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大全.pdf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大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大全.pdf(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氧 化 剂+还原剂一|生成还 原 产 物+氧化产物 生成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些I还原反应H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物 质(都是反应物)性质反应过程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感氧化产物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t由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K+Ca?+Na+Mg?+Ap+Zt?+Fe2+Si?+
2、Pb?+(H+)Ci?+Hg2+Ag+pt*At?+由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单质非金属性越强,越易得到电子,氧化性越强;其对应阴离子越难失电子,还原性越弱。F O Cl Br I S非金属原子的氧化性减弱F-o2 cr Bf r s2-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典型粒子氧化(或还原)性强弱:氧化性:Br2Fe3+I2S还原性:S2-r F e2+Br氧化性:Fe3+Ag+Cu2+Fe2+Zn2+A13+依据元素周期律及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来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同周期,从左至右,核电荷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
3、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从上至下,核电荷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在原电池中,在鱼做反应的物质还原性一般牛作氐饮物质的年原性强。(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1)内容。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质量不变。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表现为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与产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2)应用:运用“守恒规律”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如用铜
4、电极电解N a 2 S O 4溶液,其阳、阴极产物及转移电子关系式为:C u2+2 e H2 2 O H o2.价态律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浓H 2 s 0 4中 的S只具有氧化性,H 2 s中的S只具有还原性,单质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3 .强弱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氧化产物)+弱还原剂(还原产物),即 氧 化 剂 的 氧 化 性 比 氧 化 产 物 强,还 原 剂 的 还 原 性 比 还 原 产 物 强。如由反应2 F e C 1 3+2 K I=2
5、 F e C b+2 K C l+l 2可知,F e C b的氧化性比L强,K I的还原性比F e C b强。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酸除外),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 s o 4 SC)2(H2 s o 3)S;还原性:H2S S S O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铁指F e 2+)的氧化性逐渐增强。4 .优先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 加氧他一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向F e B r z溶液中通入少量C b时,因为还原性F e2+B r ,所以F e?+先与C
6、b反应。(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F e 3+、C i?+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 e 3+C u2+,所以铁粉先与F e 3+反应,然后再与C i?+反应。5.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总结为: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如以下两例:f失 6e-I I-2+6 0+4误解:H 2S+H 2s o 4(浓)SI+SO2t+2H2O,失 2eII-2+6 0+4正解:H2 S+H 2s O 4(浓)S I+S C M+2H 2。I 1得2e失6eII+5 T,、-1 0误解:K
7、 C 1O3+6H C 1(浓)=K C l+3 C 12t+3 I l 2O失 5e-fI正解:K&0 a+6H c i(浓)K C l+3 C l2t+3 H2O|_|I 得 5e-6.歧化反应规律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叫做歧化反应。其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T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专 题 八 元 素 化 合 物一、碱金属(一)钠和钠的化合物1、钠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白 色的氧 化 钠(N a?。):4N a +C h =2N a?O点燃钠在空气中燃烧,
8、生成淡 黄 色的过氧化钠(N a 2O 2):2N a +N a?O?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 氧 化 钠 和 氢 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a +2H 2O =2N a O H +H2t 3、过氧化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 氧 气:2N a?0 g _+2H?。=4N a O H +4、过 氧 化 钠 可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 气 的来 源:2Na2O2+2cO2=2N a2cO3+O2T。5、碳 酸 钠 的 化 学 式 为:N a2C O3,俗 名 纯 碱 或 苏 打;与 盐 酸 反 应:N a 2c o 3+2H C l=2N a C I+C O 2T+H 2。6、碳 酸 氢 钠
9、 的 化 学 式 为:N a H C C h ,俗 名 小 苏 打;与 盐 酸 反 应:N a H C O3+H C l=N a C l+C O 2t+H2ON a H C C h与盐酸的反应比N a 2c C h与盐酸反应剧 烈。7、氢氧化钠的化学式 为:N a O H ,俗名烧碱、火碱或苛1 锣。8、N a H C C h受热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a H C C h =N a 2c O 3 +C C h t +H,0。(二)碱金属1、金属性:L i N a K R b N a+K+R b+C s+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 i N a K R b C s 碱性:L i O H N
10、 a O H K O H R b O H H 2 S eO 4 H2T eO 4;氢化物稳定性:H2O H2S H2S eH2T e非金属性:0 S S eT e 氧化性:02S S eT e还原性:-s2-S e2-H2siO3Ge(OH)4;氢化物稳定性:CH4SiH4GeH4(二)硅及其化合物1、硅的性质:与非金属反应与氢氟酸反应与强碱溶液反应粗硅工业制取2、二氧化硅(SiO2)性质:Si+O2 SiO2Si+4HF=SiF4T+2H2TSi+2NaOH+H20 =Na2SiO3+2H2T高温SiO2+2c Si+2cOf与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f+2H2O与强碱溶液反应
11、 SiO2+2NaOH=Na2SiO3+H203、硅 酸(H2SiO3)性质与强碱溶液反应 H2SiO3+2NaOH=Na2SiO3+2H2O加热 H2SiO3 0=H2O+SiO2实验室制取原理 Na2SiO3+2HC1=H2SiO3l+2NaClNa2SiO3+C02+H20=H2SiO3;+Na2cO3十三、氮族元素(一)氮族元素(1)位置:第 VA族。包括氮(N)、磷(P)、神(As)、锹 Sb)、秘(Bi)(2)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为(3)主要性质相似性:最高价态为+5,最低负价为-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RCM氮的最高价含氧酸:HNO3)O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
12、由小到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 N 0 3 H 3 P o 4 H 3 A se)4;氢化物稳定性:N H3 P H3ASH 3(二)氮和氮的化合物放由I、在放电条件下,N 2与0 2直接化合生成一氧 化 氮(N O)气 体:N2+O2=2 NO2、常温下,N O很容易与空气中的。2化合,生成红 棕 色二氧 化 氮(N t h):2 NO+。2=2 N 53、N O 2易溶于水,它与水反应.:3 NO2 +=2 HNO3 +N O。4、常温常压下,氨水显弱 碱 性,它能使酚配试液变组色,原因是:N%+HzO=NHyfhO=NH4+OH-。5、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两
13、根玻璃棒接近,其现象为产生大量的白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I+N H3=N H4C1,-6、钱盐与碱共热都能产生 NH3:Ca(O H)z +2 N H Q =CaCb+2 NH3 T+27、N H 4 H C O 3 受热分解:NH4 HCO3 =NH3 T+CO2 1+H2 OT,8、钱盐的检验方法是: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色,说明是铁盐。9、3 CU+8 H N O3(稀)3 C u(N O3)2+2 N O t+4 H2O C u+4 H N O3(浓)=CU(N O3)2+2 N O2T+2 H2O1 0、C+4 H N C)3(浓)=
14、C O 2 T+4 N C hT+2 H 2。五、卤素(-)氯和氯的化合物占燃C u +C l2=C u C b H2+C l2=2 H C 1 2 F e+3 c b 2 F eC l3C l2+H20 =H C 1 +H C 1 0 C l2+2 N a O H =N a C l+N a C lO +H20漂白粉的制取反应:2 C a(O H)2 +2 C 1 2 =C a C l2+C a(C 1 0)2+2 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C a C b、C a(C lO)2,有效成分:C a(C lO)2漂白粉的漂白原理:C a(C lO)2+C O2+H 2 O=2 H C lO+C a
15、C O,4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原理:M n 02+4 H C 1(浓)与M n C h+C hT+2 H 2 O。(二)卤族元素(1)位 置:第 VHA族。包括氟(F)、氯(C1)、漠(Br)、碘、祓(At)五种非金属元素(2)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为2(3)主要性质相似性:最高价态为+7,最低负价为-1,F 无正价;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HRO4,均呈强酸性。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由小到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 C 1 O 4 H BI-O 4 H I O4;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非金属性:FC IB rI 氧化性:F2C12Br2l2还原性:F c r B r 3、
16、Ag2co3、AgCk AgBr、BaS04 BaSCh、CaSCh、Mg(OH)2、CU(0 H)2、Fe(0H)2、Fe(0H)3,A1(OH)3、H2SiO3生成气体:S02、C02、N%、H2S、NO2 NO、O2、H2生成弱电解质:弱酸一HC10、HF、H2S、H2so3、H3Po4、H2co3、H2SQ3、H4SiO4 HNO2、CH3COOH弱 碱 NH3.H2O、Mg(0H)2、Cu(0H)2、Fe(0H)2、Fe(OH)3、A1(OH)3 AgOH水一比0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离子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2、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1)用化学式或分子式表示的有:单质、氧化物、难溶
17、物、气体、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水等)。(2)满足的守恒原则电荷守恒:方程式左右两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原子守恒: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电子守恒(价守恒):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3)酸式弱酸根离子属于弱电解质部分,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如 NaHCC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CCh-+H+=C02T+H2O3、离子共存问题A.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便不能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Ba?+分别与C C h SO32 SO42-反应生成沉淀;Ca2十 分 另 IJ与 CChH SO3”、SCU2-反应生成沉
18、淀;Ag+分别与C l Br I CO32 OH反应生成沉淀;0 H 分别与Mg2+、Cu2 Fe2 Fe3 Al3 Ag+反应生成沉淀;C C V-分别与Cu 2+、Ca2 Fe2 B a2 A g+反应生成沉淀;(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N H4+与0 H-生成氨气;H+分别与 C0 3-、H C 0 3、S%、HS HS O 3、S CV-反应生成气体;(3)生成难电离物质(弱电解质):H*分别与 CH3 c o 0、F、CO 3”、H e。、S2 HS H S O3 S O32 C6H6。生成弱酸;ON分别与 N H4+M g 2+、Cu2 Fe2 Fe3 A l3 A g+反应生成
19、弱碱;H+与 O H-反应生成水。(4)发生双水解:A F+分别与A 1 0 2,C O32 H C X K、S 、HS-发生双水解Fe 3+分别与CCh%、H C O3 S2 HS-发生双水解(5)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 3+分别与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 0 3 一分别与S,1-、Fe2 S O 3-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 n CU吩 别 与 S”、1-、Fe2 S O 3 一 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IO 分别与S 1-、Fe2 S O 3 一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形成配合物:如 Fe 3+与 S CN-反应生成配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B.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
20、出的附加条件,如:(1)暗 示 酸(或碱)性溶液的条件:酸性溶液一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性溶液一0H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醐试液变红;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溶液可能是酸,也可能是强碱由水电离出的H+或 0 H-浓度为l x l(T m o /L(a 7)的溶液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碱。(2)有色离子:M n O J 紫色,Fe 3+黄色,Fe?+浅绿色,Cu”蓝色。(3)M nO j、NCh,O2O72-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4)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等要求。专 题 九 有 机 化 学(一)有机物的分类1.按组成元素分类根据分子组成中
21、是否有C、H以外的元素,分为崎和炫的衍生物。2.按碳骨架分类链 状 化 合 物(如CH3cH2cH2cH3)有机化合物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环己烷)芳 香 化 合 物(如苯环)3.按官能团分类类别官能团的结构及名称典型代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崎烷烧甲 烷CH4烯燃X 双键乙烯 CH2=CH2怏煌C三C三键乙 快CH三CH芳香煌苯O煌的衍生物卤代燃一X卤素原子漠 乙 烷CH3CH2Br醇0 H羟基乙醇 CH3cH20H醵C0C酸键乙醛 CH3cH20CH2cH3酚-0 H羟基O-0 H苯 酚 7醛0II一CH 醛基乙7 醛财 CH3CH酮01C埃基丙 酮CHK CH3按酸0-C-0H 竣基c1乙
22、 酸C H-cOH酯0I IC0R酯基cII乙酸 乙 酯CHCOf%(二)有机物的命名1 .烷烧的命名(1)选主链,称某烷。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2)编号定位,定支链。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 1,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如: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并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其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数字与支链名称之间用短线隔开。如果主链上有多个不同的支链,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应将相同支链合并,用“二”、三 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
23、用“,”隔开。示例物质的名称及名称中各部分的意义如图所示。2,3,3,5,6-五甲基-4-乙基辛烷称称数置名名个住主支支支烷姓命名的注意事项(1)1 号碳原子上不能有取代基。(2)2 号碳原子上不能有乙基或更复杂的取代基依此类推,否则主链将发生变化。若 I号碳原子上有甲基或2号碳原子上有乙基,则主链碳原子数都将增加1。(3)合并相同的取代基,用中文数字(如“二”、“三”等)表示支链的个数,写在取代基名称的前面。(4)表示相同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间用“,”隔开。(5)汉字和阿拉伯数字间用短线隔开。(6)不同的取代基,命名时应遵循简单在前,复杂在后的原则,如先写甲基,后写乙基,依此类推。2 .烯
24、煌和怏煌的命名(1)选主链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烘”。(2)编号定位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3)写名称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3 .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苯作为母体,其他基团作为取代基。如: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生成甲苯,被乙基取代后生成乙苯,如果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生成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可分别用“邻”、”间、“对”表示。(2)系统命名法:将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编号,以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编为1 号,选取
25、最小位次号给另一个甲基编号。4 .酯的命名酯类化合物是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醵的名称来命名的。如 QC O O C H/H、的名称是苯甲酸乙酯。5 .含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与烷烧命名的比较无官能团有官能团类别烷烧烯烧、焕煌、卤代烧、烧的含氧衍生物主链条件碳链最长,同碳数支链最多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编号原则取代基最近(小)官能团最近、兼顾取代基尽量近名称写法支位支名母名支名同,要合并 支 名 异,简在前支位-支名-官位-母名符号使用阿拉伯数字与阿拉伯数字间用“,”,阿拉伯数字与中文数字间用文字间不用任何符号(三)有机物结构的确定1 .化 学方法由于有机物中存在同分异构现象,除少数的分子式只对应一种结构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化学 知识点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