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2届化学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2届化学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2届化学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将其在稀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是蔗糖 淀粉 蛋白质 油脂A.和 B.C.和 D.【答案】B【解析】【详解】在稀酸存在下,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两种,故错误;在稀酸存在下,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葡萄糖,故正确;在稀酸存在下,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多种氨基酸,故错误;在稀酸存在下,油脂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错误;故选B。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
2、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D.a 和 b 用导线连接后,Fe片上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C-+向铜电极移动【答案】D【解析】【详解】A.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所以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故 A 正确;B.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铜作正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 u,故 B 正确;C.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铁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
3、来的速度,无论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故 C 正确;D.a 和 b 用导线连接后,是原电池,Fe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Ci?+向铜电极移动,故 D错误;答案为D。3.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CH3cl B.CC14 C.CH2CI2 D.CH4【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氯代危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分子中必须有氢原子,没有氢原子则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选B.4.短周期主族元素W、Q、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和 Q的简单化合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X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W、Q、X三种元素
4、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B.Q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C.Y的简单离子与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X、Y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离子键和共价健【答案】B【解析】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 Y 为 Na元素,W、X 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则 W 为氢元素、X 为氧元素,W 和 Q 的简单化合物可用作制冷剂,可 知 Q 为氮元素;A.H、N、O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如NHO3和离子化合物如NH4NO3,故 A 正确;B.氮的非金属性比氧弱,则H2O比 N d 稳定,故 B 错误;C.Na+与 O*的离子结构中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 C 正确;D
5、.H、O、N a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健,故 D 正确;答案为B。5.联合国大会确定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说法塔煲的是A.短周期共有18种元素B.元素周期表中有118种元素,即发现了 118种原子C.在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D.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都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排列的【答案】B【解析】【详解】A.短周期元素为前三周期元素,元素种类分别为2、8、8,共 18种,选项A 正确;B、目前元素周期表有118种元素,某些元素具有同位素,如 H 有 H、D、T 三种原子,则原子的种类多于 118种,选 项 B
6、错误;C、金属元素的单质容易导电,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不容易导电,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选 项 C 正确;D、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都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排列的,选 项 D 正确;答案选B。6.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到:“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漏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这里所说的“鼻冲水”指的是A.稀硝酸 B.食醋 C.氨水 D.氢氟酸【答案】C【解析】分析:鼻冲水是指具有刺激性气味、储存于玻璃瓶中易挥发、有毒的物质。详解:A、稀硝酸挥发性较小,故 A不符;B、食醋,浓度较小,与“气甚辛烈”不符合
7、,故 B错误;C、鼻冲水是指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储存于玻璃瓶中易挥发、有毒的物质,故 C 正确;D、氢氟酸,剧毒,故 D错误;故选C。点睛:解题关键:掌握微观粒子及物质的性质,难点:对氨水物质性质的理解。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陶瓷、玻璃、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B.S i O z 和 C O?都是酸性氧化物,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N a O H 溶液反应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在硫酸作用下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D.将 S O?气体依次通过N a H C%、硅酸钠溶液可以证明酸性强弱顺序:H2S 04 H2C 03 H2S i 03【答案】C【解析】A.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8、,不属于硅酸盐,故错误;B.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故错误;C.淀粉在硫酸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在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在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故正确;D.二氧化硫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所以可以得到的顺序为H z S()3 H 2 c 03 H z S i 03,故错误。故选C。8.在 p H=1 2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 a*、K H S(V、N(VB.M g2 C I O-.N a*、C l-C.F e3 N a S C N,S 042-D.M n O J、N(V、N a K*【答案】D【解析】【分析】pH=12
9、的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据此分析。【详解】A.HSO3-在碱性条件下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B.Mg”与 OIF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B 错误;C.Fe3+与SC N OH-之间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 C 错误;D.M nOJ、NO3-,Na*、K 在碱性环境中互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D 正确;故选:D。9.下列检验方法,利用该气体的氧化性的是A.CL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C.N%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NO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答案】A【解析】A.CL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10、是因为氯气氧化碘化钾产生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选项 A符合;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而使品红褪色,选项B不符合;C.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因为氨气溶于水生成的氨水呈碱性遇石蕊变蓝,选项C不符合;D.NO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是因为一氧化氮被氧气氧化体现其还原性,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10.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第 I A 族 B.第二周期,第V A 族C.第三周期,第WA族 D.第三周期,第V A 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是15个,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5 个,则
11、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 A 族,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烷烧的是A.CH4 B.C3H8 C.C4H8 D.C5HI2【答案】C【解析】【详解】烷烧即饱和链烧,烷烧分子里的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直链或含支链)外,其余化合价全部为氢原子所饱和,其通式是CnH2n+2,据此可知选项C 不是烷危,而是烯炫或环烷思,答案选C。【点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烷免分子的结构特点,特别是烷烧分子的通式,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12.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B.每一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C.某原子
12、的核外最外层最多可容纳8 个电子D.当 M 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答案】C【解析】【详解】A.依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A 项正确;B.依电子排布规律,每一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 项正确;C.通常,某原子的核外最外层最多可容纳8 个电子,当 K 为最外层时,最多只容纳2 个 电 子,C 项错误;D.M 层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当 M 层为次外层时,也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D 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C 项。【点睛】M 层最多可以排布18个电子,若 M 作为最外层,则最多可以排8 个电子,M 作为次外层,则最多可以排 布 18个电子。1
13、3.反应:2A(g)+3B(g)4 C(g)+4D(g),速率最快的是()A.v(C)=0.1mol L-LsB.v(B)=4.0 mobL-min1C.v(A)=2.0mobLmin1D.v(D)=0.3mol-L1-s1【答案】A【解析】【分析】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保持一致。【详解】A.=0.1mobLl-s1=6.0 mobL_1,min-1;v(B)4.0.B.-=-mobL-min;3 3v(A)2.0,.C.-=-mol-L min=1.0 mol-L 1*min;2 2v(D)0.3,、,、
14、.D.-=-mol/(Ls)=0.075 mol/(Ls)=4.5 mol-L min;4 4所以反应速率快慢为:v(C)v(D)v(B)v(A)o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把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注意比值法应用及单位统一,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1 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A H O 2,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A 不符合题意;C.将装有NO2(红棕色)和 N2OK无色)混合气体的烧瓶浸入冰水中,气体颜色变浅,说明具备NC2(红棕色)转化为N2O无色)的反应条件,但物质未
15、反应反应,证 明 NO2与 N2O4存在反应:2NO2 N2O4,该反应为可逆反应,C 不符合题意;D.2moi电 在 Im o Q 中燃烧生成2molH2O,2molH2O 电解生成2mol%和 Im o Q,说 明 H2O 分解反应是完全彻底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D 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1 9.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甲烷与氯气以体枳比1:1 混合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油状物质油状物质为一氯甲烷B将苯加入滨水中,振荡,滨水层为无色苯与Brz发生了加成反应C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乙酸产生气泡乙酸酸性强于碳酸D加热乙醇、冰醋酸及浓硫酸的混
16、合液,有果香味物质生成乙醇与冰醋酸发生了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甲烷与氯气以体积比1:1 混合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是逐步进行的,生成物中一氯甲烷为气体,其它卤代危为液态,A 错误;B.苯加入滨水中发生萃取作用,该变化为物理变化,B 错误;C.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知乙酸酸性强于碳酸,C 正确;D.乙醇、冰醋酸及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属于取代反应,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o2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后,得到的有机产物有5 种B.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可通入氢气让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来除去乙烯C.乙烯和乙快都能使滨水褪色,
17、但可通过燃烧现象的不同来区别它们D.氨基酸、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C【解析】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有 4种,故 A 错误;B、氢气是无色气体,与乙烯反应没有现象,会造成氢气过量,产生新的杂质,故 B 错误;C、乙烯燃烧伴有少量的黑烟,乙块燃烧产生浓黑烟,因此可以通过燃烧鉴别,故 C 正确;D、氨基酸不能水解,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 D 错误。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 10分)21.2SO2(g)+O2(g)=2SCh(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Imol SCh(g)氧化为Imol SO3的A
18、H=-99kJ mol.请回答下歹!问题:(1)图中A、C 分别表示、,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 V2O5作催化剂,加 V2O5会使图中B 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2)图中 H=_KJ m o-;(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 mol1,计算由S生成3 molSO3(g洌 A H _ (要求写计算过程)。【答案】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 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 降低-198-1185 KJ mol1【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图像特点和方程式可知,A 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C 表示生成物的总能量。E 表示活化能,其大小和反应热是无
19、关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2)图像表示的是生成2moiSO3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因此411=-2*991。/11101=-198/11101。(3)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h(g)=2SO2(g)Hi=-296KJ mo,又知 SO2(g)+l/2O2(g)=SO3(g)H2=-99 KJ-mol1,据盖斯定律可知,3 S(s)+9/2O2(g)=3SO3(g)AH=3(AHI+AH2)=一 1185 kJ/mol。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2.I、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如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20、。(1)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2)请写出用CH3CHLOH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为 o(3)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 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H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试 管 I 中的试剂试管II中的试剂有机层的厚度/cmA2 m L 乙醇、1 m L 乙酸、l m L 1 8 m o l -L-1 浓硫酸饱和N a 2 c。3 溶液3.0B2 m L 乙醇、1矶乙酸0.1C2 m L 乙醇、
21、1 m L 乙酸、3 m L 2 m o l L-1 H 2 s O 40.6D2 m L 乙醇、1 m L 乙酸、盐酸0.6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 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 _ _ _ _ _ m L 和 m o l L-1 分析实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 z S O,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4)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 3 8 g 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 0g 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H、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U
22、:r H。试回答:乳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有:(写名称);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一C O O H 不会发生催化氧化,写出加热时,乳酸在C u 作用下与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晴纶织物产泛地用作衣物、床上用品等。庸纶是由C H z=C H C N 聚合而成的。写出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制备盾纶的化学方程式.【答案】防止倒吸 CH,C00H+CH?CH,180H J -CH?C0180CH,CH
23、,+H?Q 酯化反应 3 4 A CMl1.6%羟基、竣基CHjfH COOHOH+2Na C H a-H-C O O N a+a 2 C H3C H 0H C 00H+02 2 c H 3 c o e 00H+2 H 2 OnCH2=CH-C N【解析】【分析】【详解】(1)乙酸、乙醇易溶于碳酸钠溶液,会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小,容易发生倒吸,球形干燥管容积较大,故可以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2)根据酯化反应的机理可知反应方程式:C H3C O O H+C HSC H/OILCH3 c o i 8 0c H 2 C H 3+H 2 O,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3)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
24、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由于在实验C 中使用的硫酸是3m L2m oi/L,所以在实验D中应加入一元强酸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3mL和 4mol/L;分析实验A、C 可知:其它条件相同只有硫酸的浓度不同,而最终使用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酯多,说明浓H2sCh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故答案为AC;(4)n(乙酸)=90g+lg/mol=1.5mol,n(乙醇)=138g+46g/mol=3moL由于乙醇过量,所以应该按照乙酸来计算得到的酯的质量。n(乙酸乙酯)=80+88g/mol=0.909mol,则该反应的产率为0.909mol4-1.5molxl00%=1.6%;II.乳
25、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羟基和竣基,故答案为羟基、竣基;乳酸分子中的羟基氢和裁基氢都能被金属钠置换,故反应方程式为C”一即8OH+2N a 一国-黑:C O O N a+氏 一 加 热 时,乳酸在Cu作用下与Oz反应主要的羟基被催化氧化,故反应方程式为2cH3CHOHCOOH+O2处 2cH3coe00H+2HQ;睛纶是由丙烯晴发生加聚反应而得到的,反应的方程式为n CHLCH-CN 壬吗 土CN【点睛】在所给的反应物的量有多种时,应考虑物质的过量问题,应先判断过量,然后按照量少的反应物的量进行计算。四、推 断 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 3.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份试卷合集 内蒙古 巴彦淖尔 2022 化学 一下 期末 预测 试题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