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教科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pdf
《新编教科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教科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pdf(1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科教版(2 0 2 1 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7目录教学计划.22 0 2 1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3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5 1第 1 课时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5 1第 2 课时 种植凤仙花.5 4第 3 课时种子长出了根.5 6第 4课 时 茎 和 叶.6 0第 5 课时 凤仙花开花了.6 2第 6 课时 果实和种子.6 5第 7 课时 种子的传播.6 7第 8 课时 凤仙花的一生.6 9第二单元电路.7 3第 1 课时 电和我们的生活.7 3第 2 课时 点亮小灯泡.7 5第 3 课 时 简 易 电 路.7 8第 4课时 电路出故障了.8 1第 5 课时 里面是
2、怎样连接的.8 5第 6 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8 9第 7 课时 电路中的开关.9 2第 8 课时 模拟安装照明电路.9 7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1 0 0第 1 课时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1 0 0第 2 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 0 2第 3 课时 岩石的组成.1 0 7第 4 课时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1 1 1第 5 课时 岩石、沙和黏土.1 1 3第 6 课时 观察土壤.1 1 6第 7 课时 比较不同的土壤.1 1 8第 8 课时 岩石、土壤和我们.1 2 12021年春季学期新教科版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周次课 题课时备注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2.种植凤仙花223.种子长出了
3、根4.茎和叶235.凤仙花开花了6.果实和种子247.种子的传播8.凤仙花的一生25第一单元复习261.电和我们的生活2.点亮小灯泡273.简易电路4.电路出故障了28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6.导体和绝缘体297.电路中的开关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210第二单元复习211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2123.岩石的组成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2135.岩石、沙和黏土6.观察土壤2147.比较不同的土壤8.岩石、土壤和我们215第三单元复习216期末复习217期末复习218期末复习219期末测试22021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单元设计意图植物是生命
4、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 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据估计现存大约有450000个物种。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动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植物是熟悉的,他们知道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也是陌生的,学生们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对植物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形态与功能缺乏研究与认识。小学生对植物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形形s e s e的植物,初步了解了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了解到植物的生长的基本需求。本单元在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的基础上,从观察植物生命的
5、某个阶段延伸到观察植物的一生,实现对植物生命历程的认识。本单元精选了凤仙花这种既常见又各有典型特征的植物作为种植和观察对象,按照自然顺序编排内容,从播种到收获,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展开对其种子、根、茎、叶、果实形态的观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后抽象概括出绿s e开花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本单元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单元设计思路单元主体活动:种植绿s e开花植物,观察研究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教材内容: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3.种子长出了根5.凤仙花开花了7.种子的传播2.种植凤仙花4.茎和叶6.果实和种子8.
6、凤仙花的一生种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一 种子内容组织单元主题课题教材内容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过程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子的形态结构、作用2.种植凤仙花种凤仙花、做种植杯、制定观察计划3.种子长出了根种子萌发、根的作用、根的形态4.茎和叶茎和叶的生长、茎和叶的形态及作用5.凤仙花开花了花的结构、花的作用6.果实和种子果实的形成、果实的结构7.种子的传播传播种子的方式、传播种子的意义8.凤仙花的一生整理观察记录、总结方法、建构认知建 立: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内容选择基于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目标1.科学知识总目标:要 求: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
7、生命周期。2.科学知识学段目标(生命科学3-4级):要 求:初步了解动植物体的组成部分,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课程内容一生命科学领域要求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4个):概 念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概 念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生存。概 念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概 念12一 动 植 物 之 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课程内容学习目标(3-4年 级)8.1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8.2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
8、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8.3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11.1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11.2.1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12.1.1 描述动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12.1.2 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等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12.3 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等实例。体现大单元教学特点:在整个单元活动中反复建构,而不是告诉一个事实。基于课程标准要求学 习:概 念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概 念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
9、来维持自身生存。概 念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概 念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以 期: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学习长期观察记录、收集整理信息以及建模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单元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绿 s e 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绿 s e 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结构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和繁殖的作用。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有的
10、植物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根、茎、叶可以繁殖后代。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孚L。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根具有吸收水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茎具有运输水分、养分以及支撑植物的作用。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存需要的养分。叶能通过蒸腾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以维持其生存。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雄蕊上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上后,雌蕊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科学探究目标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
11、察计划。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影音等方法收集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相关信息。能利用解剖、建模、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研究植物器管的结构与功能。能用表格、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观察记录的信息。能依据科学记录,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结论。能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的描述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及规律。能反思自己的种植过程以及观察、记录方法,并适时作出调整。科学态度目标能持续保持对植物生长变化及结构与功能的探究兴趣。能坚持观察并客观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现象。能以事实为依据陈述自己的观点,交流中面对有力证据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能与多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活动,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表现出对生命
12、的珍爱。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环境与植物生存及繁殖之间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各课教材分析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共2页,包括四个部分主要内容:1.观察种子外部形态2.研究种子内部结构(一)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探索活动1)研究对象:不同的种子(含凤仙花种子)目标指向:认识种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子形状、颜s e、大小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研究方法:观 察(强调综合利用感官)比 较(在比较中发现更多特征)目标指向:学习研究生物外部形态特征的一般方法观察、比较教师可以补充一些不同类别的植物种子或图片,拓展学生视野。(二)研究种子的内
13、部结构(探索活动2、3、4)1.推测种子的内部结构。(画)2.观察没有浸泡过和浸泡过的蚕豆种子(画、写)3.观察更多种子的内部结构。教 学 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镜子进行观察、解剖种子;及时将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种子结构的功能。渗透多样性与共同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念。(三)拓展渗透着STEM课程理念,体现融合的思想。是科学学习与艺术的结合。2种植凤仙花共3页,包括四个部分。主要内容:1.种植凤仙花2.做种植杯3.制定观察计划4.了解其他繁殖方式一、聚焦的问题1.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2.如何观察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二、探索活动:(-)种植凤仙花选
14、种、播种、浇水、放置温暖的地方目 的:(1)在活动中感悟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种子饱满、完整自身条件适宜的水分、温度外部条件理解维持植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2)学习栽培植物的方法种子不要播的太深;水不要浇的过多;放在温暖的地方(二)做种植杯目 的:使种子在土壤中的萌发过程可视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怎样看到教 学 时:(1)启发学生想办法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2)指导学生在种植杯中放入四粒种子,种脐分别朝向四个方向。(三)制定观察计划目 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制定观察计划的意识和能力用计划引领学生坚持并进行有效观察计划的内容:植物名称:凤 仙 花(其他植物)栽培地点:教室内盆栽校园内校园某
15、个地方栽培方法:播 种(用种子?根、茎、叶?)观察记录的内容:植物茎、叶的变化;新器管的出现为植物做的事情:浇水、施肥、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放在温暖的地方三、拓展活动认识植物其他繁殖方式指向课程标准:1 1.2.1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3种子长出了根主要内容:L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2 .研究植物根的作用3.认识不同形态的根一、研究种子发芽的过程探 索1依 据:种植杯中种子的萌发过程观察描述的重点:1.种脐朝向不同方向放置,根都向下生长,并且生长速度很快。2.种子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满足植物生长需求)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一水、温度(
16、二)研究根的作用包括探索活动2、3及研讨活动3的内容1.探索活动2基于现象提出问题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基于生活经验做出假设往土壤中浇水假 设:根具是吸收水分的作用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2.探索活动3实验验证根有吸水作用(1)参考下面的实验方法教师指导进行、无需学生设计。(2)实验方法:放红墨水便于观察在水面上滴油避免水分蒸发在水面处做标记可以用笔线(3)实验结果:记录观察结果水位降低了引领学生分析:水位降低的原因通过推理:得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3.研讨活动3集体论证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证据来源:生活经验拔出植物不容易价 值:引发学生对生活中观察到现象的思考。强 调:有依据的陈述观点(三)认识不同形态的
17、根拓展教材中的图片分别是:直根系(凤 仙 花);须 根 系(大 葱);气 生 根(榕 树)水中植物的根(浮 萍);戈壁滩植物的根(胡 杨);沙漠植物的根(仙 人 球)目 的:感受根的多样性、进一步理解根的作用,构建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指向课程标准:8.3“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4 茎和叶主要内容:L 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2.研究植物茎的作用3.研究植物叶的作用4.认识不同形态的茎和叶一、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探 索1观察凤仙花植株的形态特征观察对象:茎和叶的生长变化观察重点:叶在茎上的着生状况教材要求:1测量凤仙花
18、植株的高度指向茎的生长变化。2数叶片的数量指向叶的生长变化3、4观察并画出叶在茎上的分布指向叶的着生状况。凤仙花植物叶在茎上生长的方式是互生。从上往下看每一层叶子交叉排列,最大面积吸收太阳光。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1.探索2 T推测茎的作用“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2.探 索3-1实验验证(1)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2)实验方法: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观察茎的外部变化观察茎的纵切面观察茎的横切面(3)实验现象:纵 切 面:一条条的红线,横 切 面:许多红s e的圆点。(4)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推 理)三、研究叶的作用1.探索2-2推测叶的作用“叶有吸收
19、阳光及蒸腾水分的作用”2.探 索3-2实验验证(1)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2)叶有吸收阳光的作用:将一片叶子用黑s e纸 遮 住,几天以后叶片颜s e发生变化(3)叶有蒸腾水分的作用:选择叶片大的植物蒸腾的水分多,实验现象明显四、认识不同形态的茎和叶拓展1.不同形态的叶,一是对叶的多样性的认识二是对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认识。2.不同形态的茎。包括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及变t a i茎。是对不同种类的茎的认识。不同形态的叶指向课程标准:8.3“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5.凤仙花开花
20、了观察研究对象:开花期的凤仙花植株。主要内容:1.研究花的结构2.认识传粉现象一、研究花的结构探 索1、2、3L观察花的结构观察对 象:花(桃花等典型完全花或凤仙花)研究方法:解剖一由外到内、分类目 的:(1)认识花各部分结构:萼片、花瓣、雌蕊、雄蕊。萼片合称花萼;花瓣合称花冠。(2)知道解剖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结构的一般方法。2.观察雌蕊和雄蕊雌蕊由子房、花柱、柱头组成,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花药中有花粉。教材要求:雌蕊顶端有粘液、雄蕊上有花粉。对话框“为什么花都有花蕊呢?”意在引领学生了解雌蕊和雄蕊的功能。3.观察更多植物花的结构。教科书提供的是南瓜花、百合花和桃花。南瓜花单 性 花,没有雄蕊
21、或没有雌蕊百合花没有花萼(不完全花)桃花完全花观察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不 同:花瓣、花萼、雄蕊、雌蕊的颜s e、大小、形态、数量等各不相同。相 同:都有雄蕊或雌蕊目 的:建立花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知道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教 学 时:1.可以分组提供给学生不同的花,每组都有凤仙花和桃花。设计观察记录表,记录每一种花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归纳概括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花都有花蕊。2.重点观察花蕊,指导学生了解传粉现象,理解雄蕊、雌蕊具有繁殖功能。雌蕊的子房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二、学习人工授粉拓展拓展活动是人工授粉,可以组织学
22、生在课后进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雌蕊、雄蕊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传粉现象。其中的蜜蜂传粉内容指向课程标准:12.3“例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的实例”6 果实和种子主要内容:1.果实的生长变化2.果实的结构及功能一、聚焦图 片:是凋谢的花朵和在花朵处网刚结出的果实,呈现了植物生长过程的结果现象。提示本节课研究的对象是植物的果实。文 字:强调传粉后的凤仙花才可以形成果实,告诉学生传粉是花结果的必要条件。聚焦的话题:果实的结构及功能。二、探索(-)研究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探 索 1观察凋谢了的凤仙花里面的样子意在引导学生观察雌蕊的下端(子房)开始膨胀。观察植株上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果实意在引导学生构建果
23、实生长变化过程的认知。(二)研究果实的结构。1.观察凤仙花果实探 索 2(1)选择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成熟的凤仙花果实,便于观察外面的果皮和里面的种子。(2)数果实中种子的数量。_与 第 2 课 关 联,指导学生理解播下一颗种子可以结出许许多多种子。可以让学生推算,一棵凤仙花植株可以结多少粒种子,领会植物的繁殖能力。(3)插 图:标出凤仙花果实的结构。意在要求学生掌握果实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2.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探 索 3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 s e、大小各不相同,意在丰富学生对植物果实多样性的认识。果实都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进一步建构生物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研究方法:观 察:综
24、合利用感官解 剖:手剥、横切、纵切教 学 时:可以补充更多的植物果实,包括种子不明显的植物果实(殊猴桃、香蕉、草莓、无籽西瓜等)还可以提供一些学生熟悉的植物其他器管,引导学生判断是否是果实。纠正学生“能吃的就是果实”的错误认识。根据果实的特征丰富学生的认识。7.种子的传播主要内容:1.种子的传播方式2.种子传播的意义一、研究种子的传播方式(探 索1-4)教材五种植物果实涉及到种子的四种传播方式植物名称果实/种子的特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种子传播方式凤仙花果皮干,易火暴裂弓单射传播苍耳苍耳果实上长有勾状的硬刺,可以粘附在人的衣服或动物皮毛上,随人或动物运动将种子传播出去。动物传播蒲公英蒲公英的果
25、实很轻,形状像降落伞,每一粒蒲公风传播英种子上都带有冠毛,可以随风飘落到远方。莲莲蓬:蜂窝状、内似海绵组织、轻、可以漂浮在水 面 上,依靠水传播。水传播樱桃果肉肥厚、甜美,作为食物被动物传播种子。动物传播研究方法:1.凤仙花种子的传播方式体验活动手捏成熟果实的果皮推测种子的传播方式实地观察验证推测是否正确2.苍耳、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方 法:观察描述果实外部形态特征,基于外部形态特征推测种子传播方式,利用生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学习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3.观察并推测更多植物果实的传播方式观察、描述、推 测,进一步建构多样性与共同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认识。教 学 时:1.结合研讨问题1 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编 教科版 2021 年春 四年级 下册 科学 教案 教学 反思 教材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