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时间:1 2 0 分钟;满分:1 2 0 分第一部分(1 一5 题2 3 分)1 .根据要求,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海内存知己,。(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波撼岳阳城。(孟 浩 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桃花源记中表现花草美丽的句子是:,(4)窈窕淑女,o (关睢)(5)描写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文有很多,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答案】.天涯若比邻.气蒸云梦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君子好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
2、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涯、蒸、缤、逑”这几个字的写法。(5)考查古诗词的积累。解答时,结合日常积累,从描写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中任选连续的两句作答即可。示例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 轼 水调歌头,中秋节)示例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2 .阅读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自然若失去绿色,那l u 6露出来的便是尘土、岩石和沙漠,加上抛在荒野的垃圾和动物骨头,多么让人毛骨怪然!想那已消失的美丽的楼兰城,水草丰盈的罗布泊,还有那可怕的泥石流、大地震,一次次的人类大迁x i。我们该反思的不是狂忘
3、的“人定胜天”,而是尊重自然的“敬天畏地。其实,很多人并不是有意要破坏自然,内心也并不坏,只是他们需要被唤醒,需要让他们意识到,自然也是有生命的,需要相互温暖。(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l u o ()露 毛 骨 黑()然迁x i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3)“敬天畏地”中“畏”的意思是()A.畏惧,害怕B.敬重,佩服C.敬畏【答案】(1).裸.s 6 n 9 .徙(2).狂忘.狂妄(3)C【解析】【小 问 1 详解】考查词语注音和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这类题目一般多考查多音字的注音,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注意不同读音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另外注意平时多积累并
4、熟记课本上的重点词语。(1)l u o 裸,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暴露在外面的;(2)悚s o n g,毛骨悚然: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恐惧惊骇的样子;(3)x l 徙,迁徙:迁移;搬家。【小问2详解】考查错别字的辨析与修改。狂忘狂妄,意思是极端放肆,自高自大。【小问3详解】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辨析。“敬天畏地”意思是敬畏天地。“畏”即敬畏之意:尊敬佩服又有些害怕。故选C。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借代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 桃花源记中 的“黄发”指代老人。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而唐朝诗人杜甫的 石壕吏则是现实主义的代表诗篇。C.社戏写了
5、作者故乡的风俗民情,描写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象,是鲁迅写的一篇著名散文。D.刘成章的 安塞腰鼓是一篇著名散文,有浓郁的陕北风情;吴伯箫的 灯笼是 2 0世纪3 0 年代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答案】C【解析】【详解】C.有误,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 92 2 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 2 月 小说月刊第 1 3 卷 1 2 号,后收入小说集 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 0 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
6、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并 非“散文”,所以选项错误;故选c。4 .将下面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 称“非遗”)是指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A B.C.D.【答案】D【
7、解析】【分析】【详解】是领起句,点 明“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承接“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承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具体说明,即。故选D。5 .七 年 级(6)班举办了“语文,心灵的栖息地”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智解汉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一些汉字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如:“水+水+水=淼”令人不禁想起江河不择细流,方显源远流长。请开动脑筋,说说下面汉字的意蕴。“口 +口+口=品”令 人 不 禁 想 起;“木+木+木=森”令 人 不 禁 想 起。【答案】.茶要一口一口地喝,日子要一天一天地过.孤木难成林,一个人的力最是薄弱的【解析】【分析】【详解
8、】由“品”和“口”联想到“品茶”,然后解释“品”的字面意思是茶要一口一口喝,进而思考到“日子要一天一天地过”的意蕴。由“森”的本义联想到“孤木难成林”的哲理,进而思考到一个人的力最是薄弱的”的意蕴.意对即可。本题考查理解汉字意蕴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要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其意蕴即可。第二部分(6 2 1 题4 7 分)一、(6 分)阅 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
9、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6.选出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7.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与本诗中“床头屋漏
10、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都写到了雨。简要说明诗人在两首诗中分别借“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6.A 7.示例:春夜喜雨 借雨表达了作者对春雨适时而下的喜悦和赞美之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借雨写出了诗人生活窘迫,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凄苦。【解析】【6 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有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故选A。【7 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意思是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在正需要雨水之时,雨就降下来了,它 是“知时节”的,所 以“当春
11、乃发生”。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须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这两句诗,是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绘的。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杜甫作诗常常如此。这里把春南当作有知觉的,故它能根据需要,应时而降。诗中的“知”字 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南的心情跃然纸上;“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意思是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这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水比作麻线,生动形象说明雨水细密连绵的样子,侧面表现出居住环境的恶劣。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凄苦。据此总结作答即可。二、(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
12、,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孔子学琴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气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 子 日:“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问,口:“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 子 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目:“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 子 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目:“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 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日:“师 盖 云 文王操也。”(注)进:继续学(新内容)。益:增加、力 口 深。
13、有间:过了一段时间。为人:作曲的人。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不知其目也 旨:(2)学(xiao)学半 学:(3)学琴于师襄子 于:(4)弓习其数 己:9.下列对甲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节 选 自 礼记中 的 学记,学记是 礼记中的一篇,它是一篇有关古代大学教育的论文。B.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运用了类比的手法,阐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启发我们有益的学习方法。C.文章从“佳肴”写 到“至道”,接着写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 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再写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14、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自我反省,最后得到教学相长的结论。D.引 用 兑命中的话作结,再次点明“教学相长”的道理,同时也增强了说服力。10.用现代汉语翻译 乙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1.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 虽有嘉肴中哪句话?请结合引用文段具体分析。【答案】8.味美 .同“教”,教导.向.已经 9.C10.仿佛看到有个人正在严肃地沉思,安然地在高处瞻望,胸怀着远大的志向。11.学然后知不足。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解析
15、】【8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含义。(1)不知其旨也:意为 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旨:味美;(2)学(xiAo)学半:意 为“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学:同“教 (xiAo),教导;(3)学琴于师襄子:意 为“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于:向;(4)已习其数:意 为“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己:已经。【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C.有误,由原文“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 可知,应该是先讲述的“学习”,再说到的是“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自我反省”,其次是“写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选项的顺序说错了,所以选项有误;故选C
16、。【10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注意以下字词:穆然:严肃的样子;有所:有的。【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由乙文“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丘未得其志也”“丘未得其为人也”这些句子可知,孔子学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积极地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并不是浅尝辄止,他先是学习几天,发现自己不知道曲子的方法,决定再学习几天,之后发现自己作者的思想没有领悟,所以决定再继续学习,反观甲文说到的道理是需要学习才能够立即道理,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在这里孔子是学习之后知道自己还不清楚的地方,然后再进行学习,这 是 和“学然后知不足”相挂钩的。【点睛】译文:甲文: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
17、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乙文: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对他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
18、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顽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拜了两拜,回答道:“老琴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做 文王操啊!”三、分)阅读说明文语段,回答小题。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
19、。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 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 纪 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
20、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 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亲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 0 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 0 0 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 2 7 座埃菲铁塔!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
21、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1 2 .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1 3 .简要概括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写出3条理由)。1 4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B.“面迟”指的是意大利面。C.如今,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 0 0 亿块左右。D.亚洲人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1 5.指出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邯郸市 大名县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