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24 翻译句子之文言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考向24 翻译句子之文言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向24 翻译句子之文言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向2 4文言句式(2021全国乙卷)翻译文中句子。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日:“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 日:“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目:“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坐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节选自 通鉴经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答案】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再依法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
2、保全了大的信用啊。【解析】(1)关键词句:“既”,已经;“断”,处理;“复断之以法”,状语后置句;“忿”,愤怒;“信”,信用。参考译文:戴胄为人忠诚清廉、公平正直,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为候选人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下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圣上想杀他。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皇上愤怒地说:“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我说话不算话吗?”戴胄回答说:“下令的人只是因为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因为愤怒候选人的作假,所以想要杀他,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用。”皇上说:“你能够执
3、行法律,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宁肯使李世民发怒也要秉公执法,说出来的话语像不断涌出的泉水一样,而唐太宗全部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天下再也没有冤枉的案情了。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 马 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 末 用“者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 安 石 游褒禅山记)(4)用 动 词“
4、为”或 判 断 词“是”表判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 渊 明 桃花源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且相如素贱人。(司 马 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 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司 马 光 赤壁之战)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 断 句 中 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
5、则多起来。二、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 介 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 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句 中 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 译 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二 用“见”来
6、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 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 马 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 马 迂 廉颇蔺相如列传)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 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杜 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 马 迁 陈涉世家)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动。(苏 洵 六国论)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 马 光 赤壁之战)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 马 迁 鸿门宴)用“受”“被”“受
7、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 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也表被动)(司 马 迁 屈原列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 溥 五人墓碑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 马 光 赤壁之战)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叫做是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例如: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 晔 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 晔 张衡传)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
8、情表)其 中 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 还 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三、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 宗 元 捕蛇者说)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 鸿门宴)自
9、述省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 宗 元 愚溪诗自序)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日:不若与人。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例如:杞 子 自 郑 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臣与将军戮力
10、而攻秦,将 军 战(于)河南,臣 战(于)河北。(司 马 迂 鸿门宴)6、分句的省 略例如: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 安 石 游褒禅山记)骐骤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亦可至远),功 在 不 舍(荀 子 劝学)四、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动+以+宾。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2、动+于(乎,相 当“于”)+宾。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 子 劝 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 子 劝学3、形+于+宾。例如: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4、介词宾语后置:介 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
11、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主谓倒装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甚善矣,子之治东阿。晏子治东阿渺渺兮予怀。赤壁赋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快哉此风!黄州快哉亭记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 寿 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应 为“沛公在安”)3、以“是”“之”为标志。
12、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 为“有何陋之”)定语后置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彩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中心词+数量词。如:“闻道百”(庄 子 秋水)“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固定句式1.“所以”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 介 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
13、两种情形。其一,“以”字 当“因为”讲,“所以”相 当 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其二,“以”字 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 当 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2.有所.无所.”译: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3.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 谁(什么)4.“之谓也”“其之谓也”此句式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之谓也”翻 译 为“说的就是啊,“其之谓”中“其”表推断,翻 译 为“大概说的就是吧?5.“.有以.无以.”译 为“有什么可拿来”或“有用来的(办法)“,“没有什
14、么可拿来 或 没有用来的(办法)”。5.“得无乎”译 为“该 不 会(莫非、只怕、恐怕)吧”。另外,“得无”中的“无”有时还换成“微”或“非”,构 成“得微乎”或“得非欤”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7.“无乃乎”译为:“恐 怕(只怕、大概)吧”。有 时“无乃乎”中 的“无”字 换 成“毋”字,成 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8.“不亦乎”译为:“不是(不也是)吗?”“难道不是(不也是)吗?”9.“何(奚、恶、安)为”“何以为”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 译 为“怎么、哪 里(为什么)用得着呢10.“何乃.”译为:为什么竟.11.“如 何(若何)”“奈何”,译为:“怎”“怎么办”“怎
15、么样”或“怎么对付”等。12.“何.之有”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译 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13.“唯是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的宾语,往 往 用“唯是”的格式,可将副词“唯”译 成“只”“只是”或 者“一定”,而 助 词“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现代汉语成语中的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等。14.独.乎译为:难道.15.庶几.欤?表示揣测,可 译 为“或 许(大概,差不多)吧?”16.顾.哉?译为:“难道.吗?”17.“庸乎”“其庸乎”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 哪 里(怎么)呢?”18.“见”“见于”表被动。19.”.为.”“为
16、.所.”表被动。20.“孰与”“与孰”“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用“哪”或“哪个”对译。如: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一般对译 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 谁(哪一个)如:2 1.抑(抑或).表示选择,相 当 于“还是、“或 是”。22.其其?表示选择,可 译 为“是还 是?”23.盍译 为“何 不”24.无.译 为“无论”“不 管”易错点 01不明特殊句式的规则。特殊句式有固定的规则,要熟记,在翻译中如果出现要套用。易错点 02固定句
17、式积累少。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有固定的翻译方式,如果积累少,翻译时无从下手,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汉人不意魏兵卒至,百姓扰扰,皆迸山泽,不可禁制。汉主刘禅使群臣会议,或以为南为本为与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光禄大夫谯周以为:“治政不殊,魏能并吴明矣,等为称臣,再辱之耻何与一 辱!”汉主乃遣侍中张绍等奉玺绶以降于艾。(节 选 自 资 治 通 鉴 邓 艾奇兵度而平)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治政不殊,魏并吴明矣,等为称臣,再辱之耻何与一辱!【答 案】治理政务没有什么不同,魏国能吞并吴国很明显了,同 样 是 自 称 臣 子(向对方屈服
18、),与两次受辱之耻相比,受一次耻辱怎么样?【解 析】“殊”,不同;“等”,同样;再”,两次;何与,与 比起来怎么样。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选 自 新 五 代 史 列传十九)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答 案】王朴性格刚毅果断,又被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解 析】“刚果”,刚
19、毅果断;“见 于”,被动句,被;“为”,做;“难”,责难,责备;“然”,表转折,然而;“加”,超 过。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目:“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臣光日: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节 选 自 通鉴纪
20、事本末秦并六国)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日:“此皆乱法之民也。”(2)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答 案】(1)那些当初认为新法不便的人,又来说新法的好处。卫鞅说:“这些人都是扰乱法令的刁民。”(2)获得的一点利益医治不了致命的创伤,得到的不能弥补失去的,这难直不令人痛心吗?【解 析】(1)“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是定语后置句,正确的语序是“初言令不便之秦民;令便”,新法的好处;“此皆乱法之民也 是以“皆”为标志的判断句。(2)“所利”,获得的一点利益;“药”,名词作动词,医治;“亡”,丢失;“岂哉”,难道吗4.阅读下面的文言
21、文,完成下面小题。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腐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若夫公诗之体格,位置当在大历以后、长庆以前诸名家间。慎行,门下士也,何敢轻为伦拟,则以俟天下后世读其诗而论定之者。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慎行,门下士也,何敢轻为伦拟,则以俟天下后世读其诗而论定之者。【答案】查慎行,是汪公门下的读书人,哪里敢轻易判断,那么等待天下的后来人阅读他的诗作并评价吧。【解析】“慎行,门下士也“,判断句;“伦拟”,比较,判断;“俟”,等待。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纯惧,上河南尹、关内侯印绶,上表自劾日:“礼,八十月制
22、,诚以衰老之年,变难无常也。&不惟生育之恩,求养老父,而怀禄贪荣,乌鸟之不若。”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不惟生育之恩,求养老父,而怀禄贪荣,乌鸟之不若。【答案】我不思考父母的生育之恩,请求回家侍养老父亲,而心怀利禄贪求荣华,连乌鸦都不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不惟,不思考;怀禄贪荣,心怀利禄贪求荣华;乌鸟之不若,宾语前置,连乌鸦都不如。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浚奸穷黠,外良而中螫,诸夏盖不兔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鲁掖,折旋矩矮,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
23、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林之间,则郁也;迂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孚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孚比。【答案】这是因为古时候,法制没有完备,人们不受礼法约束,就都这个样子,不能认为是落后啊。龙场的人民,老老少少每天都来看望我,他们很高兴,不 轻 视(认为)我(浅陋),越来越信服亲近(我)。【解析】得分点:(1)盖,因为;备,完备;然,这样;陋,落后
24、。(2)陋,意动、认为浅陋;喜不予陋,宾语前置;孚,信服;比,亲近。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 下 狱,当 徒。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壬。渡河,闻寇退,乃引还。(选 自 明 史 列传第六十)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答案】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打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解析】而,但;“疾”,痛
25、恨,“恶”,恶人,形容词做名词,“尤甚”,非常,特别;“以”,因为;县令不职者”,定语后置句,即“不职的县令“,“职”,名词做动词,称职。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亮日:“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节 选 自 通鉴纪事本末诸 葛亮出师)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答案】将领在军队中指挥作战,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如果能够制服我们,哪里用得着千里迢迢地去请战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受”,接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向24 翻译句子之文言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解析版 24 翻译 句子 文言 句式 备战 2023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考点 专题 全国卷 地区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090488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