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盘锦市初中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10分)(本题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 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个存在本质区别的是A.瓷碗破碎 B.金属生锈2.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青铜 B.棉花3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C.动物呼吸涤纶D.醋的酿造D.羊毛B.测溶液pH4.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C 6 H 1 2。6 B.K2 c。3C.C 2 H 5 O HD.C H 3 C O O H5 .“可燃冰”开采中,如果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臭氧空洞 B.
2、酸雨6 .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原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是由H、。两种元素组成的C,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温室效应增强 D.白色污染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B.生铁的硬度小于纯铁D.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A.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生活中要适量补充碘元素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许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C.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所以二者性质都相同D.CO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 O 2 中少量C O9.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3、转化为甲醇(C H 3 O H),其反应 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XQD一定条件+碳原子氧原子O 氢原子A.X 的数值为3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1 0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易与空气中成分反应而变质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B.蚊虫叮咬后涂抹N a O H 溶液减轻痛痒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N a O H 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第 二 部 分 非 选 择 题(共 30分)1 1 .魅力化学,多彩世界。【资料 溶洞中形态各异石笋和钟乳石是通过两个化学反应形成的:石灰岩中难溶的C a C C h 遇到溶有C O 2
4、的水生成可溶的C a (H C O3)2溶有C a (H C O 3)2 的水遇热或压强变小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1)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溶 有 较 多 碳 酸 氢 钙 的 水 属 于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用 来鉴别硬水和软水。(3)要去溶洞探险,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照明方式最好选用 填“手电筒”或“火把”),原因是1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相关信息。11 Na12 Mg13 A114 Si15 P16 S17 C118 Ar钠镁铝硅磷硫氯M22.9924.3126.9828.
5、0930.9732.0635.4539.95(1)每一小格可以提供的基本信息有 o(2)表 中 蕴 含 的 递 变 规 律 之 一 是。(3)铝由 构成,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未看到明显现象,猜测其可能原因是实 验 后 将 铝 片 回 收 再 利 用 的 意 义 是 1 3.溶液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2 0406 08 01 0 0溶解度/gK C 134 040.045.55 1.15 6.7K N O 331.66 3.91 1 01 6 92 46(1)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溶 解 度 受 温 度 的 影 响 较 大 的 物
6、 质 是。(2)40时,能否配制质量分数为35%的KC1溶液,原因是。(3)为除去KNCh中混有的少量K C 1,将固体样品加水溶解,然后加入适量的_ _ _ _ _溶液,过滤、蒸发即可。也可以用 的结晶方法。在实验中,常将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的目的是 O14.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活动。(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加热高镒酸钾方法制取氧气,并用于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 _ _ _ _ _o(3)向装置A中加入少量氧化铜作催化剂,再向其中加入68g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结束后,共产生1.6g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
7、分数为_ _ _ _ _0(4)实验小组同学用石灰石和6%的稀盐酸制取CO2时,发现固体仍有大量剩余,但不再产生气泡,请写出 一 种 可 能 的 原 因,并 设 计 实 验 进 行 验 证。(5)以下反应均可生成N%(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A.2NH4Cl+Ca(OH)2=CaC12+2NH31+2H2O(2)NH4HCO3=NH3 T+CO2 T+H2O()CaO+NH3-H2O=NH31+Ca(OH)2结合以上装置,适合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有(填序号)。15.科学探究是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近年来,自热食品种类繁多。只需将撕去塑料膜的发热包放入凉水中,就能享用美
8、食,很受年轻人的追捧。实验小组同学买来一份自热食品进行以下探究。【资料】I、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粒。I I、铝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Ch)和氢气,偏铝酸钠溶于水。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1)小组同学取出发热包,撕去塑料膜,放入适量凉水中,可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固体迅速膨胀,同时还可观察到发热包内固体变硬结块,其 可 能 的 原 因 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使用发热包过程中,禁 止 明 火 的 理 由 是。探究二:反应后混合物中部分成分的探究。根据以上操作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3)操 作I的名称是 一。(4)根据现象得出:滤液
9、A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 _ _ _ _.根据现象分析得出:固体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综合分析得出:现象中产生的气体,其 成 分 的 组 成 可 能 为。(5)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进行反思总结,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一。A.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B.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C.禁止用湿手接触发热包D.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通风2022年盘锦市初中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卷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io分)(本题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I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A【详解】A、瓷碗破碎只是瓷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金属生锈后有新物质铁锈
10、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动物呼吸后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醋的酿成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醋酸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即与其他三个存在本质区别的是A,2.C【分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详解】A、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棉花是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C、涤纶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D、羊毛是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3.D【详解】A、读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读取最高点,图中操作错误;B、用 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
11、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防止污染待测液;图中操作错误;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防止引发火灾,图中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操作正确;4.B【分析】有机物是指一类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有机物的特点,不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C、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
12、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D、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5.C【详解】A、臭氧空洞是冰箱制冷剂泄漏导致的,选项错误;B、酸雨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选项错误;C、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增强,选项正确;D、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形成的,选项错误;6.D【详解】A、原子的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质子数为1,无中子,说法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离开化学变化,原 子 是 可 以 再 分,说法错误;C、原子得失电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能转化为原子,说法错误;D、钠 原 子(叵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辽宁省 盘锦市 中考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