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10份试卷】济南市联考2019-2020学年物理九上期末考试试题.pdf
《【物理10份试卷】济南市联考2019-2020学年物理九上期末考试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10份试卷】济南市联考2019-2020学年物理九上期末考试试题.pdf(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有关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密度跟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密度也不会改变D.密度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密度可能会改变2.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3.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
2、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变小 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4.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到达了该物体C.兴隆湖中出现科学城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因为水珠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5.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6.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A.水的温度
3、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水的质量有关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吹口哨是声带振动发声的B.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D.高架桥两侧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8.敲响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钟 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C.大钟还在振动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9.下列估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 0 c mB.正常人1 分钟脉搏跳动约7 5次C.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7 C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 g1 0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
4、,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杯壁上残留盐水的质量;将烧杯用电吹风吹干,测出干燥烧杯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B.C.D.(D 二、填空题1 1 .现有密度分别为P i、P 2(Pi c C.a、c D a、d6 .如图所示,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7 .夏天打开冰箱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 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升华 B.汽化 C.液化 D.熔化8 .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
5、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 行 排 练.这 里“高”和 低”是指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9 .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关于教室里的声现象,正确的观点是A.有的教室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反射声音的响度B.一个同学在上课时小声唱歌,但是老师没有发现,主要是因为响度小C.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墙离老师太近声音没有发生反射D.有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会发出“吱吱”的刺耳的超声1 0 .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1 8 3 C、-1 9 6。和-3 3.5 C,将三种气体在常温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1 5 0 C,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
6、液化的先后次序是:A.氨、氧、氮 B.氮、氧、氨 C.氮、氧不液化 D.氨不液化二、填空题1 1 .冬季来临,许多家庭使用“萝卜”腌制榨菜,小琳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萝卜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1)调节天平时,天平应放在_ _ _ _ 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 调 节(选 填“左”或“右”)。(2)切取一小块萝卜,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用细铁丝将萝卜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萝卜块的总体积“;萝卜块密度的表达式:(3)因为萝卜具有吸水性,用 上 述 方 法 测 出 的
7、萝 卜 块 的 体 积,萝卜块的密度 o (均选填“偏大”或“偏小”)1 2 .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_ _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观 察 月 球 等 天 体 用,观察细胞 内 部 结 构 用 1 3 .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c m;(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 s;(3)图(c)中 温 度 计 的 示 数 是 。1 4 .上课时,老师在扩音器前放一只点燃的蜡烛,增大音量,会发现烛焰随声摆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对面教室的老师赶紧把门关上,这 是 为 了 阻 断 噪 声 的。1 5 .如图所示,从某个角度观察,看起来茶确是空的。在不改变观察角度的情况下,向
8、碗中慢慢注水后,就会看到碗中的硬币。这是光的 现象,看 到 的 硬 币 是 (选 填“实物”、“虚像”或“实像 )O1 6 .如图,用滑轮组把质量为3 0 k g 的物体G匀速提升1 m,用时5 s,若拉力F为 2 0 0 N,则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m/s o 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 N.(不计绳重和摩擦g 取 1 0 N/k g)三、计算题1 7.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3 0 0 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8 0 0 g。(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2)装满油时的总质量是75 0 g,则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1 8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像,当两车相距2 0 0 米
9、时,求甲车恰好运动了多少时间甲、乙均达到距出发点3 0 0 米处,相差的时间为多少?四、实验题1 9 .2 5.小雨为了帮助家人测定盐水的密度,课余时间和同学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一起测量盐水的密度,她们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她们第一次的测量过程:(1)该实验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原理是(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小雨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3)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后,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雨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 5.6 g,则小雨在这次实
10、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 g/c m3.(4)就在她们为测出盐水的密度而高兴的时候,小刚发现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归零。通过分析实验过程及数据,她们认为这样会使测得的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_ _ _ _ _ _ _ _(选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20.小明和同学们要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他们选取了两个口径相同、厚薄不同的凸透镜A和B,并用图甲中所示的方法测出凸透镜A的焦距为 cm.71伽 甲“他川一|W|EU叩叩州呷 叫 呷 叫 冲 叫 呷iiq m F20 3b ciliJ _ _ 史 30,0 5。60 70 L$甲Z.(1)他们先用凸透镜A进行探究。当蜡烛、透镜和光屏
11、的位置如图乙中所示时,恰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_ _ _ _ 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2)之后,小明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_(选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3)接着,小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用凸透镜B替换了凸透镜A,仍放在60cm刻度线处,他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凸透镜A的焦距.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的蜡烛A放在致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
12、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4 ./(1)实验过程中蜡烛B(选 填“或”不需要)点燃。(2)实 验 中 选 取 两 个 完 全 相 同 蜡 烛 的 目 的 是.(3)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 _ _ _o(4)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 _ _ _ _ (选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5)将蝶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 烛 的 像 的 大 小 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实验过
13、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成像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填A 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22.在 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1)他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从 底 部 上 升 逐 渐,在水面将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2)从图象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r,说明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 _ _ _ _ (选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3)撤去酒精灯,小华观察到水不再沸腾,这 个 现 象 说 明 水 沸 腾 需 要;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选
14、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 3 .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 8 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体积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耳朵能够识别出是用嘴吹还是用筷子敲击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发出声音的 不同。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是 振动发出声音的,装的水越多,吹 瓶 子 发 出 的 声 音 的 音 调 就 越,若用相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瓶子,敲击的速度变快,发 出 声 音 的 音 调 (选 填“变高”、“不变”或“变低”)。2 4 .小 明 在 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 为 1 c 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15、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535:2。(1)该 实 验 测 小 车 平 均 速 度 的 原 理 是.(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 使 斜 面 的 坡 度 较 (选 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 1 中信息回答:SA B=c m,tBc=s,VA C=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 填“大”或 小 ).(5)如 图 所 示 的 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 0答案DDCADBCABC二、
16、填空题1 1 .水平台 零刻线 右 P=偏小 偏大1 2 .紫外线 望远镜 显微镜1 3 .2 0 2 1 8 -41 4 .能量 传播1 5 .折射 虚像1 6 .4 1 0 0三、计算题1 7.(1)5 0 0 c m3;(2)0.9 g/c m31 8 .(1)6 秒;(2)6 秒四、实验题1 9 .p =右 6 9.6 1.1 偏大2 0 .缩小 靠近 小于2 1 .不需要 为验证物像的大小关系 对称 不能 不变 B2 2.变大9 7小于吸热 不变2 3.音色空气柱高不变2 4.Sv=-小4 0.0 01 0.3 大C.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 .两个实心物体
17、,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5:3,体积之比是4:5,它们的质量之比是A.3:4 B.4:3 C.2 5:1 2 D.1 2:2 52.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 精(知P陶 水 酒 精),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C.B中装的是酒精 D.C中装的是水3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丙丁4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凸 通 改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5 .如图,正确表示光从水
18、中穿过平静的水面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况的是6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4 5 ,则折射角可能是A.0 B.3 2 C.4 5 D.5 5 7.冰的熔化温度为0,则0 C的水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 D.前三者都可能8.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响度 D.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9.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此现象可以说明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音调与频率有关C
19、.音叉在振动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1 0.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8 O B.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 加C.人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5 s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5 依二、填空题1 1 .用一个瓶子盛某种液体,测出装入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m,画 出 m-v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该液体的密度是 g/c m 31 2 .如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 图 可 知 他 是 (选 填“近视”或“远视”)眼。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1.7m 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_ _ _ _ _ (选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7m m.戴上这种眼镜
20、后,相 当 于 眼 镜 和 晶 状 体 组 成 了 一 个 焦 距 (选 填“变小”或“变大”)的凸透镜。1 3 .运动会上赛跑时,计时裁判为计时更准确一点,总是(选 填“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或“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如果选用另一种方式计时,会 使 运 动 员 的 成 绩 比 真 实 成 绩.(选填”变 好 、“不变”或“变差”).1 4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表面有一层白色的“霜”,它 是 由 水 蒸 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需要热量_ _ _ _ _ (选 填“吸收”或“放出”)1 5 .夏天,下大雨之前总伴有打雷和闪电,我们听到轰隆隆的雷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声音在1
21、5 c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m/s,小明看到闪电后约8 s 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m.(不计光的传播时间)1 6 .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玩具小车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计时s 后小车开始运动;1 s 至 5 s 小车做 运动,速度是m/s.s/m三、计算题17.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 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观察图象,并根据图象求:(1)量筒的质量mfg。(2)液体的密度P 液。(3)如果量筒装入gOcn?该液体,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是多少?18.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
22、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仔细分析了表格后,小明开始进行下列计算和推断:(1)此司机各次的反应时间大致相同,约为多少秒?速度/km h-140506080反应距离/m791115制动距离/m8132034(2)当速度为100km/h时,反应距离为一米.(3)小明仔细考察了车速与制动距离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
23、规律:车速增为原来的两倍时,制动距离是原来的一倍;并推断出速度为100km/h 时,制动距离大约应为 m;为保证安全,它与前一辆车的间距最好控制在m以上。(4)如果司机醉酒驾驶,则会导致距离变大。(选 填“反应”或“制动”)四、实验题19.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测量一块玉石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一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一处。(2)用天平测量玉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玉石的质量为 g;将玉石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玉石的体积是mLo(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玉石的密度为kg/m3.40so图乙20.如图所
24、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明用手指遮住了凸透镜的左半部分,则光屏上蜡烛的像.(选 填“变暗”、“变亮”、“少一半”或“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为在光屏上仍然有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移动.21.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面反时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入射角01020304041.241.842。折射角015.230.948.674.68190/表中数据说明:(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 射 角 随 着 入 射 角 的
25、 增 大 而,当 入 射 角 达 到 时。折射角达到最大,继续增大入射角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2)根据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原理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22.小王用如图所示装置在某山脚下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指出他所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2)根据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 沸 腾(填“正在”、“将要”)。(3)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C,说明水面上方的气压是1 标准大气压。(4)如他将该装置搬到山顶上做,他将会有什么新的发现2 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10份试卷 物理 10 试卷 济南市 联考 2019 2020 学年 期末考试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