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二诊试卷(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二诊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二诊试卷(含答案).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南充市2022年中考生物二诊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 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B.生物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C.乱砍滥伐、毁林垦荒是引起环境荒漠化的重要因素D.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容易被破坏2.如图为黄瓜果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对比以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细胞是黄瓜果肉细胞,乙细胞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甲细胞比乙细胞多出的结构A 是细胞壁,C 是线粒体C.从乙到丙再到丁
2、,显示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成倍增加D.丁中每个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乙中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相等3.如图是菜豆种子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是胚芽,将来发育成B.2 是胚轴,将来发育成C.3 是子叶,主要由输导组织构成D.4 是种皮,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4.如图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及脑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完成缩手反射的顺序是一一一一B.正常情况下,针刺到后会在A 处产生痛觉C.当眼睛看到手指即将碰到针时手会缩回,这个反射活动由B 控制D.若完全被切断,当突然受到针刺时,人体将有反射但无痛觉5.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
3、类关系密切,请结合如图判断叙述错误的是()A.A 的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用分裂方式繁殖新个体,属原核生物B.B 是多细胞个体,用抱子繁殖后代,细胞内无叶绿体,属异养生物C.C 能够通过出芽生殖和胞子生殖繁殖后代,常被用来制泡菜和酸奶D.D 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在活细胞内复制繁殖6.下列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论述,错误的是()A.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形成生命有机小分子物质B.生物进化的大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C.化石是石化了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原因,变异和自然选择都有方向性7.如
4、图为人体吞咽情况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吞咽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误入,引起剧烈咳嗽B.在正常呼吸时保持关闭状态,这样可以使呼吸顺畅C.在正常吞咽时,只允许空气通过,不允许食物通过D.吞咽时,内壁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8.从 2019年 12月 19日“新冠”疫情开始至今,全世界都在不断与“新冠”病毒抗争,在这期间,“新冠”病毒相继发生了四次重大变异:贝塔变异毒株、伽马变异毒株、德尔塔变异毒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迄今为止,隔离、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常消毒、保持社交距离、注射疫苗,仍然是防止“新冠”流行的有效措施。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传染病的
5、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源B.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隔离,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者C.从免疫的类型看,注射新冠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注射过一种变异毒株的相关疫苗后,完全可以抵抗其他变异毒株9.彭婆婆患有糖尿病,每天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浓度。今天彭婆婆感冒了,咽喉痛,她 让 9 岁的外孙女小萱到药店去买板蓝根冲剂,并叮嘱小萱一定要买无糖型的。如图是小萱在药店看到的某袋(生产日期:2021年 12月 18日)板蓝根冲剂说明书,请根据以上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成分 板篮根。辅料为蔗糖、糊 精。功能主 冶 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用法用蚩 口服,一次0.5 1袋
6、,一日3 4次。贮藏 密 封。有效期2年。生产企业 湖南省耒阳市康寿制药厂地址:湖南耒阳市花石坳邮政编码:421800 O T CA.这袋板蓝根冲剂已经过期了B.功能主治 与彭婆婆的症状不一致C.这袋药必须有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D.小萱一定不可购买这袋板蓝根冲剂1 0 .通常,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相适应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结构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功能,有什么样的功能往往就需要什么样的结构。下列不能体现这种关系的是()A.水蛇的触手上分布着大量的刺细胞,有利于捕食与御敌B.青蛙裸露的皮肤里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使其可以进行气体交换C.人的小肠壁内分布有大量的肠腺,可以大大增加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7、面积D.苔碎叶片叫拟叶,没有输导组织,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可以直接吸收周围的水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除特别标明的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均为2分,共60分;口内填番号,上填文字。1 1 .(1 0 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有机物总量的分布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图甲 图乙(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示意图甲内缺少的是:部分。(2)示意图甲的生物中,在结构层次上全部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3)图甲的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4)其中兔与老鼠,鹰与蛇共同具有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5)单就图乙中的一条食物链而言,若生物乙
8、的数量明显减少,则生物 的数量就会明显增多,但就整个图中的生态系统而言,这种影响就没有那么明显了,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内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生态系统具有了一定的 能力。12.(10分)某校生物兴趣社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一氧平衡中的作用,在老师的带领下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水分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影响):将图一装置连接氧气检测仪,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测得装置内红电建刻度赢管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请据图分析作答:密闭装置内E注:FAB度保持恒定营养液缓冲液度 0
9、2 4 6 81012141618202224 B tli图一 图二(1)由图一可知,该装置中影响红墨水位移的直接因素是 分子的数量变化,其根本原因是植物 强度的变化。(2)由图二可知,从 6 点 到 18点,氧气浓度从最低的B 点上升到最高的E 点,说明在这段时间内,植物 的强度大于 的强度,对应于图一红墨水滴的位置变化是:(填“向左”或“向右叽(3)分析图二可知,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处于生长状态,依据是曲线中F 点高于 点。13.(10分)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通 过“血泵”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入体外的“氧合器”中,使血液进行氧合后再泵入患者的体内,这样既减轻了
10、患者肺的负担,又减轻了患者心脏的负担,因此,ECMO适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图甲是ECMO中的一种连接方式,图乙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ECMO中 的“氧合器”替代的是患者的生理功能。(2)图甲所示ECMO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替代肺循环来保护患者的肺,这种连接方式适合于心脏功能正常而肺功能衰竭的患者;若患者心肺功能都衰竭,则 ECMO的连接方式就应该将图甲中的插管(填 A 或 B)相连在主动脉上。(3)按图甲中的连接法,从“氧合器”流出的血液,其携带的氧气要到达患者的脑,按图乙中的循环路线,流经的途径依次是:脑(用图二中的字母
11、、数字和箭头表示)。(4)患者脑细胞利用氧分解葡萄糖释放的 来维持脑细胞的生命活动。同时,在脑细胞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将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肾脏并以 的形式排出体外。14.(10 分)如图是小明正在研究的五种生物的图片,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填空:(2)体外受精的是:,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是:o(3)将以上五种生物所代表的类群进行进化等级关系由低到高排序:(用字母和箭头表示)O15.(10分)图甲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一一“牛牛”的过程图解,图乙是奶牛一个体细胞中两对染色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图甲 图乙(1)奶牛肤色的黄色和五花是一对,“牛
12、牛”双亲的肤色是五花,若“牛牛”也是五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o(2)通过如图中的过程,可判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受精卵细胞核内的生物科学技术为 技术。(3)若基因A控制显性性状,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则图二所示基因组成为A a的体细胞中,基 因a应位于 处;若“牛牛”的肤色是黄色,则下一次相同过程培育出的 新“牛牛”的肤色也是黄色的概率是:。(4)若“牛牛”是一头雌性奶牛,则其成年后所产的牛奶中将含有人乳铁蛋白,这种性状能否遗传给“牛牛”的后代?(选填:“能 或 不 能”)。1 6.(1 0分)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甲所示,两个培养皿中铺上吸水纸,再各放入3 0
13、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每天定时向培养皿中分别喷洒清水和p H 5.6的模拟酸雨,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7天后的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清水组.pH5.6组第七天第六天2弟五天2弟四天第三天第二天第-天开始0505050n1清水组 pH5.6组种子萌发数图甲 图乙(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2)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3)该实验的变量是:;对照组是:.(4)每个培养皿中用3 0 粒小麦种子而不是3粒做实验是为了避免(5)分析图乙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 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
14、要求。1.下列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B.生物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C.乱砍滥伐、毁林垦荒是引起环境荒漠化的重要因素D.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容易被破坏【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的。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结合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分析解答。【解答】解:A、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正确。B、生物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正确。C、乱砍滥伐、毁林垦荒是引起环境荒漠化的重要因素,正确。D、生态系统的结
15、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越不容易被破坏,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生物影响环境知识的理解。2.如图为黄瓜果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对比以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 乙 丙 丁A.甲细胞是黄瓜果肉细胞,乙细胞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甲细胞比乙细胞多出的结构A是细胞壁,C是线粒体C.从乙到丙再到丁,显示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成倍增加D.丁中每个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乙中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相等【分析】图中A 细胞壁,B 细胞膜,C 叶绿体,D 细胞核,E 液泡,F 细胞质。【解答】解:A、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
16、叶绿体,因此甲细胞是黄瓜果肉细胞,乙细胞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正确。B、甲细胞比乙细胞多出的结构A 细胞壁、C 叶绿体、E 液 泡,错误。C、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从乙到丙再到丁,显示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成倍增加,正确。D、丁中每个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乙中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相等,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细胞分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是菜豆种子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二)A.1 是胚芽,将来发育成B.2 是胚轴,将来发育成C.3 是子叶,主要由输导组织构成D.4 是种皮,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
17、分析】如图所示:1胚芽、2 胚根、3 子叶、4 种皮;茎和叶、子叶、根。【解答】解:A、1是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A 正确;B、2 是胚根,将来发育成根,B 错误;C、3 是子叶,储存营养物质,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C 错误;D、4 是种皮,起保护作用,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D 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4.如图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及脑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完成缩手反射的顺序是一一一一B.正常情况下,针刺到后会在A处产生痛觉C.当眼睛看到手指即将碰到针时手会缩回,这个反射活动由B控制D.若完全被切断,当突然
18、受到针刺时,人体将有反射但无痛觉【分析】观图可知: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I是灰质、II是白质、A大脑皮层、B小脑、C脑干,解答即可。【解答】解: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神经中枢传出神经f效应器。即完成缩手反射的顺序是一一一一,A错误.B、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所以正常情况下,针刺到感受器后会在A大脑皮层处产生痛觉,B正确。C、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但是也受大脑的控制,C错误。D、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传入神经完全被切断,当感受器突然受到针刺时,人体无反射也无痛觉,D错误。故选:Bo【点评】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
19、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5.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请结合如图判断叙述错误的是()A B C DA.A的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用分裂方式繁殖新个体,属原核生物B.B是多细胞个体,用胞子繁殖后代,细胞内无叶绿体,属异养生物c.c能够通过出芽生殖和刑子生殖繁殖后代,常被用来制泡菜和酸奶D.D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在活细胞内复制繁殖【分析】A是细菌,B是青霉,C是酵母菌,D是病毒。【解答】解:A、A是细菌,细菌的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用分裂方式繁殖新个体,属原核生物,A正确。B、B是青霉,青霉属于真菌,是多细胞个体,用抱子繁
20、殖后代,细胞内无叶绿体,属异养生物,B正确。C、C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能够通过出芽生殖和抱子生殖繁殖后代,常被用来制馒头和面包,C错误。D、D是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在活细胞内复制繁殖,D正确。故选:C,【点评】熟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和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论述,错误的是()A.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形成生命有机小分子物质B.生物进化的大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C.化石是石化了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原因,变异和自然选择都有方向性【分析】(
21、1)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2)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解答】解:A、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正确。B、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
22、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正确。C、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其中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正确。D、首先变异是不定方向的,是否有利要看这种变异是否适应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在生物进化中,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错误。故选:D。【点评】生命的起源于进化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不要死记硬背。7.如图为人体吞咽情况模式图
2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吞咽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误入,引起剧烈咳嗽B.在正常呼吸时保持关闭状态,这样可以使呼吸顺畅C.在正常吞咽时,只允许空气通过,不允许食物通过D.吞咽时,内壁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分析】如图所示:鼻腔、咽、会厌软骨、食道。【解答】解:A、若吞咽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误入食道,引起剧烈咳嗽,正确。B、在正常呼吸时保持张开状态,这样可以使呼吸顺畅,错误。C、在正常吞咽时,既允许空气通过,又允许食物通过,错误。D、鼻腔黏膜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错误.故选:Ao【点评】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以及功能,是基础题,要熟记。注意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四川省 南充市 中考 生物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