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综合练习二)语文试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综合练习二)语文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综合练习二)语文试题(含解析).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2022.5 本试卷共11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环低创造力聚合思维发散思维2一岁5-7岁15-18岁3040岁仆龄人的创造行为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简单说来,聚合思维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之后,再
2、寻求一个最佳答案,而发散思维则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不同答案。聚合思维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而发散思维则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总结,天文学家对海王星与冥王星的发现等,都是聚合思维带来创新与发明的佐证。而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遐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究,凯库勒受炉火“金蛇狂舞”的启发提出苯分子结构的设想等,则说明了发散思维在自然科学的创造活动中大有可为。可以说,没有聚合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想象动机。可惜的是,在不少国家的教育制度中,对学生聚合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多于对发散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
3、发展轨迹大体形成上图所示双曲线。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逐斩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学校和家庭过分强调聚合思维对认识事物规律的主导作用,最终造成学生发散思维被干扰抑制。(取材于岳晓东、龚放的相关文章)材料二对于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一些研究者聚焦于思维过程、认知方式和智力水平,而另一些人则着重关注包括情绪、动机、人格、自我效能感等非认知因素的影响机制。一般认为,积极情绪可能增强个体在不同观点间的转化、联系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和认知的灵沽性,有助于创造力提升;消极情绪则不利于创造性表现。此外,研究表明,情绪的激活水平与创造力也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出倒U
4、型特点:从较低到中等水平的情绪激活能逐渐提高认知坚持性,带来越来越好的创造性表现;极端高的激活水平使得思维无序,极端低的情绪状态又无去达到促进创造力思维的基本因限。在情绪激沽状态下,个体可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有助于提高个体在创造力任务中的认知加工水平。有学者认为,积极情绪可提高认知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影响时间较短;消极情绪可提高坚待性,影响时间相对较长。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内部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成为人们从事一项任务的动力源泉时,表现会更具创造性。外部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不一,指向创造本身的外部动机可提高创造力,而指向创造结果或任务完成度的
5、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力。(取材于李晓巍、郝宁等人的相关文章)材料三人本主义创造观认为,创造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充分认识和展开自我的本性时必然会达到的一种境界。但从系统演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谨慎地对待创造力的发展。如果说,当下通过运用实证测评的手段研究人的创造力可能还在人类的控制范围之内,那么,未来人工智能的水平会不会超越人独有的创造力?会不会出现拥有创造力的新物种?会不会通过基因改造设计出在创造力方面更加发达的超级“人类”?这些问题都不得而知。在一些科幻电影中,人们用无限的创造力尝试各种各样的创造,出现了新技术、新工具、新物种,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创造也带来了新威胁和新挑战。
6、现在的整个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经过长期演变和进化形成的,是不同物种和环境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博弈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新物种的出现必然会打破这种平衡。正因如此,创造力应该是有规范和限制的,不能随意发挥和利用。创造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应贯穿伦理的考虑,既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越理性的秷桔,确保人类所创造的未来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以创新思维为基础。B.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可以引发创造活动。C图中的双曲线说明随着人的年龄增大,创造力会明显下降。D学校教育不应该强调聚合思维对认识事物规律的主导作用。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创造力”的理解与推断,不
7、正确的一项是()(取材于郭佳楠的相关文章)A.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既包括认知因素,也包括非认知因素。B积极情绪可能增强思维的发散性,从而提高个体创造力。C.在极低情绪激活水平之下,积极情绪也不易产生创造力。D对完成任务速度快的个体来说,外部奖励会激发创造力。3.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本主义创造观认为,人的创造力必然达到充分发挥。B.从系统演化的视角来看,创造力的作用是发展变化的。C.用实证测评手段研究人的创造力,可能暂时是安全的。D超级“人类”可能会打破物种与自然界现有平衡状态。4.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聚合思维对深入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8、。B.灵活而开放的认知态度是创造力人才应具备的。C.吸引人又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常常会激发创造力。D基于人类伦理的创造力需要打破一切既有平衡。5.下面是课文离骚的两项学习任务,诸任选一项,联系材料内容,说明它是否有助千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学习任务设计任务一:诗文结合学过的屈原列传思考:离骚中作者不断反省自己,你认为他“迷途“知联读返了吗?为什么?任务二:情境假如你是“感悟经典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推厂活动的骨干成员,请为离写作骚写一篇推荐词。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答外舅兵部杜侍郎“书晁补之补之再拜:昨自苏公以尚书召,适与左右兵部同事,意两公平日未尝相与处,往
9、未必合,故尝为苏公极言左右居家行己、花官及物之意。苏公固不以补之言为过。及辱赐书,道联职甚亲,远闻欣喜不已。补之于苏公力门下士,无所复赞。然刚,吉寡欲,奉已至伶菲,而以身任官责,嫉邪爱物,知无不为,尤是不忽细务,其有所不得尽,视去官职如土莽。凡规棵大较,与左右近者,非一事也。来书犹怪其尚气好辩,此非补之所能知。自非圣人,各有所长,亦有所短。然伯夷班圣人之列矣,而盂子尚以谓伯夷溢,君子不由。夫盂子所谓君子者,必若孔子,无可无不可2)而后可也,不然,望望然去之,若将况焉者。苟病其未和,则凡能虑祸忍垢、摧刚力柔,熟视出膀下者,皆可以免夫此议矣。隘者见排,而不害其并列于圣人。则盂子之心盖可见笑。西汉名
10、臣,惟汲赔、郑当时印。汲黯好直谏,多大体而性倍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士亦以此不附。而郑当时,性长者,常引丞史,以为贤于已,与官属言,惟恐伤之,山东贪然称郑压。黯以倍得不附,而压见誉长者,似庄胜也。然至于淮南有邪谋,数及庭臣,惟惮黯,而压乃获讥趋和承意,不敢甚斥竺至,压于此不反愧黯哉?虽然,及黯为直不为忮41,郑当时力和不为谀,故良史同称推贤。则汲黯、郑当时此其大体皆有所长,而亦皆有所短。故补之以谓自非孔子无可无不可,未免于见议者。君子以同而异,若是可也。方今老成,言行足以矜式后进者,非左右乎!俗异教禹,党同门,蠹道真,十室皆是。补之以谓众贤和于朝,则幽远趣向自一,而事无不可为。不识左右以为如
11、何?复赐一言,幸甚幸甚!注释:【l】杜侍郎:指杜纯,晁补之的岳父。下文“苏公”指苏轼。【2】无可无不可:这里指孔子行事,达于时变,懂得变通。【3】汲黯、郑当时:汲黯字长孺,郑当时字庄。二人同为汉景帝、武帝时名臣。【4】忮:嫉妒、忌恨。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规模大较规模:指人物的才具气概B.来书犹怪其尚气好辩尚气:崇尚气节C面折不能容人之过面折:当面指责人的过失D.性长者长者:恭谨敦厚的人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苏公固不以补之言为过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B.隘者见排.见犯乃死,重负国(班固苏武传)C.与官属言与赢而不助五国也(苏淘六国论
12、)D.山东翁然称郑庄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将涣焉者好像将要被污似的B.不敢甚斥臧否不敢严厉地申斥坏人C言行足以矜式后进者言语行动足以让后进敬亘效法的人D则幽远趣向自一那么地方的志趣自然(与朝廷)一致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晁补之在信中赞美了苏轼的美德,并说苏轼与杜纯相似之处多。B晁补之引用孟子对伯夷的评价,说明即使是圣人,也是不完美的。C晁补之认为,淮南王谋反时只忌惮汲黯,汉廷臣子都应感到渐愧。D.晁补之作为苏轼门生、杜纯女婿,此信措辞表达得体,入情入理。10.请根据文意,回答问题。(1)晁补
13、之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晁补之在这剕信中提到汲黯、郑当时用意何在?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渡江m赵善括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堪笑芹踪无定,拟泊叶升何许,无计可依刘C2J0 金阙自惟幔,玉垒老貌貉(斗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休学楚囚垂月4l1须把祖鞭先著51,一鼓版图收。惟有金焦石团,不逐水漂流。注释:【l】这首词约为赵善括在南宋孝宗干道年间任润州(今江苏镇江)通判时所作。【2】依刘:东汉末年,长安扰乱,王粲赴荆州依附刘表。【3】玉垒、貌猫:玉垒喻指军事要塞,貌掀喻指军士。【4】楚囚垂泪:喻
14、枪怀故国、无力回天处境。【5】祖鞭先著:喻指抢先做出成绩。【6】金焦石:宋时长江上的两座石山。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堪笑”三句,词人以“萍踪”“叶舟”比喻自己漂泊无依,无处安身。B.“金阙”两句,词人感叹朝廷与金人言和,战士嗟陀岁月,无用武之地。C.“六朝”两句,写六朝不能扫五胡之乱,而南宋与六朝类似,令人担忧D.“惟有“两句,写渡江所见之景,也借此来比喻南宋爱国志士意志顽强。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的“笑”为自嘲之笑,愁”为伤时之愁,笑与愁都是基于爱国之悄。B.词人感慨“玉垒老貌掀,又主张“须把祖鞭先著”,表达出海不当初之意。C.这
15、首词起千景,结千景,中间由果及悄,由今思古,层次丰富,结构完整。D.这首词多用典故却无堆砌之感,用典使词作内容更丰富,情感表达更凝练。13.四库提要中说赵善括词气”骏迈(雄健豪迈),与辛弃疾词气”亦复相似。你认为赵词与辛词是否都有“骏迈”之气?诸结合水调歌头渡江与读过的辛弃疾词作阐释你的观点。l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中国古典诗歌在写朵中蕴含深刻的感悟与思考。李煜虞美人中”,”表现的是物是人非的体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则写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2)李白的诗歌创作善千借用神话传说,如写蜀道两侧山峰耸立和谷中水流湍急的名句“,,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动
16、态美。(3)考入大学之后,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我们应该诚恳谦逊,骄傲自大则很难交到朋友。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红楼梦阅读。15.下列情节中,不是发生在贾宝玉身上一项是()A.路谒北静王B.听曲悟禅机C.醉眠芍药捆D.杜撰芙蓉诔16.红楼梦中的诗词、灯谜、花签等常以物喻人。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得到的花签上画着一支芙蓉花,题有“风露清愁“四个字,花签背面有诗句“莫怨东风当自嗟。请结合作品内容,解读这支花签的喻意。17.薛宝钗在众人限中博学多才、乐千助人,但第48回香菱住进大观园要求学作诗,宝钗却先说“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
17、”,后又说“何苦自寻烦恼?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宝钗为什么不赞成香菱学作诗?结合作品其他情节,说说你的理解。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飘香的胡柏林过了小雪节气,果园里的胡抽全都摘下树了。家里地面上,堆满金灿灿的胡抽。娇凤奶奶坐在小竹椅上包胡抽。薄膜袋子用手捻开,吹一口气,放进一个胡抽,顺手一转,袋口拧成一条绳。包胡抽是个简单活计,却耗时间。这满地的胡抽两万多斤,没有半个月哪里包得完。广播里播完新闻,开始播送戏曲。娇凤奶奶知道,11点了。她起身,把电饭焚的电源打开,然后出门。她要去胡抽林里看看,老伴儿这会儿还在地里干活呢。今天凤大了起来
18、,娇凤奶奶出门时紧了紧衣服天真的冷下来了。天气虽冷,但胡抽林却枝繫叶茂,将人藏了起来,只有轻微的声音被风送出来。娇凤奶奶躬身钻进林子,绕过两棵树,这才见到徐老师。徐老师是她的老伴儿,正执一柄锄头,在离胡抽树祁部一术多的地方,细心创出一条条浅沟来,再把复合肥施进去。一棵树,总要创十来条浅沟。施好了肥,再用浮土覆上。也有人图省力,直接把肥料施在龙层之上,那样一浇水,肥力就流失了。徐老师觉得这么干,是对胡抽树的不尊重。“还没好呢?该吃中饭了。”娇凤奶奶说。听见声音,徐老师歇下锄头。风从胡抽树梢掠过,呼呼地响。徐老师额上冒出微汗。徐老师如今七十六岁,娇凤奶奶六十九岁。两个人在一起,将近五十年了。胡抽的
19、“祖宗树”就在胡抽林中。给那棵树下肥,徐老师格外舍得下本。你这是偏心。娇凤奶奶说。但徐老师只管自己下肥,一锄一锄,创开地表的龙土。这棵胡抽老树,已经一百二十岁了。当年徐老师还小的时候,这棵树就在了,年年秋天挂果,满树全灿灿的。那时候,全村也只有这么一棵,家里人都管它叫“橘子树”,只是这一棵梳子树”结的果实,口感与别的树不一样。到了1983年,折江冶常山县农业局调查林果资源,发现徐老师家这棵果树有些特别。特别在哪?这棵树,看起来像杏泡树,却不是香泡树;果实吃起来像梒子,又不是栓子,酸中带甜,味道不错。由于这棵树所在的地方,是澄潭村的“胡村”这个小村庄,大家就把这果子称为“胡抽。专家算了算,当时那
20、棵树的年龄,就已七十多年。后来,县里决定繁育拍广这棵果树。由这棵老树繁衍出来的胡抽群体,遍布整个常山县,胡抽也成为这座县城的知名特产。徐老师家的这棵树,由此成为常山县的胡抽“祖宗树”。有人追根朔源,问徐老师这棵胡抽树是从哪里来的呢?徐老师也说不好。澄潭村的祖先,在明末从折江汤溪迁入,但他们的祖居地,并没有村橘栽培的历史。因此,胡抽并不是租先迁徙时带入的。澄潭本地倒是有各种橘树种植的传统,专家们说可能是自然杂交产生的。看来这是块宝地,种子在这里落地发芽,诞生出美妙的果实。在徐老师的自留地里,胡抽树的实生群体还有一批,有十几棵,树龄在五十多年。当时为了挑选培育最有品质的胡抽,衣户和科技人员一起,经
21、历了漫长时间的选育,慢慢地才让品种定型下来,然后拍广到全县各地。徐老师退休已经十四年了。退休前,徐老师是一名中学教师,教数学教了四十一年。娇凤奶奶问他,你这一辈子,教了多少学生?徐老师一下算不出来。真要算,一年两个班,那就得一百多人,四十多年,你说得有多少?倒是常常有学生在路上见到他,叫一声“徐老师好”。有时看对方面孔,面熟得很,但徐老师也想不起对方是哪一届的学生了。有时也有三五个学生,结伴来家里看他,顺便也看看那棵胡抽“祖宗树”。他的学生,有开工厂的,有外 出务工的,有在家种田的,跟春天胡抽树上的花朵一样多。徐老师的儿女们都在外地,徐老师退休之后,儿女们都希望二老能半享清福,也商量着让二老搬
22、到城里去住,可他们没有去城里。还是住在乡下老家舒坦。徐老师说这角角落落闭着眼睛都能摸到。空气好水好。娇凤奶奶补充皂还有这胡抽树呢一百多棵也不能不管。徐老师又说这棵胡抽“祖宗树“我得好好照料呀。胡抽成熟时,一两万斤果子,都要采摘下来。现在村庄里的年轻人不多,很多事情都是老两口儿互相帮衬着,自己慢慢干。慢就慢一点,不着急。胡抽树高高的,免不了要爬树。胡抽疏果,把青果摘下一部分来,晒干了也能卖钱。有一次,就在爬梯时,娇凤奶奶一不小心跌了一跤,把手摔伤了。后来到省城医院住了二十天,出院后,又在杭州的女儿家里休养了三个月。“你们还真把自己当年轻人了,这怎么行?”“为那一点胡抽,不值当!要我们说,那些胡抽
23、树,干脆不要管了。”儿女们心疼地说。老人家嘴上应承看,可心里还丢不下那些胡抽树。休养好了,回到老家,老两口儿转着转着,又转到胡抽林中去了。四刚采摘下来的胡抽,并不是最好吃的。果子得放一放,放上一个月两个月,果实里面的糖分多了,就甜了。剥开厚厚的抽壳,果实的囊粒汁液饱满,一口下去,汁水又鲜又甜。除了口感好外,胡抽还有药用价值。胡抽清凉,利肺,能预防感冒。胡抽壳剥出来欣水喝,村里人感冒了,这么一碗喝下去,发一身汗,感冒好得快。徐老师和娇凤奶奶平常侍弄这些胡抽树,都是慢慢来。做得动,多做一点;做不动,少做一点。“有得做,都是好事情。”徐老师说。“祖宗树”上结的胡抽,特别受欢迎。这棵树年年能结果一千多
24、斤,有人开价五千元,想把整棵树包了。也有人说这个价钱太便宜,应该卖一万元,或者更贵一点。徐老师笑笑。他说,“祖宗树”一百多年了,这树结的果,不能只看卖多少钱。只要大家喜欢胡抽的味道,自己就心满意足。毕竟,胡抽的好滋味,都是用时间养出来的。五吃过中饭,徐老师又扛着锄头去胡抽林了。娇凤奶奶也跟着去。徐老师干活的时候,娇凤奶奶就在一旁看一会儿。看看树,看看草。穿过林间的小路,风吹着胡抽树叶哗啦啦地响。等这一批复合肥下完,天气会完全冷下来,树叶也要落光了。但是,等到冬天过去,春天再来,胡抽花开的时候,整个林子像落雪一样,那个杏啊!十里飘香。娇凤奶奶喃喃地说着。不止十里啊,现在一个县的胡抽面积十万亩,说
25、百里飘香也不过分。徐老师接一句:继续干活。干活的声音,安安静静的,却随风飘到远远的地方去了。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徐老师家的胡秞老树,见证了村民祖先迁徙的历史,被称为“祖宗树”。B.作者写徐老师桃李满天下,是为了反衬出他退休后的生活辛苦而寂寞。C.娇凤奶奶在胡袖林中畅想胡抽开花的美景,徐老师提醒她应专心干活。D.文中加点的数字,有真实准确说明事物的作用,又有表达情感的作用。19.本文有些对话不加引号,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0.文中徐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21.为什么说胡袖林是“飘香”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京市 东城区 高三二模 综合 练习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