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中级工理论考试题.pdf
《接触网中级工理论考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网中级工理论考试题.pdf(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接触网中级工理论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该 刚 体(C)。(A)一定平衡(B)一定不平衡(C)不一定平衡(D)暂时平衡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D)。(A)各力大小相等(B)各力在同一直线上(C)各力在某一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D)力系的合力为零3.对某一物体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A)(A)参考体(B)约束体(C)刚体(D)变形体4.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D)。(A)矢量(B)标量(C)几何量(D)代数量5.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称为)。(A)轴力(B)正应力(C)剪力(D)剪应力(B6.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
2、应力称为(A).(A)危险应力(B)工作应力(C)安全应力(D)许用应力7.将危险应力除以一个大于1 的系数,所得的应力称为(B)。(A)工作应力(B)许用应力(C)极限应力(D)安全应力8.圆轴扭转时,截面上的内力是(D)。(A)剪应力(B)力矩(C)弯矩(D)扭矩9.剪切虎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C)。(A)L=NL/(EA)(B)6=E e(C)T=Gy(D)T=Ey1 0 .构件受到剪切作用时,其剪切面上的内力和应力分别是(D )。(A)内力为剪力,应力为正应力(B)内力为轴力,应力为正应力(C)内力为剪力,应力为剪应力(D)内力为轴力,应力为剪应力1 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包含(
3、B )两种量。(A)轴力和剪力(B)剪力和弯矩(C)弯矩和轴力(D)剪力和扭矩1 2 .一段导线其阻值为R,若将其从中间对折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将(B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定1 3 .某一正弦交流电,在0.0 1 S时间内变化2周,它的频率是(B )。(A)1 0 0 H z (B)2 0 0 H z (C)5 0 H z (D)l/5 0 H z1 4 .若将 l=1 0 si n (3 1 4 t+9 0 o)A,2=1 0 si n(3 1 4 t-9 0 o)A,3=1 0 si n 3 1 4 t A 三个电流分别通过同一个电阻,通电时间相等,其发热量最大的是
4、(D )。(A)1 (B)2 (C)3 (D)三者相等1 5 .电容元件中通入正弦交流电,无功功率的表达式是(A )o(A)(B)(C)(D)1 6 .一有源二端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1 0 0 V,短路电流为1 0 A,当外加1 0 Q电阻时,则电阻上的电流为(B )。(A)1 0 A (B)5 A (C)2 0 A (D)5 0 A1 7 .远距离输电,若输送的电功率一定,则输电线上的电功率损失与输电的(B )成反比。(A)电压(B )电压的平方(C)电流(D)电流平方1 8 .有两个电容器,且C 1 C 2,如果它们的端电压相等,则(A )。(A)C 1带电量多(B)C 2带电量多(C)
5、两个电容器带电量相等(D)都不带电1 9 .有两个电容器,0=3 0 H F,耐 压1 2 V,C 2=5 0 u F,耐 压1 2 V,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到2 4 V电压上,则(B )。(A)两电容都能正常工作(B)两电容都被击穿(C)C 1被击穿,C 2正常20.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位是(B)。(A)中间(B)两极21.基础螺栓孔偏差不得大于(B)(A)1 mm(B)2mm(D)C 2 被击穿,C 1正常(C)N 极(D)S 极(C)3mm(D)4mm22.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强弱与(C)有关。(A)导体长度(B)导体位置(C)电流的大小(D)导体的截面23.线圈中磁通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
6、小与(C)成正比。(A)磁通的变化量(B)磁场强度(C)磁通变化率(D)变化所用时间24.已知两个正弦量为,则(C)。(A)u l 比 u2超前60o(B)u l 比 u2滞后30o(C)u l 比 u2超前90o(D)不能判断相位差25.在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中,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B)式。(A)i=U/R(B)I=U/R(C)I=u/R(D)i=Um/R26.己知一个电阻上的电压为,测得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为2 0 W,则这个电阻的阻值为(B)。(A)50(B)10Q(C)20。(D)40Q27.在 R L 串联的单相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A)。(A)P=UIcos 巾 (B)P
7、=UIsin(C)P=UI(D)P=I2Z28.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叫节点电流定律,说 的 是(C)。(A)流入某节点电流的和为零(B)流出某节点电流的和为零(C)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D)一个回路中各处电流相等29.一个2 U F与一个4 n F 的电容器并联,其等效电容为(D)。(A)2 i*F(B)3 P F(C)5 P F(D)6 u F3 0 .瓷悬式绝缘子(抗拉)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A )o(A)2.0 (B)2.5 (C)3.0 (D)4.03 1 .钢化玻璃悬式绝缘子(抗拉)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A(A)2.0 (B)2.5 (C)3.0 (D)
8、4.03 2 .瓷棒式绝缘子(抗弯)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B )。(A)2.0 (B)2.5 (C)3.0 (D)4.03 3 .针式绝缘子(抗弯)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B(A)2.0 (B)2.5 (C)3.0 (D)4.03 4 .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宽度为(D )以下的可以使用。(A)0.1 5 m m (B)0.2 m m (C)0,2 5 m m (D)0.3 m m3 5 检查火花间隙时,应 用(A )兆欧表测绝缘电阻。(A)5 0 0 V (B)1 0 0 0 V (C)1 5 0 0 V (D)2 5 0 0 V3 6 .棒式绝缘子弯曲度不得超过(B
9、 )。(A)0.5%(B)1%(C)1.5%(D)2.0%3 7 .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当温度变化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量应与接触线在该点随温度变化伸缩量相一致,其偏角最大不得大于(B(A)1 5 o (B)1 8 o (C)2 0 o (D)2 2 o3 8 .钢柱主角钢弯曲度不应大于(C )。(A)1/5 0 0 (B)1/2 5 0 (C)1/2 0 0 (D)1/1 2 03 9 .铜接触线在同一截面处损伤大于其截面(C )时,应截断重接。(A)5%(B)8%(C)1 0%(D)1 2%40.承力索钢绞线7 股中,断(C)及以上时,应截断重接。(A)1 股(B)2 股(
10、C)3 股(D)4 股41.道岔处两工作支接触线在间距(C)处应等高。(A)300mm(B)400mm(C)500mm(D)600mm42.在限界门至铁路之间的公路两边各装设不少于(C)防护桩。(A)2 根(B)4 根(C)6 根(D)8 根43.临时接地线应挂在接触网停电作业两端范围内,相距不得大于(C)。(A)500m(B)800m(C)1000m(D)1500m44.铜合金接触线在最大允许磨耗面积20%的情况下,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A(A)2.0(B)2.5(C)3.0(D)4.045.钢芯铝绞线承力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B)。(A)2.0(B)2.5(C)3.0(D)4
11、.046.铝包钢承力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B)。(A)2.0(B)2.5(C)3.0(D)4.047.铜包钢承力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B)。(A)2.0(B)2.5(C)3.0(D)4.048.铜绞线承力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A)。(A)2.0(B)2.5(C)3.0(D)4.049.铜合金绞线承力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A)。(A)2.0(B)2.5(C)3.0(D)4.050.电连接线应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施工允许偏差为(C(A)0.3m(B)0.4m(C)0.5m(D)0.6m5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两转换柱间的两接触线水平间距为(A)。(A)100mm(B
12、)200mm(C)300mm(D)500mm52.合成材料绝缘元件(抗弯)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D(A)2.0(B)2.5(C)3.0(D)5.053.日光灯并联电容器的作用是(C)。(A)改善电压(B)提高功率因数(C)便于启动(D)分流54.发电机右手定则,拇 指 是(A)。(A)电势方向(B)导线运动方向(C)磁力线方向(D)电流方向55.直流电路中,若干电阻并联,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与每个电阻值成(B)。(A)正比(B)反比(C)不成比例(D)相当56.接触网静态检测中关节式分相的检测周期为(C)。(A)3 年(B)1年(C)半年(D)3 个月57.软横跨横向承力索中钢绞线的机械强
13、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D)。(A)2.0(B)2.5(C)3.0(D)4.058.软横跨定位索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C)。(A)2.0(B)2.5(C)3.0(D)4.059.供电线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B)。(A)2.0(B)2.5(C)3.0(D)4.060.回流线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B)。(A)2.0(B)2.5(C)3.0(D)4.061.在WORD的编辑状态,打开了“wl.doc”文档,把当前文档以“w2.doc”为名进行“另存为”操作,则(B)。(A)当前文档是wl.doc(B)当前文档是w2.doc(C)当前文档是wl.doc与 w2.doc(D)wl.doc与
14、 w2.doc全被关闭62.接触线TCG-100的额定张力为(A)。(A)10kN(B)8.5kN(C)15kN(D)20kN63.锚柱拉线应在线索下锚方向的延长线上,允许向田野偏差(C)。(A)250mm(B)300mm(C)150mm(D)200mm64.回流线一般采用的线材为(C)。(A)钢绞线(B)钢芯铝绞线(C)铝绞线(D)镀铝锌钢绞线65.两个电荷之间受力大小与距离的关系(B)。(A)与距离成正比(B)与距离成反比(C)与距离平方成正比(D)与距离平方成反比66.力矩等于(C)。(A)力乘以重量(B)力乘以高度(C)力乘力臂(D)力乘以质量67.接触线GLCA100/250的额定张
15、力为(A)。(A)10kN(B)8.5kN(C)15kN(D)20kN68.四跨绝缘锚段关节中心柱处两接触线距轨面(C)。(A)不等高(B)抬高500mm(C)等高(D)水平50mm69.吸上线常用(B)的扁钢制成。(A)50mmX8mm(B)80mmX5mm(C)50mmX4mm(D)40mmX5mm70.正馈线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B)。(A)2.0(B)2.5(C)3.0(D)4.071.加强线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B)。(A)2.0(B)2.5(C)3.0(D)4.072.耐张的零件,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C)o(A)2.0(B)2.5(C)3.0(D)4.073.定
16、位装置安装时要求定位器有(D )的倾斜度。(A)水平状态(B)1/151/20(C)略有下俯(D)1/51/1074.当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供电线带电部分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B)。(A)0.8m(B)Im(C)1.2m(D)1.3m7 5当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架空地线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 小 于(A )。(A)0.8m(B)Im(C)1.2m(D)1.3m76.甲、乙两灯分别是“220V,6 0 W”,“110V,6 0 W”,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则(C)。(A)甲亮(B)乙亮(C)一样亮(D)不确定77.实行V形天窗的双线区段,当海拔不超过1000m时,上、下行间分段绝缘
17、子串的泄漏距离污秽地区不 少 于(D )。(A)960mm(B)1000mm(C)1200mm(D)1600mm78.当海拔不超过1000m时,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装载货物的空气绝缘距离应不小于(D )。(A)200mm(B)240mm(C)300mm(D)350mm79.当海拔不超过1000m时,接触网抬高到最高位置和受电弓摆动到极限位置距接地体的瞬时空气绝缘距离正常情况下应不 小 于(C)o(A)200mm(B)240mm(C)300mm(D)350mm80.铝绞线用钳接管接头时,两端需露出管外(B)。(A)10mm(B)20mm(C)30mm(D)40mm81.“合”标设在距邻近分相绝缘器近
18、端(B)处。(A)25m(B)30m(C)35m(D)45m82.管型避雷器距支柱净距不小于(A )。(A)Im(B)2m(C)3m(D)4m83.限界门杆身弯曲度不超过杆全长的(B)。(A)l%o(B)2%o(C)3%o(D)4%o84.补偿装置调整允许施工误差为(C)。(A)50mm(B)+100mm(C)+200mm(D)+300mm85.双线电气化区段的供电臂末端设有分区所,将上下行接触网通过断路器实行(B)供电。(A)串联(B)并联(C)混联(D)越区86.隧道内任一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要保证(B)以上。(A)150mm(B)300mm(C)400mm87.接触线拉出值允许施工
19、偏差为(B)o(A)50mm(B)30mm(C)20mm(D)500mm(D)10mm88.管型避雷器固定角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施工误差为(C)。(A)+30mm(B)+50mm(C)+100mm(D)+100mm89.附加悬挂横担应呈水平状态,施工允许偏差为(B)。(A)+30mm(B)+50mm(C)+100mm(D)100mm90.固定定位器的定位管宜呈水平状态,偏 差 为(A)。(A)+30mm(B)+50mm(C)+100mm(D)100mm91.在变电所为消降高次谐波对电能质量的影响,需 装 设(C)。(A)并联电抗器(B)消弧线圈(C)串联电抗器(D)串联电容92.大修中更新的混
20、凝土支柱的容量不应低于(C)。(A)38kNm(B)45kNm(C)60kNm(D)78kNm93.测量高压电路的电流或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时,必须通过(C(A)电压互感器(B)电流互感器(C)变压器(D)电容器94.在WORD的编辑状态,选择了一个段落并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设置为1cm,则(A)。(A)该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距页面的左边距1cm(B)文档中各段落的首行只由“首行缩进”确定位置(C)该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距段落的“左缩进”位置的右边1cm(D)该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在段落的“左缩进”位置的左边1cm95.弹性简单悬挂接触线接头应安装在吊索范围外,宜靠近吊弦线夹(D)内。(A)0
21、.5m(B)Im(C)1.5m(D)2m96.25kV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空气绝缘间隙困难值为(B)。(A)220mm(B)240mm97.车站软横跨支柱顶在负载作用下,(A)0.5%(B)1%98.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是(C)。(A)总是阻止电源电势的变化(C)总是阻止线圈内磁通变化(C)260mm(D)280mm最大挠度不得大于(B)。(C)1.5%(D)2.0%(B)总是阻止线圈内电流的变化(D)总是加强线圈内磁通变化99.电机绕组外部电压不变,接线由三角形改为星形,则电功率提高到原来的(A)。(A)3 倍(B)(C)1/3(D)32100.起重钢绳连接时,使用卡子不得少于(B)。(A)2 个
22、(B)3 个(C)4 个(D)5 个101.目前链形悬挂支柱装配中的安装型式中,(B)一般采用地面高度为8.2m的支柱。(A)接触线悬挂高度为6450m m,结构高度1100mm的区间或车站(B)接触线悬挂高度为6000mm,结构高度1100mm的区间或站场最外侧道岔至绝缘锚段关节处全补偿链形悬挂(C)接触线悬挂高度为6000mm,结构高度1400mm的车站或区间全补偿链型悬挂(D)接触线悬挂高度为6450mm,结构高度1400mm的车站或区间半(全)补偿链型悬挂102.目前链型悬挂安装型式无冰,接触悬挂高度5800mm,结构高度1300mm的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一般拉杆底座与腕臂底座的间距为
23、(C)。(A)2000mm(B)1900mm(C)2400mm(D)1550mm103.安装腕臂时,起吊腕臂用的白棕绳的规格为(D)。(A)中 10mm(B)中12 m m (C)中 14mm(D)中 16mm104.拉线基础下锚锚杆位置及方向正确,锚杆中心距锚杆的距离符合要求,施工误差(C)o(A)100mm(B)150mm(C)+200mm(D)250mm105.安装拉线时,1 人看好锚柱顺线路方向的倾斜,应使锚柱端部(C)。(A)向拉线侧倾斜050mm(B)尽量垂直不倾斜(C)向拉线侧倾斜50 100mm(D)允许顺线路方向倾斜-50+100mm106.拉线绑扎回头采用一字绑扎时绑扎的长
24、度误差为(A)。(A)10mm(B)+10mm(C)2 0 m m (D)+20mm107.区间锚段关节转换柱非支承力索距工作支腕臂或拉杆的距离不得小于(A ).(A)50mm(B)100mm(C)150mm(D)200mm108.当两交叉承力索一支带电,另一支处于中性区,且其中一支在交叉点两端加有绝缘子串时,需将两支承力索在交叉处用一段长度(B)的钢绞线将两承力索短接。(A)1.2m(B)1.5m(C)1.8m(D)2m109.在居民区,保护线最大弛度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A)。(A)5m(B)6m(C)7m(D)7.5m110.在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处,保护线最大弛度
25、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 小 于(A)。(A)4m(B)5m(C)6m(D)7m111.在车站站台处,保护线最大弛度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B)。(A)5m(B)6m(C)7m(D)7.5m112.处理线索交叉的短接线的安装应满足在极限温度时线索伸缩的要求,保证其最低点高于接 触 线(C)以上。(A)200m(B)250m(C)300mm(D)350mm113.在 W ORD的编辑状态打开了一个文档,对文档作了修改,进 行“关闭”文档操作后(D)。(A)文档被关闭,并自动保存修改后的内容(B)文档不能关闭,并提示出错(C)文档被关闭,修改后的内容不能保存(D)弹出对话框,并询问是否保存对文档的修改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触 中级工 理论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