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指导.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指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指导.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第 一 章 机构静力分析基础1 .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1)力的定义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外效应)、形状或尺寸发生改变(力的内效应)。(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 .静力学定理(1)二力平衡定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构件在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共面且汇交于一点。3 .约束和约束力应掌握四类常用的约束模型:柔性体约束、光滑面约束、钱链约束、固定端约束。了解约束性质,掌握约束力的画法。4 .物体的受力
2、分析及受力图(1)根据要分析的问题,确定研究对象;(2)解除研究对象的约束画出研究对象的分离体;(3)在分离体上画出全部主动力;(4)在分离体解除约束的地方按约束的类型或性质画出约束力。5 .力的投影和分解(1)力的投影和正交分解(2)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轴上投影的代数和。6 .力矩与力偶(1)力矩力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量度称为力矩。(2)合力矩定理力系合力对某点的力矩等于力系各分力对同点力矩的代数和。(3)力偶及其性质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两个力称为力偶。力偶矩的大小、转向和作用平面称为力偶的三要素。力偶的基本性质:a.力偶无合力,
3、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之和为零。b.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恒等于其力偶矩,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7 .力的平移定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F,可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附加一力偶,其附加力偶矩的大小等于原力厂对。点的力矩。8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若力系是平衡力系,则该力系向平面任一点简化的主矢和主矩为零。即:平面平衡力系在两坐标轴投影的代数和等于0,对平面上任意点力矩代数和等于0 oZ F x =0 Z F y=0 (F)=09 .求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问题的步骤(1)选择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3)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第二章 构件内力分析基础1.杆件基本变形基本变形有拉伸与压缩、剪切和
4、挤压、扭转、弯曲等四种。求解内力的基本方法是截面法:假想用一个截面把杆件截为两部分,取其中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以确定截面内力的方法。2.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轴力(1)轴力的正负号规定:杆件拉伸时,轴力背离截面取正号;杆件压缩时,轴力指向截面取负号。(2)轴力图:正轴力画在x 轴上方,负轴力画在x 轴下方。3.剪切和挤压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和挤压力4.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扭矩(1)扭矩的正负号规定:用右手四指弯向表示扭矩的转向,大拇指的指向与截面外法线n 相同时扭矩为正,反之为负。(2)扭矩图:正值画在x 轴上方,负值在x 轴下方。5.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和
5、弯矩(1)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在横截面的内侧截取微段梁,凡使该微段梁发生左上、右下相对错动(顺时针错动)变形的剪力规定为正,反之为负;使微段梁产生上凹下凸弯曲变形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2)剪力图和弯矩图:采用控制截面法绘制具体步骤:先求出梁支座的约束力,根据外力作用情况将梁分段,并定性判断各段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计算控制截面(分界点、剪力为零的点所在截面)的剪力值和弯矩值,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第 三 章 构件的强度和刚度1.应力与应变应力:正 应 力 用 表 示;切 应 力(剪应力)用 r 表示。应变:线 应 变(正应变)用 表示;切应变用X 表示。2.虎克定律在一定范围内,杆件的绝对
6、变形/与所施加的外力b及杆件长度/成正比,而与杆件的横截面面积Z 成反比。3.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1)低碳钢的拉伸试验过程低碳钢的拉伸试验过程分为弹性、屈服、强化、缩颈四个阶段。弹性阶段:段,材料服从虎克定律。(2)铸铁的拉伸试验过程铸铁拉伸时没有屈服和缩颈现象,试件突然断裂。衡量脆性材料强度的唯一指标是强度极限(3)低碳钢的压缩试验低碳钢压缩与拉伸时的弹性模量E、比例极限。P、弹性极限。e和屈服极限J是相同的,但无法得到低碳钢的抗压强度极限Cb。(4)铸铁的压缩试验铸铁压缩时无屈服极限,强度极限o b 是拉仰时的4 5 倍,常用于承受压力的构件。4.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强度条件 7 =
7、crA5.剪切和挤压的强度条件为A46.圆轴扭转的应力、强度条件为max%T J7.弯曲的强度和刚度条件为%ax 0)。机构的自由度数夕则按下列公式计算:F=3 m 2 PP 运用平面机构自由度公式计算一个机构的自由度数F,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之-,必须熟练掌握。当机构中含有复合较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时,应能准确地识别和处理,这是正确计算机构自由度数的关键。第五章平面连杆机构1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钱链四杆机构根据两连架杆的运动形式不同,可分为三种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判别钱链四杆机构的型式首先要根据机构中各构件的相对杆长条件,确定机构中是否存在具有整转副的构件。机构中不存
8、在整转副时,无论取哪个构件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当机构满足整转副条件时,则要根据选取哪个构件为固定机架来确定该机构的型式。钱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型式,主要掌握曲柄滑块机构。2 .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学习重点是曲柄摇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和应用(1)急回特性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指当曲柄连续匀速回转时,摇杆往复摆动的速度不同。摇杆空回行程与工作行程的平均角速度之比定义为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以表示急回的程度。曲柄摇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是 由 于 机 构 存 在 有 极 位 夹 角 一 般 情 况 下有A 1,且 极 位 夹 角,越大,值也越大,机构的急回性质就越显著。(2)压 力 角a和 传
9、动 角Y在不计摩擦的条件下,作用于机构从动件上驱动力的方向线与该力作用点的绝对速度方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压力角与机构的效率关系密切,是衡量机构传力性能的重要指标。在连杆机构中,为了度量方便常用压力角的余角来衡量传力性能,它是连杆与从动件之间所夹锐角,称为传动角。传动角越大,机构传力性能越好。连杆机构运转时,传 动 角(压力角)是不断变化的。(3)死点位置当机构从动件的传动角r=o时,驱动力与从动件上力的作用点的运动方向垂直,有效驱动力矩为零,这时的机构位置称为死点位置。对于曲柄摇杆机构,当曲柄为原动件时,连杆与从动摇杆不可能共线,故不存在死点位置;而摇杆为原动件时,连杆和从动曲柄将两次
10、共线,这时连杆对曲柄的驱动力将通过曲柄的转动中心,驱动力矩为零,这两个位置即机构的两个死点位置。第 六 章 凸 轮机构1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1)从动件位移线图从动件位移线图是从动件的位移S和凸轮转角(P的关系曲线,是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依据。为此,应掌握位移线图的画法,并了解凸轮机构运动循环中有关名词和概念。(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了解三种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掌握在给定行程和推程运动角品(或回程运动角耳)的条件下绘制各自位移线图的方法。2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理解反转法原理,掌握对心尖底从动件凸轮轮廓的设计步骤及要求。了解凸轮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的关系。3 .凸轮机构设计的几个问题(1)凸轮
11、机构的压力角在凸轮轮廓曲线的某点上,凸轮对从动件的作用力方向与从动件运动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a称为凸轮机构在该点上的压力角。压力角大,则机构的传力性能差,设计凸轮机构时应使最大压力角不超过许用值 a。(2)滚子半径的确定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若滚子的尺寸选择不当,将使凸轮的实际轮廓不能完全实现原设计时所预期的运动规律,这就是运动失真现象。为此要考虑选择较小的滚子尺寸,以满足%W O.8 P m i n。(3)基圆半径的确定基圆半径可先根据经验公式选择,再综合考虑传动效率、运动失真、结构紧凑与否等因素最终确定基圆尺寸。第七章其他常用机构1 .常用间歇机构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凸轮式间歇机构和不完全齿
12、轮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工作原理。2 .螺旋机构(1)主要参数掌握螺纹的直径尺寸、螺距和导程、螺旋升角入、螺纹的牙型角a和牙型斜角0等主要参数关系。(2)螺旋机构的应用螺旋副有两类用途,一类为螺纹联接,另一类为螺旋传动。螺纹联接要求联接可靠,除有一定强度要求外,还要保证自锁,因而多用三角形螺纹。根据使用条件和牙型角不同,又可有普通螺纹,英制螺纹和管螺纹。螺旋传动平稳性好,能获得很大的机械效益,可实现自锁和具有精密位移等优点。螺旋传动可采用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或矩形螺纹。第八章带传动1.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带传动适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传动平稳,可缓冲吸振;过载时打滑,能起安全保护作用。带传动的主要
13、缺点是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带的寿命和传动效率较低。不同类型的带,其传动特点和应用范围不尽相同:2 .V带传动的参数和儿何尺寸计算(1)V带的主要参数包括:型号及横截面尺寸、基准带长人、带轮基准直径4、4、传动中心距a,小带轮包角a i o(2)主要儿何关系式带长A L =2 乩+4)+(4-4厂2 4(7小带轮包角内 四=1 8 0-之二4 x 5 7.3 a3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1)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带传动靠传动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当带和带轮之间所能产生的最大摩擦力6不能满足传动所需要的有效圆周力F时,带和带轮之间将发生打滑。最大摩擦力R与带传动的初拉力几成正比,同时还与包角
14、a和摩擦系数/v有关。因此在带传动设计时,应控制初拉力并保证包角不小于一定数值。(2)带传动的运动分析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滑动称为弹性滑动,且弹性滑动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弹性滑动引起带的线速度变化,其线速度的相对降低量称为带传动的滑动率V.V.=-!X1OO%匕(3)传动带的应力分析带传动工作时,带上作用有循环变应力,包括:由紧边、松边拉力产生的工作拉应力;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由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的弯曲应力。把三种应力依次叠加,可看到传动带上各点在不同工作位置上的应力是变化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紧边进入小带轮处,O m a x=6+6 c+O b l4.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15、1)带传动的失效分析由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可知,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打滑、疲劳破坏。止 匕 外,在正常工作时带的弹性滑动还会引起带和带轮的磨损。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传动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2)单根V带传递的功率单 根V带传递功率的理论公式是依据设计准则、通过限制有效圆周力和带的最大工作应力两个条件而导出的,设计时使用工程计算公式:因=(勺+蜴)心勺5.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1)V带传动的设计内容确定传动参数V带型号、长度、根数;带轮基准直径由、dr,传动中心距a带轮设计选择带轮材料;确定带轮结构型式和尺寸(2)V带传动参数的设计思路设 计V带传动应使其传动参数保
16、证运动关系,符合儿何关系,并满足不打滑及疲劳寿命条件。要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步骤。(3)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注意小带轮直径小、传动中心距。的选择原则,这是要由设计者自行选取的传动参数。第 九 章 齿轮传动1.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原理(1)了解渐开线的形成及其性质(2)掌握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学习重点为渐开线齿廓满足定传动比条件、中心距可分性、啮合角为常数。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儿何尺寸(1)了解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分度圆、模数和压力角分度圆是齿轮制造和计算的基准,分度圆齿距p和7 1的比值规定为标准值,称为模数相。同时分度圆压力角a也规定为标准值,取a=20。(3)标准齿轮和
17、标准中心距齿顶高系数*a和径向间隙系数c*均取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齿厚与齿槽宽相等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一对标准齿轮传动,分度圆相切时的中心距称为标准中心距。标准齿轮传动两齿轮的节圆分别与分度圆重合。(4)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五个基本参数是齿数Z、模数相、压 力 角a、齿顶高系数*a和径向间隙系数c*。齿轮各部分的儿何尺寸完全由这五个基本参数确定。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1)正确啮合条件两齿轮的模数m和压力角a分别相等是齿轮正确啮合的必要条件。(2)连续传动条件实际啮合线大于基圆齿距P b,即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大于1是齿轮能够连续传动的条件。4 .齿轮轮齿的加工与轮齿的
18、根切(1)展成法的基本原理展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相互啮合时,两轮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切齿的。展成法常见有插齿和滚齿两种加工方法。(2)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根切是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由于齿根部分变弱,而且使渐开线长度缩短,造成重合度下降而影响传动平稳性,所以应采取措施予以避免。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1 7。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基本参数和儿何尺寸斜 齿 圆 柱 齿 轮 的 基 本 参 数 有 法 面 参 数 和 端 面 参 数 之 分。应记住公式Wt=Wn/COS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要按端面参数计算。(2)正确啮合条件一对斜齿圆柱齿轮若要正确啮合,除两轮的模数
19、加 n 和压力角a必须分别相等外,还必须满足 +伤=0。(3)重合度斜齿圆柱齿轮的重合度由两部分构成:=a+与。其中,a为端面重合度;中为轴向重合度,它是因齿倾斜而产生的附加重合度。(4)当量齿数和最少齿数斜齿轮的当量齿轮是齿形近似于该斜齿轮法面齿形的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称为当量齿数Z、.,计算公式为Zv=Z/c o s3 o6.直齿锥齿轮机构(1)背锥和当量齿数展开背锥,并把两扇形齿轮补足为完整的圆柱齿轮后,就可得到齿形与锥齿轮大端实际齿廓相近的一对当量齿轮,其齿数称为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v 0(2)正确啮合条件直齿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轮的大端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此外,两轮的锥距也
20、必须相等。(3)几何尺寸计算直齿锥齿轮的儿何尺寸计算以大端为基准,大 端 模 数 m 应按标准取值,同时取压力角a=2 0。应掌握下列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传 动 比i,分度圆锥角济、灰,分度圆直径4、d2,锥距火以及齿宽6。7.失效分析和设计准则(1)轮齿的失效分析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和齿面塑性变形。应注意掌握这五种失效形式的概念,弄清发生失效的条件、原因和失效发生的部位,了解为避免发生失效而采取的相应措施。(2)设计准则一般闭式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和齿根弯曲疲劳折断,设计时应以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作为其承载能力的计算依据。开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技术 基础 期末 复习 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