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21年9月修订).pdf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21年9月修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21年9月修订).pdf(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空气的 第1课,本单元学生将围绕水和空气的存在和特征开展探究。本 节 课“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个主要问题,包含了“什么叫占据空间”“怎样观察到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形状会变化吗”这三个小问题。由于空气无色无味的特性,所以不能直接观察到它是否占据空间,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逐渐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并通过小活动,观察空气占据空间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低年级已经了解空气的存在及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因此空气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物质。本课带领学生认识空气不易
2、察觉的性质一一占据空间。学 生 对“空间”这个词很陌生,更缺乏理解。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和“物体占据空间”的概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空气占据空间。2.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实验证实空气占据空间和发现压缩空气具有弹性;2.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探究意识2.愿意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压缩空气的用途。【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空气占据空间;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难点: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压
3、缩空气具有弹性。【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气 球2 X 6=1 2个,饮 料 瓶1 2个(6个完好,6个有洞的),透明塑料杯、纸巾、水槽、注射器2 4个、实验记录单6份、毛巾。演示实验材料:一盒粉笔、一杯水,气 球2个,饮料瓶2个,1套“流不下去的水装置”(小口瓶、烧杯、漏斗、橡皮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视 频 欣 赏 乌鸦喝水的动画片。2 .设问: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3 .生:.(乌鸦衔来许多小石子放入瓶中,瓶中的水面不断上升,于是它就喝到了水。因为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
4、来了。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4.师 举 例:(展示图片)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生举例: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等。师:这是一满杯水,水占据杯子的空间。随后师去倒掉水,问:现在杯中有什么?(空气,也就是说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5 .设问:空气,它是否像水、石子那样占据空间呢?生预测。师板书课题。二、初步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1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用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同学们可以想出一些办法来验证一下吗?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讨论出一种办法来证明。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下教材,也可以举手示意邀请老师一起参加你们的设计。(将问题留给学生交流,给出时间,
5、从交流中引发问题。)2 .初步验证:“大力士”都吹不大的小气球。事先准备:取两个相同的气球,其中一个气球放入装有水的瓶中,用球嘴套住瓶 o挑一名瘦弱的女生吹气球;挑一名身体高大强壮的男生用力吹瓶中的气球。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瘪瘪的气球为什么在小女孩的手中变大了呢?为什么瘦弱的小女孩都能将气球吹得大大的,“大力士”却不能吹大瓶中的气球呢?生解释:水占据了空间。过渡:倒掉水,再吹气球。每组选两名学生吹气球,另外两名做好观察。学生分组实验:吹不大的气球。观察并记录,在记录单1上作出对现象的解释。解释:空气占据了空间。三、二次探究,自主实验1.魔术实验一一“纸的奇遇”。师:将一张纸扔进水里。生:发现纸
6、很快就湿了。师:我能让纸放到水里不湿。你们信吗?(1)师演示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请生预测一下,纸巾会被水浸湿吗?为什么?(将一张纸扔进水里,发现纸很快就湿了。但老师却说,能让纸放到水里不湿,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比让他们直接做实验更具有意义。)P P T展示实验要求:纸要塞紧,不要掉下来。杯子要竖直倒扣在水中。竖直取出杯子后用干纸巾擦净杯口的水。(2)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3)小组汇报: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纸没有湿,说明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实验失败的小组反思:为什么纸湿了?(倾斜,有
7、气泡)(4)小结:这种现象说明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2.“流不下去的水”一 一“漏斗”变“漏堵”。事先准备: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小口瓶。(1)预测:水会漏下去吗?为什么?(2)演示实验:快速向漏斗里倒水。(这个实验老师要帮学生准备好材料和装置,不然学生在短时间内封好橡皮泥,难度很大。但是一定要提醒学生是快速倒入水,但是不宜漫过漏斗。)(3)小组讨论:水漏下去了吗?为什么?橡皮泥在这里的用处是什么呢?(水不会漏下去,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橡皮泥的用处是堵住瓶口,不让空气跑出来。)(4)实验失败反思:为什么水漏下去了?(密封不严实,倒水的速度慢了。)过渡:做完了“漏斗”变“漏堵”的奇趣实验,大
8、家觉得科学课好不好玩呀?想不想继续实验探究啊?那就用你端正的坐姿和好奇的眼神告诉我吧!过渡: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大家都用自己的实验证明了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不可以改变呢?压缩后的空气会不会像弹簧那样被压缩呢?四、再次探究:压缩空气具有弹性1.师出示注射器,介绍各部分名称(筒身、刻度和活塞)。一会儿我们就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实验之前我们来明白一下实验要求。2 .P P T展示实验要求:(1)把注射器的活塞向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将针口顶住橡皮。(2)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然后用大一点的力推动
9、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又有什么变化。(注意一定不能让空气跑出来。)3.分组实验,并记录现象。4.小 组 汇 报:空气可以被压缩吗?你还有什么发现?(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五、学以致用: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1 .出示:充足了气的球,我们再用打气筒能向里面打些气吗?它会继续增大吗?里面的空气会怎样?2 .其实,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吗?(充气床垫、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车轮胎等)【板书设计】1 .空气占据空间吗粉笔、水实验一一知 道“占据空间”漏斗实验、纸团实验 L空气占据空间吹气球实验挤压注射器一一空气可以被压
10、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压缩空气的应用2.空气有质量吗【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 第2课,通过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都具有质量,从而意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对物质有一定的质量的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将是学生关于空气概念发展的一次提升。本节课有三部分内容:一、用电子天平来证实空气是有质量的。二、用电子天平称量皮球的质量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三、了解人类认识空气有质量的历程。【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对空气的特性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前一课的学习也了解到空气占据空间,学生对空气这种物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潜意识中对空气是否
11、有质量,认知可能存在误区,“重量和质量”等概念模糊。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学科不久,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兴趣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用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有一定的质量。2.了解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能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科学探究目标1.基于已有经验,对空气是否有质量提出猜想。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利用电子天平证明空气有质量。3.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
12、学态度。2.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意识到运用合适的工具可以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设计、操作实验和分析数据得出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结论。难点:能借助电子天平动手操作来验证空气有质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色塑料袋2个、打气筒一个、皮球一个、纸杯一个,电子天平一台、课件、视频等。学生准备:透明的塑料袋、石头、1升的矿泉水、气球、绳子、铁架台、木棍、打气筒、皮球、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课,提出问题1 .师:同学们喜欢玩跷跷板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喜欢起玩跷跷板,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儿童卡通片:小孩子与
13、小动物们玩跷跷板)师:兔宝贝也想玩,可小孩子不能把两个小动物跷起来,为什么呢?生:两个小动物比小孩子重。师:加了一桶沙子就能把两个小动物跷起来了,说明沙子有一生:重量。师:你们有重量吗?(板书:重量)多重呢?师:生活中我们常说的“重量”多少斤,多少千克,科学上应该说成“质量”(板书:质量),这两个量在科学上不是一回事。(播放视频:重量和质量)师:所以我们应该说沙子有质量。2 .出示两个黑色塑料袋(其中一袋比较重,另一袋是空而鼓的),让一个学生尝试提一下,说说感受。猜猜塑料袋里是什么?打开看到重的塑料袋里是一个皮球,轻的塑料袋里空空的,引导说出里面有空气。师:刚才你的感觉是装有皮球的塑料袋比装有
14、空气的塑料袋要重,说明皮球有一生:质量。师:那空气呢?有质量吗?(板书课题)。二、用平衡杆来证实空气是有质量的。1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空气有质量吗?学生猜测,说说各自理由。2 .师:你们能想到哪些方法可以证明我们的猜测呢?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有:(1)拿个塑料袋装空气,然后用弹簧秤称;(2)用塑料袋装了空气后感觉一下有没有质量;(3)拿个塑料袋装空气,放在电子秤上,如果有显示读数就说明空气有质量;等等。师:掂一掂空塑料袋和装满空气的塑料袋,说一说能否感知出空气是否有质量?生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证明空气有质量?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个类似跷跷板的装置,叫平衡杆。(展示)老师在两边各挂
15、了一个回形针。回形针上面做了一个钩子,可以用来挂东西。再挂上夹子。这个夹子可以夹紧物体。除了这些材料,我还给每个组准备了气球和打气筒。利用这些材料你们能设计一个方法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吗?接下来就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想到的方法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3.小 组成员谈论交流,并画下实验的方法。4.汇报交流实验方法。一边汇报一边教师演示。5.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收获。6.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空气有质量。7.师:如果在吹大气球这边不动的情况下,怎么使平衡杆再达到平衡呢?引导学生在瘪气球这边加重物,把大米粒放入瘪气球中,再次使平衡杆再达到平衡。体会到打入气球中空气的质量至少有十几粒
16、大米粒那么重。三、用电子天平测量皮球里空气的质量。1.(出示充满气的皮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那么这个球里的空气到底有多重呢?你有办法知道吗?生2.(出示电子天平)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能精确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一一电子天平,它的精确度很高,可以精确到0.1克。学习电子秤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3)按 归零 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3.演示实验:称量充满气的皮球质量(记录在黑板上)。这个质量是什么的质量?板书:球+空气。接下来怎样做?请两个学生放气,再称量球的质量(记录在黑板上)。这又是什么的质
17、量?板书:球。那这两数之间的差是什么?(空气的质量)4.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空气有质量。四、了解人类认识空气有质量的历程1.阅读: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到了 1 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中尽可能多打些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2.拓展:塑料袋里少量的空气并不重,所以我们感觉不明显。我们这样一间普通教室容纳的空气质量大
18、约为200千克,大约相当于多少个小朋友的体重?(一个三年级小朋友大约重30千克),而弥漫在天空和地球周围的空气有多重呢?请大家回去查找一下资料。【板书设计】2.空气有质量吗重量 质量平衡杆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球+空气)-球=空气空气有质量3.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材简析】热空气和冷空气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空气第3课的内容。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征,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具有流动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从空气的流动性引入空气受热和受冷时会怎样流动的话题,指导学生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认识到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进而
19、认识地球各个地方冷热不同,造成空气冷热不均,导致了冷暖空气的循环流动而形成风。教材安排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供学生探究,第一,认识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第二,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第三,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第四,解释现象,推想风的成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是科学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应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上来。通过二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科学课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但 对 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学生难以通过感官
20、直接感知,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和分析进行认知。【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2.知道当温度有冷热差别时,空气就会流动。科学探究目标学会做热空气上升的实验。科学态度目标1.对于温度带给空气的变化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主动参与探究,积极分享成果。2.能够细致地观察,如实地记录和描述,理性地分析实验现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 解“热空气上升”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感受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是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
21、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 频(冷热空气对流、风的形成)、集气瓶、毛玻璃片、热水、冷水等。学生准备:蜡烛、火柴、纸蛇、热气球袋、纸筒、线香、风的形成材料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通过上两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空气除了能占据空间,有质量,还具有什么性质呢?生:会流动。2.师:在每个小组的实验盘中都有一支蜡烛,大家观察蜡烛的四周有什么?(生:空气)3.点燃蜡烛后,蜡烛周围的空气有什么变化?(生:变热了)4.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了就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会怎样流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热空气和冷空气(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合理猜测,实验探
22、究1.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变成了热空气后会怎样流动呢?大家来猜一猜。生:向上、向下.2.师:要怎样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测呢?请阅读课本P7页,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又好又多。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生 1: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撒一些很轻的碎屑状的东西,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生 2: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会很轻的会转动的物体。生 3: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很轻的塑料,看塑料袋会不会“飞起来”。3.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老师这也有一个想法: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把手放在蜡烛火焰周围的不同方位,感受热风往哪
23、个方向流动。4.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时请注意:不点燃蜡烛前,先将实验物品放到蜡烛上方,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组员做好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观察,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注意安全,准备一块湿毛巾,发生意外时迅速将湿毛巾盖在火焰上,然后远离燃烧物,不要伤到自己或引燃其他物品。5.学生进行实验:纸蛇转动的实验、感受热风流动的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进行指导。6.教师演示: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7.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什么?(学生汇报)生1: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纸蛇不会转,点燃蜡烛后,纸蛇就转动起来了,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
24、。生2: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塑料袋是瘪的,点燃蜡烛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然后就飞起来了,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生3: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将手放在蜡烛周围,没有什么感觉,点燃蜡烛后,我们在火焰上方感受到了热风吹到手上的感觉,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8.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纸蛇和塑料袋的运动,推测出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我们能用眼睛看到热空气向上流动吗?(生:不能)为什么?(生:因为空气是透明的)9.分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屏幕前,用强光电筒照射火焰,这时,就会看到火焰上方空气的影子在不停的向上运动,这进一步说明了空气受热后会向上升。第二课时三、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1.师:同学们,当热空气和冷空气相遇后
25、会怎么样呢?请看课本P8页的实验,思考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烟会怎样流动?这说明了什么?将冷瓶与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2.师:我们通过一段录制好的实验视频来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播放多媒体视频)。3.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生:我们看到热瓶内的烟向上流动,冷瓶内的烟向下流动,形成一个循环了。4.师:观察得很仔细,将热瓶放在冷瓶上面又是怎样的现象呢?生:热瓶内的烟一动也不动。5.师:谁来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呢?生:因为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不会向下流动。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现在老师家要安装暖气片,你觉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苏教版 三年级 上册 科学 教案 2021 修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