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pdf
《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 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2尝试用各种菜名创编说白部分,并能有节奏的说唱;3乐意表演歌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图谱;领结、围脖、娃娃(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各种蔬菜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随音乐做蔬菜造型过场。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一起去买菜,烧饭给他们吃吧!去买什么菜呢?让我们想一想,做一做吧!(第一遍:大白菜、西红柿、大冬瓜、大南瓜;小花菜、紫茄子、
2、小豌豆、胡萝卜)第二遍:还能买什么菜呢?我们再来一次!二、以买菜的情境为线索进行发声和节奏练习。1。师:蔬菜买来了,休息一下吧!你买了什么菜呀?(幼儿说各种菜,教师出示菜的图片)我们把买的菜唱出来,会更加好听!师唱:你买了什么菜?幼唱:我买了_。集体把各种菜唱一唱。2。以洗菜、切菜、炒菜 的情境进行说白部分的节奏练习。师:孩子们,菜买好了,我们要干什么呢?(幼儿说洗菜)。洗好了呢?还有呢?(集体回答)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手洗菜喽!第一遍带领幼儿一起做;第二遍:你们有节奏的一下一下洗就更加好了(教师退出)第三遍:你们做的才可真香,我们再来有节奏的玩一次!三、欣赏歌曲,熟悉歌词。师:老师把我们烧
3、菜的事情编成了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做 办家家。我是妈妈,谁来做我的爸爸?1。邀请一位孩子上来,边唱边表演。师:谁还想来做?请请你们帮我个忙,炒小菜的的那几句请你们来帮我唱。2。再次表演唱。师:刚才你在歌里听到了什么?(个别回答,个别几句教师再次范唱)3。根据幼儿所说出示图片,按顺序排列。并逐句朗诵。师:你们真厉害,全部找到了。我要考考你们,能不能看着图片完整的唱?4。幼儿第一遍尝试演唱,指导个别歌词的正确演唱。师:很棒!有一句有点听不清楚,教师手点:小菜我们来喂她。听一听琴声|谁来帮忙?5。个别歌词的纠正演唱,第二遍完整演唱。师:这回要加大难度了,看你行不行!老师要藏起来几张图片,看你们行不行?
4、6。第三遍演唱。师:图片不见了,你们还能唱的这么好,真棒!(奖励唱的好的孩子佩戴饰品,送你爸爸的领结,爸爸的围脖)谁也想要?老师也想来唱了,我来唱炒菜部分,你们唱歌词。7。第四遍演唱。把围脖都奖励给你们!四、幼儿创编歌词。师:你们家烧得是什么菜呀?怎样把这个菜说到歌曲里去。幼儿个别创编。除了这里有的,你家还可以烧什么菜?创编6、7 组。五、幼儿角色扮演师:爸爸妈妈都在了,娃娃还在睡大觉呢,我们快叫醒他们吧!请爸爸找到一个妈妈,妈妈来抱一个娃娃。我们一起来唱给娃娃听吧。1。幼儿演唱,并表演。师:把我们创编的各种菜也唱到歌曲里去,老师把菜放在凳子上,你们家自己选择。2幼儿自由的选择炒的菜,根据幼儿
5、情况演唱。师:娃娃吃饱了,我们带着他们去太阳下散步吧。3.结束。活动反思歌曲办家家本身就是根据“办家家”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_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其中旁白部分节奏性特别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本活动通过游戏贯穿整个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在学会边唱边表演的同时,注重了声情并茂的交流,对他们音乐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合作游戏得到一种锻炼。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 2 2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学习歌曲办家家,感受歌曲中说唱的情趣。2、能大胆地用声音、表情、
6、动作来表现歌曲,并根据角色准确地唱出歌曲中接唱和齐唱的部分。3、与同伴合作表演时,眼睛看着对方交流情感,协调表演。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布置娃娃家情境:娃娃家的门、娃娃家桌子椅子、煤气灶、锅子、铲子。2、视频:两个哥哥姐姐边唱边表演办家家。3、娃娃八个,煤气灶、锅子、铲子八副。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设置情境,理解歌曲内容。(1)教师: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娃娃家,想进去看看吗?咦,这里有个小娃娃,她怎么哭了?原来,小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我们来炒小菜给她吃,好吗?先看 朱 老师怎么炒的?教师示
7、范炒小菜: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并喂给娃娃吃:娃娃,我给你炒了鸡蛋,快吃吧!(2)“小朋友,娃娃还没饱,你们愿意给娃娃炒小菜吗?”教师抱娃娃走下去,一个个与幼儿互动。(3)小娃娃吃饱了,心里可高兴了,她想跟大家玩办家家的游戏,咦,什么是办家家呀?我们平时玩的娃娃家家里有谁?谁来做爸爸?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爸爸,好吗?谁来做爸爸?男孩回答:我来做爸爸。你会把爸爸神气的样子做出来吗?谁来做妈妈?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妈妈,好吗?谁来做妈妈?女孩回答:我来做妈妈。请你做一做妈妈漂亮的样子。教师扮爸爸,幼儿扮妈妈,面对面,眼睛看着对方,合作表演一次。再请两对幼儿和全体幼儿表演一次。至“炒好
8、小菜开饭了!”(4)出示图片:看,小菜炒好了,闻一闻,味道怎么样?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老师会把这些好吃的小菜唱出来呢,想不想听?你们也来唱唱看。2、学习歌曲办家家。(1)教师:办家家的游戏好玩吗?电视里面也有两位小朋友在玩办家家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看完教师提问: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可清唱小朋友说到的内容。(2)哥哥姐姐玩办家家的游戏可真有趣,想不想再看一遍?如果你觉得有点会了,你可以轻轻地跟着她们唱。(3)电视里的哥哥姐姐唱得真好听,我们小朋友一定也可以唱得很好听,是吗?一起来试一试。(钢琴伴奏)(4)客人老师说: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小菜炒得好吃,歌也唱得很好听,你们
9、愿意转过去唱给客人老师听吗?(钢琴伴奏)3、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1)刚才我们发现电视里的哥哥姐姐一直是一起唱的吗?他们有一个地方是分开来唱的,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我们也来唱一唱,男孩做爸爸,起立。女孩做妈妈,坐着唱。交换再来一次。(放录音)(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电视里的哥哥姐姐那样边唱歌边玩办家家?请妈妈先抱娃娃,爸爸来炒菜给娃娃吃,好吗?跟着琴声表演一次。这一次让爸爸抱娃娃,妈妈来炒菜给娃娃吃,好吗?交换表演一次。4、结束。教室里还有很多小娃娃,她们的肚子也饿了,我们去炒小菜给她们吃,好吗?活动反思:活动反思:中班年龄的幼儿,已经开始尝试合作游戏。虽然他们已经过了小班角色游戏的高
10、峰期,但对于角色游戏的兴趣,却在中班有新的体现。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扮演爸爸妈妈、玩煮饭烧菜的游戏,所以在我选择研究活动时,就选择了这个大家比较熟知的活动办家家。歌曲办家家本身就是根据“办家家”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_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其中旁白部分节奏性特别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本活动通过游戏贯穿整个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在学会边唱边表演的同时,注重了声情并茂的交流,对他们音乐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合作游戏得到一种锻炼。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 3 3
11、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孩子非常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喜欢模拟爸爸、妈妈炒菜、做饭等动作,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我将歌曲融于幼儿喜欢的娃娃家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歌曲,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尝试替换歌词,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喜欢和老师一起模仿炒菜、喂娃娃的动作并演唱歌曲。2、进一步感受爸爸妈妈等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并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创编歌词。活动准备:爸爸眼镜一副、音乐磁带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设置情境,理解歌曲内容。(1)老师这儿有一个很大的娃娃家,想进去看看吗?咦,这里有个小娃娃,她怎么哭了?原来,小娃娃的
12、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我们来炒小菜给她吃,好吗?先看老师怎么炒的?教师示范炒小菜: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并喂给娃娃吃:娃娃,我给你炒了鸡蛋,快吃吧!(2)“小朋友,娃娃还没饱,你们愿意给娃娃炒小菜吗?”教师抱娃娃走下去,一个个与幼儿互动。(3)小娃娃吃饱了,心里可高兴了,她想跟大家玩办家家的游戏,咦,什么是办家家呀?我们平时玩的娃娃家家里有谁?谁来做爸爸?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爸爸,好吗?谁来做爸爸?男孩回答:我来做爸爸。你会把爸爸神气的样子做出来吗?谁来做妈妈?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妈妈,好吗?谁来做妈妈?女孩回答:我来做妈妈。请你做一做妈妈漂亮的样子。教师扮爸爸,幼儿扮妈妈,面对面
13、,眼睛看着对方,合作表演一次。再请两对幼儿和全体幼儿表演一次。至“炒好小菜开饭了!”(4)看,小菜炒好了,闻一闻,味道怎么样?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老师会把这些好吃的小菜唱出来呢,想不想听?你们也来唱唱看。2、学习歌曲办家家。(1)教师:办家家的游戏好玩吗?电视里面也有小朋友在玩办家家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完教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教师可清唱小朋友说到的内容。(2)哥哥姐姐玩办家家的游戏可真有趣,想不想再听一遍?如果你觉得有点会了,可以轻轻地跟着她们唱。(3)电视里的小朋友唱得真好听,我们小朋友一定也可以唱得很好听,是吗?一起来试一试。(钢琴伴奏)(4)客人老师说:小朋友真能干,不但
14、小菜炒得好吃,歌也唱得很好听,你们愿意转过去唱给客人老师听吗?(钢琴伴奏)3、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4、欣赏幼儿的表演,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5、让幼儿学习表演炒菜的动作指导语:“你看到爸爸妈妈是怎样炒菜的?你能学一学吗?”6、集体表演分角色两两结伴进行表演。提出表演要求:表演时眼睛要看着和你一起表演的小朋友,像玩娃娃家游戏时一样。你也可以请客人老师参加你的表演。7、结束语:小朋友的表演真棒老师为你们高兴,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欢快的音乐跳起舞吧!活动反思:1、在活动过程中,我大胆创新,改变以前的教学思路,将学习的主动权大胆地放手给孩子。如对歌词的导入,教师不是死板地教幼儿死记硬背歌词,而是将歌
15、词巧妙地蕴含在角色游戏、谈话中,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便于幼儿理解记忆。2、教师不是以教唱为目的,而是根据目标设计了第四环节,引导幼儿仿编歌词,创编动作,然后进行歌表演,放手让幼儿大胆尝试、自由表现,体现了“幼儿是学习主体”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3、教师与幼儿的“双主”关系也体现得恰到好处。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愉快的情绪,并对歌唱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正是我们在音乐活动中所追求的。4、由于班级过大,幼儿太多,在活动中对幼儿的组织欠佳,少数幼儿自由散漫,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中班音乐办家家教案 4 4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借助情境以及教师的动作
16、预领学习接唱与齐唱。2、在与教师“说”、“唱”的过程中,反复倾听学唱歌曲。3、在分角色演唱过程中,注意眼睛的对视,体验与教师、同伴的情感交流所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玩“娃娃家”角色游戏的经验。2、句式图谱办家家。3、胸饰“爸爸、妈妈”4 份。4、娃娃一个。5、厨具 4 套。6、配班教师弹琴。活动过程:(一)幼儿回忆“办家家“的游戏情节,根据教师提问提升歌词和动作,并随幼儿的回答出示出示句式图谱“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1、教师:你们玩过“娃娃家”游戏吗?他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办家家”。2、教师:你们都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呢?说一说随幼儿的回
17、答出示相应的图片。3、教师出示炒菜图片,有意识地反馈提升幼儿的动作,以丰富幼儿用动作再现“办家家”游戏的感性经验。教师: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你们会炒小菜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教师:我们一起来炒菜吧。“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二)出示句式图谱,配班老师弹主旋律,幼儿学习歌词。1、出示句式图谱,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教师:你们知道这个圆圈表示什么意思吗?有圆圈就要唱“呀”。教师:“谁来做爸爸呀?谁来做妈妈?”教师:原来男孩子做爸爸,女孩子做妈妈。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想一想,可以怎么唱这首歌?哪一句爸爸唱?哪一句“妈妈”唱?2、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二句歌词。教师:你们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办家家 中班 音乐 家家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