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测试试卷.pdf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测试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测试试卷.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测试一教育部2 01 2 审定版教材适用-于箱老师BT学习法期末测试编者的话:购买本文档,你买到的不仅仅是一份文档,你还买到了这份文档所有题目的视频讲解.只需2元你就可以买到于箱老师价值3 00元的一对一辅导课程2 课 时(四份期末模拟测试卷讲解).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测试A卷一第1 页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测试B卷一第7 页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测试C 卷一第1 2 页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测试D 卷一第1 8 页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测镒嘉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2 4 分)1 .做 完“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实验,小方对影响放人回形针数量的因素进
2、行了猜想.下列猜想中不合理的是()A.杯子的材料 B.杯口的大小C.杯里所盛的液体 D.杯子的价格2 .下列实验中,目的是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把广口瓶内空气抽出一些后,听瓶内手机铃声的变化B.观察喇叭前方烛焰的摇晃C.听水中小铃铛的声音D.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3 .一个物体正常运动的速度约为5 m/s,该物体可能是()A.蜗牛 B.步行的人 C.自行车 D.汽车4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5 .地震发生前会传来次声波,人耳却听不到,其原因是次声波()A.不
3、能在空气中传播 B.频率太低C.响度太大 D.速度太慢6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7 小迪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少量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图3 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明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A.不应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C.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
4、浸没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而不应斜视8.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1n B.C.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 D.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红外线是人限能看见的光 B.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D.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c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10.图4 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叉鱼时要对准看 用放大镜到的鱼的下方 鉴赏古董BA看 到 地 透过玻璃砖看上物体 到钢笔错位了C图411.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有缺陷的眼球成像的示意图.这种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需要配戴的透镜分
5、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第n题图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12.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图像是第 12题图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 8 分)1 3 .一 切 发 声 的 物 体 都 在;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在_ 中不能传播;超声波能使结石粉碎,表明声音具有 o1 4 .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如换成塑料尺来做实验,则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6、”)。1 5 .冰箱中的霜是 经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会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1 6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涉及到的两个物态变化是和具 有 对 联 中 冰 这 种 性 质 的 物 质 还 有(请说出一种物质的名称).1 7 .一 束 太 阳 光 通 过 三 棱 镜 后 呈 现 彩 色 光 带,这种现象叫光的光带最边缘的色光分别是 光和紫光,实际上在紫光外侧还有人眼看不见的 o1 8 .在九寨沟的镜海中能看到“鱼在天上飞”的奇观,透过镜海看到鱼仿佛在白云间游动.这时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看到的白云是由
7、于光的 形成的.1 9 .我们看到的物体有些自身发光称为光源,如 黑板上的粉笔字自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它,是因为它 光.如果戴着绿色的眼镜,看到的白粉笔字呈_ 色.2 0.身高1.6 n l 的小华站在穿衣镜前3 m 远的地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像到穿衣镜的距离为 m,像高 m.若她走近镜面,像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o2 1 .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通常我们默认 为参照物.2 2 .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上体育课时你跑1 00m 所需时间约为 16.三、解答题(第2 3 题 6 分。第 2 4 题 4分.第 2 5 题 6 分。
8、第 2 6 题 6 分。第2 7 题 8 分。第 2 8 题 8 分。第 2 9 题 1 0 分。共 4 8 分)2 3 .根据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画出反射光线.(2)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 B 在平面镜中的像.(3)在图丙中画出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 4 .小明站在距一处峭壁5 1 0 m 远处喊了一声,经过3 s 后听到了回声.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2 5 .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人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人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2)如果到达机场用了 4 5 m i n,则出租车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第2
9、5 题图2 6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第26题图(甲)(1)如图甲所示,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2)从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可以看出,水是从第 m i n 开始沸腾的.(3)如果想要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 以 采 取 的 措 施 有(举 出一条).第26题图(乙)2 7 .凸透镜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 m.(2)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 6 c m 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调整光屏位置会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3)把一副近视眼
10、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2 8 .下雨时,雨水打在窗户上,沿窗户玻璃竖直流下.小华同学看到这一现象想:水滴沿着玻璃运动的平均速度有多大呢?他在玻璃上标出了一些间距为1 0 c m的水平线,记录下水滴经过各水平线的时间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雨滴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从 0 点开始的路程5/cm010203040从 0 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73.34.96.4 水 滴 在 整 个 测 量 过 程 中 的 平 均 速 度 为c
11、 m/s5 040小华测量水滴运动情况是先确定距离,再 测 量 时30间.如果要先确定时间再测量距离,请 简 要 写 出 做 法.2 02 3 4 5 6 7/第 28题图2 9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炎热的夏天,大树底下却很凉快,除了大树的遮挡,避免了太阳直射,还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每一种植物都有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把塑料袋套在植物上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袋内出现一些水珠.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既能降低植物的温度,又能促进根吸收水分.晴天时,蒸腾作用在早晚较弱,午后最强.(1)大树下有树荫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2)太阳照射下,令人感到热,主要是因
12、为太阳光中的 线.(3)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际上是水的一种物态变化,即(4)从文中可以看出,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一个因素(5)塑料袋内收集到的水,是经过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测试B 卷一、请你选择(每题2 分,共 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表格中)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B.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2.唐诗 浪淘沙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 中“看山恰
13、似走来迎”、“是船行”所选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 B.山和船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3.如图1 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一 图1A.靠近透镜 B.保持在原来的位置C.远离透镜 D.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熊减弱噪声的是()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上多种草,多植树5.物理学中经常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 图 2 中能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14、()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6.以下温度中,人处在该温度环境中感觉最舒服的是()A.-20 B.-10 C.0D.207.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有许多细小的水珠.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 B.空气在水管上液化C.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 D.水蒸发形成的8 .如图所示,物体S 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为S .若在镜 A后 A B 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则像S 将会()S 乡 S A.不变 B.变暗 f I 4诊:C.只剩一半 D.消失,:9 .如果教室内墙壁表面有微小的凹凸不平,阳光照射进来 B就不会感觉太刺眼,这是因为阳光在墙面发生了()第8 题图
15、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1 0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5 c m,作放大镜使用时,应使凸透镜到被观察的物体的距离是()A.3 c m B.8 c m C.1 0 c m D.1 2 c m1 1 .某凸透镜焦距为1 5 c m,在距离凸透镜焦点5 c m 处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 B.放大的.正立的 D.实像1 2 .请根据图5 所示楼房顶上的旗帜和两船上旗帜的飘扬情况,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图513.“影”
16、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一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电影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倒影平面镜成像 D.摄影一一光的折射1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 厂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f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个C.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图2D.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15 .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 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 m/s,这
17、表明()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 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 D.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二、填 空(每空1分,共 2 5 分)16 .图6 所示的是我国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17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的实像.(选 填“正立”或“倒立”).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7 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 透镜的眼
18、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 对 于 晶 状 体 向 (选填 前”或“后”)移.18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 _ _ _ _ _ _ _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 热量.图6图7图819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 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 距小鸟 m.2 0.“频闪藏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8 所示的底片上记录了两个小球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分析这两个频闪照片可知两个小球的运动性质为:甲球做的是 运动;2 1.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
19、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 人 运 动 的 快 慢 所 采 用 的 方 法乙球做的是 运动.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 14.313.8 12.5是,丙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 .2 2 .坐在直升飞机中的乘客,突然看到地面上房屋和树木向自己扑来,这是以 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直升飞机在(填向下或者向上)运动.2 3.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 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 现象;“疑水浅”是光的 现象,该现象是光从 中进入 中所形成的(选 填“空气”
20、或“水”).2 4 .夏天小潇同学从游泳池出来后,冷的直哆嗦,如图9 这是因为水,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一只小狗却热得吐出舌头,快速地喘着粗气,这是因为吐出舌头和快速喘 着 粗 气,这样可以增大,并且加快了,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而带走小狗体内多余热量图9的原因.三、请你作图(每题2 分,共 8 分)2 5.将图10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2 6.如 图 11所示,一条入射光线4 0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折射角Y.2 7 .如图12 所示,发光点S 在平面镜M N 中的像为S”当平面镜转过一个角度后,它的像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转动后平面镜的
21、大致位置.2 8 .请在图1 3 中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使它满足箭头所示改变光路的要求.图 12 S2四、请你探究(每空1 分,画图2 分,共 2 8分)2 9.如图1 4 所示,用A、B 两刻度尺测一木块的边长,就工具的分度值而言,亥!|度尺(填字母)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刻度尺(填 字 上母)不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刻度尺所测木块的边长为3 0 .如图1 5 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 6/1K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国昌小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 甲囱乙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 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3
22、 1 .在图1 6 甲“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P0一S0s0一(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先 观 察 它 的 分 度 值 和,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出 现 这 一 现 象 的 原 因 可 能 是(写 出 一 种 原 因 即 可),解决的办法是.(3)该同学看到了如图1 6 丙的情景,这是(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4)该同学记录了一组数据见下表,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时间/m i n 01234567891 0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98(5)请你在图1 6 丁的方格纸上根据上表数据
23、画出水的沸腾图像.(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将白纸竖直放在棋子B 处,移开棋子B,观察;若;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 0 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 0 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3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 屏 的 中 心 大 致 在 .(2)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 0 c 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物距u/c
24、 m 像距v/c m像是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13 01 5缩小倒立22020等大倒立31 43 5放大倒立41 0/不成像/58/放大正立分析1、2、3 次实验的数据可知:A.;B.在 第 5 次实验中,应该是从 这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的同一侧所成的放大的像(都是选填“光屏”或“蜡烛).五、请你计算(3 4 题 6 分,3 5题 7 分,共 1 3 分)3 4.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1 8 (甲)所示:(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1 8(乙)所示的标志牌后,如果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1 2m i n 到达大桥,求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2)若他遵守交通规则,看到标志牌就按规定的速度匀速行驶,那么,这
25、辆汽车到达大桥需要多长时间?3 5.在一次警察追捕小偷的过程中,小偷在警察前9 0 nl处,小偷逃跑的速度是 5m/s,警察追捕的速度是27 k m/h,如果小偷和警察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问:(D 通过计算说明警察能不能在50 0 m 的路程内追上小偷?(2)若能追上小偷,警察追上小偷共走了多少路程?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测试C 卷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 24 分。)1 .我们每一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车时不要乱鸣笛就是其中之一。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人耳处 B.在传播途中C.在声源处 D.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 初二 物理 上册 期末考试 测试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