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船》语言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月亮船》语言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亮船》语言教案.pdf(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月亮船语言教案月亮船语言教案月亮船语言教案月亮船语言教案 1 1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月亮船是大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2、能复述故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5、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2、有关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的图片。3、故
2、事磁带月亮船、音乐磁带划船。活动重点: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活动难点:活动难点:注重爱国情感的激发。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高兴)现在请听儿歌,看儿歌里小小的船是指什么船。二、儿歌导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好,小朋友说儿歌中小小的船是指什么船呢?(月亮船)对,是月亮船,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听)三、分段播放故事录音。四、教师设问题,请幼儿回答: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月亮船)2、是谁帮助小蚂
3、蚁找到家乡的?(仙女)3、小蚂蚁的家乡在哪里?(中国)那儿有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那儿有最长的墙是什么墙?(万里长城)那儿有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天安门广场)五、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1、教师提问:小蚂蚁的家乡是中国,那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中国)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美丽风景?(长江三峡、日月潭等)2、请幼儿再说出我国在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的名字,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以加深幼儿的印象。六、教师小结:我们的国家地域广阔,山河秀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风景名胜,我们要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做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七、播放划船的音乐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月亮船
4、”到我们美丽的家乡去游玩吧!活动反思:1、在初步欣赏故事时,我能抓住主线来提问,让幼儿听完故事后就能记住大概,这一点较好。2、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大之最时,我直接告诉幼儿是什么,让幼儿来复述从而来巩固故事中的知识点,但幼儿还不能真正明白最高、最大、最长的真正含义,我应该用一些比较的手法来实现这个目标,效果会更好。3、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通过让幼儿学习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间的对话,让幼儿体会蒲公英迷路后的伤心,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时,我将幼儿置于故事之中,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蒲公英迷路时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进一步感受
5、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月亮船语言教案月亮船语言教案 2 2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最长的城墙、最大的广场。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活动准备:课件 ppt、童易软件月亮船、上海建筑图片、仙女棒一个、上海宣传片视频、歌曲大中国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情境引入-引起幼儿兴趣师:(出示蒲公英在流泪的图片)这是谁?它怎么了?蒲公英为什么会哭呢?(引导幼儿自主猜测。)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故事月亮船,就知道蒲公英为什么哭了。
6、二、分段欣赏故事-知道故事情节1.第一段:(知道蒲公英哭的原因)提问:(1)蒲公英为什么哭了?;(蒲公英迷路了。)(2)迷路的蒲公英碰到了谁?(好心的蟋蟀和善良的螳螂)蒲公英什么反应?(3)蒲公英迷路了要回家,我们怎样帮助它呢?(幼儿自由回答。)小结:原来蒲公英迷路了,很伤心很难过。2.第二段:(知道蒲公英的家是中国)师:我们继续听下去,就知道谁帮助了蒲公英,是怎样帮助的?提问:(1)是谁帮助了蒲公英?蒲公英的家在哪里?(2)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呀飘呀,蒲公英看见了什么?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万
7、里长城)小结:原来蒲公英的家是中国,中国有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最大的广场,天安门;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二、整体欣赏故事-学说世界之最 1.师: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一下故事 月亮船 吧!你觉得故事中什么地方很好听的!(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好听的话)师:黄老师觉得这些话是很好听的: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呀飘呀!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就告诉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仙女告诉他,那叫喜马拉雅山。2.教师引导幼儿找好朋友,一个做蒲公英,一个做仙女,进行学说!小结:从故事里我们知道,中国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很多世界之最,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三、自主分享讨
8、论-我爱家乡上海 1.谈谈我的家乡上海师:蒲公英的家乡在中国,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请小朋友互相说说我们的家乡上海都有什么?2.幼儿欣赏宣传片:我爱家乡上海师:我还带了一段关于上海的城市宣传片,说说你欣赏后的感受。小结:原来我们的家乡上海也有很多有名的地方和世界之最。四、结束-欣赏歌曲大中国师:小朋友,我们是中国的小主人,不仅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还要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让我想起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活动反思:1、在初步欣赏故事时,我能抓住主线来提问,让幼儿听完故事后就能记住大概,这一点较好。2、在引导幼儿
9、认识四大之最时,我直接告诉幼儿是什么,让幼儿来复述从而来巩固故事中的知识点,但幼儿还不能真正明白最高、最大、最长的真正含义,我应该用一些比较的手法来实现这个目标,效果会更好。3、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通过让幼儿学习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间的对话,让幼儿体会蒲公英迷路后的伤心,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时,我将幼儿置于故事之中,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蒲公英迷路时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进一步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月亮船语言教案月亮船语言教案 3 3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10、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故事录音。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是谁在哭啊?”“蒲公英为什么哭啊?”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幼儿阅读图书。“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3、阅读理解内容: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4、完整欣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你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有些什么美丽
11、的景物呢?”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月亮船语言教案月亮船语言教案 4 4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体验故事中动物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2领略蒲公英所见到的祖国山河,感受祖国山河的美。3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挂图第 7 号,故事磁带,录音机,实物小图: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等2幼儿每人一本图书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划小船。(1)老师和幼儿一起做“划小船”的动作。(2)(出示月亮船的小图):刚才,你们是划着自己的小船,老师这儿也有一条小船,它是月亮船。今天就请你们听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2倾听故事。(1)老师有感情地完整
12、讲一遍故事后提问: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师:蒲公英被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2)幼儿边看挂图边听第一段故事后提问:师:蒲公英被吹到了很远的地方,它睁开眼看到了什么?师:讨论:故事中说到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师: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师:蒲公英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师: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谁?蒲公英是怎么对她说的?(3)幼儿边看挂图边听第二段故事后讨论:师: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师:世界上最长的长城在哪里?(中国的万里长城)师: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师: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13、是哪一个?(太平洋)师: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儿?(万里长城大墙下的一棵小草旁)3尝试分角色故事。(1)幼儿人手一本活动材料,边看图边讲故事(2)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附:故事月亮船 一颗蒲公英被大风吹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风停了,蒲公英睁开眼一看,啊!这是什么地方?蒲公英迷路了,急得哭了起来。好心的蟋蟀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善良的螳螂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蒲公英说:“不,我不听,我要回家。”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像只弯弯的小船。船上有个仙女和小白兔。仙女看见蒲公英在伤心的哭,就说:“别哭,别哭,坐上我的月亮船,送你回家。”小白兔把短尾巴伸到船外,尾巴越变越长,一直拖到地上,蒲公英
14、沿着兔子尾巴,攀上了月亮船。蒲公英坐上月亮船,月亮船就开始飞了起来。飞呀飞,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仙女告诉说:“这是喜马拉雅山。”突然,地面山发出一道光,仙女说:“这是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飞呀飞,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仙女说:“这是万里长城。”蒲公英高兴地说:“这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长城下的一棵小草旁。”蒲公英下了月亮船,告别了仙女和玉兔。仙女说:“记住,你的家叫中国!”刚说完,仙女就驾着月亮船走了。月亮船语言教案月亮船语言教案 5 5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月亮船这个故事,采用童话形式,讲述了蒲公英乘坐月亮船俯瞰祖国大地的故事,语言亲切、自然,想像生动形象,孩子们听来
15、,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仿佛也坐上仙女的月亮船去遨游了在故事中,作者借仙女之口,简单介绍了祖国领土之内有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最高大的山脉、最雄伟的城墙、最宽阔的广场通过这样的描述,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想象中,了解到了祖国是多么伟大,并为此产生无比骄傲和自豪的思想感情。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城、最大的广场。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活动重难点: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故事磁带。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听“划船”的音乐做律动。2.师:小朋友们,你们坐过船吗?今天老师也带来
16、了一艘小船,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一艘什么船?3.出示月亮船的图,导入故事的名称。师:嗯,这是一艘月亮船,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1.幼儿倾听完整故事。提问: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蒲公英被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她睁眼看到了什么?3.讨论:故事中的“陌生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4.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5.蒲公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对她说的?6.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并演示教具。听完后让幼儿来抢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世界上最高的是什么山?蒲
17、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儿?7.再次完整倾听故事,幼儿可以跟着一起讲。三、我们的家叫中国1.蒲公英住在长城下,它的家叫中国,你们的家在哪儿呢?你会想蒲公英一样介绍自己的家吗?2.你会想蒲公英一样介绍自己的家吗?请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说说祖国的秀丽河山。展开阅读全文月亮船语言教案月亮船语言教案 6 6这次的蹲点活动,我选择了“中国娃”主题活动里的一个语言活动 月亮船。此次活动来自生活,又能够增长幼儿的知识。蒲公英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植物,它小而轻,很容易被风吹走,而在它被吹走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因为世界上没有仙女,故事中的仙女帮助蒲公英找到了家。故事使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蒲
18、公英和仙女的对话,告诉幼儿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萌发幼儿的祖国自豪感,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开头时我以划小船来引出月亮船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十分认真,对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也能回答出来。第二次我是边操作教具边讲述故事,孩子们被教具月亮船、仙女和尾巴会变长的小图片吸引住了,注意力放到了别处,后半段故事听的不够清楚,以至于在回答后半部的问题师条理有些不清晰,有些名词幼儿平时也是听的少的缘故,像喜马拉雅山孩子们听了两次故事还是说不上来。为了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和含义,第三遍故事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复述,目的是学习故事中的一些对话和了解祖国的一些世界之最。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大胆谈
19、论自己的家园,这个部分我觉得很不够,许多幼儿只是说出自己家在哪里,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于是我匆匆忙忙带过,让孩子们欣赏另外的一些祖国的美丽山河和世界之最,这时孩子们看着一张张照片都忍不住惊叹,为自己祖国的伟大富强而感到自豪。总体来说本次活动不算失败,但也没有成功,虽然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常规,师幼互动等都还可以。活动内容幼儿非常喜欢,但是,我在执教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孩子的回答不够完整时,我没有提醒他们用完整话来回答,这也是我失误的一个地方。作为教师,我要勇于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及时给予回应,丰富孩子的经验我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孩子们在回答我的提问以后,我置之不理,或者说只是用一些无
20、效语言如,“恩”,“你说的对”而没有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给予孩子积极的应答。总之,语言活动要以幼儿为主,创设一个幼儿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同时要将情感渗透在活动之中,而不是单纯的语言交流。月亮船语言教案月亮船语言教案 7 7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祖国的相关知识。2、引导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3、能将挂图重新排序,创编自己的故事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月亮船,幼儿用书、语言故事磁带活动流程活动流程一、按照3、2、1、4 的顺序出示挂图。师幼共同统一观察。出示图三:1、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我看到了和的句式表达,一次描述尽量多的东西)2、他们都在干什么?3、他们是什么样的
21、表情?猜一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们这么高兴。出示图一:1、图中有谁?2、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怎么说?表情怎样?为什么呢?猜一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图二:1、现在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2、他们要做什么呢?出示图四:1、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2、你来学一学他们的样子?猜一猜他们会怎么说?二、创编故事。1、师:孩子们,其实四幅图连起来就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现在请你来排一排顺序,按自己的想法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吧!2、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排序讲故事。3、分组讲述。两人一组,互相讲述。4、请一名幼儿讲述。三、教师示范讲故事。我的创新活动流程 四、分析故事,了解祖国的知识。1、最高的山喜马
22、拉雅山。2、最长的墙长城。3、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五、带问题听录音,再次欣赏故事。问:听一听人物的对话运用了怎样的语气?六、给故事起名字。1、幼儿起名字。2、教师引导:主人公是谁?小蚂蚁是怎样找到家的?3、名字(只要符合故事内容的名字都可以)4、教师教师出示月亮船,这是作者给出的名字。七、结合幼儿用书,根据自己的创编顺序,恰当的运用语气讲故事。八、故事的情感,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1、小蚂蚁找到家了吗?是怎么找到的?2、它是怎样对仙女说的?3、它的家叫什么?和你一样吗?九、延伸: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非常美丽富饶及反思 通过幼儿独立观察并按自己的思路将四幅图画连成故事,使幼儿充分发挥了
23、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发展幼儿语言的完整性与规范性,注重了教师语言的示范性以及和孩子的交流互动,而幼儿听录音则是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美感。月亮船语言教案月亮船语言教案 8 8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在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就对我们中国在奥运会上拿了金牌第一,感到非常骄傲。马上要国庆节了,孩子们都在忙着排练节目,制作五星红旗。在跳舞和制作红旗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自己的祖国妈妈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这几天,我们的神舟七号也成功发射了。宇航员还将在太空中进行漫步。从孩子在早上的讲新闻中,看出孩子们对这些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以“月亮船”这个故事为载体,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
24、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而“月亮船”是主题“我是中国人”的其中一个内容。这个故事非常好听。它把一些我们国家的特征都通过仙女与蒲公英的对话来告诉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很容易接受。这个教材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教材。根据我班孩子的特点和现在的时代特征,我进行了故事的延伸和扩展。我班的孩子是从托班升上来的,能力比较强。但也有几个中班插进来的孩子能力比较差。所以我在设计提问时有易有难,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我们班的孩子虽然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但是在语句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上还有所欠缺。大班孩子的表现与表达方式已经多样化了。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语言、歌曲、收集图片等了解中国特有的东西,感受中国文化的多彩
25、与博大。基于教材的分析、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目标: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月亮船的多媒体、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的资料、前期已做过国旗、拼过中国地图、孩子画过的图画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一、故事导入故事导入1、出示一个在哭泣的蒲公英“是谁在哭啊?”“猜猜蒲公英为什么哭啊?”2、听故事第一段幼儿看多媒体。“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小蟋蟀和螳螂是怎么劝蒲公英的?”“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3、继续播放多媒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最大的广场是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月亮船 月亮 语言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