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年数学中考真题(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京市2017年数学中考真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7年数学中考真题(解析版).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1 7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如图所示,点 P 到直线/的距离是()【答案】BC.线段PC的长度 D.线 段 的 长 度【解析】【详解】解: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点 P 到直线/的距离是线段P B 的长度,故选:B.2.若 代 数 式 上 有 意 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x-4A.x=0 B.x=4 C.x#0 D.x*【答案】D【解析】【详解】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0,即 x-4#),解得存4,故选D.3.某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A.三棱柱 B.圆锥C.四棱柱 D.圆柱【答案】A【解析】【分析】侧面为
2、三个长方形,底面为三角形,故原几何体为三棱柱.【详解】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棱柱的展开图,考法较新颖,需要对三棱柱有充分的理解.4.实 数 在 数 轴 上 对 应 点 的 位 置 如 图 所 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b-5-4-3-2-1 0 1 2 3 4 5A.a T B.b d Q C.b+c 0 D.同 同【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匕,c,d 的大小,根据有理数的运算,绝对值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由数轴上点的位置,得:-5a-4,-2b-1,0cl,4=4,A、a-4,故 A 不符合题意;B、bd0,故
3、 B 不符合题意;C、b+c4,bh,故 D 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数轴确定点的位置和点表示数的大小是关键.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答案】A【解析】【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正确地识别是解题的关键.6.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6B.12C.16D.18【答案】B【
4、解析】【详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 有(n-2)x l 8 0=n x l 5 0 ,解得:n=1 2,故选B.7.(2 0 1 7 北京市,第 7 题,3 分)如果。2+2。-1 =0,那么代数式(。一3 二 的 值 是()(a J a-2A.-3 B.-1 C.1 D.3【答案】C【解析】【详解】原式=必&-=。(。+2)=/+2。,当 +2。一1=0时,a2+2a=l,故选C.a a-28.(2 0 1 7 北京市)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的贸易情况.2 0 1 1 -2 0 1 6 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和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统计图八贸易额亿美元50004802 _,
5、-东南亚地区“东欧地区3000 3632.52000 1523.6 1660.6 茴誓21000 1440.1 I)“。m N。0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蠢分(以上数据摘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 0 1 7)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A.与 2 0 1 5 年相比,2 0 1 6 年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有所增长B.2 0 1 1 -2 0 1 6 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增长C.2 0 1 1 -2 0 1 6 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的平均值超过4 2 0 0 亿美元D.2 0 1 6 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比我国与
6、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的3 倍还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与 2 0 1 5 年相比,2 0 1 6 年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由1 3 3 2.0 增加到了 1 3 6 8.2,正确;B.从 2 0 1 4 年开始,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下降,错误:C.(3 6 3 2.6+4 0 0 3.0+4 4 3 6.5+4 8 0 3.6+4 7 8 1.7+4 5 5 4.4)+6=4 3 5 8.1 4 2 0 0,正确;D.4 5 5 4.4+1 3 6 8.2=3.3 2,正确,故选B9.小苏和小林在如图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 X 5 0 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
7、离y (单位:?)与跑步时间r (单位:s)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B.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C.小苏在跑最后1 0 0”的过程中,与小林相遇2 次D.小苏前1 5 s 跑过的路程小于小林前1 5 s 跑过的路程【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函数图象可得,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小林先到达终点,小苏后到达终点,小苏用的时间多,而路程相同,根 据 速 度路=程豁,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所以小苏跑全程时间的平均速度小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根据图象小苏前1 5 s 跑过的路程小于小林前1 5 s 跑过
8、的路程,两人相遇时,即实线与虚线相交的地方有两次,即可解答.【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可知: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先后到达终点,小林先到达终点,故 A错误;根据图象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小林先到达终点,小苏后到达终点,小苏用的时间多,而路程相同,根据速度=7路程*,所以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故 B错误;时间小林在跑最后1 0 0 m的过程中,两人相遇时,即实线与虚线相交的地方,由图象可知1 次,故 C 错误;根据图象小苏前1 5 s 跑过的路程小于小林前1 5 s 跑过的路程,故 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
9、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1 0 .如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机投掷一枚图钉的某次实验的结果.0 500 1 000 IS00 2000 2S00 3000 3$00 4 000 4 500 SMX)用后次数下面有三个推断:当投掷次数是5 0 0 时;计算机记录“钉尖向上”的次数是3 0 8,所 以“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 1 6;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钉尖向上”的频率总在0.6 1 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 1 8;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此实验,则当投掷次数为1 0 0 0 时,“钉尖向上”的频率一定是0.6 2 0
10、.其中合理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当频数增大时,频率逐渐稳定的值即为概率,5 0 0 次的实验次数偏低,而频率稳定在了 0.6 1 8,错误;由图可知频数稳定在了 0.6 1 8,所以估计频率为0.6 1 8,正确;.这个实验是一个随机试验,当投掷次数为1 0 0 0 时,钉尖向上”的概率不一定是0.6 2 0.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能正确理解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题3 分)1 1 .请写出一个比2 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答案】兀(逐 或 J7)【解析】【分析】利用完全平方数和算术平方根对无理数的大小进行估算,
11、然后找出无理数即可【详解】设无理数为五,4 5 x-71 8.解不等式组:,x +1 0 I -3-2x【答案】x 5 x-7 试题解析:4x+10 .A,-2X 2)I 3由得:x 3,由得:x 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S 短 彩EBM:=SAABC-(+)易知,SAADC=SAABC,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可得S 矩 形NFGD=S 矩 形EBM F【答案】SA A EF,S&C F U;SA AN FJ SA A EF;SA EGC,SA CT
12、W.【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矩形的对角线的性质,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计算即可.试题解析:由矩形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可得:S矩形NFGD=A A C 一+S矩形ABC +&FMC),S1 sADC=S BC SM NF=SM EF,SAFGC=S&FMC,S矩形NFGD=S矩形殖M F 21.已知关于x的方程左+3)x+2 Z +2=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小于1的正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答案】证明见解析;1%0,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f (%+3)x+2攵 +2=0.Z+3 (1)x 2玉=女+1,=2.方程有一个小于1的正根0
13、 攵 +1 1 1 =9(),E 为 AD的中点,连接BE.(1)求证:四边形BCOE为菱形;(2)连接A C,若AC平分 4 4 Z),BC=1,求AC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0.【解析】【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BCOE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即可;(2)连接4 C,根据平行线性质及等角对等边证明A8=l,AD=2,可知NAO3=3 0 ,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得出入4。是含30。的特殊三角形,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AC的长.【小 问1详解】.4)=2 6 C,E为A。的中点,:.D E=B C,-,-AD/BC,:.四 边 形 是 平 行 四 边 形,vZABD=90
14、-AE=D E,/.BE-DE,四边形BCCE是菱形.【小问2 详解】解:连接AC.-,-AD/BC,AC平分NfiAD,ABAC=ADAC=ZBCA,:.AB=BC=1,AD-2BC-2,.ZAT3=30,ND4c=30。,V四边形BCDE是菱形.ZADC=2ZADB=60,ZACD 90在 用 八4。中,.AD=2,:.CD=1,1 AC=6【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 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等,解题的关键是连接AC构造RrAACD.2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中,函数y=&(x0)的图象与直线y=x-2 交于点A(3,m).X(1)求 k、m 的值;(2)已知点P(n,n)(n0)
15、,过点P 作平行于不 轴的直线,交直线y=x-2于点M,过点P 作平行于y 轴的直L线,交函数y=E(x 0)的图象于点N.X 当 n=l时,判断线段PM与 P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若 PNNPM,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答案】(1)k 的值为3,m的值为1;(2)0 P M,即 P N 2,.O V n W l 或*3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 4.如 图,AB是。O的一条弦,E是AB的中点,过 点E作ECLOA于 点C,过 点B作。的切 线 交C E的 延 长 线 于 点D.(1)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2017 数学 中考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