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2.pdf(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 学(苏 教 版)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 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具准备10根小棒,8个圆片,11个三角形,例题课件。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1.出 示10 2。(1)请学生们口算,板 书“=5”。提问: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儿份?(2)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并完整地说一说10除以2等 于5的含义。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1)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学生各自动手操作,指名说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
2、,结果 濠(2)出示表格将表格填完整。(3)提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这10根都分完了吗?(没有)剩 下 的 1 根,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剩 下 的1 根不够分)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个人分得2 根或者每个人分得3 根,分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分的人数不同,如果每个人分得2 根正好分完,如果每个人分得3 根,还 剩 1 根没分掉)(4)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 枝,5 枝、6 枝,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两人一小组动手分一分,再将表格填写完整。学生们分组活动。3.(1)汇报操作的情况,把相应的课件演示,同时将表格依次填写完整。(2)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
3、后得到的结果的不同,可以分成儿种情况?哪儿种?(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正好分完了,另一种情况是分了之后还有剩余)提问:这些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工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4.(1)提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以及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学生列式,独立完成。)(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如:把 10根小棒,每人分3 根,分给了几个人,还剩几根?(学生完整回答。)提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就是求10里有几个3。)算式中的10和3 分别表示什么?提问;最多可以分给儿个人?也
4、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儿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板书:这道算式就读作:10除以3等 于3余1。)(3)请学生齐读算式,井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提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5.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6.(1)通过刚的刚学习,如果每人分4根、6根,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填写情况,并板书。(3)说说各个算式的意思。7.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余数表示什么?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
5、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二、巩固练习,进一步深入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出示第(1)题,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将括号填写完整。指名口述分的过程。提问:为什么剩下的2个圆片不再分5份?填写算式,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的各个数的意思。(2)出示第(2)题,学生先分一分,再将算式补充完整。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算式的含义。提问:为什么会有余数?2.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1)出示花图,请学生说说图意,相应的再出示第(1)、(2)题。请学生根据不同的描述,完成填空.(3)比一比:14+4=3(瓶)2(朵)与 14+3=4(朵)2(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6、和不同的地方?(4 人一小组讨论.)师小结。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余数?四、完 成“想想做做”第 3 题。板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104-2=510+3=31 教学后记第 2 课时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课本第3 4 页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 第1 4 题。教学目的通过动手分一分、摆 一 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教具准备11根(单根)小棒、课 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笔 算6 3。指名笔算,反馈时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2.分一分,说一说。(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7、(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请学生们动手 分 一 分.回 答 以 下 问 题。分成了儿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意思。3.揭示课题。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正好分完,另一种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二、新授1.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地口述一遍。请学生列式,(板书:7+3)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
8、 和 3 表示什么?(2)写出竖式,提问:分成了儿份?也就说明?里面最多有儿个3?商写儿?(扳书)提问:每 3 个一份,分成了 2 份,共分掉了儿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 2 的积6 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 表示什么意思?7 个桃,分掉了 6 个,还剩儿个?那么在竖式中是怎样得到余下的1的?(完成竖式的板书。)提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完成横式的板书)(3)请学生完整地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2.(1)提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意思?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又怎样得到商2?(组织学生讨论,指名发表各自的想法。)(2)小结:因为7 里最多有2 个 3,所以这里商2 比较合适。提问:为什么要用“最多
9、”?(因为余数表示的是剩下的不够再分一份的。)3.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请学生弄清题意。(2)要求: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呢?学生计算。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指出:在计算18+5时,可以想18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3)出示:(18+5的竖式)提问:这位小朋友算的对不对,为什么?(余下的8里面还有1个5)指出;商2,要减去2和5的 积1 0,余下的8里 还 有1个5,所以18不只有2个5,商2就小了。出示:提问:这样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指出:商4,就要减去4个5的积2 0,不够减18里没有4个5,所以商4就大了。小结;商2小了,商4又大了,那么我
10、们怎样能找出合适的商呢?4.观察;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比除数3小。)“试一试”中 的18+5的余数3比除数怎样呢?通过观察,比一比这两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结语)学生齐读。三、巩固练习完 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题。(1)读题,学生按要求动手分9根小棒。提问:分成了几份,还剩几根?9里面最多有几个2,还余几?(2)学生们根据摆的过程,填写竖式。(3)提问;商4是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余数1呢?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试商的过程。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2)反馈时分别说说每题的
11、计算过程。比一比;每一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着说说是怎样得到商品的。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填写。注意单位名称的不同。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怎样很快又准确地找到商呢?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板书设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74-3=21 184-5=3.3 教学后记第三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练习一第1 8题。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7x7 9x6 21+3 3x424:8
12、 12+2 35-7 4x76x9 48+8 184-2 564-7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可以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儿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明确概念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10根小棒。(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儿份?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0+5=2(竖式)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27有余数吗?为什么?(2)10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请学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笔算。(板书)提问:商为什么是27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27(3)比一比,以上两题哪一道是
13、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2、完成练习一第1题。(1)出示后,学生弄清图意。(2)学生独立完成。(3)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三、计算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 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反馈时说说是怎样想到商的。2.完成练习一第3 题。(1)请学生找出错处,并改正过来。(2)反馈时说说错误的原因。(3)提问: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必须得注意些什么?3.完成练习一第4 题。(1)请学生口答商是儿。(2)分组计算检验。4.完成练习一第6 题。(1)学生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2)反馈。(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14、点?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同时还得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五、课堂作业练习一第5题。板书:有余数除法的练习104-5=2 教学后记第四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教学内容课 本6-7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有余数出除法的计算。2.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口算。2x3 7x724:8 12:26x9 484-89x6 21:335:7 4 x7184-2 564-72.口答.15里面最多有()个453里面最多有()个744里面最多有()个 833里面最多有()个 63.请学生说说
15、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怎样想,怎样才很快的算出商来?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继续用这种方法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看谁能算得又快又好。二、计算练习1.分组练习,指名扳演。(1)634-9=674-9=(2)40:8=474-8=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扳演。反馈时,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根据计算结果,以上两组题可以分成几类?(没有余数的除法,一类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每组题中的第(1)题没有余数2、完成练习一地第7 题。(1)明确要求,先口答出商及理由。3.完成练习一第8 题。(1)帮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2)学生独立完成。(3)说说自己的分类方法。(方法多样,不拘一格)小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
16、小。4.完成练习一第9题。(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儿。(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提问;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儿,那么被除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3)提问:如 果 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儿,为什么?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0题。(1)出示第(1)题。学生弄清图意,完整口述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这题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遭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其 余3题,请学生弄清图意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反馈时,说说各自的理由,注意商和余数单位名称的不同。2.完成练习一第11题。(1)了解
17、图意:结合小猴的话观察左图,知道一共有27个小方块,再理解小兔的想法,想一想,如果每8个小方块拼搭成一个立方体,可以搭多少个。(2)学生独立完成。3,完成练习一第12题。(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反馈。四、全课总结今天主要练习了什么?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板书:有余数除法的练习(1)634-9=674-9=(2)40+8=474-8=教学后记实践活动我们去植树教学内容课本第8 9页。教学目的以植树活动作为背景,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
18、考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信息整理用课件演示,创设情境。春天到了,春天是万物新生的季节,也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再过一些日子就到了 3月2 1日的植树节,红星小学的二年级也组织了相应的活动。(出示课本第8页插图。)(1)提问:通过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完成这张统计表吗?(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根据哪些信息得到相应的结果的。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小朋 友 们,刚刚通过开动脑筋,得知了一班、二班、三班的小朋友们各要植树的棵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又是怎样栽的?(课件对话演示。)2.对于每个班的植树中的问题进行解决。3.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
19、一步提出各种问题,并有所选择的进行解决。4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中,还有哪些时候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吗?(小组讨沦、汇报。)板书:实践活动我们去植树1班44人 2班42人 3班45人4捆树苗 7人一组 栽5行每 捆8棵 每 组6棵 每 行6棵共有?棵 共有?棵 共有?棵 教学后记第二单元1.认 数第一课时认识整百数 教学内容课 本1012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 一 6题。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2.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整百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正确的读写。3.使学生会口算整百
20、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具准备计数器、模型图。教学过程一、认数1.在计数器写出下面各数,并说说组成。23 65 962.数百以内数相应出示方块图)(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 到100(2)|-H地数,从10数 到100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呢?(板书)证 实10个十是一百,请每位学生动手数一效,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数数的方法。提问:这么一板,有多少方块?3.教学例题。(1)师生一板一板地数。提问一板表示儿个百?三板是儿个百?也就是儿百?8个百呢?它又表示多少?(2)师生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九百,再摆一百。提问:九百再添一百就是几个百?(板书;10个一百),10十一百是一千。(
21、板书:一千)提问:10个一百合起来就是多少?学生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敷到一千。二、写、读整百数:一千1.计数器拨珠。(1)出示计数器,请学生说说已知的数位排列顺序。介绍:百位、千位依次排列在千位的左边。(2)想一想,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400吗?学生们动手拨一拨,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拨珠的。(3)说明;计数器上表示几百,就在百位上拨几个珠,就表示儿百。(4)练习:拨一拨 200、600、1000o2.写数。(1)怎样来表示我们刚刚拨的数呢?说明:4 个百就是4 百,在拨珠时,只有百位上拨了 4 个珠,在写数时,在百位上写上4,而在十位和个位上一个珠也没有,就写0o学生练习。提问:十位和个位上的。
22、能不能不写?(2)根据计数器上拨珠的情况,请学生写数,指名板演。300 600 700 900(3)在百位上再添上一百,提问;此时是几个百?也就是多少?想一想:一千应该怎样来写呢?教师说明。3,巩固练习。完 成“想想做做”第1一3题。第1题:学生填数。请学生先顺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提问:数轴上的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讨论:200和1000,哪个数更接近7 0 0,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方法多样。第2题:看图先读一读这些数.再说说是从哪儿看到这些数的试着举出类似的例子。第3题:明确图意、题意,让学生来估算。三、整百数加、减整百数1.出示小猴图,请学生说说图意。列出算式。(板书;200十300
23、)(2)想一想,该怎样计算。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从中可以选出一种或几种好的方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练习。(2)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四、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体会图中小朋友的对话。(2)根据已有信息,请学生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3)独立解决,反馈时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五、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动手摆一摆、拨一拨,知道了儿个十是一百?一千里有个百?以及怎样写出这些几百、一千的数,和相应的计算。(出示课题)板书:认识整百数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呢?10个一百 一千 200十300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认识儿百儿十教学内容课本第131
24、5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 9题。教学目的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儿百儿十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读、写。2.使学生学会口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多少,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1),一个一个地数,从63数 到100。(2)一个一个地数,从10数 到100o(3)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 到1000c2.口答。100里面有多少个十?1000里面有多少个一百?3.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整百敷,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二、教学儿百儿十数的认、读、写1.出示例题图。(1)指名学生完整地说
25、说图意。(2)独立思考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再交流。(3)借助计数器,讲解。先在百位上拨4个珠,提问;现在表示多少?再在十位上拨5十珠,提问;现在又增加了 5个儿?合起来是多少?学生齐读。百位上有几个珠,表示几个百;十位上有几个珠,表示几个十,合起来就是儿百儿十。在写数时,要注意百位上有儿颗珠,就在百位上写儿;十位上有几颗珠,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珠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占位。(板书:450)2.练习;根据计数器表示,写出相应的数,并读一读。320 750 480 9903.教学试一试。(1)在计数器上拨出370。请学生说说370的组成。(2)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七十数到四百三十,数到三百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第四 数学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