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pdf
《201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pdf(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初稿)第一单元:图 形 的 变 换课 题轴对称教材第3 4 页例1和例2课 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主 备 人审核年 级五年级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掌握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教 学重 难 点重点:掌握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难点:动手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相互展示。学具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课前复习。1、自学教材P2-P4的内空,并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复习旧知)。2、认真自学P3,并在书中
2、画出图案的对称轴。3、认真自学例1,总结说出发现了什么。4、同学互助,归纳出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5、自学例2,并在书上画出小房子的另一边。二.导入新课。1、引导观察课件(P3)图案导入,板书设计:课题。2、检查导习1、2、3、5o3、白主、合作探案(对各知识点逐一消化)。修改意见(1)知识点1,轴对称的意义和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与性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意义、特征、性质,并作补充,板书设计:(或课件出示)。(2)知识点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4、汇报、交流学习情况,教师给予提示。提不:1、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两个部分。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轴只有一条。
3、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多条或无数条对称轴。5、动手操作,形成技能。三、当堂训练。基础知识。1、我能填得对。(1)在“木、民、口、对、晶”这几个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2)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不等边三角形()对称轴。2、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雪花(2)五环图案(3)三棱图基本技能。3、分别画出只有一条对称轴,有两条对称轴,有四条对称轴的四边形。4、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出图形的对称图形。四.板书设计:修改意见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五、课后反思课 题旋 转课 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主 备 人审核年 级五年
4、级课 时1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 0。3、在操作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教 学重 难 点重点:理解图形旋转的含义。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 0。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相互展示。学具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自学例3,并完成书上填空,并说说什么是旋转。2、自学例4,并动手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 O B 绕点O顺时针旋转9 0 后的图形。3、自己完成P 6 的第一、二题,并说一说第二题是怎样画的。.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旋转图形、导入,板书设计:课题
5、。2、检查导习1、2、3。3、白主,合作探究旋转的含义,特征和性质。知识点1:图形旋转的含义和旋转方向。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旋转。方向:逆时针、顺时针。修改意见知识点2: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不变,位置变了。性质: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的每一个对应点,对应角都旋转了相同度数。知识点3:方格纸上简单图形旋转9 0 的画法。4、动手操作,形成技能。三、当堂训练。基础知识。1、动手画出P6“做一做”第二题。2、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BC绕B点顺时针旋转9 0 后的图形(符上图)。修改意见3、点M是线段AB上的一点,如果线段AB绕 点M逆时针旋转90,
6、画出AB所在的位置。A._&四.板书设计:旋 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五、课后反思课 题欣赏设计课 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五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图形变换创造出来的美,体会平移、旋转、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2、能运用平移、旋转、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学点难教重会用平移、旋转、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具准备有精美图案的课件、方格纸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欣赏P7的精美图案。(1)说出图一、图二分别是利用图形的什么变换设计出来的。(2)小
7、组合作设计P7的花边图案。动手尝试P 8 练习一的1、2、3、4、5 题,同学相互比较谁的美.导入新课。1、出示精美图案、导入学习。2、说说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3、检查导学2、3 o4、相互交流同学们的作品,师引导。5、在方格纸上设计精美图案,分小组完成。修改意见6、展示、汇报、交流作品。7、相互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三、当堂训练。1、动手在书上画出练习第1、4题,并说说设计方法。2、动手操作第5题,并展示自己的作品。3、小组合作完成P10的第7题,并将小组作品进行展示。修改意见四.板书设计:设计:欣赏和设计图 案1 图案2图案3 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利用旋转、平移、对称
8、,能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五、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课 题因数和倍数课 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主 备 人审核年 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二者是相互依存而不相同的两个概念。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培养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教 学重 难 点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具准备相关知识点的课件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自学P27-24的内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2、同学相互合作,说 出1 8可以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3 0的因数有哪些?3 6的因数有哪些?3、自学
9、例2,找出2的倍数,并说说有没有最大的倍数。4、合作完成P14“做一做”的第1、2题。.导入新课。1、以乘法算式2X6=12导入,板书设计:课题。2、知识点1,理解因数,倍数的意义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3、检查导学1、2,引导学生理解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4、理解。这个特殊的数的因数与倍数。5、知识点2,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修改意见(1)列乘法算式法。(2)列除法算式法。(3)尝试写出1 8的因数。(4)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除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三、当堂训练。基础知识.1、判断。(1)1 0 X 0.8=8,8是0.8的倍数,0.8是8的因数。
10、()(2)5是因数,2 0是倍数。()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4)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这个数的倍数。()2、找 出1 2 5以内符合条件的数。修改意见2 0的因数 4的倍数 3的倍数3、完成练习二的所有练习。四.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五、课后反思课 题2、5、3 的倍数的特征课 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主 备 人审核年 级五年级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2,5,3 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 的倍数。2、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3、能灵活求一个符合要
11、求的数。教 学重 难点重点:掌握2,5,3 的倍数的特征。难点:理解奇偶数的意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灵活展示学具准备相关练习设计的课件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自学P17,2 的倍数的特征,说说哪些是双号,哪些是单号,哪些是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认识理解奇数和偶数,并举例。3、自学P18,5 的倍数的特征,先在数表中找出5 的倍数,并说说有什么特征。4、说说既是2 的倍数,又是5 的倍数的特征。5、自学P19,3 的倍数的特征,先找出3 的倍数,然后说说有什么特征。修改意见四.板书设计:2、3、5 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的数都是2 的倍数
12、。个位上是0 或 5 的数都是5 的倍数。I 个数个位各的数的和是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 的倍数。修改意见五、课后反思课 题质数和合数课 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主 备 人审核年 级五年级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了解1 的特殊性。2、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找 出 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教 学重 难 点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1 的特殊性。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灵活展示学具准备相关练习设计的课件教学流程预习准备一合作交流一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自学P 2 3,理解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
13、数。并能举例,说说为什么。2、完成P23“做一做”并说出理由。3、自学例1,找 出 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同时交流怎样找最快。4、自学分解质因数,理解什么是质因数,怎样分解质数。二.导入新课。1、激趣导入,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因数,并找出它们因数的个数的规律。2、检查导学1,2,3,4.3、交流,合作探究。修改意见(1)什么是质数?如哪些数?(2)什么是合数?哪哪些数?(3)1为什么不是质数,也不是含数?(4)最小的质数是几?它还是什么数?(5)最小的合数是几?(6)什么是质因数?怎样分解质因数?4、展示汇报,10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你是怎样找出来的。三、当堂训练。修改意见基础题。
14、1、在 1,5,8,2,77,4,87,57,58,111 中,(1)奇数有:(2)偶数有:(3)质数有:(3)合数有:2、判断。(1)9是奇数,因此它不是合数。()(2)质数和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3)11和 4 都是44的质因数。()3、20以内的质数有(),合数有(),即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有(),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o四.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如 2,3,5,7有三个或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如4,6,15,490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修改意见五、课后反思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 题长方体的认识教材P27-29页例1、例
15、2课 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主 备 人审核年 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活动,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2、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教 学重 难 点重点:长方体的特征。难点:长方体的长、宽、高会简单计算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学具准备长方体纸盒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开。修改意见n i/想一想,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2、举例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3、投影出示教材P27页的主题图。思考: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形吗?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形状都是()图形,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
16、种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请在课本中圈出来。4、揭示课题。二.导入新课。1、自主学习,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出示自学要求。(1)拿出自己的文具盒摸一摸,我能发现长方体有()的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面。(2)摸一摸两个面相交的边,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o(3)再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一个点,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o(4)小组合作交流。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1)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按照书上P 28页表格中的顺序进行观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并完成表格。我能发现,长 方 体 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但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2)数一数长方体棱的条数,提示:把每组互
17、相平行的棱各有用同一种颜色或记号标出来数棱,计算()条。(3)用尺量一量每一种颜色的棱的长度,我能发现平行的4 条棱的长度()0(4)用一只拿住长方体不动,按一定顺序数,我能知道长方体有()个顶点。(5)归纳小结。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小组合作,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按以下要求操作。(2)用橡皮泥将细木条粘接,做成长方体框架,找出长、宽、高。修改意见(3)通过操作我能发现: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o长方体的摆放不同,长方体的长、宽、高也就不同,长、宽、高的长度决定长方体的形状和()0长方体的棱长总体=4X(长+)o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
18、。做P 2 9页做一做。2、选做题。做P 3 1页 第1题。四.课堂小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摆放不同,长方体的长、宽、高也就不同,长、宽、高的长度决定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长方体的棱长总体=4 X(长+宽+高)。修改意见五、课后反思课 题正方体的认识教材P30-32课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主 备 人审 核年级五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2、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作操作,培养探索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教 学重 难 点重点:正方体的特征。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学法指导观察;
19、合作、探究学具准备正方体纸盒、尺子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上节课我们从面,()顶点,三个方面对长方体进行了研究,那么长方体的特征是: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个顶点。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12条棱可以分成儿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什么?3、揭示课题。二.课堂练习。形 体 相同点 不同点长 方 体 面 棱 顶 点 面 的 形 状 面 的 面 积 棱 长正方体1、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出示自学要求:(1)它们的形状都是()体(观察发现)。(2)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叫()体。修改意见(3)观察比较正方体积长方体的特征,
20、合作完成下表。(4)指名交流展示。2、小结。修改意见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图围成的(有()条棱,它们的长充()正方体也有(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图形。正方体也)个顶点。)体,它是一种特(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相对的棱()(2)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条棱,它们的长度(),有()个顶点。2、做练习五第5题。3、选做题。做练习五第八题。四.课堂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是: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图围成的(
21、立体)图形。正方体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也有(8)个顶点。五、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六、课后反思课 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 材P33-37页)课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主 备 人审 核年级五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理解长方形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 学重 难 点重 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 点: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学法指导实践、操
22、作、讨论比较、当堂训练。学具准备长正方体纸盒剪刀教学流程一.课 前 复 习。1、实物引入,谈话提示课题。2、看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 么?(同桌交流)导入新课。1、自主学习: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自学要求:将准备好没剪的长方体 盒 子 分 别 用“上”“下”“前”“后”“左”“右”标 明6个 面,并 在 课 本P33页将展开的长方体纸 盒 上,同 上 标 明6个 面,与没剪的盒子对比,我能发现:(1)上下两个面面积(),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宽,面积是长义宽,前后两个面积(),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高,面 积 是 长X高,左右两个面的面积(),长和宽分别是长方全的宽和高,面积是高X宽。修改意见
23、(2)长 方 体 有()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3)合作交流,指名展示订正。2、探究正方体的表面积。(1)观察P3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将展开的正方全,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 个面,我能发现:1.正方体展开图由()个正方形组成。2.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正方体的棱长,每个面的面积是棱长X()03.因此正方体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面积。组内交流,展示。3、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1)提问: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要计算6 个面的面积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即每个面都是()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形。(2)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完成填空.
24、1.长方形的面积=()X()长方形上下面积相等:长X()X22.长方体前、后面:长X()X23.左右面:高X宽X()4.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 宽+宽X+长X)X2用字母表示:s=(ab+bh+ah)x 2修改意见(3)尝试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独立完成例1.(先完成填空然后在书上计算)4、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观察P33页正方体展开图,我能发现,正方体展开后由6 个面积()的正方形组成,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棱长X棱长,因此正方体表面积为:棱长X棱长X()用字母表示:s=5、尝试独立完成P35页例2。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做 P34页做一做。2、做 P35页做一做。3、选做题。
25、做 P36页 1、2 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修改意见五、课后反思课 题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P38-41页)课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主 备 人审 核年级五年级课 时1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3、培养比较、观察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宽间观念。教 学重 难 点重点: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法指导实践、操作、讨论比较、当堂训练。学具准备小正方体教具教学流程.课前复习。1、同学们,大家还记乌鸦喝水的故事吗?2、观察P38页主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年人教版 小学 年级 数学 下册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