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市蓟县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
《2020年天津市蓟县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天津市蓟县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表示常温下,将 SO2气体通入滨水中,所得溶液pH 的变化NaOH溶液体积(V)的变化表示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沉淀总物质的量(n)随C.图 表示T 时,对于可逆反应:A(g)+B(g)见强压强的关系2C(g)+D(g)AH0,正、逆反应速率与表示常温下,几种难溶氢氧化物的饱和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PH 的关系,则在pH=7 的溶液中,Fe3 Al3 Fe?+能大量共存【答案】B【解析】【详解】A.湿水溶液显
2、酸性,p H 2)3(l);AH2(g)+y O2(g)=H2O(g);A H2,C(s)+C)2(g)=CO2(g);H3,由盖斯定律:10 x+12x-2x得: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A H=12A H3+10A H2-2A HI;故选A。【点晴】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侧重于盖斯定律应用的考查,构建目标方程式是解答关键。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加减。盖斯定律的使用方法:写出目标方程式;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用消元法逐一消
3、去“过渡物质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料酒可以除去食物中的腥味B.纤维素属于糖类,因此是人体中能量的重要来源C.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答案】B【解析】【详解】A.有腥味的物质易溶于乙醇,因此料酒可以除去食物中的腥味,A 正确;B.纤维素属于糖类,但在人体内不能水解,因此不属于人体中能量的重要来源,B 错误;C.葡萄糖可用于合成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常被用做补钙剂,C 正确;D.次氯酸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D 正确;答案选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与氯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B.
4、乙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溟水与乙快发生化合反应而褪色D.苯不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A错误;B.乙烯具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KMnO 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KMn(h 溶液褪色,B错误;C.乙快具有碳碳三键,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漠水褪色,C错误;D.若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溪水褪色,则苯不能与溪水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D正确;故选D。【点睛】苯不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邻二氯代苯没有同分异构体说明苯分子中的碳
5、碳键完全相同,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7.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储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B.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Ci 一 ,_ cH.d!l o u 分子中只存在竣基、羟基两种官能团D.煤的干储,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A.根据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分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B 缩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c oJgM缩聚产物,分子中含有酯基;D.煤的干储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详解:A.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储法、电渗析法、离
6、子交换法等,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B.缩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所 以 B 选项是错误的;c.f.“是缩聚产物,分子中含有酯基,所以C 是错误的;D.煤的干储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之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所以D 选项是错误的。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海水淡化、煤的干储的成因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生活污染及治理方法,明确海水淡化的方法,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8.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蛋白质均可通过颜色反应来鉴别B.葡萄糖
7、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答案】D【解析】【详解】A.因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才能发生颜色反应,A错误;B .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结构不相似,也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C.因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等,C错误;D.因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D正确;答案选D。9 .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 a+H2O=N a+OH+H2TB.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F e+3 H 2 O(g)=F e 2()3+3 H 2C.钠跟氯化钾溶液反应的
8、离子方程式:2 N a+2 H 2 O=2 N a+2 O l T+H 2 TD.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N a+C u 2+=2 N a+C u【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原子个数不守恒,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N a+2 H 2 0=2 N a+2 0 H-+H z 3 故 A错误;B、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二者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F e+4 H Q(g)=F e304+4 H2,故 B错误;C、钠跟氯化钾溶液反应实质为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 N a+2 H 2 0=2 N a+2 0 I T+H 2 1 ,故 C正确;D、不符合客观事
9、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2 H z O+2 N a+C u =2 N a+C u(0 H)2 1+H 4,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重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一看拆不拆,氧化物、弱电解质、沉淀、弱酸酸式根不拆。其中比较常考的是弱电解质。如醋酸或一水合氨,题中常常将其拆开,这是错误的。将生成的沉淀(如硫酸领)拆开也是错误的。二看平不平,看反应前后的同种原子数目和电荷量是否守恒。特别要注意电荷数量,很多时候原子数目正确而电荷量是错的。三看行不行,看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常见不符的有:(1)反应物过量和少量不一样的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
10、和铝离子、盐酸和偏铝酸根等),(2)可逆反应没有用可逆号。1 0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向 0.1 m o l【T C H 3 C O O 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r)c (C H3C 0 0 H)减小B.向。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铉固体 则溶液中/%)减小C.向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则溶液中C(C H3C 0 0 H)c(H+)-C(C H3C 0 0-)增大D.4。0 时 在氨一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 O”随着C。2的 通 入 温 器 小 不 断 增 大【答案】B【解析】【详解】A.加水稀释促进C&COOH的电离,n(H D 增大,n(CH3COOH)减小,则溶液中c
11、(H+)c (C H 3 C O O H)增大,故错误;B.向 O.lm o ljT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核固体,c(NH;)增大,抑制限出0 的电离,c(OlT)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为简单立方堆积,为体心立方堆积,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故 A错误;B.中原子个数=8 X 1/8=1;中原子个数=1+8 X 1/8=2;中原子个数=8 Xl/8+6 X 1/2=4,B错误;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8 ,1 2 ,故 C正确D.空间利用率:5 2%、6 8%、7 4%、,所以空间利用率的大小顺序:,故 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利用均摊法计算每个晶胞中原子
12、个数时,注意处于顶点的微粒,每个微粒有1/8 属于该晶胞,处于棱上的微粒,每个微粒有1/4 属于该晶胞,处于面上的微粒,每个微粒有1/2 属于该晶胞,处于晶胞内部的微粒全部属于该晶胞。2 0.在塑料袋中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和一些青香蕉,将袋口密封,两天后青香蕉成熟了。导致青香蕉成熟的物质是成熟苹果释放出的A.C 2 H 4 B.C lhC O O H C.C o f t D.C H 3 cH 2 0H【答案】A【解析】乙烯具有催熟作用,成熟的苹果可以释放出乙烯,导致青香蕉成熟,答案选A。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 0分)2 1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
13、反应:3 A (g)+B(g)1 xC(g)+2 D(g)。经4 m in 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 o l f1,C*: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 2 5 m o l f*m in ,此 时 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x值是?(列出三段式,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0.7 5 m o l L 1;(2)0.06 2 5 m o l L1 m in (3)2【解析】由4 m in 内D的浓度变化量为0.5 m o P L-1,可以求出A、B、C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3 1 x-X 0.5 m o l L-X 0.5 m o l L-X 0.5 m o
14、l*L-1.设 A、B的起始浓度为n,则可以得到下列关2 2 2系:3 A (g)+B(g)f C (g)+2 D (g)起始浓度 n n 0 0浓度变化 0.7 5 0.2 5 0.2 5 x 0.54 m in 后浓度(n-0.7 5)(n-0.2 5)0.2 5 x 0.5由题意 c(A):c(B)=(n-0.7 5):(n-0.2 5)=3:5,n=l.5 m o l L *,c(A)=(n-0.7 5)m o l L-1=0.7 5 m o P L 1根据 v(B)=-,v(B):v(D)=ls 2,得 v(B)=0.06 2 5 m o P L m in-1,根据 v(C):v(D
15、)=x:2,求得x=2 o(l)4 m in 时 A的物质的量浓度=0.7 5 m o P L-1;答:4 mi n时 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 5 m o P L-1;(2)根据上述分析,v(B)=0.06 2 5 m o P f m i n1,答: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 2 5 m o P L-m in1;(3)根据上述计算,得到x=2;答:x 值是2。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计算应用,主要是反应速率、平衡浓度的计算分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要学会使用三段式解题。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 0分)2 2.一氯化碘(沸点9 7.4 ),是
16、一种红棕色易挥发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酸。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制备一氯化碘。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拟利用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碘反应制备一氯化碘,其装置如下:(已知碘与氯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装置烧瓶需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D 装置的作用是(2)乙组同学采用的是最新报道的制一氯化碘的方法。即在三颈烧瓶中加入粗碘和盐酸,控制温度约5 0C ,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氯酸钠溶液,生成一氯化碘。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设计简单实验证明:IC 的氧化性比L 强:.IC 与乙烯能发生反应:0【答案】C fE-B fD Mn02+4
17、H*+2Cl-W=Mn+Cl+2H20防止IC1挥发 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 空 气 3L+6HCl+NaC103咨6ICl+NaCl+3H2。用湿润的KF淀粉试纸检验一氯化碘蒸气,试 纸 变 蓝 在IC1的乙醇溶液中通入乙烯,溶液褪色【解析】分析:用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碘反应制备一氯化碘,A 装置用二氧化锌和浓盐酸制备氯气,制得的氯气中含有HC1气体和水蒸气,先用饱和食盐水(C)除 HC1气体,再用浓硫酸(E)干燥,将干燥的氯气通入B 中与碘反应,制备IC L 而 ICI挥发,所 以 B 应放在冷水中,最后用氢氧化钠(D)处理未反应完的氯气,结合问题分析解答。详解:(1)用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碘
18、反应制备一氯化碘,A 装置用二氧化镒和浓盐酸制备氯气,制得的氯气中含有HC1气体和水蒸气,因此需要先用饱和食盐水(C)除 HC1气体,再用浓硫酸(E)干燥氯气,将干燥的氯气通入B 中与碘反应,制备1C L 由于IC1易挥发,所以B 应放在冷水中。又因为氯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所以最后用氢氧化钠(D)处理未反应完的氯气,因此装置顺序为:ATCTE BTD。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A=Mn2+Cl2t+2H2O;IC1挥发,所 以 B 应放在冷水中,防止IC1挥发;氯气有毒,用氢氧化钠(D)处理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2)粗碘和盐酸,控制温度约5(),在不断搅拌下
19、逐滴加入氯酸钠溶液,生成一氯化碘,碘元素总共升2 价,氯元素总共降6 价,化合价升降应相等,则碘单质应配3,再由原子守恒可得3L+6HCH-NaClO,l 6ICI+NaCI+3H2O;(3)根据氧化性强的物质制氧化性弱的物质,可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一氯化碘蒸气,试纸变蓝即证 明 IC1的氧化性比L 强;一氯化碘是一种红棕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酸,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则颜色褪去,即在IC1的乙醇溶液中通入乙烯,溶液褪色说明IC1与乙烯作用发生加成反应。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装置的选择、实验过程的控制,物质的分离提纯等知识点,为高考频点,注意掌握物质性质灵
20、活运用,善于提取题目的信息。第(3)问是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注意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即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和题目中隐含的信息进行知识的迁移灵活应用。四、推 断 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 10分)23.X、Y、Z、M、W是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M、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 2,在元素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 倍,Z、M左右相邻,M、W位于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W的 阴 离 子 符 号 是(2)Z的 单 质 的 结 构 式 为。标准状况下,试管中收集满Z的简单氢化物后倒立于水中(假设溶质不
21、向试管外扩散),一段时间后,试 管 内 溶 液 中 溶 质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为.(3)由X、Z、M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酸、碱、盐 的 化 学 式 分 别 为 (各举一例)。(4)写出加热时Y的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化合物甲由X、Z、M、W和 Fe五种元素组成,甲的摩尔质量为392g mol,1 m ol甲中含有6 moi结晶水。对化合物甲进行如下实验:a.取甲的水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b.另取甲的水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BaCb溶
22、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甲的化学式为 O 已 知 100 m L 1 mol 的甲溶液能与20 m L 1 mol L 的酸性K M nO”溶液恰好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第二周期 IVA 族 S2-N三 N 0.045mol/L(或 l/22.4mol/L)HNCh(或 HNO2)、NH3 H2O NH4NO3(或 NH4NO2)C+2H2so4(浓)=CO2T+2s(M+2H2。(NH4)2Fe(SO4)2-6H2O5Fe2+MnO4+8H+=5Fe3+Mn2+4H2O【解析】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Y、Z、M、W,在周期表中X 是原子半径
23、最小的元素,则X 为 H 元素;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 倍,Y 为 C 或 S,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 不可能为S 元素,故 Y 为 C 元素;Z、M 左右相邻,M、W 位于同主族,令 Z 的原子序数为a,可知M 原子序数为a+1,W 原子序数为a+9,X、Z、M、W 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 2,贝!|l+a+a+l+a+9=32,解得a=7,故 Z 为 N 元素、M 为 O 元素、W 为 S 元素。丫 为 C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IVA族,W 为 S 元素,W 的阴离子符号是S。故答案为第二周 期 IVA族;S2;(2忆 为 N 元素,单质的结构式为N三 N;标
24、况下,Z 的氢化物为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试管中收集满氨气,倒立于水中(溶质不扩散),一段时间后,氨气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令体积为1 L,则试管内溶液的物XL质的量浓度为22.41/”=0 045m ol/L,故答案为N三 N;().045mol/L;XL(3)X为 H 元素、Z 为 N 元素、M 为 O 元素。由 H、N、O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酸、碱、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HNOK或 HNO2)、NHyH2O.NH4NOK或 NH4NO2),故答案为 HNO或 HNO2)、NHyH2O,NH4NO3(NH4NO2):(4)加热时,碳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 浓)=CO2T
25、+2SO2T+2H2O,故答案为C+2H2so 浓)0=CO 2T+2sO2T+2H2。;(5)取甲的溶液加入过量的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过一段时间白色絮状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则说明甲中有亚铁离子和钱根离子,另取甲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则说明甲中有硫酸根离子,Im ol甲中含有6moi结晶水,即甲的化学式中含有6 个结晶水,甲的摩尔质量为392g/moL则甲的化学式为(NHGFelSOgGHzO,故答案为(NH4)2Fe(SO4)26H2O;100 mL 1 molL”的甲溶液中含有O.lmol Fe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份试卷合集 2020 天津市 蓟县 化学 一下 期末考试 模拟 试题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