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人教版课件.pdf
《月亮上的足迹人教版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亮上的足迹人教版课件.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月亮上的足迹p p t人教版课件篇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 月亮上的足迹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上册第19课海盐县武原中学朱益群20XX年1月1 2日一、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二、教学重点1、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三、教学难点学会理清说明思路。四、教学设想本课是一篇比较简单的自读课文。全文除了登月知识比较专业化以外,其它诸如文章的结构、语言、说明方法等,都与一般的说明文没有多大差别,不存在特别的阅读障碍。因此,教师不必
2、在科学知识上花太多时间,而可以集中精力,聚焦于说明文知识、能力的训练上。同时,本文是一篇选读课文,且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其用意就在于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流程(-)新课导入我国古代曾有“嫦娥奔月”的故事。月亮的美丽和神秘,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向往。大家都在想:什么时候能够登上月球呢?如今,这一幻想已经变成了现实。1 9 6 9 年 7 月 2 1 日,人类终于首次登上月球。今天,先让我们欣赏美国“阿波罗”1 1 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系列照片,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公享那成功的喜悦。(播放P P T 3-1 4)(
3、二)词语教学正音:狭 窄(x i d z h d i)溅(j i an)落 海 域(yt i)释词:神往:心里向往。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播放 P P T 1 5)(三)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理清这一时间段的登月的主要情况。(学生筛选、整理信息)1 9 6 9 年 7月 1 6 日,火箭发射;1 9 日晚上8点 3 3 分,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1 9 日晚上9点 3 2 分,接近月亮;2 0日上午7点3 2分,换乘登月舱,不久,登月舱开始降落;2 1日凌晨5点1 7分4 0秒,登月舱登月成功;2 1日1 1点5 6分2 0秒,
4、宇航员踏上月球;2 2日0点1 5分,登月舱离开月球;2 2日上午6点3 5分,与“阿波罗1 1号”飞船对接成功;2 5日1点3 5分8秒,返回地球大气层,准确溅落在预定海域。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课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一一飞船升空一一登月成功一一登月归来顺序:时间顺序。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课文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整个过程。(播放P P T 1 6-1 7)(四)合作探究1、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你怎样理解阿姆斯特朗的话?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飞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
5、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2、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A、”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中 的“极为”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删去,强调了地勤人员对火箭的检查非常仔细,表明了探索太空的严肃性和科学性。B、“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而运用数字,既显得准确,又能帮助读者增加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师指导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深人体会)(播放 P P T 1 8-1 9)(五)拓展延伸1、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
6、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只要想像合理,允许有不同幻想)2、你了解月球的哪些知识?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引导学生扩大课外知识)(播放 P P T 2 0)(六)课堂小结“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这次登月已经了过去三十多年,随着我国“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必将为期不远。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七)布置作业1、完 成 语文作业本;2、试将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3、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
7、,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 目 为 我驾飞船登月。(播放 P P T 2 1)八、教学反思 月亮上的足迹是 七 年 级(上)第四单元的一篇选读课,一课时。这节课,以三维目标为依据,将学习目标确定如下: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起初打算采用提问式,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学到一点与人类宇航事业有关的知识。然而,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重点叙述登月过程;加上学生大多对宇航颇怀好奇,有很强的阅读兴趣,只要稍加点拨,他们便会很快掌握。因而,本课时的教学方法重新定位,采用探究、合作的
8、方式展开教学,以信息筛选、词语品读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拓展,激发科学兴趣,感受科学魅力。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基础,又突出能力。从激发兴趣导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文中表明时间的关键词语,有条理地进行信息筛选、整合,从内容理解到词语品析,再到拓展升华,一路下来,顺风顺水。可以这样说,对时间词的把握,是有效展开教学过程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迅速理清了叙事文脉。而从兴趣出发,以问题为本位,着眼于学生的认知体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带着问题阅读,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O应该说,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非常浓厚持久o随着问题呈现、问题解决的逐步深入,学生
9、思考程度逐渐加深,思维品质不断提升。他们的思考,不只是量的简单增加,而且质的有效提升。这样,兴趣转化成探究动力,学习的效果就自然令人可喜了。同时,本节课始终把握语文的学科性质,并没有在相关的科学术语、科学原理上作过多过详的解说,有效防止了将语文课上成宇航知识的科普课。面对学生纷飞的思绪,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由学生牵着鼻子走。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事事处处由着学生。比如“拓展延伸”环节中,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像,提出了很多与宇航有关的问题,还特别提到了中国的“神州计戈 、嫦娥计划”,气氛非常热烈。但是,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上来,要求学生对其他学生的陈述,从
10、内容的条理性、表达的流畅性方面进行评价,锻炼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当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月亮上的足迹这一课中,这一目标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兴趣、科学的精神,那么,这样的课无疑是令人遗憾有。学生也许始终不能成为宇航员,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一旦形成,就会驱使他们主动探寻、善于研究,这对他们今后的自身发展、为社会服务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积极倡导的。九、引用资源十、材料索引篇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案例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案例板桥中学赵华飞【设计思想】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清晰,学生完全可以
11、看得出事件发展的各阶段,因此不必象传统的教学那样花费精力去分段。教学本文,应让学生熟悉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应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这堂课,我充分利用网上的图文资料和声像资料持续调动学生兴趣,增强课堂学习效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以时间为序说明事情经过的写作方法。情感价值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教学重点】了解以时间为序说明事情经过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教学准备】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
12、取兴趣小组合作的方式从互联网上报纸科技作品上搜索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利用现代化手法查阅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营造气氛古往今来,一轮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曾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 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人们幻想着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在1969年7月2 1日这天,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终于踏上了月球。现在,让我们跟随航天英雄一起,去共同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板书课题、作者)二、课前热身,扫除障碍。1.出示教学目标(出示课件)2.初读课文,扫除障碍阅读方法: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要
13、求: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出示课件)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畅(c h d ng)谈:尽情地谈。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标志的大事。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可望而不可即(j i):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三、合作探究,整体把握1.巧读课文把握脉络。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取名例如:月球探索组、太空遨游组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方法:速读卡片法寻读法阅读要求:按速读卡片法将课文中的重要登月过程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制成表格形式的卡片;按寻读法解决一下问题:、宇航员登上月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月亮 足迹 人教版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