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 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pdf
《2022年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 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 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种群第 一 节 种群的特征.1第1课 时 种 群 特 征.1第2课时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11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6第二节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25第 三 节 种 间 关 系.30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 1 课时种群特征必备知识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1.概念: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调查方法(1)直接计数法适用条件: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2)估算法样方法a.方法步骤: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
2、密度估算值。b.适用生物:调查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植物或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c.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d.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标志重捕法a.适用范围: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b.步骤:确定调查对象I捕获并标志部分个体: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并记录个体数。重捕,计数: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志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C.注意事项: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导致它们产生疾病或被感染等:标志矍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至少在调查期间不能消失;标志符号也
3、不能过分醒目,否则被标志动物可能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1 .出生率和死亡率(1)出生率是指某一个种群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新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2)死亡率是指某一个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2 .迁入率和迁出率: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3 .年龄结构(1)概念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轨段的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2)类型类型图例由老年个体数口成年个体数留幼年个体数出生率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增长型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增大稳定型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基本不变衰退型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减小4.性别匕(1)概
4、念:(2)意义:二 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基础诊断G判断对错(正确的打“J”,错误 的 打“义”)1 .高三某班教室中全部师生可看成一个种群。()2 .可用每平方米草坪上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3.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4.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 :1,则出生率越高。()5.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提示:1.X 年级不是自然区域,同时它不具有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的数量特征。2.X草坪上的杂草有很多物种,而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同一种生物
5、。3.X行道树灌木丛为长方形,调查其中蜘蛛的种群密度应采取等距取样法。4.V5.X调查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核心突破至3Q种群数量特征分析1.图解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年 龄 结 构 性 别 比 例出生率迁入率测化向预变方种群大小及其密度宜接决定种群密度-响量动影数变迁出率死亡率2.图解分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年龄结构型零出生率和死亡率迭星种群密度皿变化趋势。性别比例或变出生率迭星种群密度。3.应用(1)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蛾一一通过改变性别
6、比例来降低出生率。(2)将性引诱剂释放到田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一一降低出生率。创新应用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d种 群 数 量 一 C e 勺一 a(1)图中a f 分别表示种群的什么特征?提示:a f分别表示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2)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图中的哪个特征?并说明理由。提示:图中的b,即年龄结构。因为不同年龄结构的种群中,老年、成年、幼年的个体数不同,因此可预测其未来的出生率与死亡率,进而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3)利用性引诱剂可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其原理是什么?提示:破坏了害虫的性别比例,从而
7、降低了害虫的出生率。对点练习1.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I种/密度 卜二 ()A.分别指的是迁出率、迁入率、死亡率和出生率B.春节前后,某沿海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和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D.在某市街道旁边每隔5 米种植一棵悬铃木,这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B 据图分析,是死亡率,是出生率,是迁出率,是迁入率,A项错误;春节前后,某沿海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出率和迁入率,B 项正确;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C 项错误;在某市街道旁边每
8、隔5 米种植一棵悬铃木,这是对种群空间特征的描述,D 项错误。2.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示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一定为图表述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图表述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图表述类型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图表述类型A 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国人口从现状看,仍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即人口数量仍在上升,应用图(增长型)表示
9、,由此判定A 项错误。易错提醒(1)年龄结构能预测但不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与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有关,例如遇到剧烈的气候变化,可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侬奂任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调查方法与适用对象调查方法适用对象直接计数法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法样方法植物,昆虫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蛛虫、跳蛹等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1)两者的比较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2)误差分析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笳 1 五点取量 狰 选 盘 方 理(样法1 1 1等距取件 1 样法计数1计算种群密度
10、(所有样方取平均值)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数量为助1重捕、(捕获数()计 数 标志数(加1计算种群数量(磁(种群密度鬻蠹)注意事项样方数目随调查地段的大小而定选取的样方大小随植物类型而定,如乔木100 灌木16 草本植物1 m2样方法中的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正方形或不规则形地块,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方形或长条形地块一般不选不容易计数的丛生或要生的单子叶植物,而选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调查期间没有大量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过于明显,不能对所调查动物的生命活动有影响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物在调查期间不会消失样方法的误差分析a.对调查对象认识
11、不准,导致统计时有偏差。b.选取样方时,样方的数目、大小不统一。c.在计数时,对各生长期的个体统计不全。d.种群密度因时间、场所等因素的不同差异较大。标志重捕法的误差分析主要取决于重捕中标志个体数(而偏大或偏小。设种群数量为4 只,第一次捕获6 只并标志,第二次捕获了 a 只,其中有6 只被标志,根据公式g=”,得4=耳。由上式分析可知:A a ba.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标志物易脱落、被标志个体的被捕机会降低、标志物导致被标志个体易于被捕食、在被标志个体稀少处捕获等)造成6 偏小,则/偏大。b.若由于某种原因(如被标志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志个体密集处捕获等)造成6偏大
12、,则力偏小。C.若在调查期间,调查区域有较多个体出生和死亡或迁入和迁出,也会造成估算中出现较大误差。3.样方法的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如下图所示,图中实心圆就是要计数的个体。)(1)正方形样方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2)圆形样方(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创新应用1.下表是某兴趣小组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的结果:其中第四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图:样方N、题种群密度/(株 ID-2)8718X9(1)如何计数第四个样方的植株数量?该样方的种群密度是多少?提示:需要计数样方以内
13、的个体数量,以及上边和左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量。个体数量=5+2+1=8,种群密度为8株1 1 1一2。(2)该植物种群密度是多少?%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样方,应如何处理?提示:8株应舍弃。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若标志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调查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为什么?提示:偏高。若标志个体更易于被天敌捕食,则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调查的结果会偏高。对 点练习1.2020年巴基斯坦遭受了 27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对巴基斯坦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若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因受蝗灾影响而使其数量较少,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
14、进行标志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B 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内部的个体要全部统计,位于样方边缘的个体计数时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不用进行标志。取样时要注意随机取样,可采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但由于该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取样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2.(多选)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蛹,用样方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A
15、 D 调查蝗虫幼虫跳螭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A项正确。一般而言,北温带地区每个样方的大小,乔木为1 0 0 m2,灌 木 为1 6 nA草 本 为1 m2,所以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0 0 n?左右,B项错误。调查蒲公英,除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外,还要把样方两个相邻的边及顶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做统计,C项错误。方法技巧“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件I直揍计数法一 ,(3个体数量卜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目样方法纥|估算法卜是否是.植-物?活动范圉大、活)标志重捕法动物活动能力是否量?动能力强的动物n-畲 情 境材料近日,一篇名为 细 数2 0 2 0年成本:气候崩盘的一年的报
16、告罗列了发生在2 0 2 0年 的1 5个极端气候引发的灾害性事件,其中包含2 0 2 0年2月爆发的东非蝗灾。研究发现,蝗虫成虫产卵于土壤中,虫卵在气温超过2 0摄氏度后快速孵化,从孵化成幼蝗到发育为成虫大约需要3 5天,幼蝗的翅不发达,在地表或矮草间跳跃,活动范围小;成虫的翅发达,善于飞翔。幼蝗和成虫大量取食植物的叶片,对农作物造成很大的危害。由材料分析知,蝗灾形成时对农作物造成很大的危害,由此要形成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问即握究1 .幼蝗和成虫构成种群了吗?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什么?(生命观念)提示:幼蝗和成虫不能构成种群。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2 .在
17、幼虫时期调查蝗虫种群密度一般采用什么方法?用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原理是什么?(社会责任)提示:样方法。性外激素可以干扰性别比例从而减少种群的出生率。课堂小结知 识 网 络 构 建核 心 语 句 背 诵-I增长型|-1稳定型|:L_|衰退型/测变化方向影晌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变化常用调查方法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标志重捕法|等距取样法种群决定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1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本的种群数量特征3.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年
18、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4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随堂检测1.下列种群的数量特征中,最基本的是()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A 种群密度能直接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所以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 .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C.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B 年龄结构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
19、越来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B正确。3 .据统计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9%,然而人口数量仍增加了 12 7 万,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严格的人口政策 B.性别比例失调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 据题意可知,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9%,说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本地人口应当减少,然而人口数量仍增加了 12 7 万,说明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是由于其他地区人口的迁入,故迁入率大于迁
20、出率。综上所述,D正确,A、B、C 错误。4 .(多选)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随机取样B .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A C D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A正确、B错误;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值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正确;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D 正确。5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表: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
21、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年龄0+1 +2+3+4+5+6+7+8+9+10+11+2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1)通 常,种 群 的 年 龄 结 构 大 致 可 以 分 为 三 种 类 型,分 别 是-研究表明:该鱼在3十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 十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 个年龄组个体 数 的 比 例 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O(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解析(1)种群的年龄结构
22、包括增长型、衰退型和稳定型三种类型。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幼年个体数为9 2+1 8 7+1 2 1=4 0 0,成年个体数为7 0+6 9+6 2+6 3+7 2+6 4=4 0 0,老年个体数为5 5+4 2+39+2 6 4=4 0 0,所以三个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为1 :1 :1,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该鱼种群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答案(1)增长型、衰退型、稳 定 型1 :1 :1保 持 相 对 稳 定(2)活动能力第2课时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必备知识一、数学模型现实对象和数学模型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主要包括表达与验证
23、两个过程。表达是根据建模的目的和掌握的信息(如数据、现象),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验证是用现实对象的信息检验得到的解答,以确认结果的正确性。这两个过程循环作用,使得数学模型不断完善。二、种 群 的“J”型增长1 .含义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这种类型的种群增长称为“J”型增长。2.数学模型(1)模型假设条件:食物充裕,空间充足,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等。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4倍。(2)建立模型:大 年 后 种 群 数 量 为 归 当 。(3)模型中各参
24、数的意义:为某种群的起始数量,大为时间,儿 表 示2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儿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4)曲线图三、种群的“S”型增长1 .条件:自然界中的受环境条件和生物自身因素的限制。2 .原因:随种群数量的增多,生物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的增长会停止,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3 .曲线:如下图所示,表现为“S”型增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停止增长。4 .环境容纳量:又称其值,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四、种群数量的波动1 .气候、食物、天敌、疾病等多种因素都会使种群数量发生波动。2 .在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25、下,有些种群会急剧衰退,甚至灭绝。3 .人为干扰也会使种群数量发生一定的变化。基础诊断G判断对错(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义”)1 .曲线图同数学公式相比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的增长趋势。()2 .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3 .外来入侵物种进入一个新环境中必定表现为“J”型增长。()4 .种群数量变化的全部内容就是“J”型和“S”型增长。()5 .不同种生物的 值各不相同,但每种生物的 值不变。()6.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而衰退、消亡。()提不:1.V 2.V3.X外来物种进入新环境中,该种群也可能因不适应新环境被淘汰。4.X 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 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2022 年苏教版 高中生物 选择性 必修 种群 讲义 知识点 考点 汇总 配套 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