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知识与解题技巧3文言文阅读练习.pdf





《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知识与解题技巧3文言文阅读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知识与解题技巧3文言文阅读练习.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中考真题2021广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龈,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比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画,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
2、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用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泌,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身己半入,小露尻尾C.操蛇之神厚之 菊之爱,陶后鲜有四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甚矣,汝之不惠!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选 自 列子汤问)B.汝心之卧固不可彻圉国不以山溪之险D.帝感其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A.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
3、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B.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C.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w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罩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谓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节 选
4、 自 汉书)注 突:烟囱。上行:上座0录:记录,此处指邀请。i o.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僧陋家果失火()于是杀牛邕酒()H.失火前,客人给主人提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包含了什么人生道理?2 0 2 0广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己而之细柳军,军 士 吏 被 甲,锐兵刃,骰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5、:“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节 选 自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上自承军 芳其筋骨 B.军士吏彼甲 将军身被坚执锐C.壁门士吏谓从展车骑曰 展予作文以记之 D.使人称谢 长跪而尊之曰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已而之细柳军(2)其
6、将固可袭而虏也1 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事顾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交代了汉文帝劳军的北京。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汉王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扎军队,此时的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B.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细柳营官兵均严格遵守军令,周亚夫见到皇帝没有跪拜,而是以军礼参见。C.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但他仍然对周亚夫大加称赞。D.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霸上及棘门的军营,汉文帝长驱直入;而到了细柳营,入营受到阻碍,在营中只能慢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广出猎,
7、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镶,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章射杀之。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节 选 自 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注 镀:箭头。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1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广亦章射杀之 广之将兵1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2019广州中考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
8、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倚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运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9、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 出师表)(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光先帝遗德 仿佛若有光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C.悉以咨之 已而之细柳军 D.每与臣论此事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把“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翻译成现代汉语。(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中诸葛亮颇具政治远见,向后主刘禅指出了当前天下三分的形势,并分析了蜀国面临的不利处境和有利条件。B.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
10、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最核心的是亲贤远佞。C.选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他远离国都,“忠谏之路”会被堵塞,内外也会“异法”,结果必然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D.选文中诸葛亮提到了很多忠臣良将,认为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品格,是先帝所器重的人希望后主刘禅能够信任他们。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工之侨得良桐焉,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工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森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 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
11、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选 自 刘 基 郁离子)(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期年出之莫不然矣(2)工之侨的琴最初不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珍宝?这一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四2018广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 成9-11题。(10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1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13、的一组是(3分)A.横无呼涯受任于败军之际 B.尊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厚C.去国怀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D.至若春和录明四时之量不同1 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微斯人,吾谁与归?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氐硬的一项是(3分)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 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
14、的悲喜之情。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模拟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 1 0 题。(1 0 分)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
15、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0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会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缰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8.下 列 句 子 中,加点
16、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轻寡人与B.大王如惠C.非若是也D.徒以有先生也与民由之万钟于我何如焉荐屈伸呼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 .把“怀怒未发,休裱降于天 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0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王要求“易地”,包藏祸心,安陵君委婉推辞,唐雎临危使秦,最终不辱使命。B.秦王阴险狡诈,骄横狂暴。面对唐雎 挺剑而起 时,他却气焰顿消,跪拜致歉。C.唐雎具有“士”的凛然正气。他有勇有谋,坚决抵制秦王骗局,维护了领土完整。D.本文以对白手法叙述事情,情节紧张曲折;用对白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富有个性。1 1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17、5分)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选 自 苏 轼 东坡志林)(注)工:精巧。患:疾病,意为“病(1)把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2)根据文段,欧阳修认为写好文章的方法是什么?(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 1 0 题。(1 0 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18、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萩,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
19、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 醉翁亭记)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 组 是(3分)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是金陵人,客此B.山水之乐辍耕之垄上C.至于负者歌于途负势竞上D.林壑尤美水尤清冽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 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时,作者写本
20、文时不到40岁,其中的“醉翁”“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B.这篇优美的散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以“环滁皆山也”总起,再依次描写琅珊山、酿泉、醉翁亭,层层推进。C.文章第自然段,勾勒出了太守与滁州百姓同乐的画面,共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三个场景。D.最后一段,将议论与抒情巧妙结合,表达了作者沉醉于滁州山水美景,陶醉于与民同乐理想生活的情感。1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龙井题名记(秦观)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并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
21、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注释)普宁:与下文“寿圣院 都是寺名。篮舆:竹轿。霁:雨后放晴。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土守 都是山名。惠园涧:山涧名。(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目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筠至寿圣院(2)本文写了作者入山访友的过程,请你简单概括他的行踪。(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 成810题。(10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22、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酹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
23、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8.下 列 句 子 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往来而不绝者B.醉翁之尊不在酒C.颓弊乎其间者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承嘘多生怪柏年与时驰,率与日去并怡琴自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把“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
24、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首段作者用寥寥数语,先写山写水,后写泉写路,再写醉翁亭,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句,太守借宴饮之乐抒发对百姓安居乐业的陶醉。C.此文文质兼美,在记叙描写中融入议论抒情,多用骈偶句,既有画面感又富有音乐美。D.“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纵情山水,文中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H.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日:“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
25、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节 选 自 史记张氏之冯唐列传)(注释)黄老言:黄老之学。黄老,黄帝与老子。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解:同“懈”,松懈。张廷尉:即张释之。廷尉,古代官职名。度:揣测,估量。(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停为黄老言顾谓张廷尉(2)王生为什么让张释之跪下来结袜带?你觉得张释之是个怎样的人?(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 成810题。(10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中考 语文 知识 解题 技巧 文言文 阅读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