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docx(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第一篇:教化教学学问与实力简答题 一、教化与教化学相关考点内容 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化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育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学问实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进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进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特性的进展,培育学生的创建精神和实践实力。 (4)教化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化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简述教化目的的作用教化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导向作用。教化目的是制定教化政策、确立教化制度、选择教化内容、教化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根据。
2、教化目的对教化有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教化目的对教化活动具有引领作用,也因此成为一种激励的力气。 (3)评价作用。教化目的和培育目标是衡量和评价教化教学实施效果 的根本根据。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都必需以教化目的和培育目标为根本根据。 3.简述我国教化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学问实力的统一。我们要求培育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学问实力的统一。 (2)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进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进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
3、进展。 (3)坚持特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适应时代进展的要求,强调学生在社会进展条件下的特性进展,尤其重视培育学生的创建精神和实践实力。 4.简述素养教化的基本内涵素养教化,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以提高国民素养为根本宗旨,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为重点,造就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养教化的基本内涵强调: (1)教化要以提高国民素养为根本宗旨。 (2)教化要面对全体学生。 (3)教化须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4)教化须促进学生特性进展。 (5)素养教化是以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为重点的教化,这也是素养教化的时代特征。 (
4、6)素养教化要贯穿于教化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化的各个方面。 5.简述教化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化对社会生产力的进展是具有主动作用的: (1)教化可以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化,可以使人驾驭确定的学问、生产阅历和劳动技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化可以再生产科学学问。教化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所驾驭的科学学问,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更多的人驾驭,使科学学问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阅历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进展。 (3)教化可以促进产生技术更新。通过对科学创建的生命载体人的培育,以及教化过程中的创新,促进生产技术的更新,以此对生产力进展 产生主动的促进作用。 6.简述教化制度在
5、形式上的进展特点教化制度阅历了从前制度化教化到制度化教化,再到非制度化教化的进展过程。 (1)前制度化教化时期。这是指形式化教化从不定型进展为定型的过程。教化实体的产生是教化形态趋于定型的标记。 (2)制度化教化时期。这是指近代教化系统的形成时期。制度化教化主要是指正规教化,即具有层次结构的依据年龄分级的教化制度。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化的新阶段。我国制度化教化兴起的标记是清末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近代学制的产生。 (3)非制度化教化时期。这是指在制度化教化之上进一步进展的教化时期。非制度化教化并非否认制度化教化,而是指出了制度化教化的弊端,所推崇的志向是“教化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
6、之内。美国教化学家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化的概念、伊里奇所主见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化思潮的代表。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志向正是非制度化教化的重要表达。 二、教化学的进展相关考点内容 1.简述柏拉图志向国的教化思想 (1)柏拉图认为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重要的就是通过教化获得真知,以“洞察志向的世界。 (2)教化与政治有着亲热的联系,以培育将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化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志向的正义国家的工具。 (3)柏拉图是“寓学习于玩耍的最早提倡者。 2.简述卢梭爱弥儿的主要教化思想 (1)提倡自然教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2)提倡儿童本位的教化观。认
7、为要高度敬重儿童。 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 1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心情状态 2.如何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思维 答: 1创设有利于创建性产生的相宜环境 2留意创建性特性的塑造 3开设培育创建性的课程,教授创建性思维策略 3.如何培育学生良好看法与品德 答: 1有效地劝服 2树立良好的典范 3利用群体商定 4价值辨析 5赐予恰当的嘉奖与惩办 4.简述影响特性性格形成和进展的因素 答: 1遗传 2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3学校教化的影响 4社会实践 5.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答: 1时间管理策略有效支配利用 2学习环境管理
8、策略 调整自然条件、设计学习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 激励学生自我激励 4学业求助策略 刚好求问 5学习工具的利用(字典、参考书等) 6.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哪些转变 答: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敬重、赞许、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关心、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进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化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7.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答: 1操作的定向阶段 操作的中小学老师资格证考试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操作的仿照阶段 操作的仿照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将头
9、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3操作的整合阶段 操作的整合即把仿照阶段学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互相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的娴熟阶段 操作的娴熟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转变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到达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8.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答: 1劝服法 劝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相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劝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探讨、参观等 2典范法 典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典范包括伟人的典范、教化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典范等 3熬炼法 熬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确定的实际活动以
10、培育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熬炼包括:练习、托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4陶冶法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品德中小学老师资格证考试 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5表扬嘉奖与指责处分 表扬嘉奖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确实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主动进展的方法。指责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认评价,关心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9.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答: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整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以随便动作为基础 10.简述
11、实力的个体差异表如今哪些地方 答: 1进展水平的差异 2表现早晚的差异 3结构的差异 4性别差异 5类型差异 11.简述学校教化在个体身心进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缘由 答: 1学校教化是有目的、有支配、有组织的培育人的活动 2学校教化是通过特地训练的老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化能有效地限制、影响学生进展的各种因素 12.在教学中老师如何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实力 答: 1完善学生的学问结构 2接受探讨法进行教学 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 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3.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答: 1老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性质 4对老师的期望 14.如
12、何理解小学教化的性质和任务 答:小学教化的性质:小学教化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化,我国的小学教化其性质是基础性教化,是义务教化,又是普及教化。 小学教化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进展的教化。小学教化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化,也不是培育高层次特地人才的专业教化,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一般的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教化。 1为提高国民素养奠定基础 ,小学教化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文化普及。 2为培育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教化是培育各类人才的前提。 3为儿童的成长与进展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进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时期,也是儿童进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 1
13、5.简述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答:1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 2课外和校外活动 3劳动 4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5班主任工作 16.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 1有意义学习材料的本身,必需合乎非人为的和实质的标准,即具有规律意义 2学习者必需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需具有适当的学问,以便与新学问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需主动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学问与认知结构中的旧学问发生互相作用 17.简述我国教化目确实立的根据 答: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进展特点、规律和需要 3人们的教化志向 4我国教化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进展学说作为其理
14、论基础的 18.简述我国教化目的的基本特征 答: 1我国教化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进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2我国教化目的有显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进展和特性进展的统一 19.简述小学生学习爱好的特点 答:1学习上由干脆爱好慢慢向间接爱好转化 2爱好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爱好 3慢慢由不稳定向稳定进展 4由消极爱好向主动爱好进展 20.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小学生思维进展的特征 答:1思维的具体性。思索问题还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和阅历 2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简洁的规律推理 3去自我中心,慢慢学会
15、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能够接受别人的看法,修正自己的想法 21.简述如何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留意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强化教化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教化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6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22.简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 答:问题:第一,由于受到分数的压力和老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其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解决策略: 1以满意学生的进展需要为目的 2确
16、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的实力 23.简述影响学制的因素 答: 1学校教化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进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进展的状况 2学校教化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化方针的要求 3学校教化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要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阅历 24.简述现代学制进展的趋势 答: 1加强学前教化及其与小学教化的连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化年限 3一般教化和职业教化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进展 4高等教化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化受到普遍重视 25、简述按部就班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按部就
17、班原则是指教学要依据学科的规律系统和学生相识进展的依次进行,使学生系统地驾驭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规律思维实力。贯彻按部就班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技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留意主要冲突,解決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26、简述讲授法及基本要求 答:讲授法是老师通过口头话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学问的方法。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留意启发; 讲究话言艺术。 27、简述谈话法及基本要求 答: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老师按确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间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间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稳固学问的方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要准备好间
18、题和谈话支配; 提出的间题要明确,富有桃战性和启发性,间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要善手启发诱导; 要做好归纳、小结 28、简述练习法及基本要求 答: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学问去完成确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 使学生明确_练习的目的与要求,驾驭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精选练习材料,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按部就班; 严格要求 29、简述试验法及基本要求 答: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确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限制引起试验对象的某些转变,从视察这些转变中获得学问的方法。试验法的基本要求是: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具体的试验支配,提出具体的操作步環和试验要求;重视话言指导,重视老师示范
19、的作用; 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刚好检査结果 30、简述探讨法及基本要求 答:探讨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为解決某个问题而进行深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得学问的方法。探讨法的基本要求是: 问题要有吸引力; 要擅长在探讨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做好探讨小结 31、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忧缺点 答: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确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学问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辰表,支配老师有支配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优勢: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育人才;有利于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择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乏: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增养;教学形式缺乏灵敏性。 32、
20、简述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答: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诺因素统一进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冲突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33、简述劝服法及基本要求 答:劝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相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运用劝服法要留意以下几点要求: 明确目的性; 富有学问性、趣味性; 留意时机;以诚待人 34、如何培育小学生视察力 答: 1要使儿重明确视察的目的、任务 2要使儿重具有学问准备 3指导小学生视察的方法,增养视察的技能 4要重视对视察结果的处理 5视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35、如何培育中学生视察力 答: 1明确视察的目的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答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