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名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与教学法名词.docx(1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学与教学法名词 第一篇:教化学与教学法名词 教化学名词说明 1 学校教化:是指由特地的教化机构所担当的,由特地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支配,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进展为首要和干脆目标的教化活动。 2 义务教化: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需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需予以保证的国民教化。 3 教化学:是探讨教化现象,揭示教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4 遗传素养:也称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性,主要表如今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5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6 教化
2、目的:狭义的教化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化者培育成什么样的人,是培育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化者的总的要求。 7 教化方针:是教化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确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确定时期的教化目的而制定的教化工作的总方向。 8 培育目标:是教化目的在各级各类教化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育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9 老师:是履行教化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担当着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养的使命。 10 老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老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答应制度,是国家对特地从事教化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11 老师聘任制:
3、是指聘任双方在同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化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老师资格的公民担当相应的老师职务的一项老师任用制度。 12 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老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13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老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化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4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15 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支配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16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化,
4、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7 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学问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8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老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行干脆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9 德育方法:是老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到达确定的德育目标而接受的有序的,互相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20 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21 行为训练法:
5、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稳固道德训练,磨练道德意志,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教学法名词说明 1 教学气氛: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中产生干脆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实行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3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进展和主动进展为目标,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进展的过程。 4 教学模式:是在确定的教化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5 讲授法:是指老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
6、连贯地向学生传授学问信息的方法。 6 读书指导法: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得学问,稳固学问,形成实力的一种方法。 7 演示法: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是示范性试验,让学生通过视察获得感性相识,驾驭学问的一种教学方法。 8 试验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确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限制引起试验的某些转变,从视察这些转变中获得学问,培育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8 实习作业法:是老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从事确定的实际工作或实际操作,将课本学问运用到实际,以获得感性相识,形成确定的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9 探讨学习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与
7、他人互相研讨,切磋琢磨,互相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10 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探讨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识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11 探讨型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爱好,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讨专题,主动地获得学问,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2 教学技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于教学有关的学问与阅历,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实力和技巧。 13 导入技能:是指老师在讲解新学问教学活动起先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爱好,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实力和技巧。 14 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推断时所接受的工
8、具和手段的总称。 15 纸笔测验:是根据教化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出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依据确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16 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合。 17 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得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推断学生进展状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18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运用的媒介工具。 19 网络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接受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教化学和教学法多项选择 1教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的
9、基本要素包括:教化法受教化者教化影响 2关于教化的起源问题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全选 3欧洲封建社会的教化类型主要包括:骑士教化教会教化 4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全选 520世纪出现的几大教化学理论流派主要包括:全选 6关于教化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人力资本论教化万能论教化独立论 7社会政治制度对教化的制约作用主要包括:除了 制约教化的规模 6人口数量对教化进展的影响主要表达在:除了 影响老师工资 7加涅认为学生的素养应包括先天素养在进展中形成的素养后天习得的素养 8素养教化的基本特点包括:全选 9我国全面进展的教化包括德育劳动技术教化体育 10老师的劳动特点主要包括:全选
10、11老师的专业实力主要包括:除了 人际交往实力 12学生的受教化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化年限权公正评价权学习权 12学生的人身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和:除了 学习权 131979年美国学者古德拉德提出的课程层次包括:全选 14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的角度划分,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 15主要的课程事实取向包括:除了 价值取向 16在教学中常用的具体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17根据评价的功能,也就是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8根据评价基准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确定评价 19以德育方法的
11、概括程度为根据可以把德育方法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即具体操作性德育方法概括性德育方法原则性德育方法 20情境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有老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21依据行为科学的观点,班级的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22影响教学方法内容和结构的前提条件主要有:全选 23教学方法的内容要素主要有语言实物活动 23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评价标准是:除了 主观性标准 24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探讨提出的学习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准备率 25班杜拉认为人类视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除了 回忆过程 26范例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范例性原则 27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除了 批判性 28教学模式设
12、计的步骤主要包括:除了 设计教学形式 29讲授法具体可划分为:除了 讲话法 3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练习法试验法实习作业法 31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有 全选 31运用导入技能应遵循的原则有:除了 高难度原则 32理答的形式有:全选 33根据提问的信息沟通形式,提问可以分为:全选 34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基本特点是:除了 主观性 35纸笔测验的特点包括可操作性可比较性测验范围较广 36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类型有:全选 37现代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有问卷选择法矩阵选择法流程图选择法 心理学多项选择 1个体心理异样困难,概括起来可以分为:1认知2动机和心情3实力和人格 2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
13、射弧,它包括:全选 3知觉活动的规律主要表达在知觉的:除了 概括性 4人们在回忆时可以利用的联想主要有:除了 推理联想 5记忆品质主要包括记忆的:除了 效能性 6求异思维的主要特点有: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 7演绎推理是由以下哪些部分所组成的:1大前提2小前提3结论 8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把创建性地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除了 动机冲突阶段 9思维的主要特征是:1间接性2概括性 10思维的功能主要有:除了 感性相识功能 11留意的品质主要有:除了 留意的指向性 12动机冲突较为困难,按冲突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1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3趋避式冲突 13根据心情活动发生时的强度、速
14、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可把心情划分为:1激情2应激3心境 14情商的概念的含义主要有:全选 15实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1实力进展水平的差异2实力类型的差异3实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16性格的结构主要包括:除了 性格的相识特征 17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全选 18学习策略具有哪几方面基本特征:除了 进展性 19以下选项属于认知策略的是:1复述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 20学问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学问具有以下哪几方面功能:1区分功能2预期功能3调整功能 21根据学问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困难程度,学问学习可分为:1符号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 22根据新学问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学问的学习可以
15、分为:1下为学习2上位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 23智力技能就其活动的对象、形式和结构而言,有以下几个特征即:1观念性2内潜行3简缩性 24人的道德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最主要的形式有:1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2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25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关于品德的心理结构构成因素有:除了 道德信念 26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应遵循的原则有:全选 27皮亚杰认为心理进展涉及的极其重要的概念有:除了 图腾 28老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老师威信形成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老师自身的主观条件,即老师本身的素养,这是最根本确实定性因素,内容:全选 29 动作技
16、能的形成阶段:1认知阶段2分解阶段3联系定型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28 学问学习的标准:全选。 其次篇:教化学教学法名词 教化学教学法 名词 1学校教化:是指由特地的教化机构所担当的、由特地的教职人员所实施得又目的的、有支配、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进展为首要和干脆目的的教化活动。 2义务教化:所谓的义务教化,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需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需予以保证的国民教化。 3教化学:是探讨教化现象、揭示教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4环境:环境指的是人生活于其中,围绕在人四周并影响人得进展的一切外部世界。 5遗传素养:遗传素养也称遗传,是指人得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如
17、今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6主观能动性:是指人在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动作用,它是人得主管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7教化目的:狭义的教化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化者培育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育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化者的要求。 8教化方针:是教化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确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确定的教化目的而制定的教化工作的总方向。 9培育目的:是指教化目的的在各类教化机构的具体化,也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育人的具体规格标准。 10德育:是教化者根据确定的社会的要求和受教化者的身心进展特点与品德进展规律,创设有利
18、于学生品德进展的教化环境,并通过受教化者主动的相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确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化活动,即教化者的目的地培育受教化者品德的活动。 11智育:是教化者的目的、有支配、有组织的以系统的科学学问和技能武装学生,进展学生智力的教化。 12体育:是教化者有目的的、有支配、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方面的基本学问,增加他们的体质,进展他们身体素养和运动实力的教化。 13美育:即培育学生教化的审美观点,进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建美得实力的教化。 14劳动技术教化:是指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学问和技能,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劳动习惯的教化。 15素养教化:是根据人得进
19、展和社会进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养为根本目的,以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和创新实力为重点,以敬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留意开发人得才智潜能,留意形成人得健全特性为根本特征的教化。 16老师:是履行教化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担当者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养的使命。 17老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老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答应制度,是国家对特地从事教化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18老师聘任制:是指聘任双方在同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化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老师资格的公民担当相应的老师职务的一项老师任用制度。 19老师轮岗制:又称老师沟通制或老师轮换制,是
20、指为了促进老师成长和教化均衡,县级以上的行政部门有支配地组织所属行政区域内的老师,在不同学校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沟通任教的制度。 20老师专业进展:是指老师个体各方面专业素养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过程。 21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确定的社会和教化的条件下,处于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中小学生在身体和心里进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 22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完成确定的教化任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确定着彼此所处得地位、作用和互相看法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的教化关系、心里关系等。 23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化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重量
21、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特性的全面进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4课程类别:是指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课程内容的范围以及课程 选择性等划分的课程种类及其具体表现形态。 25核心课程:是以问题的核心,把几门各科结合起来,由一个老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26隐性课程:又叫隐藏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得非预期或非支配性的学问、价值观念、规范和看法,是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27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老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化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 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制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8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
22、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29课程支配:是指关于确定学段课程的整体规划,是根据教化目的的和学校培育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化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0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支配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31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对学校课程满意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推断的活动,它的推断根据主要是课程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与课程的有效价值。 32学分制: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33教学:从狭义上讲,教学主要是学校教学,是老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以行为方式。 34教学原则:
23、是根据教化、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3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老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确定要求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6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学问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和课程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7复式教学:是把两个人活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老师分别用不同的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学生,实行干脆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8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
24、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39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相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限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40说课:狭义说课是指老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化科学理论和教材为根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老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探讨活动。 41德育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育学生品德素养的教学目标,是教化目的在德育方面的干脆表达。 42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43德育方法:是老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到
25、达确定的德育目标而接受的有序的、互相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44思维训练法:指的是以道德只是的学习和道德思维实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45情境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确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化的一种示意性德育方法。 46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价值的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稳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47修养指导法:是教化者的指导下,受教化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目标,自觉实行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限制,从而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48班级:是学校根据管理的需要,把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
26、学生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的聚合体。它是学校教化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49班主任:是由学校指定的,全面负责一个班教化与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老师。 50集体言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看法。 51班风:一个班的集体言论长期地发生作用而形成一种风气,这就叫班风。 52教学气氛:是指对教学活动产生干脆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53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实行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54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进展和主动进展为目标,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
27、动探究,实现知情和谐进展的过程。 55教学模式:是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的体系,是在确定的教化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56讲授法:是指老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学问信息的方法。 57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指老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学问、阅历,主动思索,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学问和技能的方法。 58谈论法:是指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师生共设问题情境,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互相沟通个人的新看法,进而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59读书指导法:是在老师的知道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
28、,以获得学问、稳固学问、形成实力的一种方法。 60演示法:是指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试验,让学生通过视察获得感性相识,驾驭学问的一种教学方法。 61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进行视察和探讨,以获得新学问 或稳固和验证已学学问的教学方法。 62练习法: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稳固学问、运用学问,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63试验法: 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确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限制引起试验的某些转变,从视察这些转变中获得学问,培育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64实习作业法: 是老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从事确定的实
29、际工作或实际操作,将书本学问运用于实际,以获得感性相识,形成确定的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65读书学习法:又称阅读学习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材料和其他参考书或读物获得学问的一种方法。 66谈论学习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为解决摸个问题与他人互相研讨、切磋琢磨、互相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67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探讨学习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识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68实践学习法:是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获得学问,进展实力的学习方法。 69探讨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爱好,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讨专题,主动地获得学问、应用学问、解
30、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70教学技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学问与阅历,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实力或一系列行为方式的总称。 71导入技能:是指老师在讲解新学问教学活动起先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爱好,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景的一种实力和技巧。 72提问技能: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问和阅历,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主动的思索的一种实力的技巧。 73板书技能:是驾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传递信息的实力和技巧。 74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推断时所接受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31、75纸笔测验:是根据教化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出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依据确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76课堂视察:是评价主体通过感官或借助确定的科学设备在自然或人为创设的上课情境中,通过由目的、有支配地考查老师和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以及获得评价信息的方法。 77成长记录袋: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合。 78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得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推断学生进展状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79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运用的媒介工具。 80网络教学
32、: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接受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81现代教学媒体:是利用现代技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第三篇:教化学教学法名词说明2 1.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2.视察:是一种特殊形成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支配、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3.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里形式 4.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5.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从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6.超额学习:是在完全记忆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接着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是学习的稳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
33、度。 思维:是人脑对各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的相识。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相识。 8.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的加工、改造而创建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9.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索,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 10.创建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觉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11.留意:心理活动对确定对象的指导和集中。 12.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意各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13.情商:也成情感商数,是人的心情情感进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
34、就是一个感受、理解、限制、运用、表达自己以及他人情感的实力。 14.实力:是人顺当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活动。 15.智力:是人顺当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实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也就是说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实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状况和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的实力。 16.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 17.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看法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 18.人格:使之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人区分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9.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
35、效果,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方案。 20.变式:指教学过程向学生举例子时,交替变更所供应材料的形式,是对象的非本质特征得到变异,而突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共同规律。 21.陈述性学问:也叫描述性学问,是关于“是什么“的学问,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学问,是对事物、定义、规则和原则等的描述。 22.程序性学问:即操作性学问,是关于“怎么样“的学问,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学问,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实行的具体操作程序和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能。 23.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阅历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4.技能:是指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呵护
36、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 25.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根据确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特征。 26.心理进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到诞生始终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的转变过程。 27.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主动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主动地社会功能。 老师的威信:是老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声威和信誉的精神感召力气,即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声威和信誉。 28.老师的威信:就是指老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威信和信誉的精神感召力气,即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声威和信誉。 名
37、词说明:1.学校教化:是指由特地的教化机构所担当的,由特地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支配、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进展为首要和干脆目标的教化活动。 2.义务教化: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需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需予以保证的国民教化。 3.教化学:是探讨教化现象,揭示教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4.遗传素养:也成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是表如今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5.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征,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6.教化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化者培育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育人
38、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手教化者的总的要求。 7.教化方针:是教化工作者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是政党根据确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确定时期的教化目的而制定的教化工作的总方向。 8.培育目标:是教化目的在各级各类教化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育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9.老师:履行教化教学指责的专职人员,担当着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养的使命。 10.老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老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答应制度,是国家队特地从事教化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11.老师聘任制:聘任双方在同等自愿的前提下,由 学校或教化行政部门根据学岗位设置,
39、聘请有老师的重要动力。 资格的公民担当老师职务的一项老师任用制度。 加强对记忆材料的理解。理解的记忆的基础,记12.核心课程: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忆的理解的结果和证明。“若要记得,必先懂得这有一个老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所以,要提高记忆力,必需指课程。 导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对记13.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老师根据国家制忆材料的充分应用。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储存定的教化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在头脑中的学问,只有通过应用,学问才能稳固与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制定的学生群体、更新。良好记忆品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
40、能不断地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善与进展。 14.课程内容:把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使学生驾驭记忆的规律。驾驭与运用记忆规律,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就可以提高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的效果,增加15.课程标准:指根据课程支配制度的有关科学的目记忆实力。 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方法即是完成记16.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化、教学目的反应教学规律忆任务的保证,也是影响记忆效果的重要因素。科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学、合理的记忆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7.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年龄和知科学用脑、合理用脑。在教学过程
41、中,老师不但识水平分成有 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安规要指导学生驾驭科学的记忆规律与方法,而且要指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导学生合理地支配学习和休息,加强体育熬炼,增一种组织形式。 强体质以提高脑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提高记18.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便忆力有牢靠的保证。 在一个班里,有一位老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树立记忆的信念。老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或复在同一课节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行干脆教学和习的结果进行刚好的检查与评定,并运用不同的方自动作业交替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式给学生以激励和确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记忆成19.德育方法:是老师和
42、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到达一果,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树立起记忆的信念。 定的德育目标而接受的有序的,互相关联的活动方第五章 式和手段的组合。 1、试论中小学生思维实力和创建力的培育。p97 20.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建的主动性。要培育学生良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教化,以稳固道好思维品质,老师必需留意进行学习目的教化,是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创建性思维的方法。 主动性。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思维活动。唯物辩证21.读书指导法: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法是正确的思维路途,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外读
43、物,以获得学问、稳固学问、形成实力得一种唯物辩证法进行思维,可以防止思维的主观性、表方法。 面性和片面性。防止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影22.演示法:是老师在课堂上糖果展示各种实物、直响。提高元认知实力,教给学生思维策略。元认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试验,让学生通过视察获得感知是思维策略的核心,老师必需设法向学生讲授有性相识、驾驭学问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思维策略和元认知的学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23.调研学习法:调查探讨学生法的简称,它是指学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建方法。生亲自去熟识和了解学生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为了培育创建性人才,老师必需在传授学问的同时,24.探讨性学习:只学朝气与基于自身爱好,在老师让学生留意驾驭学问的过程,讲授理解学问、应用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学问的思维方法和独创创建的方法,有支配地对学探讨专题,主动的获得学问、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生进行思维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学问结构。知的学习活动。 识与思维关系亲热,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学问、操25.教学技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于教学有关作学问的过程。强调思维训练重要性的同时,绝不的学问与阅历,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能忽视规律学问和创建学问的传授。学生懂得了逻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