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杀700题专练04高分突破70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杀700题专练04高分突破70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杀700题专练04高分突破70题.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杀700题专练0 4 高分突破170题1.如图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A.装置:制取氧气、氢气等气体B.装置:干燥,收集HC1气体C.装置:用高镭酸钾制氧气D.装置:由b 进气收集02或 CCh气体【答案】D【解析】A.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镒混合物制取氧气,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锌粒与稀硫酸(或盐酸)制取氢气,也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但图中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下,会漏气,故此说法不正确;B.碱石灰本身显碱性,HC1属于酸性气体,会与碱石灰反应,收集不到气体,故此说法不正确;C.实验室可以用加热高铳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铳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选择“固固
2、加热型”装置,为防止加热时固体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入一团膨松的棉花,故此说法不正确;D.通常情况下,氧气、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图收集气体时应长进短出,故此说法正确。2.根据下列装置操作图中的现象,不能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液面弹簧夹不 下 降 X-TD.【答案】A【解析】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正确。B、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
3、错误。C、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D、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故选:Ao3.如图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理的是A.AB段气压变是红磷没有开始燃烧B.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C.CD段气压减小是因为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
4、耗D.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增大【答案】D【解析】A、AB段气压不变是红磷没有开始燃烧,故正确;B、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故正确;C、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故正确;D、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错误。故选D。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入铜丝,可观察到铜丝有红色变成黑色;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5、约为24mL;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答案】C【解析】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是正确的叙述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点燃酒精灯加入铜丝,可观察到铜丝有红色变成黑色是正确的叙述;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 L,是错误的叙述,应该冷却后读数;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是错误的叙述,铜丝的量太少消耗不完氧气影响结论;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是正确的叙述;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
6、约含1/5体积的氧气是正确的叙述,故正确叙述的说法为4 个,答案选择C。5.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答案】B1 1 3【解析】A、集气瓶 中 町 体积的水,收集的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的体积约为“故 A 不正3 3 1确;B、集气瓶中 灌 一 体积的水,收集的氧气的体积约为一,空气的体积约为一,故B正确;C、4 4 43 3 1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一处,收集的氧气的体积小于一,空气的体积大于上,故C不正确;D、4 4 41 1 3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一处,收集的氧气的体积小于一,空气的体积大于一,故D不正确;故选4 4 46.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7、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时先在容积为350mL的集气瓶中装进50mL滴有红墨水的水,在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量筒中盛入足量水,按图连好仪器,用激光手电照射白磷,白磷燃烧。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和量筒中的水均为红色,量筒内的液体体积减少约60mL(实验过程中量筒内没有气泡产生)。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实验中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压强会一直变大图中装置没用夹弹簧夹会使瓶内气体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一”叫一xl00%=20%350ml-50ml集气瓶中预先装50mL滴有红墨水的水起的作用只有吸收燃烧生成的白烟和降温用激光手电照射代替酒精灯点燃的优点之一是更环
8、保A.B.C.D.【答案】D【解析】实验中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压强会变小,故错误;图中装置没用夹弹簧夹,但集气瓶中水液封导气管末端可防气体逸出,不影响测定结果,故错误;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xl00%=20%,故正确;集气瓶中预先装50mL滴有红墨水的350ml-50ml水起的作用有吸收燃烧生成的白烟和降温、减压,液封防气体逸出,故错误;用激光手电照射代替酒精灯点燃的优点之一是更环保,故正确。正确的。故选I)。7.如图所示,利用过量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二间寸HMM【解析】A、该实验中红磷过量,氧气消耗完,红磷还有剩余,因此最终红
9、磷质量不为0,图像描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刚开始反应,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最终压强不变,且压强小于开始时的压强,图像描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不消耗氮气,集气瓶内氮气的质量不变,故C项正确;故符合题意;D、该实验开始前集气瓶内有一部分水,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因此,反应开始时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不为0,而且,在反应进行中,弹簧夹没有打开,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变,最终反应结束,且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才能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才能进入集气瓶,图像描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8.如图所示CO?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
10、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C可动铜孔料有塑板【答案】B【解析】A、球形干燥管可以上下移动,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错误;B、分液漏斗只能控制反应的速率,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正确;C、铜丝可以上下移动,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错误;D、有孔塑料隔板上放固体药品,此装置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错误;故选B。9.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装置n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C.装置III、IV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
11、,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D.装置V可以用于收集H2、0 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Ch【答案】D【解析】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故A正确;B、装置II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故B正确;C、装置HI、N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故C正确;D、装置V为排水法收集气体,适用于难溶于水的气体收集,CO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来收集C 0 2,故D不正确。故选D。1 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如图所示装置,既可制取气体,又可验证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实验室里,装置I可用作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
12、碳的发生装置B.当打开K i、关闭K2时,装置II可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C.当打开K2、关闭K i时,装置HI可用于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CO2D.当打开K i、闭K2时,在装置II中装满水,可用于收集氧气【答案】B【解析】A.在实验室里,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I可用作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说法正确;B.当打开K i、关闭K2收集二氧化碳时,装置II中导管应长进短出,说法错误:C.当打开K2、关闭K i时,装置m可盛装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说法正确;D.当打开K i、闭K2时,在装置U中装满水,可用于收集氧气,说法正
13、确。故选:B。1 1.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H202CO2SO2CH4NH3A.C.B.D.【答案】D【解析】属 于 中 性 气 体,且密度比空气小,符合要求;Ch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要求;C 0 2 密度比空气大,且属于酸性气体不符合要求;S 0 2 属于酸性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要求;C H 4 密度比空气小,且属于中性气体,符合要求;N H 3 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碱性气体,符合题意。故选D。1 2.某 化 学 学 习 兴 趣 小 组 对 粒 子 进 行 探 究,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当 n=l l 且该粒子为阳离子时,x 应为8B.当 x=8 时,粒
14、子中n 越大,原子核对电子吸引力越大,粒子体积越小C.当 x=8 且该粒子为阴离子时,核电荷数n 应 为 12D.当 x=6 且该粒子为原子时,核电荷数n 应为8【答案】C【解析】A、当该粒子表示为阳离子时,当 n=l l 时,该粒子的原子核外电子分三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 1 小于4 而失电子,因此,x 为 8;故选项结论正确。B、当 x=8、核外电子层数时相同时,质子数 n 越大,原子核对电子吸引力越大,粒子体积越小;故选项结论正确。C、当该粒子表示为阴离子时,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因此,当 x=8 时核电荷数n 应小于10;故选项结论错误。D、当该粒子表示为原子时,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
15、,当 x=6 时核电荷数n 为 8;故选项结论正确。故选:Co13.将 乙 酸(C H 3 c o O H)和葡萄糖(C6 H l 2。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 -9 a B.1 -8 a C.12a D.8 a【答案】A【解析】乙 酸(C H 3 c o O H)、葡 萄 糖(C6 H l 2。6)、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I,则将乙 酸(C H 3 c o 0 H)和葡萄糖(C6 H 12O 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x 2):(16 x 1)=1:8;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16、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 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8 a=l-9 a。故选A。14.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 5 0H)的质量分数为()A.23%B.36%C.4 6%D.5 4%【答案】C【解 析】酒 精 溶 液 中 设 酒 精 的 质 量 为 x g,水 的 质 量 为 yg,则 酒 精 中 H 元素的质量为:X g x X 1O O%=g,水 中 H 元素的质量为:y g x z x i oo%=21g,由酒精溶液12x2+1x6+16 23 1x2+16 93%+y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得空 _2、100%=12%,解 得x=
17、*y。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 2723y为 一 X 100%=2 X 100%=4 6%。故选 C。中 空Z+y2715 .某气体由CH 4、C2H 2、C2H 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 4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 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 2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 4、C2H 2、C2H 4【答案】C【解析】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x ):(9 x )12 _2_=6:I,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J 1=1
18、:2。A、若是含一个CH 4和一个C2H 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 4,错误;B、若是含一个CH 4和一个C2H 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错误;C、若是含一个CH 4和一个C2H 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正确;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 4、C2H 2、C2H 4,错误。故选C。16 .已知F e S C 4、F e2(S O4)3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a%)A.1 -a%D.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从F e S CU、F e M S O S的化学式中可以发现,不管两种物质各有多少,但混合物
19、中的阴离子只有硫酸根离子,其中硫和氧的质量比是一定的。题中己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氧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1 -a%.而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 x 4)=1:2,所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上 啰。故选B。317 .现有一包Ca CO 3和Ca O的固体混合物。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 :1,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0元素的质量比是A.15:16 B.15:14 C.5:4 D.15:8【答案】B4 0 x 10【解析】混合物中只有Ca CO 3含有碳元素,设 Ca CCh 中 C a 的质量为x,=x=,设 Ca CCh12 1 312 1 10 5中 O的质量
20、为y,7F=-,y=4,Ca O 中 C a 的质量为5-=-,设C a O 中 O的质量为16 x 3 y 3 31 2 2 14w,4 0 3,w=;,混合物中O的质量为4+彳=彳。此混合物中C a 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5:=3 3 316 w14=15:14 o 故选 B。318.已知一个S O 2分子的质量为n k g,一个S O 3分子的质量为m k g(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 S 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 m/(m-n)B.16 n/(m-n)C.16 n/(n-m)D.32n/(m-n)【答案】B
21、【解析】I 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k g,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n-2(m-n)k g _ n-2(m-n)硫的相对 原 子 质 量 为(m-n)k g (m-n),则 S O 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16 n-2(m-n)(m-n)+16 x 2=-,故选 B。m-n19.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且测得反应后所得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 0%,则反应后混合气体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10%B.30%C.5 0%D.7 0%【答案】A【解析】假设木炭燃烧后的产
22、物全为一氧化碳,则根据碳的质量分数为3 0%,可以求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 0%,此时氮气的质量分数为1-30%-4 0%=30%;若木炭产生的气体全为二氧化碳,则氧元素质量为8 0%,碳氧元素加起来超过100%,故不可能全为二氧化碳。由此可得,氮气的质量分数应在 0 30%,但因题目给出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不可能全部生成一氧化碳,故氮气质量分数不能取30%这个点。综上所述,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10%,A选项正确,故选A。2 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A.F e O、F e z C h、F e s C h、F e S B.F e S,F e z C h、F
23、 e 3C)4、F e OC.F e O、F e j O 4 F e z C h、F e S D.F e S、F e O、F e z C h、F e j O 4【答案】B【解析】F e O、F e2O3.F e3O 4,F e S,将铁原子的个数变为1 个,分别变形为F e O、F e O i.5、3F e S,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2,是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2 倍,可看作是2 个氧原子;2 1.54-1,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小的,在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则铁兀3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 e O F e a C U F e 2 O 3 F e S,即含铁元素的质量分
24、数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正确的为B。故选:B(.2 1.A、B两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已知在A 2 B 化合物中,A和 B的质量比为7:4,则符合A与B质量比为7:1 2 的化合物是()A.A B2 B.A 2 B 3 C.A B D.A 2 B 5【答案】B【解析】根据A z B 化合物中,A和 B的质量比为7:4,即 2 A:B=7:4;设符合质量比为7:1 2 的x 2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x B y,贝 x A:y B=7:1 2;则一=二,由此可知:符合A与 B质量比为7:1 2y 3的化合物为:A 2 B 3。故选B。2 2.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向1 0 0 g
25、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5 g 二氧化镭固体,充分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称得剩余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 0 1.3g,则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B.1 1.1%C.2 0%D.1 0.7%【答案】D【解析】反应中产生的氧气质量=l()0 g+5 g-1 0 1.3g=3.7 g,设:生成3.7 g 的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2 H 2 O 2 M n C h 2 H 2 O+O 2 T6 8 32X 3.7 g黑=;=一,x=7.8 7 g,7.8 7 g 的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7.8 7 g x x l0 0%=0.46 g32 3.7g 1x2+16x21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中考 化学 复习 考点 700 题专练 04 高分 突破 7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