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四).pdf
《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四).pdf(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四)L蛋白质变性后的主要表现是A、分子量变小B、黏度降低C、溶解度降低D、不易被蛋白酶水解E、分子量变大答案解析:蛋白质变性后的主要表现为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不是降低),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不是不易被蛋白醐水解)等。蛋白质变性时只是空间结构被破坏,不涉及一级结构的变化(肽链不会断裂),故分子量不会变化。2.稀有核甘酸存在于下列哪一类核酸中A、rRNAB、mRNAC、tRNAD、核仁DNAE、线粒体DNA答案解析:稀有核甘酸主要存在于tRNA中,包括双氢尿喀咤、假尿喀咤和甲基化的喋吟等。其他各种RNA分子中亦可存在稀有核
2、甘酸,但量很少。DNA(个别除外)一般不含稀有核昔酸。3.Km值的概念应是A、在一般情况下是酶一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B、是达到Vmax所必需的底物浓度的一半C、同一种酶的各种同工酶Km值相同D、是达到l/2Vmax的底物浓度E、是与底物的性质无关的特征性常数答案解析: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结构、底物和反应环境(如温度、pH、离子强度)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Km值是达到l/2Vmax的底物浓度,而非达到Vmax所必需的底物浓度的一半。Km并不等于解离常数(Ks),只有当中间产物(ES)生成产物的速度远远小于作用物与酶生成中间产物(ES)的速度时,Km值才接近于Ks。同一种酶的各种同
3、工酶的Km值常不相同。4.下列不参与糖异生作用的酶是A、丙酮酸竣化醐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激酶C、果糖二磷酸酶一1D、葡萄糖一6一磷酸酶E、6磷酸果糖激酶1答案解析:糖异生的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反应,但应由糖异生的4 个关键前(丙酮酸竣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激酶、果糖双磷酸醵一1、葡萄糖一6一磷酸酸)催化的反应,越过糖酵解3 个关 键 醮(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和葡萄糖激酶)催化的反应(“能障”)。因此除选项E 外,其他几种酶都参与糖异生过程。5.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 a3-b c c 1B、a3-b-c-c 1C、b-c-c 1 -a-a3D、b cl c a
4、 a3 十E、c-c 1 a3 b答案解析:呼吸链中,细胞色素将电子从CoQ传递到氧。传递顺序是b-c l-C T a T a 3。其中细胞色素a 和 a3是以复合物形式存在。6.脂肪酸在肝脏进行p 氧化时,不生成下列何种物质A、NADH+H+B、FADH2C、H20D、乙酰CoAE、脂酰CoA答案解析:脂肪酸氧化时分四个步骤:脱 氢(生成FADH2)、加 水(消耗H2O)、再 脱 氢(生成NADH+H+)、硫 解(生成脂酰CoA和脂酰CoA、。此过程中无H2O生成。7.氨由肌肉组织通过血液向肝进行转运的机制是A、三竣酸循环B、鸟氨酸循环C、丙氨酸一葡萄糖循环D、甲硫氨酸循环E、乳酸循环答案解
5、析:氨由肌肉组织通过血液向肝进行转运的机制是丙氨酸一葡萄糖循环,是氨由肌肉组织通过血液向肝进行转运的机制;三竣酸循环是糖、脂类物质和氨基酸等彻底氧化分解、互变和产生能量的机制;鸟氨酸循环是氨在肝脏生成尿素的机制;甲硫氨酸循环是甲硫氨酸的重要代谢途径,通过甲硫氨酸循环,将甲硫氨酸与一碳单位代谢和维生素B12和叶酸功能联系起来;乳酸循环是将肌肉中生成的乳酸转运到肝,其生理意义在于避免损失乳酸以及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8.氮杂丝氨酸能干扰或阻断核甘酸合成是因为其化学结构类似于A、甘氨酸B、谷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酰胺E、天冬酰胺答案解析:氮杂丝氨酸与喋吟从头合成途径的原料之一的谷氨酰胺结构类似
6、,抑制谷氨酰胺参与喋吟核甘酸的合成。9.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是A、逆转录酶 彳案B、引物酶C、DNA聚合酶D、RNA聚合酶E、拓扑异构醵答案解析:以 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称为逆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为逆转录酶。10.乳糖操纵子中的I 基因编码产物是A、。一半乳糖昔酶B、通透酶C、乙酰基转移酣D、一种激活蛋白E、一种阻遏蛋白(止确答案)答案解析:E、coli的乳糖操纵子含Z、Y 及 A 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 一半乳糖甘酶、通透酶和乙酰基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 及一个调节基因I。I 基因编码一种阻遏蛋白,后与。序列结合,使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关闭状态。11
7、.下列哪种酶可催化PIP2水解IP3A、磷脂酶AB、磷脂酶CC、蛋白激酶AD、蛋白激酶CE、酪氨酸蛋白激醮答案解析:在 DG 一蛋白激酶C 途径中,胞外信号(例如乙酰胆碱等)结合并活化G 蛋白耦联受体-活化G p-激活磷脂酶C(PLC、-膜上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分解产生IP3和 DAG。12.下列关于Na+-K+泵的描述,错误的是A、仅分布于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上B、是一种镶嵌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C、具有分解ATP而获能的功能D、能不断将Na+移出细胞膜外,而把K+移入细胞膜内、E、对细胞生物电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答案解析:Na+-K+泵不仅存在于可兴奋细胞(神经、肌肉、腺体),其他一些细胞
8、上也有Na+-K+泵的存在,如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红细胞膜、小肠上皮细胞膜等。13.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A、因子HIB、因子VC、因子XD、因子 XIIE、因子vn答案解析:内源性的凝血系统完全依靠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来完成,其始动血管内膜下胶原纤维或异物激活FXllo14.心率减慢(其他形成血压的因素不变)时,将增加的是A、动脉舒张压B、动脉收缩压C、平均动脉压D、心输出量E、脉 压(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心率减慢一心舒期延长一舒张期末存留于动脉的血量减少一舒张压明显降低。在舒张压降低的基础上,心室收缩时收缩压也有所降低,但不如舒张压下降明显,故脉压增大。15.低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通过A、直
9、接兴奋延髓吸气神经元B、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C、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实现的反射性效应D、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E、直接刺激呼吸中枢答案解析:低 0 2 对呼吸运动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而低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16.下列选项中可促进胃排空的是A、胃泌素(正确答案)B、肠一胃反射C、促胰液素D、抑胃肽E、缩胆囊素答案解析:胃泌素除了可引起胃酸分泌外,对胃的运动有刺激作用,可使幽门舒张,促进胃排空;肠一胃反射则抑制幽门泵的运动,阻止胃排空,十二指肠产生的激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 胃 肽 等(统称肠抑胃素),可延缓胃排空。17.安静状态下,人体产热量最高的
10、器官或组织是A、心脏B、脑C、肝脏D、肾脏E、骨骼肌答案解析:机体各器官功能状态不同,其物质代谢和产热情况不尽相同。安静状态下,内脏产生的热量大且稳定,是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其中肝的代谢最为旺盛,产热量最高,其次是脑、心脏和肾。运动或劳动时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其产热量随着肌肉活动强度增大而增加。18.能准确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物质是A、菊 粉 B、尿素C、肌醉D、葡萄糖E、碘锐特答案解析:清除率是指两肾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的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菊粉在经肾小球滤过膜自由地滤过,而在肾小管中又不被重吸收和分泌,同时不与
11、血浆蛋白结合,也不会在体内被生成和分解,其血浆清除率就等于肾小球的滤过率,所以用菊粉能准确测定肾小球滤过率。19.正常成年人紧张活动时的脑电图主要表现为A、a波B、B波 C、0波D、3波E、波答案解析:a波在正常成年人的安静、清醒并闭目的时候出现,0波在受试者睁眼、思考问题或者接受某种刺激时出现,是大脑皮质处于紧张活动时候的主要脑电表现,0波在成年人困倦的时候可出现于颍叶、顶叶,6波在成年人睡眠期间、极度疲劳困倦及深度麻醉时候出现,是睡眠状态的主要脑电表现。20.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意义在于A、促进消化B、保存能量C、加速排泄D、生殖E、应付环境急骤变化答案解析:在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上
12、,交感神经系统在于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功能以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副交感神经系统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故 E 对。21.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皮质醇D、肾上腺素E、胰岛素答案解析:生长素具有促进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的作用,对机体各器官组织均有影响,尤其对骨、肌肉和内脏器官的作用更为显著,但智力发育不受影响。若幼儿时期分泌不足可导致侏儒症。甲状腺激素也是机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是对骨和脑的发育尤为重要。甲状腺激素不足可导致呆小症。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胰岛素都能影响物质代谢,但对生长发育无
13、明显影响。故选B。22.甲状旁腺素的作用为抑制A、溶骨B、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C、肠钙吸收D、1,25(OH)2D3 的形成E、腺昔酸环化酶的活性答案解析: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包括:具有促进溶骨和成骨双重作用(A 错);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而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B 正确);还可刺激1,25(OH)2D3的 生 成(D 错),间接促进小肠对钙、磷 的 吸 收(C 错)。PTH(甲状旁腺素)是通过相应的受体活化腺甘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增高而发挥生理作用的(E 错)。23.下列关于外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热稳定性较内毒素强D、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
14、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答案解析:外毒素的热稳定性较内毒素弱,6()8(),3()min即可被破坏,而内毒素 需 160,24h才被破坏。24.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不包括A、假膜性结肠炎B、猩红热C、风湿热D、急性肾小球肾炎E、蜂窝组织炎答案解析: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局部化脓性感染(蜂窝组织炎),中毒性疾 病(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肾小球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等,假膜性结肠炎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下列关于炭疽芽苑1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呈竹节样排列的G+粗大杆菌B、有氧时可形成芽抱C、引起人类炭疽病D、免疫接种选用炭疽减毒
15、活疫苗E、对化学消毒剂(如碘及氧化剂)的抵抗力很强答案解析:炭疽芽泡杆菌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很强,但对碘及氧化剂较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均敏感。26.裸露病毒的结构中不包括A、DNAB、RNAC、衣壳D、包 膜(正确答案)E、核衣壳答案解析:病毒的核心是一种核酸(DNA或RNA、,在核酸外围为蛋白质外壳,称衣壳;衣壳与核酸构成核衣壳。无包膜的病毒核衣壳就是病毒体,亦称裸露病o27.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成分是A、包膜脂类B、核蛋白C、衣壳蛋白D、基质蛋白E、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答案解析:血 凝 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是包膜表面的两种糖蛋白刺突,它们是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分的依
16、据,其抗原性易发生变异。28.内基小体可用于辅助诊断A、狂犬病B、斑疹伤寒C、麻疹D、水痘E、出血热答案解析:内基小体是狂犬病病毒在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中增殖,在胞浆内形成的嗜酸性包涵体,对狂犬病具有辅助诊断价值。29.下列关于apT细胞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较少多态性B、由MHC I 类样分子递呈抗原C、主要分布于外周淋巴组织D、具有MHC限制性E、识别的抗原为简单多肽、多糖、HSP答案解析:除选项D 外,其他几项都是yBT细胞的特点。3().黏附分子的功能不包括A、淋巴细胞归巢B、参与免疫细胞识别C、补体的活化D、炎症过程中白细胞的渗出E、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答案解析:黏附
17、分子均为跨膜蛋白,由胞质区、穿膜区和胞外区三部分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提供共刺激或抑制信号;参与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和渗出;参与淋巴细胞归巢。但不参与补体的活化。31.人类的HLA复合体定位的染色体是A、第 17号染色体B、第 16号染色体C、第 15号染色体D、第 9 号染色体E、第 6 号染色体(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不同种类动物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定位的染色体不同。人类的HLA复合体定位的染色体是第6 号染色体,而鼠类定位于第17号染色体,犬类定位于第 9 号染色体。3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A、识别、活化、效应三个阶段B、识别、活化、应答三个
18、阶段C、加工、活化、反应三个阶段D、加工、处理、递呈三个阶段E、捕获、加工、处理三个阶段答案解析: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性异物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其基本过程分为3 个阶段:识别阶段,是指APC捕获、加工、处理、递呈抗原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阶段;免疫细胞活化阶段,指在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活化、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效应T 细胞、浆细胞及释放效应物质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细胞、效应分子发挥效应、排除异物的阶段。33.HIV侵犯的主要靴细胞是A、CD4+T名 田 胞B、CD8+T 细胞C、红细胞D、B 细胞E、浆细胞答案解析:HIV主要通过损伤CD4+免疫细胞
19、(CD4+T细胞减少)来破坏免疫应答,其感染过程包括病毒的吸附、侵入、反转录,基因组的整合、表达及释放等过程。34.属于凝集反应的是A、ABO血型鉴定B、单向免疫扩散C、双向免疫扩散D、对流免疫电泳E、抗“0”试验答案解析:凝集反应指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抗原的乳胶颗粒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用于定性或半定量检测颗粒性抗原,如ABO血型鉴定,诊断伤寒病的肥达试验等。35.下述描述中,哪种属于完全再生A、动脉吻合口愈合B、剖腹手术切口愈合C、骨折愈合再建D、肠吻合口愈合E、胃溃疡愈合答案解析:选项A、B、D、E 愈合后有瘢痕形成,都是不完全再生;骨折愈合后,在经过一段较长
20、时间的再建后,可完全恢复骨折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完全性再生。36.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最常来源于A、右心B、左 心(正确答窠)C、主动脉D、骼动脉E、肺静脉答案解析:右心很少有栓子产生,即使产生栓子也往往栓塞肺动脉,肺动脉栓塞时栓子多来源于下肢静脉;左心常因二尖瓣狭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等形成附壁血栓或赘生物,如发生脱落,则随血流运行而发生动脉系统的栓塞;主动脉可以有附壁血栓形成,但发生机会远低于左心;骼动脉可以有血栓形成,但一般在血栓形成的原位形成血管阻塞,不符合栓塞的定义。故选B。37.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A、组织增生B、动脉扩张C、静脉阻塞D、富于蛋白的液体进入组织内
21、E、细胞水变性答案解析:急性炎症时,炎症局部肿胀与局部炎症性充血、血管壁通透性升高,以及血液成分渗出并进入周围组织有关。其中,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导致的富于蛋白的液体进入组织内是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38.感染性肉芽肿的特征性细胞成分是A、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D、多核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E、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胞答案解析:感染性肉芽肿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特别是细胞免疫反应,促使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39.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本质是A、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B、血管增生C、纤维组织增生D、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E、炎症细胞浸润答案解析:肿瘤性
22、增生与炎症、修复等非肿瘤性增生具有本质性不同,肿瘤性增生具有克隆性、自主性、遗传性、持续性和与机体不协调性,即使致瘤因素已不存在,增生仍然继续。40.缺乏典型诊断性R-S细胞的霍奇金淋巴瘤亚型是A、结节硬化型B、混合细胞型C、淋巴细胞减少型D、弥漫性淋巴细胞为主型E、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答案解析:在不同亚型的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R-S细胞含量有所不同。结节硬化型中含有较多的陷窝细胞和少量典型的R-S细胞;混合型细胞型中,可见散在霍奇金细胞与相当多的典型R-S细胞;淋巴细胞减少型的特点为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而R-S细胞或变异型R-S细胞相对较多;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分结节型和弥漫型两个亚型:前
23、者主要由爆米花细胞组成,典型R-S细胞很少或缺 乏(E、,淋巴结部分或全部受累,结节性浸润,病变局限,预后好;后者由爆米花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组成,含少量镜影细胞、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41.下述有关高血压脑病变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脑内可有小软化灶形成B、脑内可有微小动脉瘤形成C、脑出血是常见的致死原因D、基底节、内囊是出血的常见部位E、脑动脉栓塞多见答案解析:脑内小软化灶,微小动脉瘤形成都是高血压脑病变的基础病变,脑动脉栓塞少见。42.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肺炎B、支气管扩张C、肺气肿D、肺脓肿E、肺肉质变答案解析:慢性支气管炎常合并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易于并发
24、支气管肺炎。43.肺癌中恶性程度最低的类型是A、类 癌 B、腺癌C、鳞癌D、大细胞癌E、小细胞癌答案解析:肺癌的恶性程度依次为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腺癌鳞癌类癌。肺癌中恶性程度最低的类型是类癌,其实类癌和小细胞癌均来源于Kulchitsky细胞。但类癌是低度恶性肿瘤,而小细胞癌头高度恶性肿瘤。44.下列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中,属于凋亡的是A、脂肪空泡形式B、嗜酸性小体形成 C、Mallory小体形成D、病毒包涵体形成E、气球样变答案解析: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形成属于脂肪变性;嗜酸性小体,又称为Councilman小体,多见于病毒性肝炎时发生的肝细胞凋亡,常表现为单个肝细胞的病变,形成深红色的、细胞核消失的圆
25、形小体;Mallory小体常见于酒精性肝病,表现为肝细胞的胞浆内出现透明样小体,是细胞中间丝蛋白聚集的结果;病毒包涵体多见于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核内或胞浆内形成红染的小体;气球样变属于水变性。45.下述有关假小叶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A、体积大小不等B、肝细胞排列紊乱C、中央静脉偏位或缺如D、可见汇管区E、肝细胞异型性显著答案解析:假小叶是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假小叶内的肝细胞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及再生的肝细胞。中央静脉常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有时可见被包绕进来的汇管区。46.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是A、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临床 执业 医师资格 考试 模拟 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