疾患中持续低流量吸氧适用于白天血氧含量正常,夜间睡眠呼吸异常,产生严重的低氧 血症(PaO27,8-8.7KPa,运动时不6.7-7.3KPa。氧流量休息时 3L/mm,运 动 时(5K/m in,可持续24小时或以夜间为主,每 天 15小时以上。通过6、运动训练慢阻肺病患常因呼吸困难限制了身体的活动,如果进行有效的运动训练,就 可以在耗氧量的情况下,进行更多的活动。运动训练的相对禁忌症包括休息时心率110次/分,有右心衰竭体征,室性早搏,高碳酸血症,F
24、FV 1 0.5升/秒。运动训练 并不能提高肺功能指标值,但可使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并且明显改善运动耐受量和五、预防及预后控制COPD1、要减轻大气污染,工厂防尘雾吸入。2、避免感冒。COPD患者易患感冒,继发细菌感染后常使支气管炎症状加重,为预防感冒,建议采用以下方法:(1)(2)(3)冷水洗脸,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提高抗感冒能力。3、强调戒烟:研究表明,吸烟是引起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因为烟雾使粘胶 上皮纤毛发生粘连,倒伏,脱失,使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分泌物增多,并可使呼 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对已患COPD患者,可加重病情,因此,必须戒烟。4在 COPD患者,右心衰,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产
25、生的氧血症均可影响预后。第三章糖尿病的康复一、概述1、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dinbetes mellilus)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一代谢 疾病,而以高血糖为其共同主要标志。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全世界至少三千万人患病一。我国在1978-1981年抽样调 查 30万人,患病率为6.095%。随着我国现代化和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老化的趋势,用康复手段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类:U)如有糖尿病症状,任何时候血糖二11.Im mol/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类风湿性关节炎 康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