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郑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1.下列变化中,变化的本质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A.冰雪融化 B.候氏制碱 C.海水晒盐 D.干冰升华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和水C.高镭酸钾和汽油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碘和酒精D.胆帆和水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三个氮分子3电C.两个氧原子。25.下列元素或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碱B.生石灰、石灰石氧化物C.汞元素、专 白 元 素-金属元素D.生理盐水、冰水混合物混合物B.铝离子A1+3D.碳酸钠NaC()36.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A.儿童体内缺少钙元素易患佝偻病B.淀粉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C.钙、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蛋白质遇到甲醛会失去生理活性7.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六月茉莉花飘香一一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C.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一一升高温度,分子体积变大D.碳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一一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向无色酚献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色溶液中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C.石灰石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的现象:白色
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减少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9,下列有关资源、环境等的一些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保护水资源要注意防止水体的污染和节约用水B.大力发展氢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又能保护环境C.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D.CO、NO?、SO?都是污染环境的气体10.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的活动性很弱B.铁钉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C.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铜片的硬度D.室温下钛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
4、活动性比镁弱11.如图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质子数为34B.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形成Se2+12.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A.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一常用作保护气第 2 页,共 27页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一 一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D.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1 3 .如图所示,室温下有H C 1 水溶液和N a H C O s 水溶液,在这两杯水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锌粉和盐酸,均会使水溶液冒泡。若改变H
5、 Q和N a H C C 3 的浓度,使这两杯水溶液的p H 值都增加,但其他实验条件皆不变,则分别加入锌粉和盐酸后,这两杯水溶液冒泡HC1 NaliCO,水溶液 水汽液宵验二速率的改变情形,最可能为下列何者?()A.两杯水溶液都变快B.两杯水溶液都变慢C.实验一:变快,实验二:变慢D.实验一:变慢,实验二:变快1 4 .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碱,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B.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献试液变红,能
6、使无色酚酥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1 5.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 4 个原子构成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7:3 7:71 6 .如图是以铁为核心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转化一定会有气泡产生B.转化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红棕色固体C.转化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D.转化均可通过化合反应来实
7、现1 7 .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硝酸钾和氯化铁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1 8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B.氢氧化钾和盐酸D.碳酸钠和熟石灰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C 0 2 和N 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B鉴别N H 4 c l 和K C 1 两种白色固体肥料 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C除去C O?中混有的少量c o将气体通过灼热铜丝网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1 9 .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1)打开雪碧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8、(2)地 壳 中 含 量 最 多 的 两 种 元 素 所 形 成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为。(3)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 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 a C l 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N a C l O 中 氯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工业上制备N a C l O 的反应原理为2 N a O H +C l2=X +N a C l O +H20,则X 的化学式为。(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填溶质名称)来止痒。(5)煤燃烧时放出的N O?、(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 0 .
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品名:风 衣 型 号:170,92A面料:羊毛4 0%锦纶60%里料:棉100%图1配料:小麦粉、白砂糖、花生油、鸡蛋、食盐图2(1)图1 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o(2)某学校的早餐饼配料表见图2,其 中 富 含 蛋 白 质 的 物 质 是;当衣服上沾有花生油时,可用洗涤剂除去,是由于洗涤剂对花生油有 作用。(3)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为缓减该症状,可服用碳酸氢钠片或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 1(O H)3)治疗,请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其反应的基本类型均为_ _ _ _ _ _ 反应。
10、第 4 页,共 27页2 1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o氧原子 X C rD.CO/、CM+、NO3,K+2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0(2)t2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填物质序号)。(3)将1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C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的 是(填 写 物 质 序 号).(4)若b中含有少量a,则提纯b采 用 的 方 法 是。26.欲通过实验证明CO?能与KOH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的夹
11、持仪器已略去)。先挤压胶头滴管,将KOH溶液滴人到充满CO?的试管中,再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发生倒吸。第6页,共27页(1)甲同学得出二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但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 0 2 与K O H 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o(2)已知K 2 c。3 溶液呈碱性。为进一步证明C O?与K O H 发生了反应,下列实验设计可行 的 是(填 数 字 序 号)。利用原装置,将K O H 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C a C k溶液,观察现象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酚醐溶液,观察现象(3)请写出氢氧化钾与二氧化 碳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12、式。2 7 .真空热还原法生产单质钙的主要流程如图:冷却(1)步 骤 I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2)步骤口反应 必 须 在 真 空 条 件 下 进 行 的 原 因 是,生成物固体X 的化学式可能 是(填 选 项)。A.A 1(O H)3B.C a C O3C.A 12O3D.C a(O H)2(3)步骤i n 这一过程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其本质是 之间的间隙减小了。28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用图A 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填化学符号)。(2)用图B 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白磷燃烧,红
13、磷不燃烧,可得出燃烧需要满 足 的 条 件 之 一 是(3)用图C 所示装置从食盐水中获取蒸储水,欲证明试管a 中的冷凝水不含Cl1 使用的试剂是: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4)用图D所示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测定结果偏小,可能 的 原 因 是(写出一条即可)。2 9.增氧剂可用于给鱼池增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增氧剂的增氧原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该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可以表示为2Na2c。3 3%0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较稳定,能缓慢分解,受热容易分解。【提出问题】增氧剂真的能增氧吗?【初次探
14、究】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储水,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无气泡产生;加热,产生大量气泡。【作出猜想】该兴趣小组结合资料和实验现象推测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3和H202 o【再次探究】该兴趣小组进行如表实验:第8页,共27页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另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储水,待其完全溶解,再加入_ _ _ _ _ _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溶液中含有出。2。该操作中H2O2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2)待步骤(1)完全反应后,将所得物质过滤,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Na2c。3【得出结论】该增氧剂的增
15、氧原理为【评价反思】该增氧剂的保存方法为3 0.在抗击新冠疫情中,75%的医用酒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的杀死新冠病毒,因此成为人们消毒杀菌的主要药品。按要求计算:(1)乙 爵 中 碳 元 素 和 氧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为(填 最 简 整 数 比)。(2)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g。0破原子0函 子乙分子结构模型某补钙片的主要成分为CaC03,取钙片10g(假设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钙片中钙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图实验:U加入108.2g稀盐酸)遮 j r 滤液II 1g恰好完全反应,取10座 片研碎加入烧杯烧杯内物质
16、质址为116g/滤清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O(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第10页,共27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侯氏制碱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冰雪融化、海水晒盐、干冰升华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o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
17、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C【解析】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碘易溶于酒精,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高镒酸钾不溶于汽油,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C正确;D、胆矶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Co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3.【答案】A【解析】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
18、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缓缓的沿着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水注入浓硫酸中,且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A
19、【解析】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氮分子可表示为3%,故选项正确;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铝离子可表示为A F+,故选项错误;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2 0,故选项错误;D、碳酸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 a 2 c O 3,故选项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
20、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5.【答案】C【解析】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错。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
21、混合物,故错。C、汞元素、伯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故C正确;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D错。故选:C o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分析判断,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度组成的化合为;金属元素的种类、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分析。要根据单质、氧化物、盐的概念以及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回答本题,要把握要点,知道第12页,共27页常见物质的组成。6.【答案】C【解析】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故选项说法正确。B、淀粉属于糖类,能产生能量,淀粉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22、,钙属于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A、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淀粉属于糖类,能产生能量,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六大营养素的相关知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C【解析】解:A、六月茉莉花飘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3、,故选项解释正确。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D、碳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o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解:A、浓氨水显碱性,向无色酚酷溶液中滴加浓氨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
24、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无色溶液中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石灰石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减少,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oA、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
25、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9.【答案】C【解析】解:A、保护水资源要注意防止水体的污染和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大力发展氢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又能保护环境,故选项说法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D、CO、NO?、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A、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新能源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C、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D、根据空气的污染气体,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临沂市 郯城县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