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pdf
《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2、并从中获得启示,3、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4、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5、解决问题的方法。6、会认 3 个生字,7、会写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8、斧头,9、手锯,10、玩意,11、免得,12、抢走,13、难过,14、算术,15、当初,16、随便,17、仍然,18、敌人,19台阶,20、所以,21、懂得”等词语。2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
2、达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一)识记生字,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1、从课文的题目看,2、科利亚的木匣,3、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二)初
3、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1、指2、名3、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4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5、指6、名7、读生字词。8、正音9、读准多音字的字音。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 liang(2 声),还有个读音是 liang(4 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u”和“shu)”,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第二个数读“sh)”。5、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
4、,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4)区分字形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带着问题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3)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5、(五)作业。(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并且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二)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三)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认真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从中受到启发。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
6、标。(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二)讲读课文。(二)讲读课文。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对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即什么线索)写的?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1、学习课文第 1 部分(1)出示思考题: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3)指名读第 2 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
7、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4)指名读第 3 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8、2、学习课文第二段:(1)出示思考题: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妈妈是怎么挖的?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 47 自然段。(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4)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5)学习课文 812 自然段:读第 8 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
9、么挖木匣的?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学习 9 和 10 自然段: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读课文第 11 自然段: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
10、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学习课文第 12 自然段。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科利亚学着妈*的样子,照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
11、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自己默读,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说一说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怎样挖木匣的,他从中得了什么启示。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3、指名
12、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三)总结全文(三)总结全文师生共同完成。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的木科利亚匣埋木匣:四年前、5 岁、步小、十步挖木匣:四年后、9 岁、步大、五步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 413 段,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理解开始挖不出的原因,体会科利亚的聪明。(2)理解最后一段中科利亚的话
13、的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了解道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利亚一起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尤其是最后一段,读懂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1.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生答,师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像这样的写作顺序叫做时间顺序或者称为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2.指名上台画图,说说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子的?二、读中求悟,学习二、读中求悟,学习 4 41212 段。段。1、自由读文,小组学习,
1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A、我读懂了科利亚回来时已经大了四岁。B、我知道妈妈量了三十步,挖出了以前埋下的箱子。C、我明白了科利亚开始挖不出木匣子是因为他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当初的十步,现在只要五步。D、我觉得科利亚很聪明。.(当出现类似答案 C 的回答时,可让他上台借助埋木匣的图,再画图,并做说明。)3、教师小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回答也很精彩,科利亚经过动脑认识到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是自己长大了,按原来的步子已经找不到木匣了。以前走十步埋下的木匣子现在只需要走五步就能挖到了。4、师质疑:为什么妈妈能按原来埋木匣的步子挖到木匣子呢?5、大家来读一读 412 自然段,你觉得应该
15、怎样读?(1)自由读喜欢的段落,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给你评一评,提提意见。(2)把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等一会儿起来评一评。6、引导读 12 段,/article/你觉得这段中的“果然”是什么意思?(和猜想的一样)可以换个词儿吗?(真的)换成“真的”读一读,体会一下意思有无变化。(中国的文字真奇妙,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儿来表达,看来我们还得注意加强积累,让我们的写作能够信手拈来!)7、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412 段。三、借助朗读,理解三、借助朗读,理解 1313 段段.师过渡: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非常精彩,老师觉得你们和科利亚一样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那么,让
16、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看看聪明的你们能读懂什么?1、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A、科利亚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如果是小孩子,他会一天天长高,增重,步子变大。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3 3一、教材分析主要内容课文叙述在德国法西斯快要打来时,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埋下木匣子。四年以后,科利亚回到家里,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子,经过思考,科利亚在离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子。中心思想课文通过叙述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周围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要随着
17、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段落结构这篇课文叙述顺序比较清楚,是围绕着“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来讲的,可以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13 自然段)讲科利亚埋木匣。第一节先讲挖坑。第二节科利亚埋木匣。第三节主要回答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第二段(412 自然段)讲科利亚挖木匣。先讲科利亚离家与回家。这里写得很简略。接着讲妈妈挖出了大箱子而科利亚挖不到他的木匣子。最后讲科利亚经过自己的思考,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第三段。讲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悟出的道理。他懂得,世间一切都在变化,面对变化着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写作方法1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篇末点明中心。读后引人
18、深思。2前后呼应,结构严密。课文第一段几次写到科利亚年龄小,“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这与后面科利亚四年后回到家乡时“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相呼应,为科利亚因人长大,步子变大而找不到木匣埋下了伏笔。教材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是教材重点。教材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二、教学建议1要抓好预习。预习要求可以是:仔细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提出问题。在学生预习后,可做必要的检查。看看是不是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提出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看看他们是不是真正
19、地读进去了,对学生提出的的疑难词句应留心记下,以便结合讲读逐步加以解决。2要抓住课文重点部分启发思考,求得理解。课文重点在“挖木匣”这一部分,科利亚按埋木匣子时量的步数找,结果挖不到,后来经过冥思苦想悟到情况的变化,结果挖到了木匣。由此得到“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结论。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读懂课文内容,可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埋东西或挖东西各在什么时候,时间变化了周围事物起了变化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考虑,为什么用了同样的方法,妈妈能找到箱子,而科利亚却找不到木匣子?可以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弄清事物在变化,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埋木匣四年前 5 岁步子小量了十步挖木匣四年后 9
20、岁步子大了一倍量了五步课文最后一节讲科利亚的体会。要求把它和上文联系起来理解,使学生懂得,这是在挖木匣的思考中得出的认识,时间过去,人长大,步子变大,由此认识到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使学生在对具体事例的感受中懂得这个道理。3要给学生提供练习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机会。可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按“思考练习 2”的提示,练习给课文分段,在逐段理解后让学生练习归纳段意。4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继续运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受到遇事要动脑筋,要全面地看问题的教育。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说一说,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1、科利亚爱动脑筋,发现问题,告诉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目光去看问题,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5理解妈妈挖到了箱子而科利亚却挖不到木匣时可以对比着分析。妈妈的话强调了这一点:算术有用数数挖坑容易找到。科利亚虽然也按妈妈的做法行事,结果却相反;数数挖坑找不到算术不管事。问题出在哪里?让学生体会,科利亚记忆没有错误;十步,已经尽力去挖;挖得深,挖的范围大;被人挖走的可能性能排除了;大箱子在,小匣子不可能不在。这里记录科利亚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的收获便是“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的判断。6本课应注意的字词生字中“德”容易写错,右面部分的笔顺是“十古西”。木匣:木盒。法西斯:本课指德国侵略者。冰鞋:滑冰时穿
22、的鞋。躲避:隐蔽、离开的意思。练习用“仍然、果然、不光还、如果就”造句。必须先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仍然、果然”的区别。“仍然”是“还是、仍旧”的意思。句子内容应该是说原来怎么样,后来还是怎么样。用“果然”的时候,句子后面的意思和前面是顺着说的,表示事实与所说的或所想的相符合。“不光还”表示更进一步的关系,“如果就”表示假设一种情况会有这种结果。教师要在学生造句过程中酌情加以指导,使学生从语言实践中体会这几个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背景材料】课文中提到的“战争”指原苏联的卫国战争,是原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欧亚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
23、林领导下,英勇抗击,经过几年努力,于 1944 年收复全部被占领土,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课文中讲的差不多四个年头,即指这段时间。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三年级教案科利亚的木匣4 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从课文的题目看,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
24、意思。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指名读生字词。正音。读准多音字的字音。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 ling(2 声),还有个读音是 ling(4 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和“sh”,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第二个数读“sh”。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25、。区分字形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4、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带着问题读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5、作业: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并且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利亚的木匣 三年级 教案 科利亚
限制150内