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小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一阶段综合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七月下旬小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一阶段综合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月下旬小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一阶段综合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月下旬小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一阶段综合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参考答案】C【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2、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oA、孔子B、柏拉图C、杜威D、卢梭【参考答案】A【解析】:孔子(公元前5 5 1 年公元前4 7 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在 论语中早于西方苏格拉底形成了启发式教学。3、1 95 8 年中共中
2、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o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参考答案】A【解析】:1 9S 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 布 的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4、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oA、宪法B、素质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参考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
3、证。5、课业及进程的结合是指()。A、教程B、课程C、课表D、学期【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课程的含义,即课业及其进程。6、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o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个人魅力D、举止端庄【参考答案】A【解析】: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言语和行动上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7、学 习“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等概念时,各种概念的相互影响称为()0A、水平迁移B、正迁移C、顺向迁移D、一般迁移【参考答案】A【解析】: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等概念是同一层次上的概念,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属于水平迁移。8、在世界教育
4、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 是()o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梅伊曼【参考答案】B【解析】:在世界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他还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9、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o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参考答案】A【解析】: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技术小组。1 0、以下原则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实质一致的是()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系统性原则【参考答案】An、”以解决问题和小组活动为特征的教学,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理论倡导的。A、进步主义B、社会重建主义C、批判理论D、永恒主
5、义【参考答案】A【解析】:题中所述是进步主义的观点。1 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开班会D、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参考答案】B【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1 3、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参考答案】D【解析】: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 4、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oA、检查B、讲授新教材C、巩固新教材D、复习【参考答案】B1 5、托物言志是()的方式之一。A、示范教育法B
6、、陶冶教育法C、自我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参考答案】C1 6、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体的()oA、评价活动B、感知活动C、心理活动D、交换活动【参考答案】C1 7、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oA、传授知识B、发展学生的智力C、形成技能D、培养个性【参考答案】B1 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oA、情境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别性【参考答案】B【解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1 9、“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传承的。A、柏林大学B、剑桥大学C、巴黎大学D、哈佛大学【参考答案】A【解析】:1 8 1 0年,洪
7、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作是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2 0、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参考答案】C2 1、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o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参考答案】B【解析】: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2 2、小学教育目的对小学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体现在()A、导向激励评价B、导向激励发展C、评价发展导向D、评价发展激励【参考答案】A2 3、测验有个质量指标问题。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指的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参考答案】A2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
8、法的大教育家是()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参考答案】D【解析】: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2 5、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这两个生长高峰期内,他们的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快得多,这种现象说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参考答案】C【解析】: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 6、爱弥儿一书的作者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B2 7、()是“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A、赞科夫B、瓦 根舍因C、布鲁纳D、保 罗 朗格
9、朗【参考答案】B【解析】:西德的数学和物理教学专家瓦根舍因在物理教学中提出的“范例教学原理”被认为是最早的范例教学的理论。2 8、课的类型是由()课的种类。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B、教学的任务决定的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参考答案】B【解析】: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2 9、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o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复式教学D、小组教学【参考答案】A【解析】: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30、我国的小学产生于()A、殷周时代B、秦代C、战国时期D、唐代【参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10、教师有以下哪些权利?()A、参加专业学术团体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C、按时获取工资报酬D、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E、参加进修和其他方式的培训【参考答案】A,B,C,D,E2、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参考答案】A,B,C本题考查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3、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oA、教育观B、人才观C、应试升学观D、教育质量观E、精英教育观【参考答案】A,B,D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
11、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教育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4、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指()oA、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B、教育目的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所制约C、受教育人口的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D、学校发展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参考答案】A,B5、聘任教师的形式有()oA、招聘B、续聘C、解聘D、不聘E、辞聘【参考答案】A,B,C,E聘任教师的形式包括招聘、续聘,解聘和辞聘,不聘不包括在内。6、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oA、熟练掌握劳动技术B、初步学会生活自理C、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D、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参考答案】B,C,D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
12、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故B C D项为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7、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表现在()o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指向作用D、评价作用【参考答案】A,B,D小学教育目的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8、课外活动的内容包括()o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文艺活动D、体育活动【参考答案】A,B,C,D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外活动的具体要求,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安排的。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6)传统的
13、节假日活动。9、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oA、观察B、注意C、记忆D、思维E、情感【参考答案】A,B,C,D,E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和自我意识。1 0、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是O OA、素质教育B、科教兴国C、实施全民教育D、人才强国【参考答案】B,D三、填空题1、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参考答案】领会知识2、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参考答案】教育目的3、问 题 的 形 式 主 要 有 开 放 式 问 题 和。【参考答案】封闭式问题4、1 9 8 5 年中央关于人才培养的“四有、两爱、两精神”,即有理想、有道德、_ _ _ _ _ _、有纪
14、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_ O【参考答案】有文化科学精神5、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基础,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参考答案】遗传环境6、课程标准一般由 部分、正文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组成。【参考答案】说明7、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多少,我们把课分为 课和综合课。【参考答案】教学组织形式8、主 题 班 会 的 组 织 一 般 包 括、精心准备、和等几个阶段。【参考答案】确定主题具体实施效果深化9、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_O【参考答案】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10、通过培养,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的主要途径。【参考答案】人才实现对政治的影响
15、11、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 发展。【参考答案】世界观个性1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接受学校行政决定被编入一定的班级,具有一定的 o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 O【参考答案】强制性自主性13、品 德 评 价 法 通 常 包 括、批评惩罚和 等方式。【参考答案】表扬奖励操行评定14、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参考答案】教育即生活15、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 的代表作。【参考答案】洛克16、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
16、会因素是 o【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制度1 7、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 业 年 限 及 其 关 系 的 制 度 叫。【参考答案】学校教育制度(学制)1 8、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参考答案】了解学生1 9、学制是一个同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入学条件学习年限2 0、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参考答案】知 行2 1、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的社会活动。【参考答案】培养人2 2、所谓国家课程,是由编制和审定的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月 下旬 小学 教育学 教师资格 考试 第一阶段 综合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